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心理工作坊
-
2 # 銅冰鑑
不支援這個觀點。它還有前句“嚴父出孝子”,是一種帶有封建傳統教育觀的思想,強調嚴父思想的權威性,對慈母教育的歪曲和質疑,是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在家庭教育觀中的體現。這個觀點的由來是舊時代婦女受教育程度低,無經濟能力沒有家庭地位,沒有家庭話語權,儘管如此,孟母三遷斷機,方有大賢孟子,岳母刺字,成就岳飛千古忠義,慈母多敗兒古代就站不住陣腳,有一種說法,一個好女人成就幾代人,說的就是好母親的教育思想對兒孫後代的深遠影響。
現代教育更沒這一說。男女平等,父母在家庭中都有話語權,孩子對母親帶有生物性的依戀,從教育的諸多因素聯動作用來說,母親的影響更大,因為母親更為細膩,陪伴更多,孩子與母親相處交流的機會多。天下的母親,多為慈母,慈是態度,是愛和包容,不是溺愛和縱容。家庭教育是生活點滴的彙集,是潤物細無聲的薰陶,無論父親母親,給孩子的都應該是和風細雨式的滋潤,人是感情動物,孩子更需要愛,用愛打通孩子的心,身教多於言教時,父親母親皆可慈!慈愛不是隻愛不教育,以身作則,明辨是非曲折,不需要嚴厲的態度,有的時候,一個眼神,廖廖幾句就可以點拔孩子。
我也是慈母,我和孩子以朋友相處,我用最平和的愛牽著孩子的手伴著她,和她一起成長。
-
3 # 韓老師線上
我是一位嚴厲的母親,對兒子一直要求嚴格,給予足夠的吃穿,但不慣著。上初中基本放手,兒子自己知道學習自我管理了。後來考上重點高中,考上大學畢業後順利地參加工作,工作很優秀是個出色的管理者。
-
4 # 老師是我
”慈母多敗兒”!這句話不對!我不這麼認為!
偉大的母愛!這句話是對母親愛孩子最好的也是最高的評價!
愛自己的孩子是做母親的天職。我的兩個孩子在學習上老伴基本沒管,因為他工作忙,有一個做教師的妻子他就放心了。再說他是外行,他管我還不放心呢!
慈母愛孩子,但要有狠心,為了留住孩子的心也有”美麗的慌言”。
我的孩子是姥姥帶大的,上學才來我這裡。孩子不知道”媽媽”是誰?肩負著什麼責任?剛來時一會兒叫大舅媽,一會兒叫大姨。
小孩跟著誰長大,跟誰親!別看是親媽也不行。暑假回家看姥姥,回來時我去車站接他們,理也不理,看也不看我一眼。我說:”媽媽來接你們,怎麼不高興呢?”孩子說:”守著姥姥,我們誰也不想?”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孩子的無耐!
我怕他們偷跑回姥姥家,儘量從生活上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是錢是有數的,孩子剛進城市,看見什麼都要,我說:”媽媽沒開資,等開資了再買!”慌言說一次兩次,多了孩子一看無望就不說了。變成了啟發式,經常說在姥姥家有很多蘋果,有很多葡萄……。我裝著聽不見!
在學校裡,孩子不能進辦公室喝水吃東西。這是我的原則!老師們說我是後媽!時令水果買一點拿回家全家人都嚐嚐鮮。
冬天,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讓孩子們吃好吃飽。經常包羊肉丸小包子,每次包30多個,他們爺三個每人10個左右,我都說”不愛吃”一個也捨不得吃!我不是後媽是慈母!
狠心的慈母,才能教育出懂規矩知好歹的孩子!習慣了,孩子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能做!
自古以來,慈母多孝子,慈母出忠臣!
楊家將佘太君不是慈母嗎?岳飛的母親不是慈母嗎!
孔子孟子的母親不是慈母嗎?
莫言的母親不是慈母嗎?
莫言當年在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上,他對著全世界說,影響他一生的是他的母親,他說:”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
母親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要給他最重要的教育。
教給他們什麼是善?什麼是美?什麼是尊貴?告訴孩子不能佔別人的便宜,佔了要還的!告訴孩子不能偷別人的東西,偷了就身敗名裂!告訴他們,一定要有夢想,努力了就可能實現!
母親是家裡的靈魂,慈母多孝子,慈母多忠臣!
