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麗醬每日分享

    1946年8月10日,清朝廢帝溥儀作為證人,出席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他在證言中說道:所謂自由,十幾年間與我毫無關係,簡直就是猴戲;所謂權利,我在視察瀋陽時,想去祖墳祭拜都不被允許,因為那是上級的命令。

    表示自己在擔任偽滿洲國的皇帝期間,完全被日本當局擺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迅速佔領了東北地區,並在那裡建立了殖民地,溥儀在日本人的教唆下從天津祕密逃到東北,他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的復辟美夢就要實現,還想著要身穿龍袍登基。

    卻不曾想到了大典那天,日本人卻強迫他穿上了一套陸軍元帥服。偽滿洲國實行的是次長負責制,也就是說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擔任的次長手中,而中中國人擔任的部長並沒有什麼實權。

    溥儀身為傀儡皇帝更是悽慘,他簽署的奏章和檔案,全都是日本人提前擬定並決定好了的事情,他只有簽字蓋章的決定,溥儀自己也說過,很多檔案他看都不看,因為只可以裁“可”,不能裁“不可”。

    現如今在長春的皇宮中,還保留著溥儀當年簽過的一些奏章,上面全都是“知道了、可以、閱”等一些敷衍詞語;不僅如此,日本關東軍還派了一個高階參謀監視溥儀,他每天必須要觀看日本影片,還要向皇宮的東南方向鞠躬來朝拜日本天皇,沒有一點人身自由。

  • 2 # 撈徐筆記

    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一.清王朝退位之後混亂的中國,使得溥儀和滿清遺老遺少似乎看到了希望,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12月29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統皇帝的名義頒佈退位詔書,袁世凱當了大總統。1915年,袁世凱在共和國裡當皇帝,只當了83天就徹底覆滅。1917年張勳主導的清室復辟也僅僅12天。此後,中國出現了三個政府:奉系軍閥北京政府、南京國民黨政府、汪精衛武漢政府。並且,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混亂狀況使得當時年輕氣盛的溥儀在遺老遺少的慫恿下似乎看到了九五至尊的希望。

    二.國民政府給予的優厚條件沒有實現,使得溥儀倍感失望。一個被保留封號的皇帝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害的溥儀叫人拿東西去外面賣來維持生計。

    三.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和遺老遺少們趕出皇宮,使得溥儀感到失望。打碎了他君主立憲的夢想。

    四.軍閥孫殿英制造的東陵盜竊案,是扒了溥儀的祖墳,讓愛新覺羅家族對新政權十分不滿。

    四.溥儀投靠日本最主要是因為日本的拉攏和欺騙。土肥原賢二向溥儀許諾出任滿洲國執政,並在偽滿稱帝,建元康德。

    溥儀本可像張學良那樣拒絕土肥原賢二的稱帝許諾,可溥儀卻在權力面前低下了頭,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

  • 3 # 小小小百科全書

    說到底溥儀之所以會當漢奸和日本人合作,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難逃權利的誘惑。愛新覺羅·溥儀,滿清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繼承皇位時還是一個三歲的吃奶孩子,說是溥儀繼承稱帝,但事實上溥儀只是掛了一個名而已,滿清真正的掌權人是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溥儀這個兒皇帝依舊無憂無慮的過日子。但很快歷史迎來了重大變革。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滿清政權瞬間陷入了動盪之中。清廷當時被迫重新啟用了袁世凱鎮壓革命。但最終袁世凱卻和孫中山達成了協議,袁世凱以逼迫溥儀退位為條件或許孫中山支援他成為大總統。因此溥儀成為了權利的犧牲品。

