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奧特
-
2 # 西格瑪的化學
等到一個億再買吧,70萬相當於股票總資產的7%,一年收益算20%,等於用一年的35%收益買車,如果一年收益不到20%,那支出比例更大,這70萬是種子。開個私募基金,可以頂一年開支,買個車,還真敗家了。車是消耗品。
等到一個億再買吧,70萬相當於股票總資產的7%,一年收益算20%,等於用一年的35%收益買車,如果一年收益不到20%,那支出比例更大,這70萬是種子。開個私募基金,可以頂一年開支,買個車,還真敗家了。車是消耗品。
股票資產1000萬,假如說是訂了臺80萬的特斯拉,如果是個老闆,那這就不算個事,畢竟錢生錢。
但是理性消費的目的,是合理分配消費支出,爭取花同樣的錢,獲取最大的消費效用,通俗地說就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然而每個人的習性品味不同,在各個物件(消費領域)上的消費效用函式不同,因此對於怎樣分配才是消費效用最大化,會給出不同的方案。
有的人願意多花些錢住好房子,有的人願意多花些錢開好車,有的人願意買很多好看的衣服包包,有的人願意經常旅遊體驗各地風情,等等,可能各自都覺得錢是花在刀刃上了。
不過,除了個性,多數人也都有一些共性,或者說在消費效用最大化的方案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則。
一是不同消費領域的花費,分配比例上要比較均衡。並非說每個人的分配比例必須都相同,但是極端懸殊的分配比例大概是不太恰當的,比如在基本的食品開支上都在剋扣,卻花大錢去買奢侈品裝扮自己之類的。這一原則的來源,是消費效用函式的邊際遞減特性,已經花了1000的領域多花100提升很有限,而這100花到原本只花了100的領域提升往往很大,這樣就會迫使理性消費者相對均衡地分配各個領域的花費。
二是不同時間的花費,分配比例上要相對均衡。比如,一個人的經濟能力只夠應付每天吃三個饅頭(假設能保證7分飽),他保持每天都吃三個的水平,就優於有幾天吃四個,有幾天吃兩個。這一原則的來源,也是消費效用函式的邊際遞減特性,第四個饅頭的效用低於第三個,因此削峰填谷式的平均分配才能獲得整體效用最大化。
當然,人的心理很複雜,比如以前窮的時候,每天平均只能吃不到半兩肉,這時多數人的做法是平時不吃肉,過年過節集中吃一頓過癮,因為每天吃一點根本不解饞也沒有幸福感,反倒是集中吃一頓,既有興奮點平時也有盼頭。
所以,考慮人的心理因素,也不能說絕對平均分配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佳的,有些時候有高潮有低谷的消費會更有滿足感。
如果基於上面第二個原則(時間上儘量平均分配),職業投資者每年的花費,應該在家庭淨資產/剩餘壽命附近,也就是把剩下的錢按年平攤,每年花掉其中一份(剩下的N-1份繼續投資,保值增值),直到“人死了錢還有餘”。如果考慮意外開支/留給子女等情況需要留出餘地,對於中年人,分母大約在50到100之間,也就是每年花掉剩餘資產的1%到2%比較合適。某一年投資業績很好,賺了100%怎麼辦?拿出盈利的一半來花掉?No,應該把盈利全部滾入資產,這樣後面N年的消費水平都可以提升一倍。
至於延遲消費的問題,有理論說利率(扣除通脹後)的存在就是為了補償延遲消費的損失的。這個理論認為,人們大多願意及時行樂,覺得當下消費100元的效用,相當於一年以後消費105元(扣除通脹後),所以那個5%就是補償願意延遲消費的人的。不過,每個人願意為及時行樂付出的代價不同,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在這點上是負利率傾向的,也就是他們覺得現在消費100元,還不如留著一年以後消費95元,怎麼會有這種人?!不奇怪,他們把那100元放枕頭底下,每天睡覺前數一遍就會睡得更踏實,所以願意付出每年5元的損失來換取數錢的快樂,其實這來源於一種很基本的需求(安全感),當一個人安全感不足時他很自然地會放棄更高階的需求去填補安全感的缺口。猜想農耕民族中這種守財奴傾向的人更多一些,如果一個社會願意“存錢延遲消費”的人太多,願意“借錢提前消費”的人太少,實際利率的平衡點(扣除通脹後)就不得不向負利率移動,以鼓勵人們提前消費。
很多人分不清哪些錢是自己能力賺來的未來可持續的,哪些錢是運氣好,屬於非經常性收益,哪些錢只是跟隨經濟大勢的資產膨脹。
同樣的資產,同樣的毛收入(包括投資收益),“質量”相差很大,未來的經濟能力也相差很大,所以不要覺得別人百萬資產都敢拿出幾十萬買車,自己千萬資產就一定買得起。
以上只說經濟能力,不提消費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