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er86
-
2 # 歷史評說
董卓應該是有兒子的,在英雄記中,寫過這麼一句話:著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這句話有很大的資訊量,董卓這個糟老頭子是有兒子的。
而且中子這句話說明他不止一個兒子,但是這個所謂的中子年齡很小,估計還是一個嬰幼兒,所以這個兒子在董卓死亡之後,應該指望不上了。
董卓有沒有更大一點的兒子,這一點倒是沒有記載,不過按照董卓當時所犯的罪行,誅滅三族,那是必然的。
千萬不要覺得王允是個讀書人,會心慈手軟,相反,這個王允殺起人來,可是一點也不遜色於董卓的,連蔡邕這樣的大文學家只是表達了對董卓的同情而已,就被王允不由分說地給宰了。你說董卓兒子這樣的重要人物還會保留下來嗎?
政治環境影響當董卓死亡之後,整隻涼州軍就面臨群龍無首分崩離析的情況,一方面和董卓沒有一個兒子能夠接班有關,另一方面,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董卓的罪名可是非常大的,那是謀逆的大案,作為董卓的手下,他們自然而然就被套上了反賊的帽子,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之下,一些西涼軍的將領選擇了投靠朝廷,將自己強行洗白。徐榮這個打的曹操落花流水的將領,李肅,胡軫都率領軍隊投靠了司徒王允。
而以呂布呂奉先為代表的幷州系人馬則早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政府軍的一員,這極大的降低了西涼軍的實力,造成了涼州軍的第一次分裂,後續更是演變成了王允依靠西涼軍對抗西涼軍的自相殘殺局面。
內部派系爭鬥當然,這只是外部原因,西涼軍的內部也有很多問題,這支部隊是一個擁有很多派系的軍隊,有些人馬之間積怨頗深,甚至水火不相容。
董卓在世的時候,憑藉董卓出色的能力以及威望方才能夠震懾住這些老粗,整個西涼軍隊才能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董卓指揮起來如臂使指。 但是董卓這個強勢人物死亡之後,在整個西涼軍中,再無一人有懂得的能力與威望。
於是整隻軍隊的平衡被打破,董卓軍中派系眾多的弊端被暴露出來。董卓剛剛死亡,整個勢力就分裂成了董卓系和牛輔系。這兩個派系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大敵當前,應當精誠合作,反而是互相拆臺,黨同伐異,面對王允組織的討伐,牛輔還在兼併其他西涼軍隊,西涼軍就是這樣的凝聚力。
所以如果不是王允採取了錯誤的措施,西涼軍早已經成為歷史名詞。
-
3 # 君山話史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董卓有兒子,但年齡很小史書沒有具體寫到董卓的兒子。在董卓獨裁後,弟弟董旻當上了左將軍,侄兒董璜當上了中軍校尉。《資治通鑑》裡有這麼一段:“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就是說,董卓的侍妾剛生下的兒子也封侯,把金印、綬帶拿著玩。從這裡可以看出,董卓是有兒子的,但尚在襁褓中,還只是嬰兒。
第二,董卓死後,董氏家族成員被屠殺董卓被呂布刺死後,弟弟董旻、侄兒董璜及其整個家族遭屠,史書是這樣寫的:“皆為其群下所斫射死。”要麼被砍死,要麼被射死。要知道西涼軍其實就是董卓的私家軍,一號人物董卓被刺,二號人物董旻、三號人物董璜都被殺。就算董卓的兒子是成年人,也只是被殺的命,王允、呂布怎麼會放過他們呢?
第三,董氏被滅後,女婿牛輔成為涼州兵團的頭號人物其實,董卓被殺後,涼州兵還是有首領的,這個首領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輔。刺殺董卓後,呂布提出要盡誅董卓舊將,王允不答應,他只想除掉董卓女婿牛輔。當時牛輔並沒有在長安城,而是駐兵於陝縣,故而逃過一劫。王允派呂布去剿滅牛輔,呂布把作戰任務交給李肅。不想李肅吃了大敗仗,被呂布誅殺。牛輔儘管打退了李肅,但是兵營出現騷亂,牛輔擔心部將響應呂布作亂,故而只帶少數人逃跑。在逃跑途中,為隨從所殺。牛輔被殺,涼州兵團徹底失去核心,群龍無首。
-
4 # 石湖魚
有沒有兒子不知道,但董卓一開始的確有在軍中立繼承人的,比如其弟弟董旻,董卓分封諸將,董旻地位是最高的,左將軍。
劉備?????
