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就好
-
2 # 千里鄉村
前些年,人們種玉米,普遍都是喜歡種稀一點,認為稀才能長大穗,株距在一尺半左右,一畝地三千株上下,穗確實不錯,又粗又長,可畝產只有五六百斤。
近年來,人們改變了種植方法,株距定在八寸左右,行距保持在一尺二寸,一畝地達到四千五百株。有些肥地會更密一些,五千多株。
現在玉米產量比過去,增產了一倍,畝產一千多斤。株距密,雖然穗小一些,可數量多,因此實現了高產。
密植能夠達到高產,但是,優良品種為前提,是最主要的環節,沒有好的種子,就長不了好莊稼,更談不上什麼高產。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不施足化肥,想高產,那是不可能的事,現在的莊稼真是依靠肥料,追肥多與少,莊稼的長勢就完全不同,密植的玉米必須多上化肥,確保營養滿足,才能大豐收。
-
3 # 生產隊長老楊
問: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產?還是稀了高產?
玉米生長也有一定的空間,當空間被擠的透不過風來時,無論地下施多少肥,玉米也會減產。
現在的新玉米品種都是矮杆,佔空間小,可以密植,每畝三千五百苗都略稀,差不多都四千苗甚至還有密的,這樣才能畝產過千斤。
每棵玉米的交叉展開空間都在半米左右,就是適當的密度,高產的基礎。
如果玉米的交叉展開空間只一尺達不到半米,那它一定會減產;如果玉米的展開空間太空曠,別說有交叉,葉都不挨葉,無論多施多少肥,那肯定不高產。
-
4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產?還是稀了高產?──合理密植才高產。詳情請看下文。
關於玉米播種的株距是密了高產,還是稀了高產,則要根據玉米行距的寬窄與玉米的品種來決定。而決定玉米株距的主要依據,是以行距大小作判斷的。如果行距大,株距則要密些;如果行距小,株距則要稀些。這在農作物栽培上,叫做“寬窄行”。
在玉米生產上,對於播種的密度,各持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更多的則認為播種密了才高產,有人竟然說一畝地要達到四五千株產量才最高。然而果真如此嗎?
筆者種植了三十年多年的玉米,既種過常規玉米,也種過雜交玉米,對玉米的不同品種、不同的播種密度、不同的土壤條件玉米的長勢與產量作過多次對比,現將自己的認識闡述於後。
以土壤條件決定玉米播種的株行距在肥沃的土壤上播種的玉米,在施肥同等的情況下,無論播種什麼品種,都比播種在不肥沃的土壤上的玉米長得好。玉米的株稈粗壯,葉片肥大,生長速度快,結出的穗(棒子)又大又長,產量高。而播種在不肥沃的土壤上的玉米,玉米的株稈細小,葉片小而薄,生長速度慢,結出的穗(棒子)不僅小,而且短,產量也低。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土壤肥沃的情況下,由於玉米植株所佔的空間較大,播種的玉米株行距宜稀;而在土壤不肥沃的情況下,由於玉米植株所佔的空間小,播種的玉米株行距則宜密。
以玉米的品種特性決定播種的株行距玉米的品種較多,生長特性各不相同,有早熟、中熟、晚熟幾種,生育期從60天到140天都有。
而玉米的生長型別也有幾種,以植株的長勢可分為平展型、緊湊型和半緊湊型。平展型的玉米葉片伸展較寬,植株所佔的空間大;緊湊型的玉米葉片較直立,植株所佔的空間小;而半緊湊型的玉米葉片介於平展型與緊湊型之間,植株所佔的空間也介於兩種生長型別之間。
由此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對於平展型的玉米品種,在播種時,株行距宜稀些;對於緊湊型的玉米品種,在播種時,株行距宜密些;而對於半緊湊型的玉米品種,在播種時,株行距則在平展型與緊湊型之間。
同時,對於早熟的玉米品種,由於植株矮小,播種的株行距宜密;對於中熟的玉米品種,由於植株比較高大,播種的株行距宜稍稀;而對於晚熟的玉米品種,由於植株高大,播種的株行距宜稀。
還有就是玉米的品種。玉米的植株高,播種的株行距要稀;而玉米的植株矮,播種的株行距要密。
以玉米播種的行距決定玉米播種的株距題主問玉米株距是播種密了高產,還是稀了高產,需要以玉米播種的行距為依據來決定玉米播種的株距。
如果玉米播種的行距大,株距可適當縮小;如果玉米播種的行距小,株距就要適當加大。其原因是,玉米的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Sunny,才能植株茁壯,產量高。
