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冼氏族人
-
2 # 愛情迷惑論
我們對高大威猛,驍勇善戰的男人,有如下稱法——漢子,大漢,壯漢,好漢,猛漢……
為嘛都帶有“漢”這個字呢?請你細品!
-
3 # 8910俯視天地
儒家思想歷史久遠,對漢族人影響大。
儒家學說主要是為君主服務,駕御民眾的。儒家學說講究高大上,如果說自己是愛好和平,會顯得自己的人品好。如果天天嚷嚷要打仗,會有各種各樣的議論。
漢族人說愛好和平,其實是不想打仗,很多情況下都是對方先動手,自己再還擊。漢族人缺乏主動出擊的精神。
漢族人驍勇善戰,主要還得看是誰領導的。北宋的岳飛,帶領的岳家軍戰果輝煌,沉重打擊了金國軍隊,金兀朮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幾千年的歷史,漢族人非常驍勇善戰的例子有很多,說不盡。
-
4 # 春華秋實ysc
我們愛好和平,但絕不懼怕戰爭!只有擁有一支不畏犧牲、驍勇善戰的軍隊,才能消滅一切敢於來犯之敵,保衛國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全,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
-
5 # NoNo小先生
漢族屬於農耕文明,種地的,談不上驍勇善戰。這方面少數民族要強一些,例如遊牧民族,需要打獵為生,自然更加驍勇善戰。
-
6 # 邱楓86
漢人或者說我華夏大地上的人從古至今都在和平與戰爭中度過,小了說與家人鄰居鬥,大了說與官鬥、皇權鬥、與天鬥和異族人鬥,是鬥爭就會讓人疲乏厭煩,所以古人也很嚮往和諧的鄰里、家庭、事業環境。所有人都希望皇室代代是明君朝臣們也是代代都是良臣。鬥爭是因為被鄰里、官員、富戶、皇權、異族入侵挨個欺壓的沒辦法了才會有,所以鬥爭才會有。華夏人從鬥爭中學會和平渴望和平。驍勇善戰肯定是必須的,能戰敢戰的人從來不缺。逼急了屠夫都能當將軍。
-
7 # 五陵逸人
漢族可以說是善戰,驍勇之輩也是多不勝數,但說漢族驍勇這得另說。
趙宋之前,中國基本上是依託均田制實行府兵制,幾乎是全民皆兵,可以說是耕戰傳家。等到宋以後科舉制得到完善,幾近壟斷仕途的豪門大族瓦解,武人被錘到泥窩裡,府兵制和均田制完全解體,漢族就開始從驍勇彪悍的尚武風氣轉向謙謙君子風,開始耕讀傳家。
即使是在尚文惡武的社會,也有狄青,岳飛和岳家軍,徐達,馮勝,戚繼光,常遇春,藍玉等等。
人有生死,國有興衰。國家和文明的傳續永存,不是靠卑躬屈膝的妥協或者一時綏靖,都是靠華人驍勇善戰,浴血奮鬥打出來的。
另外,唐朝武廟祭祀的聖王(武成王,姜太公),亞聖(張良),十哲(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司馬穰苴、孫武、吳起、樂毅),七十二子。
再到,1914年,陸海軍部呈請北京政府提倡武力,崇敬為國盡忠,建立“武廟”,合祀關岳。確定從祀者24:張飛、王濬、韓擒虎、李靖、蘇定方、郭子儀、曹彬、韓世忠、徐達、馮勝、戚繼光,趙雲、謝玄、賀若弼、尉遲敬德、李光弼、王彥章、狄青、劉錡、郭侃、常遇春、藍玉、周遇吉。
這些人物哪個不是或驍勇或善戰!他們以及身後的將士是古代漢族勇烈尚武的佐證。
等到近現代,又是民族危難之時,豪傑並起。從定遠艦絕決赴死,再到800悍卒孤守倉庫,喋血死戰,無不激勵人以驍勇。從蔣百里首論中國之持久戰,再到薛嶽,孫立人以陣戰勝,無不教人以之能戰。
重整河山後,幾次外戰都是以弱勝強,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把上甘嶺打成敵人的失落嶺,四個人敢向敵人炮兵團發起包圍反攻,且怒斥敵不投降,漢族怎不驍勇善戰!
-
8 # 慈雲法雨
漢族人本質上非常熱愛和平,但這個民族也明白要想在和平的環境中幸福生活著必需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要想實現仁者無敵必須要做到天下無敵,只有這才能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
所以漢族是一個崇文與尚武並重的民族,只要體會到止戈為武或看看功夫熊貓就明白這種民族精神了
-
9 # 初見娛樂666
說到漢族人其實大家也知道的這個民族也還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一個民族,民族歷史非常的久遠,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漢族人好像非常的愛好和平,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有的人也說了漢族人也比較的驍勇善戰,那麼這樣的結論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
漢族人不僅善戰而且比一般農耕民族更善戰!