但呂布造反的時候,董旻還沒明白咋回事,就連帶全家,被皇甫嵩咔嚓了。
另一個是董卓女婿牛輔,除了董旻,董卓部下以五中郎將為首,牛輔徐榮段煨這幾個,雖然還有個叫董越的,但貌似是武威人,跟董卓並無親戚關係。李傕郭汜這些,其實只是牛輔手下的校尉。
董卓死的時候,牛輔正帶兵跟朱雋作戰,李傕郭汜這些主力都在其中,董卓死亡訊息傳開,五中郎將裡有三個都宣佈投降,只有牛輔和董旻不肯。
董旻過來找牛輔商議對策,卻被牛輔趁機殺了,奪其部下。但搶了兵牛輔卻沒辦法駕馭,很快士兵內亂造反,牛輔逃跑時被部下所殺。
當時李傕郭汜被牛輔派去攻打朱雋,聽說這事後本打算逃跑,在賈詡勸說下,合力攻擊呂布,取得勝利。
也就是說,李傕郭汜,其實就是牛輔的主力,也是董卓安排的繼承人所在,只是陰差陽錯,牛輔一頓瞎搞,把自己搞死了,他手下的士兵,都落到了李傕郭汜手中。
-
5 # 韶華傾夢
董卓,是東漢末年勢力最大的諸侯,也是距離皇帝這個名頭最近的一個。但是因為董卓的實力作死,使得天人共憤。而後,在司徒王允和呂布等人的暗中撮合之下,董卓被呂布所殺。
其實,在董卓迎漢少帝入京後,不僅有弟弟董旻、侄子董璜跟隨,就是女婿牛輔也在其中。到了董卓一步步壯大後,其董氏宗族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集中到董卓的身邊,被董卓一一封了賞。
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侄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著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
但可惜的是,呂布和董卓中了離間計,父子成仇。所以,呂布這位養子叛了董卓,倒向了漢朝廷。而其餘和董卓有關係的人,又被王允和皇甫嵩給斬殺了。
人報李儒家奴已將李儒綁縛來獻。王允命縛赴市曹斬之。
皇甫嵩命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但系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卓母亦被殺。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斬首號令。
或許,到了這裡,會有人問,不是還有女婿牛輔,以及李催等人嗎?
是的,當時這些人都沒有死。但是,他們都不是成大事的人。在董卓被殺之後,李催和郭汜等四人想的不是為董卓報仇,而是率領飛熊軍逃到涼州,之後更是派人往長安求赦。而等到求赦不能之後,方才在迫不得已之下聯合牛輔來攻打長安。
是夜牛輔喚心腹胡赤兒商議曰:“呂布驍勇,萬不能敵。不如瞞了李催等四人,暗藏金珠,與親隨三五人棄軍而去。”
從這不難發現,牛輔這時候已經沒有整合西涼軍的心思,而是想著怎麼活命去了。而剩下的李催等四人,又根本號令不動西涼軍。
可是,董卓的突然死亡,再加上沒有立下明確的繼承者,以及王允等人打著“消滅叛賊”的旗號,他們自然是驚懼無比。為了活命,又怎麼可能還會跟隨李催等人叛亂。這麼一來,群龍自然無首。
