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翹

    蘇 洵:木假山記①

    【原文】

    木之生,或櫱而殤②,或拱而夭;幸而至於任為棟樑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激射齧食之餘③,或彷彿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後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④,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餘家有三峰,餘必思之,則疑其有數存乎其間⑤。且其櫱而不殤,拱而不夭,任為棟樑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所材,以及於斧斤;出於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後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註釋】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擅長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諡法》。

    ① 本假山:樹木經年代久遠,受沙石水流的侵蝕風化,發生了質變,形成峭拔嶙岣貌似假山的物體,世稱之為“木假山”。

    ② 櫱(niè聶):樹木的嫩芽,此作動詞用,指萌芽。殤:本指人未成年而死,下文“天”亦同。這裡用以言樹木未成材而被摧折砍伐。

    ④ 濆(fén墳):水邊高地。

    ⑤ “則疑其”句:意為就猜想它們有什麼運氣在裡面支配著。數:氣數,命運。

    ⑹ 魁岸:猶魁梧,雄偉的樣子。踞肆:傲慢放肆的樣子。

    ⑺ 莊慄:莊嚴剛硬。刻峭:形容山勢的陡險。

    【品讀】

    這是一篇借物抒懷的山水小品。

    文章從木假山的形過程寫起,先是介紹木生長成材的不易,成材後遭受的諸多折磨,以及成為木假山的不幸之大幸。進而再用復疊的技法來證明其觀點的正確。說明人生有用於世亦復坎坷多艱,又借其偶然所遇以實現其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喻人生際遇的難期。最後延展至核心寓意,說自家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之造型、神韻、風骨,以揭示了人生處世的道德準則:居高不炊人傲物,處下不屈己媚人,這凜乎不可犯的精神意志,不正似蘇氏三父子的人格嘛。

    文章多用排比句,層次參差變化,架構錯落有致,使得全文意象豐富,寓意深刻,運筆揮灑,語言簡勁有力,頗帶戰國縱橫家之色彩。

  • 2 # 鄭老師回頭客

    蘇洵《木假山記》賞析

    原文:

    木假山記

    蘇洵  木之生,或孽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於任為棟樑,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餘,或彷彿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後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樑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於斧斤之,出於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後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慄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於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籲!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現代文解釋: 樹木生長,有的幼苗時便死了,有兩手合圍時而死了。有的長成可以用作棟樑的,被砍伐了。有的不幸被大風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斷了,有的腐爛了;幸而能夠沒有折斷,沒有腐爛,便被人認為是有用之材,於是遭受到斧頭砍伐的災禍。最幸運的,在急流和泥沙之 中漂流沉埋幾百年,在水衝蟲蛀之後,有形狀好似山峰的樣子,被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從此它就可以脫離泥沙淤埋,斧砍刀削的災難。在荒野的江邊,像這樣樹木有多少啊,沒被好事的人發現,卻被樵夫農民當作木柴燒的,哪裡數得清啊?那麼在這最幸運的樹木中,也有不幸的啊!

    我家有一座三個峰頭的木假山。每當我想到它,總感覺似乎有命運在起作用。它們在發芽抽條時沒有死,在長成兩手合抱時沒有死,可用作棟樑而沒有被砍伐,也被風拔起,它們在水中漂浮時沒有折斷,沒有折斷腐爛,沒被人當作材料而遭受斧頭的砍伐,從急流泥沙之中出來後,也沒有被樵夫、農民當作木柴,最後才能來到這裡,那麼這裡面的理數好像不是偶然呀。

    我的喜愛木假山,不光是喜愛它的像山,而是有更多的感慨在其間。不僅喜歡它,而且對它有著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雄威,感覺它的神情高傲且舒展,意態氣概端正而莊重。它好像有什麼魔力能夠使它旁邊二峰臣服似的。旁邊的兩座山峰,則莊重謹慎威嚴挺拔,有凜然不可侵犯的氣概。雖然它們所處的地位是臣服於中峰的,但它們又有那高聳挺立的神態,絕然沒有絲毫阿諛奉承之感,哎!它們真是是令人敬佩令人感慨的呀!

    賞析: 這是一篇寫木假山的記,相當現在的說明文。同時又有很多作者的感慨和獨到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從木假山的形成過程談起。

    第一段介紹樹木生長形狀似山是非常不容易的,有許多貌似偶然因素促成的。可以感到它們的形成要經過大自然層層選拔,有的還沒有長成就死掉了,有的成材後還要遭受斧伐被人用掉。只有長相特殊的還要經過風拔、水漂等無法預測的折磨。經歷長時間的風化侵蝕而成的木假山,還要恰巧沒被樵夫當做燒柴,還得有“好事者”也就是有藝術欣賞能力的工匠對其加工,看見成就此假山有多麼的不易。

    第二段對著自己的那個假山進一步說明假山形成的不易,強調證明自己的觀點。

    第三段是作者寫本文的宗旨,透過說自己愛自家所收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為其型似山可供人觀賞,最主要的是作者感覺中峰意氣端重,左右二峰莊重凜乎不可犯,藉此表達自己的正直不阿諛的現象特徵。 蘇洵一生政治抱負沒有得到施展,在文中託物寓意、透過詠物抒發自己的情懷,借假山的形成不易,說明自己雖然不是棟樑之才,但是,也是經過百般磨難才取得如此成就。抒發了自己鬱郁不得志而又不願依附他人,力圖自立的精神境界。 作者能夠在“記”的文體中,引發出自己對人生對命運的感慨,真是難能可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男生是Sunny男孩?有什麼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