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02小記錄

    毫無社會責任感可言,比西方的公司還更資本化。一有風吹草動就裁員,而且網際網路公司裁員已經是常態了吧,就算正常年份也是裁來裁去的,而且就網際網路的裁員藉口只有想不到,沒他們做不到的。

  • 2 # zzyy21

    商業創造不了使用價值。一群碼農為什麼不研發人工智慧,而都跑去弄美團、自媒體?這種風口快速過去之後,一地雞毛。

  • 3 # 阿肯應是

    網際網路的高收益時代已經過去,過去爆發增長獲利的人們真的幸運。對企業而言,一味透過補貼引流的方式已經很難讓企業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未來足夠的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才是能夠踩在風口獲得發展的原始動力。

    對個人來說,無論你是處在哪個行業,無論你現在的工作多麼的穩定,無論有沒有35歲的限制,給自己留有退路,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慎重選擇和持續努力。

    在注重個人原始資本積累的同時,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增加儲蓄,減少無意義的消費,合理配置資產,適當學習理財,至少努力讓資產保值,能增值最好。關注健康管理,關注自己的心理和情緒,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接納自己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降低疾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一夜返貧的危險。讓自己才能穩中求進,急流也能勇退

  • 4 # 守護是一種執念嗎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廠都開始裁員了。說明已經有人感知到巨大的危機,這是普通民眾還不能感受到的危機。

    這種危機傳遞到普通民眾短則半年到一年,長則兩三年。也就是說,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作為佈局者來說,他們只能早做準備,如果現在不做好準備,未來可能有傾覆的危險。

    所以現在作為普通民眾,手裡也房貸也好,有這貸,那貸也好。也要做好提前佈局,該清理的清理,該拋棄的拋棄。該得罪的人,儘快得罪。

  • 5 # 運維老男孩

    裁員本質上是一個關於職業風險的問題。如何避免裁員?被裁之後怎麼辦?都需要我們用一整套操作,提升自己的職場生存能力。

    1. 如何定期評估自己的職業風險?

    很多人在網上會看到關於職場 35 歲危機,某個行業大裁員的各類新聞,然後心裡會不自覺地出現緊張和擔憂的情況。

    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職業風險,都是個性化的,我們需要幾件事情來評估自己。

    在這裡我就略過直接觀察裁員資料和資訊的手段了,重點說說如果看不到顯著的裁員時,還需要觀察什麼。

    主要有從大到小的 3 個層次:

    看行業

    行業的景氣度直接決定了整個行業裁員的平均風險。

    這裡之所以不再讓大家去看宏觀經濟,主要是因為不同行業在不同經濟條件下,景氣程度是不一樣的。

    即使整體經濟不好,類似穩定增長型別的行業(基建、政策扶持的行業)景氣度也是相對較好的。

    在這裡瞭解行業景氣程度的途徑可以是自己感受,很多時候行業老手、一線業務員的感受比專業行業分析師還要準。

    如果是行業新人或者對自己的判斷沒有特別大的自信,可以觀察一下行業的投資情況,比如:

    各個公司是不是還在上馬各種廠房、裝置;各個公司是不是還在對外擴張業務;各個公司做新業務、新研發的節奏是否仍然在繼續。

    有金融知識的朋友都知道,行業資本性支出水平和景氣度的關係。當一個行業的公司普遍還願意花錢做資產投入的時候,一般景氣度不會太差。

    多交點行業裡的朋友,打聽打聽一手訊息,很有用。

    這裡提個醒,我並不建議大家僅僅依靠股市來評估行業景氣程度,股市價格的走勢經常與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錯位,裡面包含了太多預期因素和其他投資者考慮的問題。

    比如地產行業的景氣程度在 2018 到 2019 年開始就不那麼好了,但是很多公司的股價一直到 2020 年還很堅挺。

    除了行業景氣度,建議定期看新聞了解一下行業政策。

    過去幾年類似網際網路、教培、地產,行業景氣度都因為政策原因迅速下滑,也許每個人日常工作和這些政策距離特別遠,但是定期瞭解一下政策,特別是監管類、限制類的政策,有助於我們判斷行業未來的景氣程度。

    鼓勵型別的政策不一定能對自己的工作有什麼直接幫助,但是監管類政策是真的可能讓一大批人轉崗被裁。

    開車在路上,看到路口綠燈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刻意加速透過;看到遠處亮起了紅燈,所有人心裡明白,需要減速了。

    看公司

    公司經營狀況對職業風險的作用就不多解釋了,企業經營穩定職位就更大機率穩定,反之亦然。

    如果日常工作能夠接觸到公司業務相關資訊,比如銷售、生產、法務、財務,可以獲得一部分公司經營資料,這是直接的觀察

    公司產品好賣、生產計劃排得滿、合同稽核工作量很大、公司業務流水大,都能側面反映公司經營向好。

    有些崗位距離公司業務資料比較遠,比如研發、內部運營、行政,這時候多交幾個其他部門的朋友就很重要了。

    還有一些其他細節,只要在公司裡上班,就能看到

    比如:

