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逸書院
-
2 # 雲逸書院
臨海這些特色菜名,你都能叫出名字嗎?
猛龍過江
一根海帶飄在水面上就是“猛龍過江”?!你是在逗我呢?
羊馬跳海
猛龍都過江了,輪到羊馬跳海了!這不是臨海的傳統特產羊腳蹄、馬蹄酥、海苔餅三劍客嗎?對!一隻羊就是羊腳蹄,一匹馬就是馬蹄酥,海苔來自一片海,所以合起來才是羊馬跳海!
白馬王子
只不過是一盤臨海的白水洋豆腐而已,NO!在臨海饅頭有饅頭公子,豆腐就沒王子了嗎,再加上白水洋的一個白字,所以白水洋豆腐!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
臭水芙蓉
老底子的臨海人都知道!一罈子黑乎乎、臭烘烘的!臭水中撈出來的花梗股 莧菜股是外婆最愛的臭水美食,原來臭水中也有芙蓉!
火山飄雪
火山是西紅柿,飄雪是白糖。所以我們平時吃的一道白糖拌番茄,搖身一變就成了這道高階大氣的“火山飄雪”......
嚴刑拷打
竹子打一下有多疼,這道菜就有多好吃!竹筍燒肉,色香味俱全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感覺這道菜應該叫“一隻豬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因為就是兩個紅燒豬蹄外加幾棵用作擺盤青菜。
絕代雙驕
青椒炒紅椒,火辣辣,美豔豔,可不就是“絕代雙驕(椒)”嘛!覺得這道菜還是蠻有意思的。
亂棍打死豬八戒
也就是我們常吃的蒜薹炒肉。“亂棍”是切成一小節一小節的蒜薹,“豬八戒”就是豬,這樣說來還真的蠻形象的。好像餓了,誰幫我點一份亂棍打死豬八戒?
母子相會
黃豆炒黃豆芽。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是母,誰是子?沒有的黃豆哪兒來的黃豆芽,但是沒有黃豆芽長成的黃豆杆,又哪裡來的黃豆?
小二黑結婚
就是兩個皮蛋醋和皮蛋還是挺好的涼拌菜
熱辣辣的吻
尖椒拱嘴。想象一下不小心把辣椒汁塗到自己嘴上的感覺,可不就是火辣辣的?辣得人不要不要的。
耳邊的悄悄話
滷過的豬舌頭和豬耳朵拼盤——豬舌頭在豬耳朵邊悄悄地說...不得不說,我見過最深的套路就是點了一盤耳邊悄悄話,卻上來一盤燒臘。
眾星捧月
滷花生米和炸花生米。憑什麼大家都是花生米,把衣服脫了就是搶人眼球的月亮?
波黑戰爭
波黑戰爭是上個世紀90年代,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三個主要民族圍繞波黑前途和領土劃分等問題而進行的戰爭。不知道的就算了,請記住這道菜的原料:菠菜和黑木耳.....
關公戰秦瓊
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歷史人物。一個紅臉(關公),一個黃臉(秦瓊),放在一起就成了最常吃的西紅柿炒雞蛋。我該誇取菜名的人有文化呢?還是沒文化?
紅.燈區
這名字,真讓人想入非非。不過菜卻是常見的辣子雞。至於怎麼解釋紅.燈區這個菜名,你們自己去悟吧,感覺有點內涵......
青龍臥雪
把番茄換成黃瓜,於是就從火山變成了青龍;把白糖從撒在上面換成鋪在下面,於是就從飄雪變成了臥雪。這名字換的,我服!
黑熊耍棍
原以為終於可以見到點肉兒,萬萬沒想到它只是黑木耳炒豆芽
烏雲遮日
啊,那天午後,烏雲遮住了太陽,你點了一盆紫菜蛋花湯......
玉女脫衣
哭笑不得,竟然就是去了皮的黃瓜,求點這道菜人的心裡面積
大姨媽炒飯
不就是一盤腐乳炒飯麼。取這樣的菜名,誰還想吃?