    民國元年,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但退位後的溥儀卻依舊可以住在宮裡。因為當初袁世凱和孫中山談判關於溥儀退位條件時,雙方達成優待清室條件八條規定,即清室退位後暫居官中,日後移居頤和園;仍用皇帝尊號,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每年提供400萬兩的費用;特別保護皇傢俬有財產等等。溥儀雖然皇位沒有了,天下沒有了。但他依舊在紫禁城可以逍遙度日,其排場和勢力依舊非常強。不僅袁世凱表示對溥儀效忠,很多手握重兵的軍閥和滿清遺老遺少都保持著親密的關係,為溥儀馬首是瞻。甚至在民國六年時期,終於滿清的張勳還導演了一出復辟的鬧劇。但十二歲的溥儀也僅僅是又做了沒幾天皇帝就被趕下臺了。

    成為喪家之犬的溥儀這時候才意識到權利的重要性。所以溥儀再次召集滿清遺老遺少準備再次復辟。並且溥儀希望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援。但西方列強雖然禮遇了溥儀,但沒有誰真正對溥儀給予真正的幫助。深受打擊的溥儀再次失望了。就在此時日本人再次和溥儀取得了聯絡。日本方面派出了土肥原賢二來遊說溥儀,希望溥儀可以擔任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這邊正愁著怎麼再次擁有權力呢。所以溥儀在聽到日本人要在東北建立偽政權後,就迫不及待的答應了。由此走上了漢奸之路。

  • 4 # 歷史今朝看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溥儀幼年登基,在位期間都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要說什麼大事的決策,官員任免,溥儀完全沒有行使過他的皇帝權力,等到他當了幾年皇帝的時候,武昌起義爆發了,這時候中國人心中都已經受到國外民主思想的影響,中國人肯定不願意還有皇帝的存在了,就都想推翻帝制,建立新的民主國家,分田地,有錢賺,有飯吃,所以自武昌起義開始,溥儀就被迫退位,溥儀的皇帝就不讓當了,可以說他還沒當明白,慶幸的是他還享受著皇室的待遇,每年他一大家子可以得到400萬兩銀子,住的地方是頤和園,還享受皇帝稱號,接待他的規格也是按照國外君主的禮儀,等等好處。

    這時候他被安排住在頤和園,這時候他也才幾歲,這時就要求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比如《十三經》,《朱子家訓》,《聖諭廣訓》等等古代文學,接受的是封建思想,直到有一天,溥儀來了一個英國老師,他接受的教育開始變了,變成了《世界地理》,《世界各國曆史》等等新文化,這時候溥儀心中的自由種子開始萌發,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他就想計劃逃離皇宮。

    其實溥儀會答應日本人當皇帝也是因為溥儀接受了西方文化,腦子裡更有自己的思想,不像以前在宮裡,什麼都是別人安排,這時候的溥儀長大了,心裡想著我本來就是皇帝,你們憑什麼讓我退位,搶我的江山,加上日本人的鼓吹,他更加堅定了答應復辟,就這樣他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 5 # 酉陽749

    感謝邀請。溥儀其實也是歷史長河中,隨波逐流的可憐人。從3歲被推舉為大清皇帝,到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他的一生,似乎沒有一件事情自己可以做主。筆者試從三個方面來回答提問者的問題。

    第一,個人原因。我們看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會發現相關監護人對溥儀的早期教育是失敗的。幼年溥儀,遊手好閒,無法無天,誰也管不了他。只有他的奶媽可以勉強鎮住他。這也算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和他建立早期的親密情感聯絡及精神控制的人。有一次,溥儀非常無聊,就去捉弄皇宮裡的一名老太監取樂,老太監被整得很慘,跪地苦苦求饒,溥儀不管不顧,充耳不聞。這時,他的奶媽出面勸阻。還說,皇上如果今天不聽我的話,我就不在這兒待了,我要回去了。溥儀不想讓奶媽走,就罷手了。這個老太監,也才終於撿回了一條命。我們近代中國民間,對付無法無天、不成器的兒子,貧寒之家,十在沒辦法了,就聽之任之,他的社會危害可能並不很大;家境殷實的地主之家,有可能會好吃好喝豢養在家,為防止其胡作非為、敗壞家產,兩害相權取其輕,讓其吸食土煙(按:為對抗洋鴉片的傾銷,中國鴉片種植、加工迅速本地化,故稱土煙。)以便實現精神控制。溥儀因為皇帝的特殊身份,其精神人格不健全,難以處理好人際關係,危害的很可能就是整個國家了。

