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87715420935091

    秦始皇死後他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登基。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 2 # rrepn37027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秦始皇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二人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釋出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確切訊息後,回到鹹陽,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

  • 3 # 狼煙一九三一

    按照歷史記載,子嬰應是秦始皇弟弟,扶蘇的堂叔!這是《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雖之,乃稱疾不所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史記》離秦亡很近,他們之間的關係司馬遷應該能查的到,不會有什麼錯!

    這裡的邏輯是始皇弟,即秦始皇的弟弟,為什麼不可能是成蟜呢?按照《秦律》成蟜是謀逆,有謀逆之罪的人是不可能坐帝位的,除非篡位!其次,如果是成蟜司馬遷也會標名,畢竟成蟜在當時也是史載名人!其三如果是始皇兒子或孫子輩的人,史書上會標明之子,之孫類的以示區別!

    故應是秦始皇的弟弟,而非子或孫輩的人!

  • 4 # 香茗史館

    作為秦國曆史上的最後一位統治者,秦王子嬰雖然誅殺了趙高,但卻無法挽救已經崩潰的秦國,最終被迫投降了已經攻入關中的劉邦。而這位在位僅四十六天的秦君,留給我們最大的疑問,卻是關於他的出身。

    雖然《史記》中對於子嬰的身份也算有所交代,但由於史料本身的衝突,再加上史料記載沒有標點符號,導致後世對其理解出現偏差等原因的影響,子嬰的身份至今仍然是個謎。那麼,秦王子嬰到底是何出身,他跟秦始皇、扶蘇、成蟜又是什麼關係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種說法。

    說法一:秦始皇之子,成蟜之侄,扶蘇之弟

    這種說法的依據,源於《史記·六國年表》中的記載,其中言道,“(趙)高立二世兄子嬰”。然而,這種說法看似有理有據,實際上卻很難站得住腳,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首先是《史記》記載衝突,一方面,《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另一方面,《史記·李斯列傳》則記載,“乃召始皇弟,授之璽”。這兩處記載雖然也有衝突,但顯然均不符合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的說法。

    其次是當時的環境,根據《史記》的記載,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後,為了穩固統治,對兄弟姐妹們痛下殺手,包括扶蘇在內,共計有二十三個兄弟、十個姐妹慘遭殺害。如果子嬰真的是秦始皇之子,那麼在這次災難中,他絕無倖免之理。

    如果子嬰是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那麼他就是成蟜的侄子,扶蘇的弟弟。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子嬰基本不可能是秦始皇之子。

    說法二:秦始皇之侄,成蟜之侄,扶蘇之堂兄弟

    這種觀點認為,《史記·六國年表》中的“(趙)高立二世兄子嬰”,應該斷句為“(趙)高立二世兄,子嬰”,而《史記·李斯列傳》中的“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則應該斷句為,“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

    按照這種說法,“子嬰”應該是秦始皇兄長的兒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子。學者李開元、馬百非等人持此種觀點,並認為子嬰很可能是成蟜的兒子,他們推測成蟜大約出生於前256年,子嬰則大約出生於前240年,因此當成蟜於前239年奉命領兵出征時,由於子嬰太過年幼,因而並未隨同出征,最終被留在了秦國。同時,根據《釋名釋長幼》的記載,“人始生曰嬰”,因此“子嬰”中的“嬰”,有初生兒、年幼兒的含義。

    而根據《史記·蒙恬列傳》的記載,胡亥在屠殺兄弟姐妹和朝中大臣時,子嬰非但性命沒有受到威脅,反而曾對胡亥進行勸諫。因此,可以斷定的是,子嬰不僅對胡亥的皇位沒有威脅,而且極可能是胡亥的長輩或者比胡亥年長。

    這種說法雖然與《史記·秦始皇本紀》仍然有衝突,但相對來說還算比較合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乃是秦莊襄王嬴異人的長子,因此如果子嬰是秦始皇兄長的兒子,那麼子嬰的父親也絕不可能是嬴異人之子,而應該是嬴異人兄弟的孩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堂兄弟之子。

    因此,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子嬰應該是秦始皇和成蟜的侄子,公子扶蘇的堂兄弟。

    說法三:秦始皇之(堂)弟,成蟜之(堂)兄弟,扶蘇之(堂)叔父

    這種觀點主要源自於《史記·李斯列傳》中“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的記載。

    這種觀點認為,子嬰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楊善群、王蘧常等人認為,以子嬰的遭遇、才幹和影響力來講,遠非秦二世及其同輩所能及,且胡亥叔叔的身份也的確能夠使其免遭胡亥的毒手,且《李斯列傳》中記載了子嬰與其子處死趙高的事件,而以秦始皇兒子們的年紀來看,秦始皇的孫子們顯然不可能做到這點。

    不過,這種說法不僅與《史記·六國年表》和《史記·秦始皇本紀》存在明顯衝突,而且史料中明確記載的秦始皇弟弟,僅僅只有三人:其中成蟜早在秦始皇舉行冠禮前後便已經叛逃趙國,而嫪毐與趙姬所生的兩個兒子,則全部被秦始皇殺死。至於秦始皇是否有其他兄弟,目前根本無法得知。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子嬰是秦始皇的堂兄弟,即秦莊襄王嬴異人兄弟之子。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子嬰要麼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兄弟,扶蘇的叔父,要麼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堂兄弟,扶蘇的堂叔。

    說法四:秦始皇之孫,成蟜之侄孫,扶蘇之侄

    這種觀點認為,《史記·六國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嬰”,應該斷句為“二世兄子、嬰”。而《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則應該斷句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雖然這種記載同樣與《史記·李斯列傳》有衝突,但從東漢班固到近現代,均基本採用了這種說法,甚至連近些年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也採用了這種說法。甚至有觀點直接認為,子嬰就是公子扶蘇的兒子。

    不過,個人認為,子嬰即使是胡亥兄長的兒子,也不太可能是扶蘇之子。原因在於,在秦始皇的諸多兒子之中,扶蘇對於胡亥的皇位威脅最大,這也是胡亥最先要處死扶蘇的原因,而如果子嬰是扶蘇之子,那麼他基本不可能逃過胡亥的毒手。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子嬰就應該是秦始皇的孫子,成蟜的侄孫,扶蘇的侄子。至於有沒有可能是成蟜的孫子,由於史料並未明確記載成蟜是否有兒子存世,因此這種可能存在,但應該不會太高。

    如上,由於《史記》記載的衝突,以及關於史料斷句的爭議,導致子嬰的身份根本無法斷定,而在以上四種流傳最廣的說法中,目前流傳最廣的,便是第二種和第三種。

  • 5 # 使用者110657518708

    姓有古今之分,秦始皇時代人們有姓有氏,那時的姓是古姓(已經在漢代消亡),那時的氏流傳下來成為現代的姓.秦始皇的姓(古姓)是嬴,氏(現代姓)是趙。所以他的後代也都是嬴姓趙氏 。不過,秦始皇自己的二十多個子女都沒有逃脫宮廷內鬥和動亂,其直系後裔沒能流傳到後世。秦朝滅亡後,公室王族依舊為趙氏,但也有很多成員為了避禍,改成了其他氏。其中有一部分支庶遺老因為懷念故國,將自己的氏改成“秦”,這就是源自秦國的秦氏。要注意的是他們與秦始皇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同一個宗族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波菲斯小行星當量多少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