-
6 # 世界人文通史
東漢末年的奸臣董卓是有兒子的,不過他的兒子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姓名,只知道姓董。董卓被殺後,其家人也受到牽連,最後是部下李傕收攏了他的軍隊為其報仇。董卓活著的時候,可謂壞事做盡,所以一家人的下場都悽慘無比。
公元192年,王允勾結呂布等人將董卓殺死,為了以永絕後患,王允派呂布將董卓的族人全部誅殺殆盡。
其中包括董卓的弟弟董旻,女兒董氏,孫女董白等人。當時,董卓的家人都身居朝廷高官,他的弟弟董旻擔任左將軍。至於董卓的兒子,當時有可能是病死了。
如果董卓的兒子沒有病死的話,那麼就應該也在這批人裡被呂布率軍殺了,成不了氣候。董卓是東漢末年的涼州豪強、幷州刺史。趁天下大亂時進入朝廷,毒殺了漢少帝與何太后。董卓挾持朝廷百官,夜宿龍床,玷汙宮女,並且統治殘暴。
李傕、郭汜於是糾集董卓的舊部張濟、樊稠等人造反,沿路不斷收集董卓的殘兵,結果得到了數萬人之多。李傕帶著這支部隊,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攻向長安,呂布戰敗逃走,王允被殺死,於是皇帝和長安城都落入了李傕手中。
-
7 # 歷史時燒錄
董卓有個孫女叫董白。因此,董卓是有兒子的,但是董卓的兒子並未給予董卓任何幫助,因為,董卓的兒子英年早逝了。
《司馬朗傳》卓謂朗曰:“卿與吾亡兒同歲,幾大相負!”
群龍無首的西涼軍至於為何董卓一死,西涼軍就立即群龍無首了,主要原因有二:
一、錯綜複雜的派系鬥爭
董卓的西涼軍組成結構比較複雜,除了原本的西涼將士外,還有收編何進的禁軍,收編丁原的幷州軍(呂布就是原幷州軍的人)。
西涼將士、禁軍、幷州軍三大派系,表面上嘻嘻哈哈,暗地裡卻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呂布殺董卓就是西涼軍三大派系的一場權力的分化。
本來就明爭暗鬥的三大派系,在董卓死後,自然就要分崩離析。
二、西涼軍高層死傷殆盡
董卓被司徒王允、呂布發動政變殺死,而給董卓陪葬的,還有董卓的三族,以及西涼軍的核心人物。
因此,在這場政變中,西涼軍中有威望的人死傷殆盡。
西涼軍中的高階將領剩下的僅僅兩人,一是牛輔,二是董越。後來牛輔殺了董越,朱輔又被部將所殺,自此,西涼軍高層真正的沒人了。
戰鬥力超強的西涼軍大佬們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西涼小弟呢可怎麼辦?
就像豬八戒所常說的那樣,分行李?
是的,起初西涼兵們正是這樣想的,並且付之於行動。紛紛收拾行囊,準備打道回府。
但是,在回府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就是賈詡。
經過賈詡的勸說,西涼兵們決定,在拼一場,勝則榮華富貴,敗則大不了再跑一回。
於是,他們再次推舉出來首領,帶領他們進行最後一博。大佬們都死光了,那就小佬們上,李傕、郭汜就此登場,帶領著西涼小弟們再次殺進長安。
由此可見,西涼軍的戰鬥力。
-
8 # 疾風劍豪托兒索
