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31310468880206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五言律詩。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綜觀全詩,兼詩情畫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可堪山水詩中的上品。全詩共四個層次。首聯點明季節(“秋”)、時間(“晚”)、地點(“空山”)、天氣(“新雨後”),寫足詩題。“空”字意味深長。頷聯寫景,勁聯由景寫到人,動靜交錯,視聽結合。尾聯由寫景轉到抒情,由外物轉向內心,揭示了全詩的主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由此可見一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動靜關係的處理上,詩人匠心獨運,喜用靜觀中捕捉到的形象,以動態為靜態服務,以聲響為寧靜服務。譬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給人的感覺,猶如幾個精彩鏡頭剪輯而成的滾動畫面,場景在變,人物在動,“鏡頭”從一個動點跳到另一個動點。這種錯落有致的章法和變換靈活的句型,使得全詩充滿靈動與生氣。 ------------------------------------------------------------------------------------------------------------------------------ 中間兩聯: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滌後的松林,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於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照”與“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詩人也彷彿覺得自己也被洗淨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禪意非隱居者莫屬。蘇軾把此聯譽為“詩中有畫”的典範之秀句。 接下來詩人由寫景轉為寫人。在這幅山水畫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們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二句均為寫人——“浣女”、“漁夫”的活動的畫面。詩人採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可不是麼,既是夜間,又被竹林遮擋,怎麼能見到浣洗完衣服歸來的女人們呢!然而,竹海之中傳來的女人們緩步挪移時撥動夜露浸潤的翠竹,發出“沙沙”的聲響,又伴著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好一派歡聲笑語的喧鬧竟打破瞭如此寧靜的夜空;再聽水面蓮葉波動,漁舟順流而下,這便是漁夫要乘著今晚的月光去捕魚。詩人觸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們戴月而作,隨性而起,這般勤勞、樸素、開朗的性格,遠比宦途官場清明、純淨得許多。這些細節無不傳達出詩人不僅喜愛這兒的景美,更喜愛這裡的人美。這就很自然地給結句作了有力的鋪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舅舅的女朋友應該怎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