一句話概括,如果漢民族不善戰,那960萬平方公里是充話費送的嗎?
一,我們的土地從何而來?
1,商朝時期,華夏族的國家範圍主要侷限在河南北部一小塊地方。到周朝時,周朝的諸侯國直接到達了北到海河,南到長江。周朝衰落後,諸侯國更是吊打邊疆少數民族,讓他們心甘情願認爸爸!
北疆的匈奴,南疆的百越無不自認是華夏民族旁系子孫,這種不約而同的認同感,正是建立在中原民族強大的戰鬥力基礎上的 。
2,秦朝的土地面積達到340萬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空前絕後的大帝國!稍前的亞歷山大帝國領土550萬(水分很大),沒有有效管理,而且總壽命才13年。後來的羅馬帝國,極盛時期領土590萬平方公里,可是內部分裂始終如一。
秦朝到清朝的大一統傳統,建立在強大的中央集團軍基礎上,沒有這個暴力機器,一切帝國都只是泡影。
3,中原王朝中武功極盛的是漢唐元清四朝,尤其是清朝,早期直接控制的土地達到1309平方公里,這是農業社會能夠達到的統治極限。清朝在邊疆實現的改土歸流戍邊屯墾,是中國現有領土的基礎。
每個王朝的建立都伴隨著殺戮,拋開近代史不談,清朝是從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更像理想中的中原王朝。
二,為什麼農業社會的中華帝國這麼強大?
1,農業社會,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數。
農業社會的戰爭,說白了就是一群人拿著簡陋的武器互相沖殺,武器和謀略是次要,而人數是主要。
要保障一大群人參與危險的戰爭,兩個至關重要,一個是人群的組織,一個是人群的吃飯問題。認識到這一點,你就知道土地革命的偉大力量了。
為什麼漢民族總是被少數民族吊打?不是因為漢民族武功不強,而是組織不得力。首先少數民族環境惡劣,孱弱的人活不下來,能跨上馬背的都是一等一的強壯。漢民族人口基數大,選拔戰士就是技術活,選出來還要組織起來,更是有難度。所以,只要有一個有效組織,漢民族就無懼一切戰爭。
典型例子是,五胡亂華,大量漢人逃到南方,逃亡者組成了北府軍,北府軍在劉裕的組織下吊打北方各民族,差點完成由南到北的大一統。
2,中國的外部地形決定了大一統不難,超出這個體系很難。
我們國家的領土主體在秦朝早已確定,秦朝疆域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和4000米等高線基本上是農業社會無法逾越的障礙。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讓我們一直誤以為天下就這麼大,統一中國就是統治全世界。
反觀西方,每次動輒要征服全世界,最後領土達到500萬平方公里就出現帝國崩潰。我們從2000年一直走在前面。
不過這也造成了我們對外聯絡的動力不足,2000年,只有明成祖朱棣七次下西洋成為亞太共主,其他大部分皇帝侷限在小小的中華文化圈自稱“天朝上國”沾沾自喜。
3,中國的內部自然災害決定了,必須有一個大一統王朝來劫富濟貧。
小的說,我們的黃河總是氾濫,沒有大一統的王朝來治水,以鄰為壑最終會大家都遭殃、
大了說,我們國家境內自然災害頻繁,需要經常性從無災害的富裕地區調集物資進行補貼災區。這是大一統王朝建立的基本動機和統治的基本思路。
珍惜老祖宗留下的土地,節約利用每一寸土地,這是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
回覆列表
當然是愛好和平呀。
因為成就漢族人驍勇善戰的前提是對方先挑起來的,對方先動手挑釁。
比如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百越首領徵氏姐妹。起因是徵氏姐妹不安分。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攻沒其郡,九真、日南、會浦蠻夷皆應之,寇略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為王。
十八年春,軍至浪泊上,與賊戰,破之,斬首數千級,降者萬餘人。援追徵側等至禁溪,數敗之,賊遂散走。明年正月,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
再比如北宋狄青平定百越首領儂智高,儂智高反叛是起因。
《宋史》廣源州蠻儂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圍廣州,嶺外騷動。青上表請行…出歸仁輔為陣。青執白旗麾騎兵,縱左右翼,大敗之,追奔五十里,斬首數千級。至和二年,儂智高母儂氏、弟智光、子繼宗、繼封伏誅。
正如現代常用的話“朋友來了有酒肉,敵人來了有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