在三國志中,董卓算是一出名的人物,驍勇善戰,而且擅長用兵打仗。他麾下的西涼軍事集團裡的士兵個個驍勇善戰,可是為什麼,董卓一死,西涼軍就群龍無首,一盤散沙?首先我們先介紹下西涼軍事集團,西涼軍發於西涼苦寒之地,因為西北艱難,多為遊牧民族,所以個個驍勇善戰。
董卓殘暴再看董卓的軍事集團,在董卓經營涼州時,就有著傭兵的野心,一邊鎮壓羌族戰亂,一邊收買羌帥人心。所以他日見壯大,建立起西涼最大的軍事集團,為了自己能入中主樞,便等待進京時機,終於等到何進被招喚進京。 他跟隨入了洛陽,佔領洛陽,又吞併了丁原幷州軍,何進的北軍禁軍,廢除漢少帝。但是他作為外來軍閥,一直被王允等世家家族瞧不起,他開創了軍閥專制的先河,袁紹、袁術等世家聯合各地的豪強,討伐董卓,董卓被逼遷都長安,脅迫著皇帝和文臣。也正因為董卓的殘暴,不會收買人心,最終被王允和呂布誅殺。
董卓死後驍勇善戰的西涼軍想要去投靠王允,但是王允沒有接收,反而是派兵如討伐涼軍,自然,遊牧民族之氣的涼軍便狗急跳牆,合力攻打長安。董卓系在董卓死後迅速崛起。所以說,董卓的西涼軍團成立的原因非常之多,雖然董卓沒有兒子,就算是董卓有兒子,也不一定能夠壓制住驍勇善戰的西涼軍。
-
9 # 葭明通半瓶歷史
董卓有兒子。
不僅有兒子,還有女兒,有女兒自然也有女婿了,然後董卓還有一個弟弟,弟弟也有一個兒子,即是董卓的親侄子。
董卓有三個兒子,兩個大兒子死的比較早,但是也給董卓留下了孫子,最小的兒子是妾生子,襁褓之中就被封侯了。
兒子因為死的早,沒有留下姓名,也就幫不了董卓。
但是,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女婿牛輔,一直跟隨在董卓的身邊“將兵帶將”鞍前馬後的,也是有一定能力和威望的。
為什麼最後董卓一死,董卓的弟弟,侄子和女婿不站出來呢?打仗親兄弟。董卓的弟弟董旻一直緊緊跟隨著董卓呢!他為什麼就不站出來呢?
這都要怪董卓!
董卓得勢之後,為了照顧家人過好日子,首先做的是給自己家建了一座堡壘式的大院子——郿塢。
郿塢,號稱“三國第一堡壘”,高七丈,厚七丈,長160米,寬160米,四四方方,其中積藏了可以吃三十年的糧食。
董卓自己打的如意算盤是:“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然後,就把自己的老小一家都搬了進去,有他九十歲的老母親,自己一家人,弟弟一家人,女兒一家人。
但!董卓要去長安上班呀!後來,董卓就被呂布殺死在了上班的路上。
郿塢固然堅固,也需要兵來守啊。
其時,董卓的基本兵力都被他帶去長安了,早被吃幹抹淨了。
郿塢輕而易舉被攻破!
董卓九十歲老母被斬首於郿塢塢門前。董卓之弟董旻被斬殺於郿塢中。董卓之侄董璜被斬首於郿塢塢門前。董卓最小的妾生子雖只是襁褓小兒,依然被斬殺。獨獨跑掉了他的女婿牛輔,可惜他帶出去的財寶太多了,身邊士兵見財起意,劫了他的錢財,把他的首級也送去了長安。嗯,董卓一家男人經此一役,基本死絕了。
女人們呢?
大概率都被賣了吧?
董卓這廝,充其量也就是個賊漢,一毫的政治意識也沒有。
不說三足鼎立,讓弟弟和侄子或者女婿帶著軍隊另起兩攤,互為掎角之勢。
就是修郿塢這種軍事堡壘也要修兩座吧!