回覆列表
臨海,得千年府城地文化之積累,精深廣博,其中飲食之獨特、品種之繁多、歷時之久遠,為國內城市所僅見。
臨海特色小吃有上百種,可分為風味小吃、經典小吃,時令小吃、精品小吃、佳餚小吃、農家小吃、休閒小吃、糕點小吃等,這些小吃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它們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是勤勞的臨海民眾的創造和智慧結晶。
【風味小吃】梅花糕
〔製作工藝〕除了夏季,臨海街頭都有現做的梅花糕賣。做梅花糕要有一個生鐵模子,一次粉漿倒進模子,可以同時產出8-9個梅花糕。單個模子底小口大,高約6-7公分左右。因口呈梅花形,故名。做糕的粉漿是用麵粉加些許黃酒和酵母調和而成,粉漿宜稀一點。在粉漿倒入模子前,模子要在爐子上烤熱,再刷上一層薄薄的素油,免得後來的梅花糕烙熟後粘在模子壁上。經過這樣的處理後,再將粉漿倒入模子中,注意別倒滿,只倒一半就可以了,然後在每一個模子中放入芝麻白(紅)糖粉,再用粉漿加滿至口端,然後在口端上撒上薄薄的一層紅糖粉,再蓋上鐵板蓋子,燜上三分鐘,開啟蓋子,一個個又香又甜、外硬內鬆軟的梅花糕就出現在顧客面前。既可以當點心,又可以解饞,十分樂惠。 〔特 點〕是一種別有風味的臨海傳統小吃,又香又甜,又脆又軟的地產品。
【經典小吃】豆麵碎
〔製作原料〕豆麵、面結(預先用千層包肉餡,用棕櫚葉絲紮好)、小肉圓(預先在家做好)。
〔製作工藝〕舊時臨海家庭吃的就直接用豆麵浸水或豆麵在油裡煎一下便下水煮開,常與肉骨頭、菜株頭(芥菜靠根部粗壯的一段)、竹筍、白蘿蔔(冬令時)一起煮,煮好後盛到碗裡時,再加一點味精、炊皮、醬油、醋、蔥花等,既可佐飯(常與米飯或饅頭或水浸糕片同食)又可單獨當飯吃,味極鮮美。 街上賣的豆麵碎做法與家庭吃的有點不同。煮前先在水裡浸泡一夜,第二日才放在專用的隔鑊裡煮,同煮的還有豬骨、面結(也稱千層結、千張結)、小肉圓(丸)、小油泡、小方乾等,根據顧客需要,可點可加。盛到碗裡,放進味精、炊皮、醬油、米醋、蔥花、辣醬等。
〔特 點〕鮮美無比,是三餐之外的精美享受。
【家常小吃】炒麵幹
〔製作原料〕:好一點的有面幹、豬肉絲、雞蛋絲、香菇絲、冬筍絲或茭筍絲、韭菜(切成半寸長)、醬油、鹽、老酒等調味品。普通一點的原料有面幹、蘿蔔絲、豬油、大蒜苗、酒、鹽等。
〔製作工藝〕:先將面幹用開水汆一汆,撈起攤開候用。然後將素油、肉絲、筍絲、香菇絲放進鑊裡一起炒,可以放些少許的水,待“三絲”基本炒熟後,把候用的面幹抖散放入鑊中再一起炒,一邊拌和,一邊加進老酒等調料和韭菜,還有雞蛋絲。拌和的動作不要停下來,免得炒焦或粘在鑊底。等到鑊裡飄出炒熟食物特有的香氣時,就可以盛到碗裡了。 普通一點的做法就是將豬油、蘿蔔絲先炒熟,然後放入候用的面幹,抖散,一邊拌和一邊放進大蒜苗、老酒、鹽等調味品,等到面幹發出蘿蔔清香時,就算炒成了。
〔特 點〕香而耐飢,製作簡單方便。
【精品小吃】麥蝦
〔製作原料〕南瓜藤腦、筍乾(預先浸泡一、二個小時)、蛇豆等。
