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野論史

    這個說法不嚴謹,中國古代對於民族的區分不是以地域為劃分標準的,當然也不像國外以血統關係來劃分,中國古代注重的是文化,以文化來區分種族。

    我們都知道,古人常說如果沒有某某,我們披髮左衽矣。中國古代中原文化的特點是束髮右衽。古人一般把有共同文化基礎,生活習俗相近的都看作同族。中國古代的中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太強調地域和血統,更注重文化想通。

    正是因為中國古代這種認識,所以經常出現民族融合,只要你尊重中原民族文化,經過幾代的融合,就會被認可,而以血統論的歐洲這是不可能的。

    在清朝入關後,實行剃髮易服,這對於中原文化來說,就是完全被異化,所以遇到的阻力空前的大。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因此而引發,足見文化認同在中原漢民族中的重視程度。

    地域是客觀條件,民族分佈有一定的地域侷限性,但是在古代地域並不是關鍵因素。

  • 2 # 易家巷

    民族,民族這個詞語是不是近代名詞?是的。由如人民,資本家…,也為現代詞語,文字詞語是由歷史不斷進展而跟隨伴進,二十年前大哥大叫行動電話,小品裡腳不走動,電話就聽接不到。

    傻瓜手機,過些年這一名詞也會刪去,如我們前幾十年睡的竹床,六十多年代把一塊大薄木板吊在頭上,手上拉根繩線為叫吊扇,吊扇一詞用在電動吊扇上,掛在廳堂,車間,會議室,現冷暖空調,洗衣機…許多新產品淘汰了過去的人們生活傳統手工產品。

    民族一詞起源於資本主義社會工業興起,原來都叫風俗,民俗,氏族。民族是由大量生產各民族產品,各民族服裝,書畫,文化特微,生產工具…分類而產生出民族一詞。

    民族,民族一詞解釋為:人們在歷史上形成一個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

    五種共同而合成的共同體才叫民族,只有當這一切特微都具備時,才算是一個民族,反之缺一不為叫民族。

  • 3 # 思考者J

    確實“民族”一詞出現的比較晚,具體是什麼時候不容易考證,說是近代、也就是說二百年左右可能差不多吧。

    這裡說的只是民族這個詞,其實民族的實體早就存在了。對不同民族一般是按照居住在同一地域、有同一的語言文字、有同一的生活習慣、有同一的心理等來認可的。從民族發展的歷史看地域是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只有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人才有可能形成上面說的那些“同一”;形成了上面說的那些“同一”,事實上就形成了一個“民族”。以後隨著交通通訊的發展,不同民族的人互相交流,交流過程中又有了融合甚至“同化”等等。民族的形成大體就是這樣的。

    可以看出民族是以地域為基礎形成的。中國現在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就是反映了民族以地域形成的特點。那時候還沒有“民族”這個詞,人們就以自己地域名說自己是什麼什麼人。這並不表明民族只有地域區別而沒有民族區別。等到民族這個概念形成後,而且有人給不同的民族起了名字,比如漢族、藏族等等,人就叫“名字”不叫“地名”了。把“漢人”改稱“漢族”、把‘’藏人‘’改稱“藏族”等等。

  • 4 # 國病

    民族區分歷來都有,只是不像今天這麼給你分得清清楚楚。

    百越是不是一個民族稱謂?它是區域稱謂嗎?顯然不是。過去只是沒有太強調民族概念,但並不代表沒有這個概念。現在很多人以民族一詞是現代才賦予族群這個概念來說明,古代沒有民族概念。這完全就是扯淡。

    民族一詞古代就有,只不過它的本意最初可能是特指某一群體,沒有泛指,或者所沒有人以泛指的概念來使用。這並不等於說就完全沒有民族概念。如果完全沒有,那就不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了。也不會有岳飛《滿江紅》裡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種表述本身就是帶有民族概念的。如果完全沒有民族概念,元末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又是什麼意思呢?明初沐英鎮守雲南,從中原江南帶入大批移民,只有區域概念那為什麼移民呢?沐英奏摺裡多次提到就地屯耕,漢享其利。你不能說因為沒有使用民族這個詞,所以就沒有這個概念。它只是民族意識普遍不強烈,有的老百姓甚至沒有,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已,與老百姓關係就很小。在沒有接觸外族前,更加不會有同是一個民族這個概念。古代除了地域性的表述,比如哪裡人氏之外,還有特別表述,比如苗人、棘人,這些就是民族表述。民族這種概念是自然就有的概念,而不是人為創造的概念。西方也一樣,現代民族國家出現時,難道是自由組合?你想做哪族就去做哪族嗎?不是這樣嘛,它是有血緣、文化紐帶聯絡的。只是出現民族國家了,民族意識被強調了,改變了之前的以貴族領地來區分的方法。也就是說只是喚醒了民族意識。我們很多知識分子告訴我們的是歐洲之前沒有民族的認識,這種說法滑稽到極點。

    中國更古時代就使用姓氏來劃分民族,當時的民族是純血統民族。並用姓標註母系,用氏標註父系,比如夏后氏為姒姓。一個族群就是一個姓氏,個人只有名字,父子則採用連名制。到了周代搞分封制,打亂了族群結構,這才使得個人需要姓氏了。民族意識也開始慢慢被淡化甚至消失。但只要存在外族就不可能完全消失,為什麼我們自稱為漢人,就是因為有外族作為參照,而且漢代是全面強盛且統一的時代。漢代對周邊族群和國家的威懾是後來的時代沒有的。有人就問為什麼三國時代,北方遊牧民族沒有大規模乘虛而入,其實與漢代對周邊的威懾有很大的關係。這種心理可能是五胡亂華以後才反轉的。漢人自稱漢人有著多重意味,其中就有它是秦之後第一個穩定的大一統朝代,原本的諸侯國以及別的群體意識逐漸被統一的漢給取代了。秦雖然大一統,但太短暫,還沒能做到天下歸心。秦滅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楚人還有家國意識,楚人有恢復家國的強烈願望導致的。所以秦代並沒能做到天下歸心。

    最後我想說,千萬不要輕易去相信那些自慚形穢的說辭。最起碼要經得住基本邏輯的分析。中國一直有這麼一群人骨子裡看不起自己的一切,所以也就會出現這種看見芝麻就想到西瓜,甚至只有在境外出現過就代表是外來的心態。外來的文化的確有,問題是你的經過嚴謹考證,經得住邏輯分析。否則與某些人骨子裡流露出的外來的都是信仰,本土的都是迷信這種思維如出一轍了。外來的戴大金鍊子是時尚,本土的戴大金鍊子是土老冒。這種心理現象的出現雖然匪夷所思,但的確代表了一大群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英雄聯盟中國隊沒進決賽很遺憾嗎?進入決賽的冠軍能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