他就是愛一家人團聚在一起。
-
10 # 周
董卓一死,盛極一時的西涼軍就突然四分五裂了,這和董卓有沒有兒子關係不大,而且就算董卓有兒子,董卓被殺以後,三族被滅,兒子也是被殺了。
西涼軍分裂最大的原因是殺董卓時,呂布喊的那倆字“有詔”,直接給董卓定了一個謀逆的大罪。
兩漢四百多年,在人心裡是有分量的,要不後來曹操也不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後來赤壁大戰的時候,荊州官員投降曹操,也有部分原因是把曹操一方看做漢室正統,畢竟漢獻帝在曹操手上。而作為董卓的手下,面對董卓謀反的罪名,他們自然而然就被套上了反賊的帽子,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之下,一些西涼軍的將領選擇了投靠朝廷,將自己強行洗白。也就是從反賊又變成了朝廷軍隊。董卓手下涼州本部四大中郎將,段煨、胡軫兩位向朝廷投降,剩下牛輔、董越二人不肯向朝廷投降,西涼軍團直接一分為二。後來的李傕、郭汜作亂長安,也是因為朝廷不給機會。
輔已敗,眾無所依,欲各散歸。既無赦書,而聞長安中欲盡誅涼州人,憂恐不知所為。用賈詡策,遂將其眾而西
如果當時的王允代表朝廷赦免了他們的罪名,他們也會投降朝廷。
再有就是造成董卓的死主要原因是呂布的窩裡反。
董卓吞併丁原的幷州兵後,以呂布為第六大中郎將。(並了北軍,把徐榮提拔成了第五中郎將),做為北涼軍的高層,呂布熟悉西涼軍的一切軍事部署,所以呂布在殺董卓時,北涼軍主力都駐守在外,準備抵抗關東聯軍。
當時董卓把自己的部隊主要交付給了手下的三位中郎將率領,分別駐紮在安邑、華陰、澠池一線,阻塞關東軍進軍的咽喉要道,其中牛輔駐守安邑,段煨駐守華陰,董越駐守澠池,當時的胡軫因為被孫堅打敗,被董卓一擼到底,罷免了所有職務,賦閒在家。
呂布選的時機非常完美,董卓的主力部隊不在身邊,而且相隔很遠,不能第一時間互相聯絡,等到訊息傳出,又因為缺少溝通互相懷疑,牛輔懷疑董越要吞併自己的部隊,把董越殺了,又懷疑自己部隊造反,自己把自己嚇的丟掉部隊逃跑,最後牛輔被自己的親信所殺。
所以說董卓死後,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西涼軍團一方,他們也只能看著自己分崩離析。
-
11 # 妖火說歷史
董卓死後,西涼軍之所以會群龍無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董卓沒有兒子。
如果董卓有兒子的話,那董卓被刺殺之後,他的兒子完全可以繼承董卓的權力和地位,繼續把持朝政。但可惜的是,董卓唯一的兒子,早早就死掉了,只留下了一個孫女。所以,董卓能挑選的繼承人,就只剩下了他的兩個女婿,以及幾個侄子。
但可惜的是,和兒子相比,這些人繼承的合法性,顯然就沒那麼大了。再加上董卓生前特殊的軍事佈置,以及沒有明確繼承人的人事安排,導致這些人在董卓被殺之後,一時之間根本沒有人擁有足夠的公信力,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所以,董卓死後,西涼軍才會瞬間崩盤,董家也被近乎殺絕。
至於說董卓和董家,為什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這就要從當初董卓入京的時候開始說起了。
董卓入京之前,原本是山西地區的一個將軍,手下握有重兵。後來漢靈帝去世之後,因為東漢京城洛陽這邊,外戚和宦官為了爭權,直接從政治鬥爭轉變成了肉體消滅。作為外戚這邊話事人的大將軍何進,就下令調董卓的地方軍入京,幫他一起爭權。
只可惜,董卓還沒趕到,何進就被宦官集團刺殺了。何進被刺殺之後,他手下的頭號支持者袁紹,又帶人幹掉了宮裡的那些宦官。在兩派互殺的那個夜晚,倖存下來的宦官,帶著新即位的漢少帝劉辯,逃出了京城,來到了京城外邊的邙山上。
