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魚媽媽

    我是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家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學校就給發了漢語字典,讓孩子回家自己學查字典,這是孩子上小學後領到的第一個家庭作業。

    而在此之前,國家教育部明文規定:不允許幼兒園開展“小學化”教學,嚴禁幼兒園教拼音、識字。

    幼兒園不教,小學時期一帶而過,導致很多孩子的漢語拼音基礎非常不好。

    作為學生家長,我是這麼看待這件事的:

    第一、不管政策怎麼變,不管學校教不教,家庭教育先跟上。

    在孩子教育上,我一貫的主張是:我認為孩子應該學的知識,不管學校教不教,反正我教,我在家庭教育中一定會跟上。

    比如,很多教育專家反對孩子學奧數,但我卻認為,有些奧數題目很有趣,學會一些簡單的數學思維有助於孩子將來數學的提高,而且,現在圖書市場越來越細分,有很多針對低幼兒的數學思維訓練,其實有點簡化的奧數訓練。在孩子三歲時,我就買回來了,陪孩子讀,跟孩子一起邊玩邊做。孩子有興趣就接著做,沒興趣,暫時就放下。

    拼音的學習也一樣,我孩子喜歡唱歌,剛好市面上有很多好聽的拼音歌,我把這些歌曲下載下來,每天放給孩子聽,耳濡目染裡,拼音就是這麼學會了。

    我兒子上的是私立幼兒園,但幼兒園同樣不鼓勵拼音教學,一直上到大班,沒見老師教拼音,我就開始著急了,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幼小銜接,不僅把漢語拼音教了,還教了孩子怎麼寫基本筆畫,學習數學的基本運算。孩子上小學後,顯得非常得心應手。

    政策管得了學校,管得了每個家庭嗎?

    孩子總歸是自己的,我在家裡自己教孩子還不行嗎?

    第二、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不值得鼓勵,幼兒園確實不能“小學化”。

    我同樣不建議幼兒園“小學化”教學。

    為什麼?

    因為華人太累了!

    從三歲上幼兒園,一直上到快30歲了有些人還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得多長啊。

    屬於孩子的童年時間太短了,幼兒園階段,我選擇了讓他開心快樂地度過。

    我家隔壁就是一家幼兒園,但我沒選擇那所幼兒園,因為我幾乎天天都能聽到他們幼兒園的喇叭裡在教孩子們學拼音,我不喜歡這樣的幼兒園。

    後來,我選擇了蒙特梭利的幼兒園,幼兒園跟我的理念非常契合,讓孩子度過一個藝術而快樂的童年。太好了,我就是想要這樣。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交了很多朋友,我也交了很多同樣理念的家長朋友,大家一起帶孩子,覺得特別開心。我覺得這個童年,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此,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第三、小學階段漢語拼音教學還是要多多重視。

    小學階段對拼音的不重視,我覺得不是很合適。

    既然政策都規定了,幼兒園不能學拼音,那麼,小學階段就應該補上這堂課,不然,這不就是逼著家長去外面上補習班嗎?

    教育應該具有連貫性,小學教育尤其如此。而漢語拼音對於語文學習而言,是最最基礎的,如果拼音這課被忽略,後期學生的很多認字會很麻煩。希望相關的小學能夠重視起來。

    結語

    我經常說:“孩子是自己的,你只是把孩子託管在學校裡,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上了學校,就把孩子的全部教育期望給了學校,自己完全不管。”

    在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之間的拼音過渡階段,如果學校不能很好地做好銜接的話,家長還是要充當這個橋樑作用。

  • 2 # 說文寫作

    筆者認為,這種現象是非常不正常的。尤其是孩子在小學一年級,如果不把拼音學好的話,會非常影響接下來的學習。

    在新課標中,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定位一年級語文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 (一) 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我們可以看到,新課標對小學一年級所達到的教學要求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小學教師不認真貫徹新課標的要求,而是一帶而過。這很明顯是違反了新課標的規定。

    其實我們一直在強調,小學一二年級是識字認字,學習拼音的最佳時間,在這兩年中,老師的主要任務是交給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拼音,如何正確規範地書寫拼音。老師一帶而過的做法很顯然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筆者認為,各位家長可以向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反映,敦促學校認真貫徹新課標的要求,這樣既能減輕孩子的負擔,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

    教師節剛過沒兩天,我們希望感謝師恩的活動從小就做起,但也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潔身自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來,而不是苛扣對學生的教誨。

  • 3 # 百年舊屋

    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

    其一、是幼教不在義務教育的範疇,沒有統一的尺度,各行其是。。

    幼兒園不教拼音,是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有其合理性。因為人的身心發展是具有階段性的,幼兒正處在蒙學時期,模仿是他們的天性,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

    ,過早的小學化,有時候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造成抑制,干擾,不利幼兒的健康成長。基於這一點,廣多的幼兒園因此,處於兩難的境地。教,有小學化的嫌疑;不教,

    直接造成幼、小脫節,加重了孩子讀一年級時學習拼音的負擔。

    所以,追根溯源,問題的源頭在幼兒園。以農村為例,根據筆者調查,許多幼兒園對如何做到“幼兒園非小學化”,在認識上出現了偏差,以為非小學化就是涉及到小學的東西,一點兒也不教。表面上看,執行上級的規定很徹底,其實,曲解了幼教政策,違背了教育規律,忘記了寓教於樂,寓教於戲,在孩子的拼音儲備是零的基礎上,完成了幼小的對接,怎能不出問題?

    故把幼教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勢在必行,規範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評價尺度,統一……等等,著力解決好幼、小銜接之問題,結束銜接無序之狀態,至少讓幼兒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迎接新的挑戰。

    其二、教材的編排有點問題。

    以人教版為例,開啟教材,不難發現,拼音教學所佔的課時,根據親身體會是不足的。有限的時間裡,按規定完成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看似零散其實自成體系的一套拼音方案,任務可想而知,不快就完不成任務。所以,竊以為進行適當的教材編排改革,增加足量的課時還是有必要的。比如,變集中為分散,把拼音分散到兩個學期裡,間而不斷,又各有側重,既符合學生認識的特點,又減輕了師生的壓力。

    如果以上兩個問題得以解決,家長給孩子報班也就解決了,孩子不缺不欠,家長找事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訊息和微信你們會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