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父母學點心理學

    慘烈之極,家庭之殤,家族之殤!想哭,為這對父與子。

    父不知子,父親不知道表面帶給所有人快樂的Sunny男孩,內心這麼苦,苦到活不下去了。

    子不知父,兒子不知道父親原來這麼愛自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自責無限,生無可戀。

    到底是哪裡錯?一個人最擾動內在心靈的,除了親密關係,就是親子關係。在這個事件中不能說孩子錯了,也不能說父親錯了,很有可能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出錯了,錯的太嚴重,嚴重到完全無法以真實的面目彼此交流,儘管表面很親密。

    15歲的男孩,這麼小的年齡就帶著無法脫卸的人格面具,做著別人眼中最好的孩子,唯獨不能做自己。當他無論如何努力如何優秀,都達不到父親的標準時,孩子就會絕望,絕望自己在父母眼中終歸沒有價值。既不能做自己,還沒有價值,只能以死謝罪。

    而父親的高標準嚴要求,不是覺得兒子不好,而是在他的世界中不知如何表揚和讚美,他只是以父親的嚴厲,希望兒子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而孩子那麼出色,他應該可以做得到。他不知道孩子一切的努力,只為換來父親的認同。

    而父親滿腔的愛,唯獨沒法轉化成充滿愛的欣賞,充滿認同和讚美的語言。不是不想,而是不會,因為從小他也沒有獲得過。

    人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想哭,為這對父與子。也為很多彼此有愛,卻彼此傷害的父母子。

    多少緣分才換來今世成為父子、母子,有緣成為此生最親密的人(之一)。如何給出愛,並能讓對方接受得到這份愛,是家庭關係的功課。

    希望所有的父母子,彼此都有力量在對方的艱難時刻,做他最貼心的守衛者。

    關注《父母心法》,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 2 # 鈴蘭王強

    具體詳情不知。只能在 提問裡的文字範圍內 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15歲孩子自殺。 至少不能簡單的定論 是孩子 一定抑鬱症。因為 孩子15歲正值青春期。青春期孩子 特點,內心矛盾多,內心情緒波動大, 思維半成熟,導致行為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 所以,需要詳細瞭解後, 才知曉 這個孩子 是因為 一時的極端情緒導致的自殺行為,還是這個孩子真的一直才處於青春期困惑,引發的嚴重抑鬱 導致自殺行為。

    二、無論什麼原因,孩子生命結束了,對家長 對這個家庭 必定是個嚴重的無法挽回的重創。父母不僅出現的是居喪障礙,更多激發的是急性應激障礙,進而又會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些心理障礙,不加以及時的 疏導,自殺的再次發生 都是高比例的。

    三、提問中表述,孩子在自殺前,情緒一直比較失落。這短短几個字,說明父母是看到孩子情緒端倪了。更說明 父母真的沒有 重視孩子情緒,也可能不懂 孩子如此情緒 會有這樣的後果。由此,出事後,父母 自責是爆棚的,父母的道德良心 是被自己 重重的 綁架與纏繞的。這些是外人 很難體會到。具體的親子互動中,孩子是否 還表現了更多的細節,在事發後,父母才一一去關注和警醒,這都是 更巨大的 壓上了自我良心道德的自我譴責。統統這些 都由於 出現的是不可彌補的情況,父親的內心是 承受不了這個後果,生的本能被自我內心 徹底摧毀了。必須專業心理疏導,才能避免二次惡果的。

    四、這個事情,只能感嘆 遺憾,惋惜。也同時提醒我們廣大的家長朋友。青春期孩子 心理必須高度重視。 在發展心理學中,青春期 被稱為:危機困難期。青春期是成年人太多不理解的 矛盾心理的。 生理一下子從昨天的 孩童,毫無提示的一下變成今天的 月經初潮,胸部發育、喉結髮育,變聲、遺精,等等 生理變化充斥著 昨天還傻傻不懂的孩子們,今天一下子真實中讓孩子知道 自己成人了。孩子們心理都沒有任何準備呢,生理的內分泌失掉 都說明機體自己也沒準備好呢,但就是這樣 到來了。

    誰懂孩子們 那樣的 不知所措,誰懂孩子們內心的 羞愧、茫然、又喜悅、又害怕 等等 複雜又複雜的內心?一方面孩子們想 讓所有人知曉 自己成人了!!要求平等對待自己 與成人一樣的!!‘另一方面,自己沒有生活社會經歷,太多幼稚 不成熟,可是自尊水平已經成年,進而不想被人看透自己的 不成熟一面。

    由此,孩子們就是 左右糾結矛盾中,有時候比大人還成熟懂事,有時候 比小孩還氣人 和對抗。不同的家庭環境,形成孩子不同的 為人處世的模式,這些矛盾處理不好,家長忽視、很多情況可能就是無意中 又加大 了孩子內心的矛盾與負擔。 惡性迴圈 就會引發極端結果。於是這個不該發生的悲劇,就這樣不被接受的 發生了。

    請家長們不要輕易對中學生說: 你是小孩 少插嘴!