    第二,民國政府。民國政府成立之初,對退位後住在皇宮裡的溥儀他們,還是不錯的。只是因為政局長期不穩,城頭變幻大王旗。溥儀最終還是被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皇宮。然而,噩運才剛剛開始。1928年,軍閥大盜孫殿英,趁亂盜掘洗劫了慈禧墓。慈禧的屍體被剝光衣服,拋棄在棺槨外,屍身長滿了綠毛。是可忍,孰不可忍。溥儀希望民國政府懲辦孫殿英,賠償損失。不料,孫殿英上下打點,賄賂高層,居然脫罪、自由。溥儀求告無門,對民國政府失望至極。他暗發毒誓,不報此血海深仇、不復興大清,誓不為人。

    第三,日本帝國主義。日本人不失時機地網羅這個“蒙塵漢獻帝”。金錢物質拉攏,精神蠱惑滲透。溥儀本就是個意志薄弱、難辯是非之人。最終他不得不聽信了日本人將會助其在“龍興之地”中國東北,復辟清朝的承諾。多年以後,據溥儀回憶,當他被從天津“護送”至由日本人嚴密控制的東北時。那個平日裡唯唯諾諾、謙卑有禮的“日本老朋友”,忽然臉色大變。溥儀甚至懷疑,這前後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毫無疑問,肯定是同一個人。須知,日本帝國主義者,既能柔順似水,亦可堅硬如鋼。一切皆以帝國戰略利益為準繩。此時,溥儀後悔莫及,只能任人擺佈,充當傀儡了。

  • 6 # 龍城浪子

    溥儀從一開始被慈禧立為皇帝就是他一生命運不由己的開始。溥儀登基的時候只有3歲,想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幹什麼、會幹什麼,大家心裡應該都有數,即使按清朝皇子5歲入書房讀書的標準,他也還差2歲呢。溥儀第一天入官的時候,見到病床上的慈禧,嚇得哇哇大哭,一個勁的要回家,慈禧由於已經病入膏肓,沒多久就讓人把溥儀帶下去了。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父親載灃一邊抱著只有三歲的溥儀一邊對溥儀說快完了,快完了,馬上回家。下面朝拜的大臣都覺得十分不吉利,登基大典怎麼能說快完了呢。這就是溥儀登基時候的狀態可以說在他自己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稀裡糊塗的被人硬生生的按到這把龍椅上。

    清朝結束後,由於民國的《清室優待條約》溥儀得以居住在皇宮中,隨著他漸漸長大對西學產生興趣,再加上他的英文老師莊士敦和一個洋派皇后婉容的影響,溥儀居然剪掉了鞭子,穿起來西裝,連生活方式都是一副西洋做派。可以說這個時候溥儀正在遭受西方新思想的衝擊,並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雖然溥儀前往東北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而且是民國政府不對在先,你承諾給人家每年四百萬,你不但沒給,反倒把人家趕出家門,由於你管理不善,導致人家祖墳被挖,別說作為曾經的皇帝,就是普通人也會心有怨恨呀。所以 溥儀前往東北,馮玉祥和國民政府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但不可否認歸根究柢還是溥儀的封建皇帝思想,使他走上了通敵的第一步。

    溥儀這一生的命運可以說完全不由他自己掌控,小時候慈禧立為皇帝,在東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成了籠子裡的金絲雀,只有新中國成立之後,暮年的溥儀才換髮了新的人生。

  • 7 # 伊斯旦丁

    溥儀去東北,只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和對未來憧憬的幻想!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王朝宣佈滅亡。