    公司給到員工的各類福利(零食、補貼、團建規格)是否縮水;在各類公司會議上領導們的發言是否比之前悲觀(很多時候領導不會直接表達悲觀,所以需要關注的是有沒有比以前的發言更謹慎、更不樂觀);公司在創新和擴張速度上,是否比之前差。

    如果是上市公司,公司定期財報是很好的觀察點,這裡不需要特別專業的財務知識,只要就看看公司收入、毛利、淨利潤的增長情況。

    對仍在虧損的創業型企業來說,公司官宣啟動融資但遲遲不到位,也會導致收縮和裁員。

    看部門/崗位

    每個公司裁員都有自己的順序,所以需要評估自己所在的崗位保險係數有多高。

    有幾個一般規律供大家參考。

    虧損的業務線被裁的機率大。

    這不不用解釋。

    這裡強調一點,不能只看自己部門的盈利,要有一個「算總賬」思維

    2021 年下半年的時候,有幾個地產公司客戶開始收縮合並,如果只看他們單個公司給集團上繳的利潤,是正數。

    但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賣房子,集團總部還配備了各類法務、財務、人力、裝置,承擔了資金利息等成本,算總賬這些地區公司就不划算了。

    評估這件事情是有點難度的,無論是認識核算部門的同事打聽訊息,還是自己算門檻都挺高。

    至少有一點,如果自己部門將將打平、或者貢獻給上級單位利潤少的可憐,這都有比較大的裁員風險。

    核心業務線崗位被裁的機率更低。

    核心業務線一般是貢獻主要收入和利潤的部門,是公司的搖錢樹,當公司開始裁員的時候,核心業務就更需要保持穩定。

    相反非核心業務和某些看著沒什麼起色的新業務線員工,就更容易被裁撤。

    頻繁調整管理架構、管理層、工作方向被裁的機率更高。

    頻繁進行組織和工作內容的調整說明部門經營不穩定,公司一般會給一定時間觀察效果,但這種耐心也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不光發生在中小企業,巨頭面臨轉型時也會遇到。

    觀察以前自己公司是怎麼裁人的。

    之前提到每個公司都有裁人習慣性的順序,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個,有些公司習慣先裁法務、財務、人力,讓剩下的人承擔更多工作;有些公司習慣先裁運營,讓業務部門自己兼任運營;還有些公司習慣先裁銷售,把資源集中在優勢地區或者優勢專案。

    每個輪次公司起起伏伏,這種習慣都會有一定程度保持,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就更是老闆自己的裁員風格了。

    資歷老的員工,想想過去發生的事情就能幫助評估;如果是資歷不深的員工,多和老員工聊聊天,套套話。

    老實說,當行業系統性裁員、公司策略性裁員的時候,個人可以掙扎的空間並不是很大,大多數人要想的是職業下一程問題。

    很多人看到裁員的苗頭後都希望從個人角度分析能不能留下,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比較複雜的。

    選擇具體裁員物件的時候標準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

    有的公司希望留下「看攤」的人,工資高且能幹反而是個劣勢;個人和上司關係好不好,又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有的公司認為老員工成本高會優先裁撤;另一些公司覺得年輕人可替代性強,優先裁年輕人。

  • 6 # 吳哥隨筆

    經濟前景不景氣,春江水暖鴨先知。壟斷巨頭都明哲保身,斷臂求生,小微企業及普通員工更加前途未卜,只能自求多福。及早恢復正常經濟發展,減少頻繁的停工停產是正途。

  • 7 # 皖南韋爵爺

    1,給應屆生騰地方。

    2,共同富裕,容不得巨大體量的資本,大佬們看的透透的。

    3,虛擬經濟不是根本,農業,製造業,基建等才是,萬一泡沫捅破到時候收不住。

    4,大佬們已經知道核心技術才是未來競爭力,收攏資金準備搞科研了。

  • 8 # 大資料金融白戶說

    經濟壓力大,網際網路利潤下滑,縮減成本過冬

  • 9 # 建築廢墟一頭驢

    說明大環境真的不好。再者網際網路行業也到了平靜期,不再有以往的滿天飛了。

  • 10 # 雲夢之竹123

    隨便去個網際網路公司看看,沒幾個上四十的,而且這種情況存在不是一年兩年了。其他無論啥公司都不像計算機這麼吃青春飯。

    就算國外網際網路公司也不像我們國家,人家反而類似醫生這種行業越老越吃香,還真別不信,老表就在國外搞nba直播這種,人家都小50了,經常交流。

    它也釋放不了什麼訊號,就是種常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感覺生活領域的問答全是養花、養草、養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