回覆列表
  • 1 # 裴小裴

    加強“三農”工作領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鞏固黨在鄉村的執政基礎,為推動農業農村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黨員幹部都要下大力氣抓好鄉村工作,用大力度去推動鄉村工作。加強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的建設,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深化農業農村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科學、合理、有計劃的促進土地流轉,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脫空工程”,讓廣大農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紅利。

    一方面,要夯實鄉村工作人才基礎。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下鄉創業,培養造就一批有現代觀念、現代素質、現代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大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引進和培養一批適應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要求的“三農”工作幹部。 另一方面,要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全方位改善鄉村特別是山區鄉村交通、水利、通訊等各方面硬體設施,促進教育、醫療、文體、養老等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一體化。紮實推進新村民居建設,實施美麗鄉村行動,改善鄉村整體環境,以特色小鎮、特色村落為載體,打造獨具特色小鎮承載產業與人口,吸引城市資源要素的流入,從根本上增強鄉村內生髮展能力。

    鄉村振興助推農村現代化建設,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 2 # 農村小梓軒

    三農’是國家的基石,關乎國家發展,只有盡心盡力解決‘三農’問題,才能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政協委員、區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沈娟芬告訴記者,她將在區政協一屆四次會議上提交三個提案,其中一個就是《關於發展都市農業,推動鄉村振興的建議》。

    沈娟芬是九三學社社員,曾寫過《“藥駕”潛藏交通安全風險須加快“入刑”步伐》《無人機“空中執法”引擔憂亟待規範管理》等提案,被社中央錄用。而說起對“三農”的關注,還要從她的工作說起。

    2015年沈娟芬被調往供銷社工作,負責農業相關事宜。那一年夏季,我區遭遇特大臺風“燦鴻”侵襲,受此影響,許多農民種植的農作物被毀,損失慘重,“農業還需要看天吃飯”的印象就深深烙印在了她的腦海中。

    隨後的工作中,沈娟芬愈加重視對農業、農村情況的瞭解,並在生活中積極收集相關的社情民意,腦海中的一些想法也漸漸成型。“想要真正提出對‘三農’有推動的議案,還需要靠我們用雙腳一步步走出來。”沈娟芬表示,為此她積極聯絡其餘委員,深入章鎮、丁宅、梁湖等鄉鎮街道進行調研,察村訪戶。在充分對比各個村子的情況和發展後,她撰寫了《關於推進我區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和《關於推進我區全域旅遊的建議》等提案,引起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此外,在2018年召開的區“兩會”上,沈娟芬還作《推進鄉村振興 激發農村活力》的委員發言,提出,我區還存在現代農業產業不夠興盛,鄉村建設特色不夠彰顯,鄉村管理能力不夠完善,新型主體培育不夠有力等短板問題,並從深化改革、大花園建設、文化傳承、“三治”融合、黨建引領等多方面提出建議,為我區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拓了思路。

    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要求,快速推進全域鄉村旅遊、大農業綠色發展、數字農業建設等工作,全區的農村環境有了大提升,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了大增長。但在沈娟芬眼裡,我區正處於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還要加快補齊短板,讓資源優勢轉變成為經濟優勢。

    “現在是將生態資源轉變成經濟的良好時機,但上虞仍存在農業科技水平不高、產業融合度不夠、人才隊伍不完善等問題,亟須解決。”沈娟芬說,她這一次的提案就專門針對這些問題,希望我區能打造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 3 # 小農民9是我

    不久,2020年中央一號檔案正式出爐,在這份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檔案中,明確指出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那麼有保障的政策資訊向我們傳遞了哪些重要訊號呢?一起來看看吧。

    穩定糧食生產

    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調整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推進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援力度。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服務模式。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加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進口。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深入開展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堅持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做好飼料生產保障工作。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抓緊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發程序。支援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引導最佳化肉類消費結構。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加強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

    發展富民鄉村產業

    支援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叢集,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透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繼續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制定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並加強統計核算,全面準確反映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營銷、服務等全產業鏈價值。

    穩定農民工就業

    落實涉企減稅降費等支援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工作力度,放寬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領條件,提高農民工技能提升補貼標準。鼓勵地方設立鄉村保潔員、水管員、護路員、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

    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

    提早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專案,支援專案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修編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投資標準,完善工程建設、驗收、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建一塊成一塊。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資料中心,加快物聯網、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智慧氣象等現代資訊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

    以上幾點就是2020一號檔案中關於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資訊點。未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 4 # 蠑螈農牧

    國家與三農有關的中央機構是:中央農村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小組成員是由主管農村工作的中央領導和有關農業經濟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對農村工作領域的重要問題做出決策。

    各級政府與三農有關的機構是各級黨委下屬的農村工作辦公室或農村工作委員會,成員是由各級政府領導和有關農業部門負責人組成。

    另外國家工信部下設有一個部門是: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三農服務辦公室,主要是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推廣普及農村電子商務技術應用的。

  • 5 # 明雨雪

    應該各個地方都基本一致,由縣市的政府機構和農業局主要牽頭,鎮村農業辦主要實施,現在的三農問題也是中央最為關切的事,農村的各項發展也能積極促進全國的經濟發展,所以三農問題是國家最為關切的問題,各個部門都緊密結合來解決三農問題肯定會給人民帶來福音。

  • 6 # 農村迎迎

    三農問題就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2018年國家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對三農問題重點扶持。那麼需要哪些部門協調呢?

    1、農業農村局。這個部門是主要協調三農問題的,是將發改委的農村投資專案、國土資源局的農田整治專案、水利局的農田水利建設專案等其它部門相關專案的實施落實單位。

    2、財政局。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等等工作,都需要財政局的資金落實到位。

    3、自然資源局。農村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開發建設,也需要自然資源局稽核。

    4、生態環境局。在農村的各項建設,各個專案,都需要在生態環境局的監督指導下完成。

    5、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改造農村,農村建房修路等,需要這個部門的批准。

    6、水利局。農村的水利建設,需要在水利局的規範指導下完成。

    7、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這個部門就厲害了,鄉村振興的很多專案都需要這個部門稽核實施。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政府很多部門協調,才能實施得更好,也相信農村會越來越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多多搜尋競價推廣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