在七十年代中期,筆者初中畢業時,老師帶領我們去另外一所學校,參觀了一位老師種的“定向玉米”,其行距很大,株距很小,植株與植株之間只有10釐米。“定向玉米”是利用玉米葉片有規律性地向植株兩邊伸展的特性,在加大行距的基礎上,從而縮小株距的種植方法。
玉米一般的播種株行距在土壤肥力一般的土地上播種玉米,以播種中晚熟品種為例,行距70~80釐米,株距一穴單株為20~25釐米,一穴雙株為30~35釐米。
如果播種過密,玉米的植株生長擁擠,由於得不到充足的Sunny,容易引起徒長,植株細小,結出的穗小而短,產量反而降低,而且也容易倒伏。
在密度過大的情況下,玉米植株細小,結出的穗也小,不但產量低,甚至地中間的玉米植株還要腐爛。別說收玉米,只怕連玉米稈都難以收到好的。筆者有一年,由於種植過密,就遭到過慘痛的教訓。
對於玉米株距是密了產量高,還是稀了產量高的問題,需要根據土壤的肥力情況、玉米的品種特性以及玉米播種的行距綜合考慮。在生產實踐中的結果是,寧願播種稍稀,也絕不播種過密。播種稍稀,玉米的植株健壯,不易倒伏,而且結的穗又大又長又滿尖;而播種過密,玉米的植株細小,生長弱,不但容易倒伏,而且結的穗也小,產量反而低,甚至還有植株腐爛的危險。【歡迎留言,歡迎交流,結緣三農】
-
5 # 豫東小農
玉米的種植在我們國家比較多,一般有春玉米和夏播玉米。我們豫東地區主要種植的是夏播玉米,而這幾年我又一直在河南省豫東平原老家承包土地搞種植業創業,所以我就根據自己再2017年種植夏播玉米的經驗來談談我的看法。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玉米適當的密植能夠增加產量,但是如果說種的太稠了反而會減產。
記得賣我家玉米的小販子說他在我們隔壁村收購的一家同時先玉335的玉米,人家的畝單產達到了1500多斤,而我的玉米只有1200多斤。我自己種植的麥茬的玉米產量也在1300進左右,所以玉米在種植的時候最好能夠按照玉米種子的要求來播種,現在一般都是一畝地一小袋玉米種子就可以了,在播種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經驗豐富的播種機手比較好。
-
6 # 安新德
玉米高產跟株距和行距有直接關係。目前各個地區都有玉米播種機。拖拉機師傅都是很有經驗的,行距基本上按照適合當地標準。株距一般在25公分左右訂苗。玉米高產各個環節都很重要。施肥澆水也是重中之重。也要和老天爺搞好關係。水災和連續雨是災中之難。農民種地豐收和風險共存。
回覆列表
玉米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栽培歷史悠久,主產區域遼闊,自南到北,自東到西都有種植。我們經常會遇到同品種的玉米,他的玉米畝產1400斤,而我的玉米卻有1200斤,甚至不足1000斤的情況。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播種的密度和肥水條件。合理密植是玉米增產的關鍵措施。一,一增四改是方向,措施改進增產量
聽父輩們說,在50年代種植的玉米每畝不足2000株,產量在200斤以下。60–70年代,密度增加到2500株左右,產量達到了200斤以上。90年代推廣種植緊湊型玉米,再加上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產量上了一個大臺階,平均畝產量達到了700斤,但大部分為3500株每畝,仍然有增加種植密度,提高產量的潛力。
玉米在單株產量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畝株數越多,產量越高,因為玉米它不像小麥,水稻那樣,會產生分櫱,一棵玉米就結一個棒子。因此,要提高產量,一方面提高和穩定單穗重,另一方面是增加株數,增加密度對產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二,那麼如何確定玉米的種植密度呢?我看過好多人在說,玉米得留幾尺幾寸,多少釐米等。但我真的不能給你一個確切的株行距,因為玉米的品種太多了,各有特性,因此沒有或者說不敢給你一個具體的數字。我只能給你如下這點建議哈。
平展型玉米品種單株生產能力強,但不太耐密植,適宜種植密度範圍為3000–3500株每畝。
緊湊型玉米品種單株產量弱,但耐密性強,主要靠增加種植密度來提高產量,適宜種植的密度範圍是4000–5000株每畝。
半緊湊型玉米品種單株產量和耐密性介於平展型和緊湊型之間,適宜種植的密度範圍是3500–4000株每畝。
除了玉米的株型外,植株的高度,生育期的長短,玉米棒子的大小對適宜種植的密度有一定的影響,最好的辦法是,按照你所購買的玉米種子包裝袋上推薦的適宜密度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