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殘夜明月

    書法的高雅來自其內在,就是文字裡麵包含的意義。

    當然,我們在技法上有一些追求,我們的文字畢竟是方塊字,有象形,有會意等,我們的文字是很有特色。

    1、百無一用,不是書法。

    從古至今,書法都是有實用意義的,沒有實用意義的書法是空中樓閣,從我們的書法演變就可以知道了,從先秦小篆,到後來的隸書,到後來的楷書,再到後來的行書,草書;這樣的演變使得書寫更具實用的效果,怎能說是百無一用呢,從來沒有哪個地方的人,只把裱在牆上的字說成是書法。再者說,書法的一個很實際的用處是美觀,這就是書法要讓人產生美的享受,這是為了讓讀者有閱讀字的興趣,若是連這個用處都沒有,只是單純的一個字,裱在牆上,那會是相當的無趣了。

    2、高雅大多形容文字,而書法則沒有太多高雅之分。

    誠實的講,我們講字如其人,是因為從筆跡學來說,字的美醜,快慢都會受到個人的影響,就是說一個人字的好壞和寫字的人有很大關係,就是說你是個俗的人,寫出來的字,也就跟著俗;但這個說法有失偏頗,因為這從本質上來說,否定了文字的本意,行字成文,文以載道,是這個道,存在著高雅與否,就是文字內在美感。

    3、總之,寫字一定要從實用出發,過多的表現出“高雅”,而否定了文字內在的美,是相當不好的,所以,不是要到“百無一用”,而是生活中要更多的突出,文字的內在表現。

  • 2 # 西廨七叔

    個人認為題主這個命題有失偏頗,在“是或者不是”中選擇,其實已經讓這個命題在邏輯上被束縛:首先,書法落地到現實並不會沾染塵土。不管內心的境界如何纖塵不染,書法作品的創作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完成的,本就不在九霄雲外,又何談落地到現實?另外,不知道題主是否把“落地到現實”定義為價值市場化?如果這樣的話,“百無一用”的概念就應該定義為“各種形式的變現”。

    在我自己的書法學習中,幾乎從來沒有把“變現”當做目標或者目的,甚至,並不認為變現才是書法價值的體現和標準。

    不說空洞的道理,說自己的感受:在書法學習中,從開始的人練字,到後來的字練人就是我個人認為的書法的價值所在,也是學習書法最大的實用價值。

    以上個人觀點,供大家商榷,不妥之處,敬請雅正!

  • 3 # 多米諾尼加

    這個問答本身不科學,大極端和絕對了,書法,在使用漢字的中國,永遠不會百無一用。只能說,書法會慢慢退去其華麗的光環,神話和傳說,歸於一種較為普通的裝飾藝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時候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有的時候過的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