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叫魚學習

    1977年

    恢復高考載入教育史

    1977年12月11日,上海考生走進高考考場

      其實在此之前,恢復高考的訊息就已經傳出。

      當年5月24日,鄧小平發表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很多人將這次講話看成對於恢復高考的暗示。8月8日,鄧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確定恢復高考。

      檢索教育部網站上的教育50年大事記,恢復高考前後很多時間節點可以記入新中國教育史。

      8月4日,教育部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座談會的情況報告》。

      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舉行,確定高考招生辦法。

      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從此恢復了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製度(簡稱“高考”)。

      1977年的冬天,中斷了11年的高考重啟。從11月28日到12月25日,這次高考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

      教育部網站資料顯示,當年報考人數570萬人,最終錄取27萬人,錄取率為5%。

      之後高考錄取率開始上揚,1985年達到35%後開始小幅回落,1991年降至21%後開始繼續增加,於1996年達到40%,接下來的1997年和1998年小幅下降,至1999年一下躍至56%。從1999年開始,高考的錄取率始終在56%以上,在2012年和2013年錄取率為75%。

      伴隨著錄取率的變化,高考逐漸成為我們身邊的熱點話題,每一次與高考有關的改革都牽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

    1981年

    科目改革“文6理7”到“3+X”

    文6理7的高考安排表

      歷年中,針對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數最多。

      1977年,分為文史和理工兩類,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史地(歷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語文、數學、理化(物理和化學),報考外語專業的要加試外語。

      1981年,高考科目變為文科6門(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7門(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1991年,湖南、海南、雲南三省,在高中會考的基礎上進行了高考改革實驗,將原本的文科6門、理科7門改為“四組四門”:第一組是語文、政治、歷史、外語,第二組是語文、數學、物理、外語,第三組是數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是語文、數學、地理、外語。考生根據報考的專業參加有關科目的四門考試,但不得兼報兩組。史稱“三南方案”,但因過於強調學生個性,而且錄取太過複雜,僅實施了一年。

      1994年,原國家教委(1985年6月設立,1998年3月更名為教育部)在高中會考基礎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語數外+歷史、政治”,理科“語數外+物理、化學”。

      1997年,原國家教委決定,高考科目組開始試行“3+X”方案,並於1999年在廣東率先試行。所謂“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據本校層次、特點的要求,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個科目或綜合科目中自行確定一門或幾門考試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蘇、浙江四省也開始施行“3+X”方案。2001年這一方案擴充套件到18個省、市、自治區。2002年,全國全面實行。

      在改革之初,“X”有多種選擇,但在實施過程中,大多數省份選擇了“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模式。

      2004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區進入實驗,其後在多個省、市、自治區實行,包括吉林。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微博)在接受新文化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文6理7”到“3+X”,都是考試科目上的調整,能夠看出教育部門有兩個基本想法,一個是透過調整來減輕學生的負擔,一個是透過改革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高校的錄取還是以考生分數高低為依據。這種量化的、機械的考核方式,第一不能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第二發揮不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實際上(科目改革)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1989年

    命題改革,標準化考試到分省命題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面引進了前蘇聯的五級計分法,標準化考試曾被冷落。1981年至1985年,教育部研究後,確定廣東省開始進行標準化考試的試驗。

      經過廣東省1985年至1988年的試驗,原國家教委1989年釋出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標準化規劃》。

      所謂的標準化考試,是指根據統一、規範的標準,對考試的各個環節包括測試目的、命題、施測、評分、計分、分數解釋等都按照系統的科學程式組織,從而嚴格控制了誤差的考試。

      人民日報記者採訪了當時國家教委考試管理中心主任楊學為,據其介紹,實行標準化考試的科目,試卷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選擇題,答案寫在另一張卡片上,另一部分是“主觀題”,答案寫在試卷上。選擇題的答題卡由計算機掃描閱卷計分,主觀題由閱卷人評分,兩者相加,即是該科考試的成績。當年的標準化考試,選擇題所佔分數,9科平均約50%。

      在1985年同時進行的改革,還有對分省命題的嘗試。上海市率先試行自主命題,至2002年,北京市也獲得了語文、數學和外語的單獨命題權。2004年,教育部擴大分省自主命題範圍,天津、廣東、重慶、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遼寧等9個省市開始分省命題探索。至2012年,全國共有16個省市試行自主命題,其餘15個省區市採用國家統一命題。

      除引入標準化考試和分省命題的嘗試,這些年來,依託於現代科技的改革舉措還有很多。如2002年,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實現網上錄取,全國網上錄取新生率達到了85%。2004年全國共有15個省區市實行計算機網上閱卷。

    1997年

    招生改革 從“定向”到“並軌”

      高考由兩大部分組成,一考試,二錄取。38年來,高考招生制度也經歷多次改變,從最初的定向招生到“雙軌制”,再到最終取消自費生,實行“並軌”。

      1983年開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規定在中心部分或國防科工委體系所屬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額實施面向農村或農場、草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職業定向招生。

