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853991559245
-
2 # 使用者2107629650807
三國時期 ,王 、公 、侯 ,爵位最常見 。一字王 ,最高貴 :魏王曹操 、晉王司馬炎 。二字王 ,差一點 :臨淄王曹植 。
公爵 :一個字的最尊貴 :魏公、晉公 。兩個字差一點 :山陽公劉辯、安樂公劉禪 。侯爵 ,有封地的 :費城亭侯曹操、漢壽亭侯關羽 、陳倉侯馬岱,南鄭侯魏延 ,等等。
-
3 # 原創情詩a
、關內侯 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於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2、食邑萬戶以上的列侯(徹侯),號稱萬戶侯,萬戶侯是一種世襲的爵位,屬於列侯。
3、東漢將西漢的第二十等列侯再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種,縣、鄉、亭侯都統稱為列侯,位視三公,而關內侯不變,仍次列侯(縣鄉亭侯)一等,位視上卿。
-
4 # 率真微言
劉邦不是壽亭侯,他是西漢開國黃帝。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漢壽亭侯,常指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躲避,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
5 # 小釦子560
劉邦不是壽亭侯!“漢壽亭侯”並不是官位,實際上它是一種爵位,關羽之前被封的“偏將軍”才是官位。而要稱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麼區別呢?
古代講究職以能授,爵以功賞。官位屬於行政系統,有具體的職務和對應的上下級關係,並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透過選拔人才方式來授予官位。
-
6 # 玄州武士
劉邦不是壽亭候,而是沛縣泗水亭的亭長。亭長,鄉官名,級別相當於現在的村長。現今考究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戰國時始在鄰接他國處設亭,置亭長,任防禦之責)。亭候是爵位名。秦、兩漢、魏、晉置,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階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祿於鄉、亭者稱為鄉侯、亭侯。如漢末曹騰、曹操封費亭侯,而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
7 # 慕斯康迪
劉邦不是壽亭侯,是武安侯。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楚懷王封劉邦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乃號沛公,領碭郡兵,派其進攻關內(指函谷關以西地區),分楚地義軍兩路攻秦,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史記·高祖本紀)。“武安侯”是劉邦在反秦階段時期的爵位。
三國時期關羽在官渡之戰中,斬殺顏良、解白馬圍,朝廷封他為“漢壽亭侯”。
-
8 # 使用者665036861765
不是的,劉邦在沒成為皇帝之前乃是一介布衣,一亭之長。因緣巧合,在許多人的輔助之下成就了地位,建立了大漢王朝。結束了暴秦,歷史上第1個殺有功之臣的皇帝。劉邦那時覺得有功之人桀驁不馴,他的後代肯定管不了他,就暗中設計他們造反,然後11剷除掉。
-
9 # 使用者開心百財來
劉邦不是壽亭候,關羽被曹操封為壽亭候,還上馬金,下馬銀,可以說曹操對關羽盡其所能,想把關羽留在曹操身邊,但是關羽打聽到他大哥劉備的訊息後,就掛印封金,不要壽亭候的官職,一心去找他大哥,然後就有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劉邦是沛縣的
-
10 # 使用者9748316682238
徹侯是秦國軍功封侯爵位中最高等級(二十級),有商鞅,魏冉,范雎,呂不韋,嫪毐,王翦,王賁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的侯爵最大的是國候,比如吳候孫權,其次是縣侯,比如溫侯呂布,再次是鄉候,比如武鄉侯諸葛亮,最後是亭候,比如漢壽亭侯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