-
5 # 文筆緣
慈母多敗兒這個詩其真實是一個貶義詞而已。客觀的講,自古以來,真正稱得上慈母的人,是根本不會教出敗兒的。教出敗兒的偶象稱不上“慈母”。教出敗兒的真實行為都於無理性溺寵孩子有關,也可以說是不懂得教育孩子和珍惜孩子的母親,或者說是一個自私無智的母親。母親是孩子身邊最切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一個母親有多通情達理,善解人義,就能去培養和教訓出一個知書達理的孩子。而事實上的許多母親對自己的孩子,不去正確來教,實際上是把正確管教孩子的心態變成捨不得來教(失去了育兒育才)的一面。孩子做對事情缺少表揚和鼓勵,做錯事情不及時批評指正,放任了孩子的自由自在行為舉止變多變大,給孩子養出了許多不良生活習慣。
如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有些孩子母親,孩子都好幾歲了,孩子起床時,守著給孩子穿衣服褲子,給孩子洗手擦臉,孩子不高興不肯吃飯時,揣上飯碗慢哄給孩子喂著吃飯,甚至於經常給小孩子過錢,任由孩子去花費,有時間和別人家孩子玩耍,一有點事不問青紅皂白,護短找別人家的麻煩等,這種現象看起來說,是孩子的母親很關心自己的孩子,表現的很慈悲,這樣的母親算得上慈母嗎?我說未必。其實是一個不謹慎的行為舉止,是不會教育孩子的母親或者說是一個自私不明育兒的母親,說的難聽嚴重一點,是一個害自己和害孩子的母親。這樣教育孩子的結果,就是所謂“慈母多敗兒”的客觀事實。
真正的慈母,在育兒上,就是人們講的,[寧給孩子一個好心數,絕不給孩子一張笑皮臉],雖則聽起來有些彆扭,但內涵豐富!給孩子的好心數,就是理性教育孩子,嚴格要求孩子,不放任孩子自由,該給孩子的一定給予孩子,不能給予孩子的一定不能給予孩子!讓孩子從小懂得做人的規則底線,端正接受自己正常成長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走自己正常成長的生活路。慈母是慈心,不是慈在臉面。你是否這樣認為呢?請留言互動。
-
6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一魯迅說,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一高爾基說。
在教育孩子上,家長可以嚴格,但不應有打罵等動作。這樣的父母算慈父慈母?
堅持承認先天遺傳,後天教養。從小抓起,堅持在6歲前完成該做的。以後就不必擔心了。
-
7 # 碧波盪漾6101696516
有這樣一個典故,從前有一個人,小時候倍受母親溺愛,他和別人打架,母親從不批評他,他偷了東西,母親也不要他把東西還給別人。
他長大後,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最後,他被官府捉住,並判了死刑。行刑前,他請求見母親一面。母子相見後,母親抱著兒子大哭起來,誰知,他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說:“這都是你的錯,小時候我做錯了許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會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場。”
後人便有了“慈母多敗兒”一說。
從以上這個典故我們不難看出,“慈母多敗兒”中“慈母”的意思並不是母親對孩子的疼愛和關心,而是“溺愛”的意思,但是真正明白這句話意思的人卻很少。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
哪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母親對於孩子太過溺愛的話是會害了孩子的。
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就應該是馬上糾正孩子的錯誤的行為。只有這樣子,孩子才能夠及時知道自己犯錯了,並改正過來。
千萬不能夠覺得孩子還小,就把孩子捧上天。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不喜歡做什麼,父母就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受一點點的傷就緊張兮兮的。
父母可以適度的寵孩子,但不要太輕易地就答應孩子的需求,也不能讓孩子成為主導去支配你。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第一時間怪對方袒護自己的孩子。甚至是當孩子長大後在父母身上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對父母責怪、埋怨、大打出手,這時侯的父母不僅沒有意識到錯誤,還怪自己沒有能力去滿足孩子。
這些例子不得不讓人寒心,孩子的悲劇其實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父母為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是出於父母對孩子的愛。反過來,父母也要適當的要求孩子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一杯水、遞一張面巾紙……,讓孩子也學會愛父母,愛別人。
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最崇高偉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
過分的溺愛會使孩子變得無情,變得不懂愛人。
父母的“極度關愛”、“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
8 # 漂流山河
作為母親,我是屬於對孩子比較溺愛的那種,但是周圍的人有時候又覺得我對孩子太苛刻了。這可能是因為我對孩子的溺愛,還是有原則的。我的教育方法是孩子可以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大膽的暢想自己的未來,這些都是可以和我討論,我也會提出我的觀點和看法,但是我告訴她,一切都有可能實現,前提條件是要努力學習,只有努力,夢想都有實現的可能。