    不要對中學生說:你一個半大孩子 懂個什麼?1 大人事一邊去

    也不要對中學生說:你看看你 什麼樣? 你今後一定 是什麼什麼的 ,誰能看不起你?你還有什麼未來?

    更不要對中學生說: 你就應該聽我們的,我們是為了你好,你沒資格反對,只有服從,不然就滾!’

    --------這些都是 否定孩子的生理成年,更是在否定孩子人格已經成年和獨立,更是否定孩子人生的生命力量。

    關愛孩子的心靈,才是給孩子迎接人生各種不確定挑戰的勇氣和生命力量!!

  • 3 # 人生拋物線

    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我對此事最直觀的看法。兒子為什麼跳樓?與家庭教育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家長沒有盡好責任,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沒有好的溝通,積勞成疾最後一跳。家長內疚愧疚後悔不已,無法原諒自己,也只能一跳。

    二,父母感情差,經常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打著為孩子好沒離婚。孩子長期處在這種壓抑爭吵的環境中,父母只知道吵架了,沒有看到旁邊孩子的表情和心情。

    三,父母管教過於嚴厲。作業已經很多,很多孩子到晚上10多點才完成。成績不好,父母只有責罵批評,有的甚至挖苦諷刺嘲笑,有的還有很嚴重的體罰!罵不夠就打!總之有些父母的素質實在看不下去。

    四,父母過於急躁焦慮。攀比,虛榮,自己本身初中畢業,不注意自己的修養,把一切失落都怪孩子身上。有點錢各種班報著,天天學校作業,課外作業,家裡父母的嚴刑拷問,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根本無法承受。孩子才多大?不瘋才怪。

  • 4 # 紫蘇175610121

    不管什麼原因,我也認為這對父子沒有盡到一個做人的責任。同時這個社會也是有責任的。人來到世上,不管老少,都不是為自己而活的。這對父子選擇了逃避責任。他們是自私的。兒子不歡樂選擇自殺,他沒有去想辛辛苦苦扶養他15年的父母的感受。而父親自殺也沒有想到妻子痛失兩個最親愛的人後會是什麼感受。他沒有堅強的陪同妻子,去頂起那一片天。或許兒子的死與父親有絕大關係,他沒有教育孩子堅強的面對一切。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讓孩子做到?他們的自殺傷害的是他們的親人。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整個親友圈都會悲痛。他們不歡樂,換來的是更多的人不歡樂。咱們的社會怎麼了?竟然無型的給了人們這麼多的壓力。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人歡喜,有人炫耀,有人嘆息,有人痛苦。難免會有人不愉快。15歲的孩子沒有這麼多的思維去面對一切。選擇了讓親人痛苦。!可他的父親痛苦之餘又選擇了讓自己的父母更痛苦。不客氣的說,這位父親做的不合格。他沒有很好的與孩子溝通,釀成慘劇,作為兒子,他拋棄自己的父母。他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人。~希望所有人能深刻的反思自己,對社會,對家庭負責。都面對現實。更希望教育部門不要偏面追求升學率,要加強德育教育,使孩子們身心健康..

  • 5 # bbbbbnnnnnn

    我小時候也有自殺的念頭,甚至想離家出走,生活真的好苦。從我有記憶起,就是幹農活,一年兩季水稻,花生,黃豆,番薯,上山割草。上學也累,每天6點起床上學,8點半放學,吃不飽,穿不暖,每年凍腳,難受的想死去。房子爛的讓我很自卑,很自卑,沒一樣傢俱,沒鐘錶,上學就是靠看天,靠聽,靠看別人家燈亮了沒,爸爸是個沒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在我印象中他就像陌生人,從來沒有給過一絲的愛,更多的是打,他的一個眼神都會讓我害怕,我除了上學就要跟著媽媽家務農,沒做好,經常遭到捱打,有時被打的很冤,我氣的不吃飯就去上學。小時候太痛苦,不想回憶