    清朝王朝雖然滅亡,但是與民國政府協商之下,仍保留下一些優厚條件,民國政府承諾,每年給清朝皇室,撥款白銀4百萬兩,作為皇室的開支用度,並同意,溥儀可以暫住在紫禁城中,史稱:“遜清小朝廷”。

    (末代皇帝溥儀照)

    這以後,溥儀就一直生活在宮裡,幾乎很少在外面露面,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也許,就不會有後面那麼多事了。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情況發生了變化,他就是馮玉祥,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帶兵攻佔了北京城,曹錕被迫下臺之後,北京城颳起了一陣,清王朝的復辟之風,清王朝的遺老遺少們,保皇派們,到處散播謠言,說溥儀要復辟,這件事鬧北京城人心惶惶,不得安寧。

    這引起了,馮玉祥極度反感,聯想到之前張勳復辟的鬧劇,為了以正視聽,也為了,將封建王朝的餘毒連根拔起,以絕後患,所以,馮玉祥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溥儀)

    但是,馮玉祥沒考慮到的是,溥儀這樣一個有著敏感身份的人,是很容易引起一些,別有用心的政治勢力的惦記,和利用的。

    果然沒多久,溥儀就被日本人弄到了東北,當起了傀儡皇帝!

    其實,如果換了角度,來看這件事,既然溥儀已經服從民國政府,也樂意呆在宮裡,民國政府就應該重視這件事,即使要將溥儀趕出皇宮,也要妥善安置,派人嚴密監視,以防不測,畢竟,瘦死的駱途比馬大,雖然,清王朝已經是日薄西山,但是,它要想掙扎一下,也會給民國政府,造成一定的傷害的。

  • 8 # 逍遙浪子FF

    日本為什麼選擇溥儀做“偽滿洲國”的皇帝?首先,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歷史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中國東三省。直接吞併東三省,日本方面也是有顧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日本自身方面來說,日本的目標是全中國,這是其在中國的戰略目標。而佔領東三省只是其第一步策略,為的就是實施全面的高壓殖民統治,瘋狂掠奪各種戰爭物資,並以東三省為立足點,遏制中國關內其他地區,為實施全面侵華,做好充足準備。而當時日本製定的既定方針就是“以華制華”,這樣做,也可以使日本的軍力最大程度盤活;

    2.中國方面而言,當時民眾反抗日本侵略統治的情緒愈演愈烈。佔領東北鎮壓抵抗,就意味著日本必須消耗大量的軍事力量,而維繫軍事力量的強大,必定會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這種消耗,是日本軍國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他們正處於積累準備階段,而為了維護僅僅一個東三省的統治而消耗國力,顯然不是精明狡猾的日本人願意的;

    3.從當時的國際社會來看,當時所謂的“國際聯盟”也對我東北地區不懷好意,意圖將這裡變成其共同支配的地區,這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同時也會打亂日本的戰略部署。但當時日本處於各方面考慮,還不具備與西方列強直接翻臉的資本和實力。所以,建立一個傀儡政權,實現其“以華制華”的方針,既避開了“國際聯盟”的制約,又維持了自身的既得利益。

    “九一八事變”時,正在準備進攻的日本軍隊。

    “九一八事變”時,我東北軍將士。

    那麼日本為什麼要選擇溥儀來做這個“偽滿洲國”的皇帝呢?除此以外,沒有合適的人了嗎?一下幾點原因恐怕能說明問題。

    首先,從溥儀自己的私人情感來講,從權利的最高位跌落到一無所有,其心裡落差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為了恢復自己曾經的輝煌,日本人給出如此具有誘惑力的“毒蛋糕”,心性迷失,恐怕也會毫不猶豫的吃下去;

