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擁抱幸福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給不了別人孩子壓歲錢,我也收不到壓歲錢。唯一的一次,讓我到現在都念念不忘的。

    我九歲那年,表姐結婚了。表姐來我家走親戚,我奶奶當時不在家,表姐就讓我領著她去找奶奶。路上表姐掏出來五毛錢,遞給我說“過年了,給你點壓歲錢。”我當時喜得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心裡那個激動啊!第一次有人給我錢艾。我語無倫次的說“要不,姐,要不我,我給你磕個頭吧?”表姐笑了“磕啥頭,女孩子家家的,不磕頭。”我當時也不明白表姐說的啥意思,就是覺得我收了壓歲錢,就的拜年磕頭。不管表姐說啥,直接就給表姐磕了一個。

    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好笑,也是,五毛錢放在現在,孩子都不稀罕要,那時候卻可以買好多好吃的東西。糖稀是二分錢就可以纏一次的,瓜子二分錢可以買一大把。哈哈,貧窮而又快樂的童年額

  • 2 # 城市硬觀察

    我說下我的情況吧。我來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村,我們縣城是國家級貧困縣。而我的家庭,是我們村裡排倒數的家庭,別人家老早就修了小洋房,我家還是傳統木房子,直到今年才開始修繕。

    我從小到大沒有主動要過壓歲錢,也沒有所謂的壓歲錢。但是,並不代表沒有人主動給過,我家裡有親戚,是縣城裡銀行工作的,相比於我家這樣的農村家庭,條件要好很多。我這個親戚小時候經常給我錢,我也不是沒有要,但是這些錢從來不歸我,而是如數地上交給父母,一方面是父母需要這些錢維持家用,另一方面,人不能總是免費拿別人的錢財,雖然說是親戚,但正所謂禮尚往來,最後還是要還的,所以父母先拿走,到時候再還給親戚家的孩子。

    其實,像我這樣從來沒有壓歲錢概念的人很多,他們出身清寒,沒有任何靠山,只能努力和忍耐,吃不知道多少苦頭,多少委屈才能過個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甚至還過不上。

    希望,農村經濟越來越好,不要讓農村小朋友從小就輸在起跑線上!

  • 3 # 四值功曹

    每當看到這樣的問答題,就想起了小時候,想起了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作為70後,我的童年還說不上豐衣足食,但溫飽尚可保證。其實那時候的農村,年味遠比現在濃厚:堂屋的中央掛著臘魚臘肉和蘿蔔乾;廚房的柴火堆放得整整齊齊;新衣裳或新鞋子擺在櫃子裡雖然還不允許穿;就等除夕之夜一家人吃過晚飯,長輩們給我們拿壓歲錢了。

    爸爸:每人2元。媽媽:每人1元。奶奶:每人2元。外婆:每人2元。但是要等到初二才有。最後給的是大舅和二舅,也要到初二吃了晚飯才給,但是最多————每人5元。倘若和媽媽去別的親戚家走一走,還可額外收穫一點壓歲錢,不過數目不大,都是1元2元的新鈔票。

    累計起來大約10多元到20元的樣子。這筆錢允許在過年的那幾天自由使用一點,買鞭炮或買圖書都可以,但是不可超出5元的額度。其餘的過完15要悉數上繳給媽媽,私自花了或掉了是要捱打的,因為那是我們三姊妹上半期的學費。

    真的還喜歡過那時候的年!

  • 4 # 田園稚子

    我說下我的情況!!我記得小時候影響最深的一次,大概是收到二十來塊錢,然後去小賣店買了一個玩具槍,花了兩塊,剩下的全部買果凍了,現在想想搞笑死了,那果凍有什麼好吃的,最後吃的撐死了不敢回家,呵呵,反正也不餓了,最後家人找了半天,又氣又笑!!

  • 5 # 沈萬三

    小時候的童年樂趣,回味無窮呀哈哈記得收到最多的壓歲錢是舅舅給的10元錢吧,那個時候給的10元錢已經很多了,感覺好有錢的感覺……賺大發了呢!嘿嘿可以買幾個玩具和小夥伴玩了呢……學習用品什麼的,學校的小賣部吃吃,童年的記憶總是讓人想起......

  • 6 # 遊戲老胖

    我是一名80後,小時候的壓歲錢,給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年我大姨父來我家拜年,我爸媽熱情招待了他,期間我大姨父非常高興和我爸多喝了幾杯,我大姨父本來酒量就不大,不一會就喝的面紅耳赤喝多了,然後就拉著我跟我聊天,正好那時我在我們村的小商店裡看到新到的圖片卡,那時我們都叫圖片卡叫拍牌,不知道你們那裡叫什麼,為什麼叫拍牌呢?因為那是兒時的一種必備的遊戲道具,一人出兩張放成正方形然後用手用力拍,誰能最後全拍成反面誰就贏了所有的卡片!

    那時有一套我特別喜歡的圖片卡,所以在我大姨父問我最喜歡什麼的時候,我告訴我大姨父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套圖片卡,聽到我的回答,我大姨父直接從兜裡掏錢給我壓歲錢,結果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零錢,都是百元大鈔,那時百元大鈔對那時我們的時代已經是非常多的,那時我爸的工資每月才幾百塊,最後我大姨父無奈給了我一張百元大鈔的壓歲錢,把我興奮的手舞足蹈,我爸媽看到非要給我沒收,但是在我大姨父的勸說下,只能讓我先保管,讓我去買一套我最喜歡的圖片卡,我帶著大鈔就去我們小商店把那套圖片卡買了回來,商店老闆找零給了我一堆的零錢,我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把錢放到褲兜裡用手緊緊壓著褲兜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好多小夥伴在做遊戲,一激動就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一直玩到快天黑時才回家,一回到家我爸媽就讓我交出剩餘的錢,結果我一摸褲兜,心裡就拔涼拔涼的,錢都丟了!

