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666493963319164
-
2 # 使用者30429040618947
形容"想靠近我又不敢靠近我"的成語有:高不可攀、望而卻步、若即若離、望而生畏、不可向邇、敬而遠之。
1、高不可攀 拼音:gāobùkěpān 釋義:高不可攀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引證:漢·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折箸為械;堅不可入。” 譯文:再說墨子守城的辦法還是有的,守城退敵,難以達到城門,折箸作為武器,堅固不可進入。
2、望而卻步 拼音:wàngérquèbù 釋義:指遠遠望見了就嚇得直後退,不敢前行。 引證: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 譯文:且做小人所做的事情,可是想起就痛心,看見就停止腳步。
3、若即若離 拼音:ruòjíruòlí 釋義:好像靠近,又好像疏遠。形容跟人的關係不很緊密。 引證: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裡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
4、望而生畏 拼音:wàngérshēngwèi 釋義:望:看見畏:畏懼,害怕。表示看見了就害怕的意思。 引證: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譯文:君子衣冠整齊,目不斜視,使人見了就讓人生敬畏之心,這不也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5、不可向邇 拼音:bùkěxiàngěr 釋義:形容人或事物讓人難以接近。 引證:《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不可撲滅。 譯文: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一樣,不能面向,不能接近,還能夠撲滅嗎?
6、敬而遠之 拼音:jìngéryuǎnzhī 釋義: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願接近。 引證: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譯文:專心致力於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
回覆列表
若即若離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裡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解釋為好像靠近,又好像疏遠。形容對人的態度似親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離。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遠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