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437833190
-
2 # 雜趣雜論
“文武雙全”的意思就是能文能武,而且武藝和文采都出類拔萃。在中國古代如果這個人既能征善戰,又擅長詩詞歌賦,那麼這個人可以算得上是個文武雙全的將領了。 一、曹操 不管大家認不認可,曹操毋庸置疑算一個文武雙全的將領,他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善於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8涼,散文清峻整潔,開啟了繁榮的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他還擅長書法。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漢末帶領諸將掃平北方勢力,三國混戰他遏制了蜀、吳兩國的入侵,為以後平定中原奠定了基礎, 二、孫武 春秋未著名軍事家。齊華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中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三、岳飛 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從軍十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人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而且是岳家拳與岳家槍的創始人。他的文學作品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滿江紅》,還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乞出師札子》《五嶽祠盟記》,他的書法造詣也自有一種淳正之氣,頗含文臣氣質。 四、袁崇煥 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透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雖然沒有留下後世傳誦的佳作,但能從科舉考試中進了三甲也算是一個有文采的將領吧!五、王猛 王猛治國,使前秦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於與群雄角逐,並且愈戰愈強,十年之間(366—376年)便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中,王猛經常統兵征討,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大將風範,比“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不能“獨當一面”的張良還要略勝一籌,苻堅比之於“文武足備”的姜尚,並不過分。他既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武勇的戰將。 這是我對歷史上認為文武雙全的將領,歷史上文武雙全、出類拔萃的將領數不勝數。
-
3 # 海南老馬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朝代更迭、外族入侵,導致戰爭頻發、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所以請大家一定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安定和平團結的社會局面。戰爭是人來打的,指揮戰爭的人可以稱之為將領。中國歷史上將星如雲,文武全才的將領也是燦若星河。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孫武、曹操、岳飛等人。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論文才、論武功不下於以上幾位,只因為他文才太好,以至後人在談論他時只敬仰他的文才,忽略了他的武功。這一位文武全才的將領,就是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此為辛棄疾家喻戶曉的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於公元1188年他與好友陳亮在鉛山瓢泉見面酒後,此時他已經48歲,閒居已近二十年。辛棄疾和陳亮邊喝酒邊回憶起年輕時沙場點兵、挑燈看劍、吹角連營的崢嶸歲月,禁不住意氣風發,恨不得立即橫刀立馬奔向戰場,無奈得不到朝廷任用,報國無門,悲愴之情油然而生。這種酣暢淋漓的備戰場面和壯志難酬的心情如果沒有參加過戰爭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實際上,辛棄疾不但參加過戰爭,而且從小就胸懷大志、一心報國。他出生於山東濟南歷城縣,與唐朝名將秦瓊是同鄉。出生時,山東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為官,卻一心想驅除韃虜、光復漢室。他常常帶著年幼的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教育他不忘國仇家恨、不做亡國之奴。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一方面,他飽讀詩書,18歲就考中了大金國的進士。另一方面,他拜師練武,研習兵法,立志“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21歲時,辛棄疾在家鄉聚集了兩千餘人,舉旗抗金,在敵人後方孤軍作戰,沉重打擊了金軍的囂張氣焰。他在倥傯軍旅中,也不忘寫詩作賦,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光輝篇章。“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賀新郎》)這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年少的辛棄疾詩詞寫的好,膽氣和謀略也不差。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他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說起義軍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當街遊行 示眾後砍頭處決。南宋朝廷終於發現了這位有膽有識、文武雙全的少年英雄,宋高宗趙構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當時他才25歲。
在南宋朝廷奉行的偏安政策影響下,一心光復北方的辛棄疾入仕後就再也沒有領過兵、打過仗,他先後到江西、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南方各地任職,當的也都是文官,但他從來放下過對習武練兵的熱情,夢想有朝一日得到朝廷啟用,領兵抗金,直搗黃龍。在歲月消磨中,他的夢想一天天破滅,只剩下報國無門的嘆息,並轉化為一篇篇詩詞佳作。如在《鷓鴣天》中他寫道“壯歲旌旗湧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僕姑。”,就是他對少年時突入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回憶。如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他寫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則是表現了他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開禧三年(1207年)秋,辛棄疾帶著愛國之心和悲憤之情離開人世,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
4 # 蓄意轟拳
班超 投筆從戎 一家人都是寫史書搞文學的,班超本來也是,忽然有一天扔了筆毅然從軍,經略西域三十年,以極少的兵力控制西域廣闊疆土。
曹操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就是這樣的人,能文能武,一代梟雄!