    為什麼那是我兒時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呢!第一,那時我小時候得到過的最多的壓歲錢。第二,那也是我小時候我爸媽把我打的最重的一次,男女雙打,打累了換人繼續打!那時的童年總是無憂無慮的當然那時也是捱打最多的!謝謝閱讀,歡迎大家能多多關注農村的老胖!

  • 7 # 木易清揚

    我是70後,大約在83年時收到一位老婦人的五元壓歲錢,是當時收到的最大額。

    這位老人,我論起來叫舅媽,沒有任何親屬關係,當時我們在內蒙生活,父親是鐵路職工母親幹家屬工,有一天母親單位換了新領導,和母親是一樣也姓管,這是一個比較少的姓,點完名領導就來找母親認親

    原來母親和這位領導的父親是一個輩兒的,查籍貫知道祖上是一個地方的,因此就稱母親為大姑,然後在塞外遇見家鄉人特別親,我們在舉目無親的塞外因此有了一門不是親戚的親戚。

    幾年後領導的父母親從遙遠的東北投奔而來,我從此有了大舅和大舅媽,這是過年第一個要拜年的人家,算是唯一的親人。雖然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這個舅舅舅媽對我非常好特別親,平時我也愛去,會給我做蛋餅,當時覺得好吃極了。

    第一次過年時我和她的孫女一起去給老人家拜年,大舅媽給了我五塊錢給了孫女一塊錢做壓歲錢,當時不懂事就是高高興興的收下了。這個孫女出門就很不高興,一直和奶奶不親。現在才明白對於一個農村老太太來說,當時的五塊錢好沉重啊。

    又過了幾年我又隨父母親回了原籍,經常想念這位老人家,還沒等我工作有了賺錢能力,老人已經離世,這也是是我心頭一直的遺憾。

  • 8 # 善小而為之

    要論我那時候的壓歲錢,當數50年前了。那時候壓歲錢都是幾角甚至幾分錢,記得最多的壓歲錢是兩塊錢,而且是仁伯給的。雖然少,在當時仍該能買許多東西了,相當於今天的兩百元。

  • 9 # 文尖領先

    我們的童年是一個“灰色的童年",當時是我們的國家也窮,國貧民則瘦。說起過年真都不大好意思說,我四歲就沒有母親,每年正月跟父親到姥姥家探親,親姥姥和姥爺都不在了,只剩幾個舅,每年都是在二姥姥家,二姥爺和姥姥對待我爺倆也很寬待,那個年代能揍八個菜也很不容易,二姥爺給我壓歲錢五毛,二姥姥給五毛,大舅給二毛,五舅給一元,還有其它的舅,我也能看出來,他們可憐我這沒孃的外生,都多少給幾毛壓歲錢。我清楚地記住那兩元錢是綠色的,圖案是一個工人穿養吊褲在機床上操作杌器;二毛錢也是綠色的圖案是長江大橋。五舅很親我給了一元錢,圖案是一個女大姐開拖拉機′,為了鼓助我學習,還給我買了一支新鋼筆,兩元多,並且還每年都要留我在他家住六,七天給我做好吃的,我清楚地記住大豬肉片子炒白菜粉條真好吃。總之,每年在姥姥門上能收壓歲五塊多錢,別忘了,那個時候生產隊勞力,′每天才掙八至一元錢。在老姑家也能收一元錢。這麼說吧,

    一正月連自己家奶奶爹們到親戚能收入八塊多錢,全年上學的費用就夠了。

    昔非今比,看看現在的孩子們多幸福,衣食學用都無憂,與我們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地之差呀!

  • 10 # 清風秋月

    我是六三年的人,小時候收到最多的壓歲錢是一元錢。

    像我這個年齡大的人,好像每年過年收到的大多都是一角二角的壓歲錢,更高的也只是五角的,只是有一年春節,我收到了一元錢的鉅款,把我高興的眉開眼笑,而二哥卻因為這個拉長了臉,氣得一天都不願搭理我。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農村有認乾兒子乾女兒這一說,二哥因為從小就乖巧懂事,村裡有戶已經有兩個兒子的人家,還非讓父母答應他們接二哥為乾兒子,按禮儀,乾兒子在春節那天都要早早地去幹爹乾孃那兒過年。

    那時候的我們,特別景年,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了,因為除夕夜父親就發給我們每人一角壓歲錢了,第二天最盼望的就是能喝上一碗爆米花糖茶,再吃碗熱騰騰的餃子,然後穿上新衣,打著燈籠去拾炮竹了。

    等發現二哥不在家,趁父母不注意時,我一路小跑到了他乾孃家,其實,去找他什麼都不為,只為也能多要一份壓歲錢,當看到他的乾孃給他一元,另外也遞給我一元時,我開心極了,而他的好脾氣卻忍耐到了極限,用眼睛狠狠地瞪著我,回來的路上,他不停地數落我,更可氣的是,他固執地認為,是我的到來,搶走了本該屬於他的另一塊錢。

    一塊錢,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只能夠買一塊冰棒,但對當時的自己,卻溫暖了整整一個冬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5年平原農村有什麼發展,農民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