對於這段故事,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基本上都比較熟悉。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整個三國時代的開始。而接下來,董卓遇到皇帝之後,就靠著手下的軍隊,帶著皇帝回到了京城,很快平息了京城的內亂。而後董卓又靠著手握皇帝這張牌,迅速掌握了東漢高層的大權。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董卓其實已經成為了東漢政權的實際控制者。如果董卓是一個權謀高手,那接下來他就應該不斷利用自己的權勢,去拉攏各地的東漢士族,然後逐漸把各地的官員都換成自己的人。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其實就是這麼幹的。
但問題是,董卓之前只是一個地方官,他根本不熟悉東漢政權的運作方式。董卓天真的以為,如果自己想要控制朝政,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換一個聽自己話的皇帝。所以在這之後,董卓直接廢了漢少帝劉辯,改立漢獻帝劉協做皇帝。
與此同時,在控制了京城之外,董卓殘暴的一面,也徹底顯露出來。隨著董卓手握大權,董卓直接把皇宮當成了自己家,任意凌辱宮中女眷。為了享受極致奢華的生活,董卓派人大肆搜刮百姓和官員的家產,將整個洛陽洗劫一空。後來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更是派人直接挖掘漢朝皇帝的陵墓。據說就連漢朝歷史上最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沒能逃過董卓的魔爪。
董卓的這些做法,無疑是從根本上激怒了東漢各地計程車族集團。當時東漢各地的豪強家族,從心理上來說,還是對老劉家抱有極大的崇敬之情。所以董卓的所作所為,等於是直接把大家的信仰按在地上摩擦。
最重要的是,董卓展現出來的殘暴,讓大家無法接受他的掌權。誰都不知道,如果讓董卓真正控制全國的話,會是一副怎樣的場景。也許,董卓真的會下令,直接洗劫各地豪強士族,就像對待洛陽地區的百姓一樣。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袁紹振臂一呼之後,各地官員和士族豪強,才會直接起兵組成一個反董聯盟,前去討伐董卓。而各地豪強起兵之後,董卓很快就發現,自己如果繼續留在洛陽的話,恐怕很快就會被各地諸侯打垮,所以不得不馬上帶著皇帝,遷都長安,企圖依靠關中地區的天險優勢,抵抗反董聯盟的進攻。
就是因為以上所說的這段歷史,所以,到了關中之後,董卓才會做出最後那個要他命的佈置。
遷入長安的董卓,此時麾下軍隊極多,足以正面擋住反董聯盟的進攻。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時董卓麾下的這些軍隊,到底都是哪裡來的呢?要知道,僅僅不到一年之前,董卓進京的時候,身邊只帶了三千多人。那關東聯軍進攻董卓的時候,董卓身邊龐大的西涼軍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真實的情況是,所謂的西涼軍團,其實根本就沒那麼多人。董卓出身涼州,後來又參與過涼州地區的平叛戰爭。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董卓在涼州地區籠絡了不少羌人部落,以及一些涼州地區的閒散流民,組成了所謂的西涼兵團。
但是後來,隨著涼州戰事結束,董卓就被調動到了山西那邊。按照漢朝的官員管理制度,董卓被調到山西的時候,其實根本無法帶走全部的西涼兵團,只能帶走少量部曲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董卓從山西前往洛陽的時候,身邊只有三千人的原因。
而接下來,當董卓入主京城之後,董卓其實是玩了一個花招。在董卓的安排下,他手下的三千西涼軍,晚上悄悄離開京城,白天再返回京城,營造出一種西涼軍人多勢眾的假象。正是靠著這種假象,董卓不但順利控制了京城,而且很快收編了京城地區的駐防軍隊,以及漢靈帝之前苦心經營的西園軍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董卓還火速從涼州地區,調自己的老班底,也就是真正的西涼兵團入京。所有的這些軍隊加起來,這才組成了後來對抗關東聯軍的西涼兵團。但是在阻擊關東軍的這支軍隊當中,真正的西涼兵團,佔比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如此一來,董卓想要籠絡住人心,想要控制住局面,就只能花錢買平安。這就是為什麼之前董卓在洛陽地區的時候,會允許西涼兵團洗劫洛陽城,其實就是為了用洛陽城的財富,滿足西涼士兵的慾望,然後讓這些西涼士兵給自己賣命而已。