      1985年,原國家教委規定,高校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國家計劃外自費生,與國家計劃招生並行,即稱“雙軌制”。

      1987年的7月12日和8月12日,《人民日報》對上海高校招收自費生進行報道。7月12日的標題為《上海高等學校收費走讀生教學情況的調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種嘗試》,其中總結改革經驗時,將“實現辦學經費來源的多樣化”列入其中。一個月後的報道標題是《上海高校招生新熱門 三千青年報考自費生》,“報考自費生的人,年齡可以放寬到30歲,但均須參加統一高考。”自費走讀,不包分配,原則上要繳納國家規定培養經費的三分之二以上。

      “雙軌制”首先被人們質疑公平性,因分數相差很大,很多人認為就是在“花錢買分”。

      1994年,37所重點院校成為招生收費並軌制的試點,“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開始建立。

      1996年,高校試行招生“並軌”,取消招收自費生,“自費生”逐漸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同時高校的學費開始增加。

      2000年,師範類院校和專業也開始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徹底完成。

      2007年,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重返校園。

    2003年

    從“保送生”到“自主招生”

      除了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是對全國“統考統招”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1984年,中國進行保送生試點改革。1985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校擴大試點。

      當年保送生制度主要針對的是,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別優秀的學生,透過推薦、選拔和考察,免予參加高考,直接錄取。其意義在於彌補統一招生考試分數一切的不足。

      1986年8月1日,《人民日報》曾刊發新華社稿件,其中對一些學校片面追求考分的傾向進行了批判,同時對上海高教部門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做法進行了讚揚,“由中學保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免試進入大學學習;對在某一學科上智力超常的冒尖學生,由學校或知名人士推薦,招生單位組織專家小組對學生進行面試複核,擇優錄取”,這種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儲朝暉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在保送過程中出現了“推良不推優”的傾向,“很多中學為了提高上名校的升學率,讓那些真正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透過高考考取,而稍差一些的學生則透過保送進入大學。”

      於是教育部在1999年規定,保送生必須參加綜合能力測試,並從2001年起,將每年保送生規模從兩萬人壓縮至5000人。

      保送生制度之後,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北師大等22所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要求各高校進行自主考試與面試,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與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

      2004年,自主招生高校擴大到28所;2005年擴大到42所;2006年,擴大到53所,並且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

    2003年

    獲贊改革 高考提前+春季高考

      其實在歷次高考改革中,這些與技術有關的改革,爭議最少。而2001年取消考生年齡和婚姻限制,及2003年將考試時間提前至更為涼爽的6月,更是獲得了一片讚揚。

      對於高考時間固定於6月7日、8日、9日,熊丙奇覺得還可以商榷,“我們經過調查發現,當雙休日和高考重合的時候,當天交通狀況比較好,而一旦高考遭遇工作日,交通擁堵,就會造成考生和家長的焦慮。我一直在呼籲,把高考時間調整到6月份的第一個雙休日,教育部從2005年開始答覆說要論證,但直到現在為止,始終沒有答案。”

      2000年開始,春季高考先後在北京、上海、安徽、內蒙古試點,形成普通高校每年兩次考試、兩次招生的模式。但從2004年開始,內蒙古、安徽和北京先後取消,目前只有上海還在繼續試行春季高考。

    2015~2017年

    被稱為“高考改革元年”

      近年來,高考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前不久出臺高考改革方案的雲南,將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統一高考改革。

      自2014年9月國務院釋出《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後,各地先後出臺本地區招考改革方案。截至目前,除新疆外,包括上海、浙江兩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在內,全國已有30省份公佈高考改革方案。

      從全國來看,除上海、浙江這兩個高考改革試點於2014年最先啟動外,其餘省份的高考改革啟動時間集中於2017年至2019年。

      其中,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東、天津等6省份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

      作為全國性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上海、浙江2014年啟動的高考改革將在2017年迎來第一批畢業生。

      今年高考,浙江、上海兩地的考試科目將採用“3+3”模式。除語數英3個主要科目外,其他3門選考科目,上海採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則採取 “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資訊科技)”這項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兩地外語(課程)考試均為一年兩考。兩地高中生最多可參加兩次外語考試,並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兩地高考成績總分滿分則有所不同。浙江高考成績總分滿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上海的高考成績總分滿分則為66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為70分。

      在高考改革中,合併錄取批次也是一大亮點。上述《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前不久公佈高考改革方案的雲南明確,在文、理科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基礎上,實現所有科類平行志願投檔,並取消專科層次一專、二專的錄取批次劃分。2017年起進一步完善平行志願投檔辦法,逐步最佳化本科層次錄取批次。

      此外,其他多地今年也將合併部分錄取批次。其中,北京、河南等地將合併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海南和山東則將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併錄取。

      西藏則明確,從2017年起,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完善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增加普通高等學校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遺產巴黎聖母院要重建,兒子的班主任組織班裡小學生每人捐50元,應該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