    其次,日本人是看中了溥儀皇族身份的。眾所周知,清朝是以東三省為根基而發跡的。雖然在關內統治,但關外是其老家,有著龐大數量的“皇親國戚”。雖然清朝滅亡了,但老家還有不少的舊的“貴族階層”以及他們的遺老遺少。他們的內心深處,對取滿清而代之的任何形式的統治,都是牴觸和不認可的。那麼由出身皇族正統的溥儀繼續統治,他們是期待的,至少可以期待翻身,重新享受貴族身份所帶來的上層尊嚴和物質保障。這一點,狡猾的日本人不會看不到的;

    第三,對於平常百姓而言,需要的是一種安定的生活,尤其中華民族“知足常樂”的傳統根深蒂固。但是,清朝滅亡後,軍閥四起,搶地盤、奪利益,各路軍閥連年征戰,帶給人民的是家園被毀、顛沛流離。對人民所造成的創傷,永遠揮之不去...一些思想守舊的人,骨子裡對於綠林出身的張作霖本人以及其所進行的軍閥統治,是不喜歡的。所以,他們內心認為,曾經在皇權統治下,至少,日子過得是安穩的,所以對愛新覺羅家族的皇權統治充滿了期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溥儀是被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所推下帝位的。當時的蔣介石國民政府也跟溥儀沒有聯絡。所以,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對國民黨政權、對蔣介石的權利機構是有仇恨的,這正是日本人看重溥儀身上肩負的所謂“國仇家恨”,是有利於日本方面的。

  • 9 # 侃史聊世

    其實對於溥儀來說,他內心肯定是想清朝復辟的。他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雖然滿清滅亡的時候他還小,但等到他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我認為他內心肯定不想成為滿清的最後一位皇帝,只要他覺得有一絲讓滿清復辟的希望,他都會選擇去做,哪怕成為歷史的罪人。這時候,日本出兵侵略中國,佔領了東三省。同時日本人找到溥儀,溥儀覺得滿清復辟的希望來了。為了復辟滿清,溥儀選擇投靠日本人,做了傀儡皇帝,以達到利用日本人來複闢滿清的想法。可是等他做了傀儡皇帝后,發現日本人的所做所為跟他所設想的並不一樣,日本人完全只是利用他,通過他出兵中國,達到佔領整個中國的想法。

    愛新覺羅·溥儀,出生於1906年2月7日,清朝末代皇帝,字曜之,號浩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在孫中山的領導之下,革命形勢一下子席捲全國。袁世凱為儲存他自己親自建立的北洋軍實力,以儲存自己的地位,取得自己的利益,與革命軍達成協議,只要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實現共和,他就可以取代孫中山當選民國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清朝統治宣告結束,這時溥儀才6歲,什麼也不懂,只是一個愛玩的小孩。

    1917年6月,這時袁世凱已死,北洋軍已經分裂,張勳利用大總統黎元洪和內閣總理段祺瑞“府院之爭”的矛盾,藉口進京調停,率領10營5000“辮子軍”進京,結果他率“辮子軍”進京後,卻乘機搞了一出復辟鬧劇,在7月1日,把已經退位5年的溥儀搬出來復辟。這時溥儀才11歲,雖然比當年6歲懂得多了許多,但還是太小,自己並不能左右什麼。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係軍閥吳佩孚和奉系軍閥張作霖為爭奪北京政權而進行的戰爭),結果直係軍閥第三軍司令馮玉祥倒戈,發動“北京政變”,率部隊回京軟禁賄選總統曹錕,導致吳佩孚下臺。馮玉祥無視之前清朝和國民政府雙方約定的《清室優待條例》,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馮玉祥獲得大量宮中財物。這對於已經18歲的溥儀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屈辱,可是他又無能為力,被迫搬離皇宮。

    雖然溥儀搬離皇宮時帶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不缺錢花,在東北還有不少皇傢俬產,可是卻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搬出紫禁城以後,溥儀先在一座王府裡暫住,隨後又在日本人的保護下逃到天津,躲進日本設在天津的公使館。公使館太擠,溥儀又出去租房,在一個前清軍官的邀請下,住進了“張園”。