孩子嘛,她的自控力一般都不強,所以我經常要提醒她,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而且也經常說到沒有不勞而獲,一切都要從努力開始。
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了,更有自己的想法,外界的誘惑也更吸引她,再加上週圍的人一直當她的面說我太嚴格,孩子有時候也會反抗,這需要我更加謹慎和細心,經常與她交流,談談我內心的想法,孩子也慢慢理解我的用心。
現在她明白自己需要努力,而且也確實付出行動,每次在試卷上的分數體現,讓她更有了動力。
從對孩子的教育,我的感受最深的是多與孩子交流,多關心她,付出是有收穫的,只是這個過程很漫長,也很無趣,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很大,而且要常常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常常站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她。
-
9 # 春華秋實6
慈母多敗兒指母親對孩子自小過分溺愛,過度地保護孩子,讓孩子失去成長的機會。對於母輩,司馬光認為: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它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稼穡之艱,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任性孤行,不顧綱紀,無法無天,以至於幹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到頭來身入囹圄,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
那個母親不愛孩子?愛而不寵、不溺,讓孩子懂是非,明道理,成長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人才。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是忠孝之人。
圖一 男子將癱瘓的母親從大山中背出來看病
-
10 # 黔山逢春
慈母對兒女的愛常表現生活上的關愛,而忽略了在人格上的培養,實際上是一種溺愛,對兒女的成長危害極大。嚴父對兒女的愛則著眼於兒女人格的培養,在生活上往往不像母親那樣什麼都遷就,對兒女的要求一般都很嚴,希望兒女長大成人後在社會上有一種攻艱克難,立於不敗之地的能力。若一味依從母親,對兒女的成長是不利的。只有父母統一意見,一致從嚴要求,不嬌生慣養,才能教育好兒女。(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也有明智的母親不溺愛孩孑的)
-
11 # 炎焙焙
我覺得慈母多敗兒這句話有點顛覆了慈母的形象!敗兒應該是溺母養出來的!過度的寵愛和寵溺才會養出來敗兒!
在我心裡我覺得慈母應該像我媽媽那樣的!善良寬容,忍得了委屈,受得起尊重,知道付出,懂得感恩,不放棄,不抱怨,堅強樂觀,心地純潔,時時刻刻給孩子做榜樣!
慈母會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去感染自己的孩子,引導孩子成長為一個思想端正的人!慈母絕不是護短,護犢子,自己的孩子沒毛病的主觀意識上的固執和袒護!
很多母親教育的失敗,並不是因為做了一個愛孩子如生命的母親而釀下的苦果!而是在愛孩子的世界裡,迷失了教育的方向!愛孩子並不是母親把生命給孩子都無所畏懼,母親為了孩子連命都可以不要,也得要遇上知道感恩母親的孩子才行啊!否則命搭進去又能怎樣?說的難聽點,那就是白搭!
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只有得到了圓滿的結局時,我們才會認為這件事成功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只有孩子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做最優秀的那個自己時,我們才能稍稍鬆一口氣,這件事算是步入正軌了!但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孩子壓根離母親的目標還相距甚遠時,那些溺愛孩子的母親,總是能比孩子找出更多的理由辯解!人都是有惰性的!母親不去嚴格的要求孩子,從那麼小的嬰兒成長到步入社會,孩子又怎麼會自我約束和學會自律呢?
所以,慈母不是慣孩子,不是任由孩子的性子來,總拿他還小的藉口,為錯誤找理由!好的習慣,好的思想,一定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
慈母不會多敗兒!只有那些假裝慈母的媽媽,才會養出敗兒!
-
12 # 透過心理看世界
慈母敗兒還能叫慈母嗎?學習多了孩子的心理成長,你就知道這話不對。
家長的錯誤往往是太過於自私,只會按照自己的內心喜好養孩子,像寵物一樣養大討自己開心。又或者為了傳宗接代、孝順、養老……。
他們從來沒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具有獨立的人格的人。不知道換位思考,不知道孩子自己的感受。錯誤的家長只會照顧自己的需要。
回覆列表
第一,古代的很多說法能流傳至今,說明這種說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依據或科學性。
第二,具體到“慈母多敗兒”這一說法,結合語意背景,這裡的“慈母”應該指的是對孩子溺愛縱容的母親而不是溫柔慈祥的母親。
第三,古今中外,已經有太多太多的案例證明,對孩子的溺愛縱容,結局基本都是毀掉孩子。不論是慈母還是慈父,概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