而接下來,為了更好抵抗關東聯軍,董卓不得不把麾下所有的軍隊,都派往關中地區幾處天險要塞,以此來保證關中地區的安全。但是如此一來,董卓身邊的西涼軍,就少之又少。當然,這時董卓對於自身的安全,並不是太過擔心。因為董卓身邊,還有呂布貼身保護。
所以,董卓被刺殺之前,他麾下的勢力分佈,其實是這樣的:董卓麾下的軍隊主力,基本上都在關中地區的幾條要道,用以阻擊反董聯盟。而這些軍隊主力,則是由董卓麾下的五大中郎將控制,他們分別是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徐榮。而在長安地區,董卓集團自然是以董卓為首,而董卓之下,董卓的弟弟董旻則是所謂二號任務,擔任左將軍,直接負責保護董卓的老巢眉縣。董卓的侄子董璜則擔任侍中,總領京城禁軍。
這個結構,其實已經相當完美了。至少從當時的局勢來說,董卓很難找出更科學的佈置。
但這個佈置當中,卻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呂布的存在。
只要呂布反水,董卓被殺,整個董卓集團,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因為董卓沒有兒子,據史學家考證,董卓早年曾經有一個兒子。但是這個兒子在董卓進京之前,就已經去世了,只是給董卓留下了一個孫女。而董卓入京之後,因為時間太短,也沒來得及立繼承人。
所以,董卓一旦沒刺殺,結果就是毀滅性的。雖然董卓的侄子在京城,但是侄子並不是第一繼承人,董卓集團的其他高層成員,也不會直接擁立董卓的侄子。而且,在關中地區邊緣,五大中郎將當中,手握重兵的牛輔,還是董卓的女婿。從身份上來說,女婿其實比侄子更有繼承權。
這就導致董卓被刺殺之後,董卓集團高層,一時間出現了群龍無首的狀態。趁著這個機會,王允和呂布等人,又趁機誅殺了董卓的侄子董旻,順便去眉縣直接把董家全部殺絕。至於那幾個中郎將,見到大勢已去,自然就只能投降了。
唯一一個女婿牛輔,表現則更為拉胯。當時牛輔手握重兵,本來有能力扭轉局面的。但是牛輔得知董卓被刺殺之後,卻直接帶著財寶,放棄了軍隊逃走了。最後,牛輔還因為帶著財寶逃走,被手下人眼紅,直接幹掉了。
隨著牛輔身死,所有和董卓有關的繼承人,全部被幹掉了。這樣一來,自然就沒人能繼承董卓的西涼兵團。原本強大的西涼兵團,自然也就瞬間作鳥獸散了。而如果董卓的兒子當時還在世的話,或許董卓被刺殺之後,就是另外一番結局了。
回覆列表
董卓有兒子,不止一個。但是,有跟沒有一個樣。因為董卓是被王允設計謀殺的。他死後不久,王允就派皇甫嵩迅速帶兵攻破了董卓的老巢郿塢。
當時除了董卓的女兒、女婿牛輔外。董卓一家老小:包括一個老媽,三個兒子,一對孫子孫女,一個弟弟(左將軍董旻),一個侄子(董璜,董卓大哥的兒子)。全部被當場處死!
董家人根本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滿門抄斬。
其實在這些被殺的人裡面,董卓的兒子並不重要,死了就死了。真正重要的,有能力接董卓班的人,是董卓的弟弟董旻。
因為十常侍之亂時,董旻在京城接管了車騎將軍何苗的部隊,他手上有一定資本。董卓進京後,封其為左將軍,與自己並列(董卓是前將軍),而董卓麾下諸將領,最高都只是中郎將或校尉級別。這就是董旻地位和實力的證明。
董旻死後,牛輔被推到了臺前。他是董卓昔日麾下級別最高的幾個中郎將之一,論地位可以排在董越、段煨、胡軫、楊定、徐榮之前。而且他還是董卓的女婿。
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當董卓全家被群滅後,那麼就身為女婿的牛輔顯然是最有資格出來收拾局面的。
