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舍與得的人生必修課
-
2 # 壯鄉小美
又到農忙季節,農村的你有哪些兒時的記憶?要說在農村長大,那記憶可就多了,雖說現在5月份還沒怎樣忙活,但到六七月份了,那可真是累了。
第一個就是收稻穀了,小時候還沒收割機,都是用鐮刀割稻穀,打穀機也是腳踩的。一般都是我爸媽來打穀,我和我姐在旁邊給他們遞稻穀。全部脫粒好後,就開始篩稻穀了,把雜草都整理出來。我在家裡是最小的,我到不用幹太多,下午也是我提前回來做飯摘菜。收稻穀回來了,一般是留我在家翻曬的,不然曬不幹,就怕大雨來臨,稻穀就發芽了。
我們南方都是種2季,所以收完稻穀後就開始犁田了,然後又繼續插秧。最累的是那時候家裡沒機器犁田,牛也沒有,只能用鋤頭把稻穀根挖起來再踩到泥裡,可真辛苦啊。
第二個就是收玉米了。說實話我覺得收玉米比收稻穀累多了,鑽進玉米地裡收又不透風,悶悶的,熱天的時候,我都差點中暑了。而且還需要很大力的剝殼,收好後就拉回來再脫玉米粒出來曬。
第三個就是花生了。我覺得是最輕鬆的一個了,拔好後放地裡曬一天,第二天再去砍掉花生藤,只留下根部和花生就挑回家了。
哪怕是現在,做這些也是很累的。不過我爸媽現在也不養豬了,也不種那麼多了,就種一點夠吃就可以了。
我家在北方的農村,農忙就是收小麥的時候了,這個時候應該是會有一種鳥兒彷彿在叫“脫麥跺舵”了,意思就是說麥兒要脫穗兒跺起來了。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兒時還沒大型收耕機,爸爸會用手扶拖拉機前面帶上小型收耕機,機器過後麥秸會很“配合”的往一邊倒,為了不能讓熟透了的麥子淌散到地裡要及時把它們拉到打穀場,我們俗稱“稻場面子”。帶麥穗的麥秸會在打穀場裡躺曬幾天來回翻曬,曬到容易脫穗的時候就用手扶脫拉機後面帶上石滾(石滾就是水泥砌成的圓柱狀的碾壓工具,像現在修路用的那種,不過沒現在那麼高科技啦!)來回碾壓,媽媽就要拿上“叉子”(一種農用產品)來回翻,麥穗全部脫落碾壓工作就完成了,再就是把完工的麥秸堆的像個豆腐塊兒一樣堆起來,那時候的麥秸可是冬天生火的一把好手呢!還有就是“揚場”,就是有風的時候把碾壓後留下來的麥子把那些碾壓碎的麥秸殘留下來的雜雜碎碎的東西借風吹走,剩下的就是乾乾淨淨的麥子了,想想以前的勞動力可是真強大,雖然是用著以前的“笨方法”,但是靠著這些“笨方法”養育我們長大!父母那一輩份的人真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