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6984577126
-
2 # 詩琪禪學
慈悲心只是一種憐憫升起想保護的狀態,只能這樣但是沒有智慧。認為可憐的就要去幫助, 而菩提心包括慈悲心的境界,既有智慧也能度度精準的救度別人和利益眾生, 也能透過這個菩提心的境界而成就佛果。
-
3 # 我是風哥2021
菩提心和慈悲心不是一回事,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慈悲心”的基礎上才能發出來“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讓眾生離苦得樂的一個心態。
-
4 # 奮鬥達克
與大空性無二無別的大悲心,就是勝義菩提心。慈悲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也不是慈悲心。但是菩提心涵蓋了慈悲心,慈悲心不一定涵蓋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指上求佛道、下濟眾生,它包含了慈悲心。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提修法。想拔除眾生之苦是悲心,給予眾生安樂是慈心,其慈悲心與剛才講的菩提心並非完全一致。其實體現大悲心的地方很多,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的大悲心與菩提心是無二無別的,這應該是勝義菩提心。
-
5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菩提心,是要想證得無上菩提之心(成為佛、菩薩等果位)。大悲心,是悲憫眾生之心(真心想要眾生不再受輪迴之苦)。出離心,是真心想要出離六道輪迴(不再執著於世間的虛幻)。般若心,是無上智慧之心(透過修行無為之法,而證得無上菩提,般若之智自現)。
-
6 # 使用者4270133839660356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慈悲心是大乘菩提心,大智度論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大般涅槃經記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這是凡夫的慈悲。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的慈悲亦屬這一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觀音菩薩發之大願,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所以慈悲心是佛心。
慈悲心:慈悲心是菩薩心腸,慈是給眾生安樂,悲是拔眾生痛苦。菩提心:是求取無上正覺成佛的心,發菩提心,就要修六度萬行,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也就必然要發菩薩的慈悲心。慈悲心可能不含菩提心,菩提心一定包含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