  • 6 # 瑣事漫談

    倘若不是遇上難以逾越的坎兒,誰願意從24層頂樓跳下去?付天昊還是15歲的孩子,站在高樓上卻思考了生與死——這個一般成人也不會思考的古老問題。他被早早扭曲地催熟。給“世界帶來了不少歡笑”,而“無法給自己帶來歡樂”,付天昊是個可愛知道疼人的孩子,他開朗,是同學們的開心果,也是父母的好孩子,考取了當地最好的中學——江西師大附中,成績還好。可他內心長期的不快樂,誰人可懂?同學看他平時開朗,不知他心裡的苦,老師家長看他成績還好,不知他渾身的疲倦。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是他卻竭力支撐。像懸掛著太多重物的幼樹,終於被壓折了。付天昊跳樓身亡後,其父十分內疚,也異常地絕望,加上失子之痛苦。一切都成了空。當活得太痛,死是最容易的選項。在小天昊的頭七祭日,父親毅然決然地踏向了兒子走過的不歸路,從9樓跳下,追著小天昊腳步而去。這是人間悲劇!“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遊子吟》)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曾幾何時,父母之愛讓子女感動淚流。這是每個人心中最暖最柔的一面。

    可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一旦孩子不如意,父母如臨大敵,埋怨、責打。父母不再是寵著自己的父母,家也不再是那個溫暖的家。幼小的心靈如何去想?孩子心中的苦向誰訴?受了委屈,成年人還需要傾訴,何況年幼的孩子?

    “我愛孩子,不會害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沒人說父母不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考上好學校,或出人頭地,或脫離苦生活。有的父母苦了一輩子,不想讓子女重複自己的路。可是為了孩子,有人卻把孩子逼上了死途。

    要知道,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一步不差的順著父母的想法。孩子畢竟還是孩子,承擔不了父母太多的期待。快樂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 7 # 幸福需要經營

    小時候跑七八里地去上學,騎著除了鈴鐺不響其他都響的腳踏車,住著破舊的茅草屋。也曾茫然失落過,更多的是自卑。自己經常會去同學家玩,卻很少帶同學來家。那種貧窮帶來的自卑影響了我的一生。導致我現在也不自信。

    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走極端,也許是沒有那個勇氣吧,對父母還是深深的依戀。在外漂泊的時候,心裡還是牽掛父母。有一年春節在外地過年,看著那絢爛的煙花,我從內心感覺一種孤單,儘管妻子也在跟前。

    家是什麼,家是一個人心靈的港灣,靈魂的皈依 ,父母是天地。作為父母的有幾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咱們華人的愛太過含蓄,不大會表達愛,更多的是用粗暴的方式表達,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以為父母不愛他們。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愛孩子的方式,大聲的跟孩子說,孩子,我愛你。孩子有了一點成績,我們就給他鼓掌並讚美他,孩子有了挫折我們就引導並鼓勵他。我們努力工作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要有耐心並經常跟孩子溝通,做孩子的貼心人和好朋友。

    我們後半輩子是否幸福,主要是看我們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幸福,你也幸福不了。如果孩子幸福,我們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會感覺自己是幸福的。

  • 8 # 沙漠林子

    我們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我們先不說孩子,先說父親。有一次大家一塊吃飯,又聊起孩子的事情,一個父親就說,真是沒辦法,只要她一哭我是一丁點辦法都沒有。另一個父親也說我幾乎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獻給了他。我在酒桌上忍了又忍,因為吃飯的朋友很多都是我的長輩,我本不該去反駁這樣的話,可是道理就是道理,不會因為我不說,它就不存在。最後忍不住了,我說了,你們不該讓孩子承受這麼重。我反覆的講道理,他們只是說你還沒孩子,你不懂。這個世界你有兩種感受世界的方式,一種是去經歷,另一種是你去讀書。一個人沒有經歷不可怕,一個人不讀書也不可怕,一個人既不讀書也沒有經歷最可怕,是的,我沒有孩子,但我看了書。說回這個父親,他的價值觀太單調,完全建立在了兒子的身上,兒子走了,他也選擇死亡。這個社會上完成自己的理想的不多,那些我們認為所謂的成功者不過是完成了我們所認為的理想,而他們本身並沒有覺得自己實現了理想。因為想終究會跑到做的前面。一個孩子再優秀也難以達到父母所想。孩子嗷嗷待哺,父母希望只要他們會走就好了。孩子蹣跚學步,父母們希望只要他們不摔倒就好了,孩子如履平地,父母希望要是不天天玩就好了…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他要是能夠留學就好了…試問天下的父母孩子可曾一刻達到你們的要求?小時候我數學考了九十九分,我爸爸就問我那一分有這麼難麼?他後面嚴厲批評了我。可我已經是班裡面成績最好的學生了,我爸爸就說你還不是全鄉最好的學生,我競賽拿了全鄉的第一,你還不是全縣最好的學生。就因為父母的所謂的期望,這需要多難麼,我從來都沒有成為爸爸眼中最好的學生,上高中以後我再也沒有考過第一名,自然也不可能成為最好的那一個。我從來沒有管過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就把自己想要的加給了孩子。世界上開明的父母一定不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傾注在孩子身上,他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孩子要成長承受已經夠多的了,不要再讓他承受你的那份理想。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看得懂,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別再說一生都是為了孩子這樣的屁蛋話了,你的愛太重,他們承受不了,請讓孩子獨立,請讓自己獨立,各有各的價值觀。

