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扒頭李少爺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被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 在古代,名和字連起來稱呼,也是為了表示尊敬。有兩種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種情況是在先秦時期,當名和字連稱時要先字後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國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為“公孫”。 叔梁紇(hé),孔子的父親,“紇”是名;“叔梁”是字;姓為“孔”。

  • 2 # 使用者9701929215511

    姓、名 和現在的一樣 沒多大更改 字的話就是成年之後有的

    ①敬名。除了父母師長外,一般不能直呼其名。

    ②享受成人的權利。

  • 3 # 倦客思歸

    名:為區分個體,給每個人特定的名稱符號,現代人稱呼姓名,是個人符號標誌,也是個法律區分方式。

    古人的名,成年之前取的,主要用於自稱,成年之後取個字,用作他稱。比如蘇軾,字子瞻。軾是名字,外人不這樣稱呼他,外人稱:子瞻。

    號無定法,一些人為抒發個人情懷志趣,自己取的稱號,如蘇軾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婚男女在一起叫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