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67380418708867
-
2 # 使用者3707207892082267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出處】:《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社會隱喻】:現在社會這句話多是指一件事情順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過於刻意安排,順其自然,似乎有一種消極的意識形態,但也是現在社會缺少的一種意識,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發展的規律。
-
3 # 西郊閒人
五十知天命是孔子說的,意思是人這輩子拼到50歲,基本就沒多大拼頭了,成敗得失在此一舉,就得認命了。
六十耳順,60歲花甲之年,在古代屬於活不了多久的老人了,耳順意思是不較真了,聽什麼都順耳了?
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是古稀之年,即亙古以來能活到70歲,屬於稀有的年齡,可見古代人的壽命很短。既然屬於稀有動物,那就隨心所欲也就是說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活,但不逾越規矩,不犯法。
這是論語。為政之四。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這一篇,講的是如何獲取正見,即對世界的客觀如實的認知。孔子在這裡交代了他獲取正見的過程,他講: 為了獲取正見,我十五歲開始,立志終生學習,到三十歲才找到自己在這個世上適合自己立足的位置,從而有了認知世界的角度。到了四十歲,這個位置基本就不再變化了,看世界的角度固定了。到了五十歲,就大概知道自然規律是怎麼回事了。到了六十歲,聽一聽周圍的聲音,就能判斷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做到順勢而為了。到了七十歲,心對世界的認知就基本與道相合,可以隨心所欲而為而又不違背自然規律了。 意思是,到了七十歲,我就獲得正見了。 這是孔子彙報他獲取正見的過程和心得體會,從中可知,學習,實踐,尋找自己看待位置與角度,多角度廣泛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視野,然後一門深入,探究宇宙生命自然,認知規律,再從實踐中檢驗之,最終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 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是正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