牛輔當時乾的其實也還不錯,他的能力雖然不行,跟老丈人比差遠了。但從徐榮、段煨等人準備投降,而他卻拒不投降,且他還併吞並了董越的人來看。如果他不死,他應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攏人心渙散的西涼軍。
牛輔死後,其部將群龍無首。此時在外征戰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感到前途迷茫,便有心投降朝廷,先後向王允、呂布示好。
但是王允、呂布對這些人的處理態度卻出現了分歧。呂布主張直接斬草除根。因為他是幷州軍出身,跟西涼軍不是一路人。在他看來,西涼軍上下全死光了才好。
王允反對呂布,拒絕幹掉西涼軍眾將。但他也拒絕李傕、郭汜的示好。因為他怕收攏李郭人等會導致袁紹等關東聯軍的誤會,誤以為他王允與西涼軍同流合汙了。
結果他就什麼表示也沒有。把李、郭、張等人幹晾在前線了。
這一頭是王允對西涼軍校尉級將領主動投降的不上心,那一頭是李郭二人的心神不寧。
在極大的心理壓力下,李傕決定散夥,把部隊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王允在長安得知訊息後,令早先歸順朝廷的徐榮、胡軫迎戰李傕、郭汜。結果胡軫於陣前投降,徐榮戰死。李郭叛軍圍困長安,最終攻陷長安,逼走呂布的幷州系兵馬,又以漢獻帝名義賜死王允一家。
至此,西涼軍再次控制朝廷。
之後的事就是一鍋大亂燉了。
李傕、郭汜都是牛輔部將,誰也不比誰的資歷老,地位高。
另外還有樊稠、李蒙、張濟、董承、段煨以及楊定等人,也都是相互不服。
這些人都想當老大,所以,西涼軍自此就徹底四分五裂了,開始相互廝殺。
先是李傕猜忌樊稠、李蒙,將兩人搞死。
再接著是楊奉、董承、段煨、楊定等人害怕被李傕、郭汜弄死,就借把漢獻帝護送回洛陽的機會,脫離西涼軍。結果被李傕、郭汜得知訊息。雙方在張濟地盤上一通廝殺,董承、楊奉等人兵敗,死傷無數百官士卒。連漢獻帝也慘到露宿荒野的程度。
張濟當時先是幫董承、楊奉,後來見得不到好處,就幫李傕、郭汜。等到自己地盤被嚯嚯一空,沒糧食吃後,他就跑去荊州搶奪錢糧。結果陰溝裡翻船,被流矢射殺。
他死後,其侄張繡接管部隊,投奔荊州,與劉表合為一股。
張濟的部隊離開後,李傕、郭汜一方的勢力有所減弱,但楊奉、董承仍然打不過。這倆見實在打不過,就一面派使者假裝向李傕求和,一面又暗地裡派遣使者前去河東郡招納白波軍將領李樂、韓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增援。得到數千騎兵。
不久後,各路救兵紛紛趕到,李傕被打得措手不及,死傷數千人。
可受如此慘敗,李傕豈能善罷甘休?因而沒過多久,他就收攏殘部發動反擊,與楊、董再次大戰。
這一次,董承等人再次戰敗,朝廷百官又一次慘遭大規模殺戮。漢獻帝跟著他們也是苦不堪言。為了保命,獻帝一面派人與李傕求和,一面趕緊跑路。直到逃回洛陽後,李傕的追兵才沒敢繼續追殺。
最後,董承等人見洛陽守不住,就派人去召曹操護駕。等到曹操帶兵趕到,將漢獻帝移到自己的地盤許昌,這場鬧劇才終於終結。
又過了一年,劉備誘殺楊奉。董承也受到了曹操的重點關照,昔日互送漢獻帝東歸的西涼軍諸將死的死,廢的廢,都沒好下場。
期間值得一提的是,賈詡見李傕沒前途,就投奔了段煨。不久後,又投奔了張繡。而沒有了智囊,李傕、郭汜也就死期將至了。
其中,郭汜被自己的部將伍習殺死。李傕則被曹操派人打敗。最後全家被殺。
隨著李傕、郭汜的敗亡,原本董卓一手籠絡組建起來的西涼軍體系徹底涼涼。馬騰、韓遂等涼州土著軍閥開始東進,佔據關中,成為這塊土地上的新主人。
總的來說。董卓被殺前,地位僅次於他的是董旻、牛輔、段煨、董越、徐榮等人。但這些人要麼也被王允派人殺掉,要麼被自己的部將幹掉,要麼被原本地位不高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聯手幹掉。
而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等人的資歷不夠高,大家平起平坐,誰都不服誰。所以董卓死後,西涼軍自然就是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