岳飛 文能揮筆寫下滿江紅,武能數次大敗金國鐵騎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曾孤身深入虎穴,怒斬叛將首級而還
李白 不僅是詩仙,還是個劍客
李世民 年少成名,身經百戰,衝鋒陷陣
-
5 # 小斌哥聊史
首先,文武雙全在我看來用一句話可以完美詮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具體來說,文武雙全是指能夠軍事政治一把抓的能力。
所以說,歷史上那些武將出身的封疆大吏可以稱得上是文武雙全!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出生於青州北海郡劇縣(今山東壽光東南),原籍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昌樂縣西),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重要政治家、軍事家,對前秦富國強兵,統一北方有重要影響。
1、政治上
王猛因受到前秦王苻堅的禮遇,出山輔佐苻堅。出山之後,王猛在苻堅的支援下,
整頓吏治——將當時朝廷內外的一批“居功自傲”和“仗恃與皇室同族”的氐族顯貴剷除;
興辦教育——前秦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聘任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子孫入學。
興修水利——荒蕪多年的田地重長五穀,空廢多年的倉庫又滿帛粟,前秦立國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了。
團結民族關係——匈奴、鮮卑、烏桓、羌、羯諸族紛紛歸服,有才幹者皆被委以要職,“四夷賓服,湊集關中,四方種人,皆奇貌異色”。
2、軍事上
苻堅讓王猛負責一切對外軍事決策。王猛也不負眾望,東征西討,用了十年的時間一統北方。
北歸:匈奴劉氏部、烏桓獨孤部、鮮卑沒奕幹部和拓跋部的代國等都先後歸服了前秦;
東征:公元366年五月,王猛即率軍進攻東晉荊州北境諸郡,初戰告捷,掠取一萬餘戶北還。
滅燕:公元369年十二月,猛統兵三萬伐燕;翌年正月,秦軍佔領前燕西部重鎮洛陽,王猛又遣將擊走燕樂安王慕容臧出滎陽(今滎陽東北),留兵屯守,凱旋西歸,完成了滅燕第一階段的戰略計劃。
公元370年六月,王猛率軍六萬大破前燕三十萬大軍,活捉前燕王,成功滅燕。
王猛生前官拜丞相,在他的輔佐下,前秦王苻堅一統北方,天下有十,前秦獨佔七分。苻堅評價王猛說:“王景略可真是管仲、子產一類人物呀!”
-
6 # 安妮夜讀
王陽明,文武雙絕的王守仁,中國歷史就兩個半完人之說,第一個孔子,第二個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半個完人就是曾國潘。
文—中國心學的創始人,集大成者,開宗立派把三教合一,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家),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孔,孟,朱,王。王陽明從當時成就(立功),民間聲譽(立德),後世影響(立言)真正做到了三不朽。知行合一的哲理影響後人。包括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理論上基礎,全來自王陽明心學,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知行合一。
武—官拜兩廣總督,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御史(副國級),平亂寇,平定宸濠之亂,無一敗績。尤其是寧王之亂,當時舉國上下全部嚇壞了,但是王陽明僅用十幾天就滅了寧王集團十萬人馬。
於立德:其入聖道,悟聖意,終圓聖果,德昭後世。
於立功:其平流賊,滅叛亂,治政安民,教化民眾。
於立言:其建書院,授門徒,解疑答惑,名傳後世。
所以說文武雙全已經不能形容王陽明瞭,文武雙絕更為合適。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不夠具體和明確~文武全才,文是指什麼?是指文采(如李白、蘇東坡)?還是謀略(如劉伯溫、徐茂公)?武又指的是什麼?是指武藝(林沖、武松)?還是統兵的能力(于禁、張郃)?如果你問的是既能上馬對陣殺敵,又能率領絕對攻城略地,又能運籌帷幄,又能出口成章的四面全才,那可真是鳳毛麟角!屈指算來也就那麼幾個吧~
岳飛、辛棄疾、李靖、陸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