〔製作工藝〕舊時臨海百姓大多貧苦,常用蔬菜、瓜果、雜糧代替糧食,節省糧食。麥蝦就是這樣一種半糧半雜的家常食物,代代相傳。用南瓜藤腦、筍乾、茶豆等蔬菜加一瓢羹豬油在鑊裡炒一下,炒癟,再加水燒開,然後將盛著預先調好的麥粉漿的大碗(或甑),用刀沿著碗口(或甑口)邊沿切下粉漿入鑊,並不時用飯鍬攪動,以免結塊或黏在一起。等到粉漿全部入鑊,再蓋上鑊蓋,燒開即成。此時入鑊的粉漿一根根全捲曲起來,像一條條蝦。配上碧綠的南瓜藤腦、茶豆,真的像“蝦戲荷葉”。一嘗,雖沒有炒肉絲的美味,卻有新鮮蔬菜的清香可口。從此,“麥蝦”傳遍了一條巷、一條街、一個城裡!如今,“臨海麥蝦”還在傳,在臺州各縣、在寧波、金華、麗水、杭州••••••都有“正宗臨海麥蝦”的牌子;在物質化的今天,需要的是“與時俱進”,配料也不再用南瓜藤腦、茶豆和筍乾了,取而代之的是豬肉絲、雞蛋、鮮筍絲、鮮蝦、蛤蠣、香菇等,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於是,臨海麥蝦就在人們多種需求的時代裡,在悄然無聲地繼續傳承著。
〔特 點〕鮮美無比。
【時令小吃】烏飯饃餈
〔製作原料〕糯米粉、豆沙、松花(粉)。
〔製作工藝〕烏飯樹是野生在山上的一種矮小灌木,枝和葉呈紫色,秋天結紫色小果,甜味、黴口,小孩喜食之。做烏飯饃餈就是取其枝葉浸泡、取汁,拌糯米粉炊熟、搗爛,攤在作(桌)板上壓平,成為厚約半公分的烏飯饃餈,再用刀切割成10-12公分寬的長條,兩面用松花粉敷抹,以防堆疊時相互粘住,同時金黃色的外表既好看又撩人胃口。人吃時,用烏飯糢餈作皮,包裹豆沙,糯粘香甜。 〔特 點〕軟糯甜潤,外觀金色,多吃滋補。
【休閒小吃】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
〔原 料〕糖引、花生米(炒熟、去皮)、黑芝麻(炒熟)、冬米、白糖(加桂花)。
〔生產工藝〕以炒米糖為例:先將冬米在專用的砂子中炒熱,使之膨脹,變成冬米炮蒲,然後用篩子將冬米篩出,倒在糖引中並加入少量的花生米、黑芝麻和桂花糖,一邊加熱,一邊不停地攪拌。直到各種成分均勻地摻合,併發出香氣時,將整鍋混合物倒在作板上,並迅速用木模子將混合物分作幾塊,周邊及面上用木模子壓實壓平,去掉木模子,用刀迅速地切下一刀刀(一片片)。待冷卻後,裝入腳籮擔回家再裝入刁裡或缸裡,免得受潮,等到正月休閒時,慢慢享用。 花生糖和芝麻糖的做法與炒米糖相同,只是將冬米炮蒲換成花生米或黑芝麻罷了。
〔特 點〕鬆脆、香甜。正月裡普遍享用和鄰居互贈的首選之物。
【糕點小吃】羊腳蹄
〔原 料〕甜麵粉、油酥。
〔製作工藝〕把發過酵的甜麵粉加油酥充分嬲透做成四周圓、底面平、上面用剪刀剪成“十”字狀,形成四瓣的羊蹄形狀,面上撒些芝麻,烘烤而成。
〔特 點〕鬆脆、香甜,狀如羊蹄而得名。系臨海特產。
【佳餚小吃】蛋清羊尾
〔原 料〕雞蛋清、豬網油(花油)、植物油、甜豆沙、白砂糖。
〔製作工藝〕用豬網油包裹住甜豆沙,然後將被豬網油包裹的豆沙在一小勺的蛋清中浸一浸,連同蛋清一起倒入沸騰的植物油中,蛋清一入油,立刻綻開像一朵白蓮花,並將豆沙包住。此時,將它翻個身,讓它充分“發”起,並微微發黃,用撩籬撩起,在其上面撒一些白糖,即成。
〔特 點〕甜潤、香軟、油而不膩。是最早進入《中國菜譜》的臨海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