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壺天散墨310
-
2 # 陳默Yiran
每一年的夏天在日曆上的三伏過後之後,原本應該天氣涼快,但是進入秋天往往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這段時間,天氣依然燥熱無比,這就是大家俗稱的秋老虎。
秋老虎早晚有溫差,天氣悶熱。
秋老虎的熱和伏天的熱是不一樣的,秋老虎的熱是早晚有溫差,早晨挺涼快,但是中午的時候紫外線特別強,非常熱,很多時候氣溫甚至高達36 -37度,但是到晚上四五點的時候,氣溫逐漸下降到18到23度。
我們每一年穿夏天衣服一直要穿到9月份,一直到最長的時候到9月底,一直等到國慶的時候,天氣才差不多見見真正涼快下來。秋老虎在很多城市都有,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地區,這種現象都比較常見。秋後這一伏大家要非常注意防曬,雖然說可能沒有7月8月那樣強烈的大太陽,但是空氣中依然燥熱無比,非常溼熱。
多吃綠色蔬菜,多喝綠豆湯和綠茶可以降暑
大家不能經常吹空調,這樣會得空調病,導致人體內的熱氣無法排除。在秋後的伏天建議可以多喝綠豆湯,多喝綠茶,這樣不僅可以清熱解暑,而且還會提醒提神、靜氣。在秋後的伏天,大家多吃新鮮蔬菜,這樣也可以降火。
-
3 # 狼裡格郎
每年入伏時間並不是固定的,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至於具體什麼時候,要看當年的夏至時間了,夏至之後,第三個庚日即為入伏時間。
2019初伏時間:7月12日-7月21日,共10天;
2019中伏時間:7月22日-8月10日,共20天;
2019末伏時間:8月11日-8月20日,共10天。
中國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三伏、數九、入伏、出伏”等雜性節氣,用來表示天氣變化的情況,他們同二十四節氣一樣,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絡。
按夏曆(農曆)的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即前面的第一個字是“庚”的日子)未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綜合起來稱之為“三伏”。由於末伏在立秋之後,所以,中國不少地方有“秋後一伏”的說法。
從初伏到中伏,時間固定是10天為一伏,從中伏到末伏擇優的年份有時是10天,有的是20天,上下相差20天。
三伏期間,太陽輻射到地面上的熱量要比由地面向天空中散發的多,而且,大氣溫度持續上升,所以,此時是全年中最熱的階段。通常在我市範圍內,伏天的最高氣溫,絕大多數地區要達到36℃—38℃以上,有時還會更高一些。數伏天氣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關,所以,農民朋友十分重視這個階段的農事活動,農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有雨種蕎麥”和“熱在中伏、伏伏有雨”、“三伏不熱、無辜不結”以及“頭伏棉花打頂、二伏打杈”的等等說法,其實這些提法,都是農民群眾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它讓人們注意掌握季節時令變化,從而做到適時耕作收穫,以利於農業增收農民增收的需要。
-
4 # 苗進才
秋後加一伏,也叫秋老虎,俗語說,立秋還熱45天。立秋只能算熱天過半了,真正涼快到仲秋了。
秋後加一伏與頭伏、中伏的本質區別就在於:頭伏和中伏晝夜皆熱,尤其是悶熱、溼熱的天氣最讓人苦不堪言,待在空調屋裡精神上雖稍好些,但待久了就會少氣無力,說不清楚是那個地方不對勁,從空調屋出來後還會由於室內室外的溫差大更覺不舒服。
而三伏即末伏則是白天熱晚上涼,說熱那也只是早上的九點至下午的四點之間,其餘時間應該都是涼爽的。
-
5 # 脾胃虛弱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你這個一伏是指10天
-
6 # 星星點點sw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上的帝定製的自然節令,也許人們最難熬的就是炎熱的夏天,夏天是萬物成長吐穗飽和期,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週轉離赤道近,炎熱也就來了,其中最熱的時間就在一個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伏天,伏天分為頭伏,中伏,末伏,10天一個週期。為什麼秋後還耍加一伏呢?第一,為了植物籽立更加飽滿,第二,三個伏天的週期變更有差別,更變的日期就留在秋後伏裡面,所以秋後天氣還是有熱度的。
-
7 # 冰雪兒小橘子
1.秋後加一伏,也叫秋老虎,俗語說,立秋還熱45天。立秋只能算熱天過半了,真正涼快到仲秋了。秋後加一伏與頭伏、中伏的本質區別就在於:頭伏和中伏晝夜皆熱,尤其是悶熱、溼熱的天氣最讓人苦不堪言,待在空調屋裡精神上雖稍好些,但待久了就會少氣無力,說不清楚是那個地方不對勁,從空調屋出來後還會由於室內室外的溫差大更覺不舒服。
2.而三伏即末伏則是白天熱晚上涼,說熱那也只是早上的九點至下午的四點之間,其餘時間應都是涼爽的。
回覆列表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開始數初伏,每伏十天,如果三伏數完,立秋還沒有到來,就立秋後再加一伏。這就是人們說的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