    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人都會很窩火,都會不認命,何況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再說當時的民國,軍閥混戰,整個社會亂得一塌糊塗。只要有機會,是很有可能重新再來的。

  • 10 # 一直快樂的小螞蟻

    在歷史的硝煙中,從來沒有說是與對,而是對個人的利與弊,清朝作為封建王朝的餘暉,也是中國近代史中晦暗和殘破的一頁。今天咱們要說的主人公就是這片餘暉中最後一任統治者溥儀。一生波折,最後在北京城變成了一個最普通的老爺子。

    溥儀三歲就在慈禧的一道懿旨下成為皇帝,幼時的他無憂無慮,只知道當皇帝所有人都會對自己謙讓,能夠享受一切榮華富貴。但是好景不長,城外爆發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國政府,城內孤立無援,軍閥袁世凱伺機行動,給滿清壓力使其退位,而自己也當上了民國大總統。

    後來溥儀被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皇宮,帶著皇宮裡面的錢財和家室離開。實際上,這時候的溥儀是心有不甘的,他認為自己的滿清還能,而這只是暫時性的離開、他和那些前朝遺老一直不敢忘卻愛新覺羅的威嚴和統治。

    出了紫禁城的溥儀,越發覺得外面的世界新奇有趣,暫時先把復辟一事放在一邊。他總是帶著自己的皇后出入高階娛樂場所,或是跳舞,或是演奏樂器。無不透露著他對西方文化的熱愛。

    改變溥儀現狀的則是一起震驚全國的皇陵盜竊案。當時的一名軍匪孫殿英貪圖滿清東陵的陪葬品,竟然強行將皇陵開啟,將裡面的帝王陪葬品洗劫一空。甚至為了得到慈禧嘴裡的夜明珠,將屍體劈開,可見這名軍匪的野蠻和貪婪。

    事情傳到了溥儀的耳邊,他被氣得不能站穩,發誓一定要報仇。他給當時的這名軍匪的首級蔣介石寫信,讓他嚴肅處理,但蔣介石以冷談的迴應讓他等著。

    果然,孫殿英一眾人將財產全部瓜分,沒有給溥儀任何交代。溥儀深感皇室尊嚴被侮辱,心中憎恨,覺得自己滿清權貴的地位沒有任何效力,再加上當時滿清遺老的教唆,又讓他復辟的念頭發芽。

    之後溥儀和日本人越走越近,日本人知道溥儀身份的與眾不同,想以他的身份和影響力來達到自己佔領東三省的目的。而當時的溥儀也是心中打著自己的算盤。他知道東北的煤礦和鐵路都是極好的資源,如果在這裡建立帝國,一定可以和他們制衡。

    雖然一些大臣甚至是自己的皇后都告誡他不要落到日本人的圈套,但是一腔報仇的願望不可遏制的燃燒,急切渴望權利的溥儀在和日本人商量好後,就從天津趕往日本。在日本人支援的典禮上,溥儀還穿著前朝的龍袍來坐上皇位。

    溥儀上任後,積極推行著自己的改革,和各國交好進行領事訪問,還在日本人面前進行演講,聲稱改良和推行的政策。但是日本領事卻像看待笑話一樣對他說的置之不理。

    日本人將本土人遷移東北作為殖民地,在這裡進行軍事基地,將日語作為國語。溥儀這才意識自己真的沒有實權,被日本人利用,當了個傀儡皇帝,他投靠日本人,本是想為自己爭口氣,來報復民國,沒想到卻被日本人先利用上了。

    但是已經無可挽回,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溥儀才從日本人手裡逃脫。但是等待他的又是牢獄的改造。不過國家領導人對他挺重視,改造後,讓他做了一個普通人,在北京生活,還有了一個老伴。晚年比較幸福,也是有所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令你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