  • 9 # 土豆媽媽育兒

    “我曾給這個世界帶來不少歡樂,但卻無法為我自己帶來歡樂。”15歲的高中男孩,在留下這樣的遺書後跳樓自殺,頭七祭日父親也跳樓身亡。兩個生命,就這麼消逝在寒冷的冬天,一個家,就這麼散了。選擇一了百了的父子倆得到了解脫,活著的妻子才是煎熬痛苦的開始……

    到底是什麼原因,在此之前到底經歷了什麼?讓男孩選擇了輕生,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從他留下的這句話裡看出,他過得一點都不快樂,活得很壓抑,也許是學業的壓力,也許是社會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的壓力……不管最終的原因是什麼,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才是致命點。關注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如果從小你沒教會孩子怎樣在逆境中前行的本事,長大後就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多。在他所能承受的壓力範圍,給他更多的鼓勵與支援。當你給的壓力,孩子無法理解與接受時,孩子的心理防線就會瞬間崩塌,容易走進極端。一旦孩子沉寂在自我世界裡,覺得活著只剩受罪與痛苦時,沒人幫助他走出這段泥沼,就會越陷越深。父母在關心孩子學業的同時,更要關心孩子的感受,注意孩子的異常變化。身體的傷醫生能治好,但心理的傷,發現不及時就防不勝防了,且心理的傷,也是最難治的。

    有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有互敬互愛的爸媽,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從小建立大方、樂觀、活波的性格。從小教會孩子積極向上雖然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長,才是每個父母應該重視的,更是孩子一生都需要的。善待自己,更要善待身邊人。一生太過漫長,有親人在身邊陪伴才是最幸福的。

  • 10 # 南堤

    15歲的兒子自殺,頭七,他的父親自殺。這個悲劇帶給我們很多反思,我們的成長和進步都是一點點在別人的問題上透過反思和改變來實現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執迷不悟,最後透過慘烈的方式來解決,人死了也都消停了,我們是應該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的。

    為什麼孩子會自殺,我考察過很多案例,除了極個別事件,主要的問題,還都是由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導致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設定的目標太高,為實現目標而急功近利,疲於奔命,而目標未能實現,悲觀失望,事實上很多出事的孩子都是倒在前進的路上。

    我想說說,到底什麼是成功,我為我家小孩設定的目標是:平安健康快樂成長,學習一個技能,找一個喜歡的合適工作,能夠養活自己,養活老婆孩子,不至於將來挨餓受凍,沒有不良嗜好。

    我不會給孩子的目標設定為非要考上北大清華,不會設定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其實,我只想反問一句,這句話可能有點不是很客氣,想讓孩子上北大清華,你們家長是什麼水平,你們有上北大清華的基因嗎?你們連211都考不上,憑什麼讓孩子考北大清華,這對孩子就是不公平的。

    有個孩子說的特別好,跟我的觀點差不多,就是一隻鳥,自己飛的不高,然後下了一個蛋,就希望讓這個蛋高飛,來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未來,這是不公平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庸品。

    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比地主老財壓迫長工還狠,一天要跑十個培訓班的我都見過,一看孩子,就跟小老頭小老太太差不多,事實上,家長也辛苦,付出勞動不說,還大量的搭錢,所以一旦孩子表現不好,家長就會極度的失態,心理極其不平衡,很多家庭悲劇都是在這種狀態下發生的,武器是語言暴力,很多孩子自己解脫,實際也是在給父母解脫,只有死才是解脫,想想一個孩子,生無可戀,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東西能讓他留戀,包括父母,這是多麼悲愴的一件事。

    子孫自有子孫福,一代有一代的活法,適度關心,適度目標,適度方法,才是教育的真諦,時度效是網路輿情處置的方法,實際也是教育方法,讓孩子輕鬆的學習生活,讓家長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唯一和全部,這樣的教育可能會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新年賀卡英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