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49335806342

    李隆基,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三個孩子

  • 2 # 使用者4409195285889

    太平公主是高宗和武則天最小的女兒,身為母親最小的女兒,她非常受寵。她哥哥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即唐玄宗,稱呼太平公主為姑母。

  • 3 # 多彩小貓8d

    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三個孩子。所以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 4 # 卜眾藥

    太平公主在唐朝留下濃墨重彩,政治上的能力與果斷,曾得到武則天的極大肯定,這位權傾一時,“幾乎擁有天的”公主,其實不太平。

    武則天把持朝政時,這位好權勢的太平公主有著獨特的見解,諸多事也聽從她的意見。因此,太平公主的血液裡,有著似乎母親的極不安分,野心勃勃的覬覦高高在上的皇位,想象著君臨天下。

    她曾經參加過三次政治鬥爭,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寵愛著張昌宗兩兄弟,臥病在床也是兩兄弟服侍,這兩兄弟也頗有取代李武兩家的意思。那太平公主能讓他們麼?太平公主暗中聯絡人馬,殺死了張昌宗兩兄弟,這就是“神龍之變”。武則天見大勢已去,才傳位李顯,李顯也封她為鎮國太平公主。

    李顯登基後,凡事都是韋后打理,韋后的勢力突然壯大,也提拔了韋家勢力,甚至想毒死李顯。太平公主一看,這好不容易奪回的李氏江山,豈容她人作為。於是,聯合李隆基剷除韋后。新登基的李旦給了太平公主諸多權利。

    太平公主想抓李隆基的小辮,逼李旦廢太子。想製造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的矛盾,甚至想毒死李隆基,但都沒成功。她又勸李旦,說太子要造反。可是,李旦是個怪人,非要傳位給李隆基。這也是李隆基登基後要賜死太平公主的原因。

    李隆基登基後,太平公主逃如南山佛寺,唐玄宗賜太平公主死罪,夫君的墓也被剷平。

  • 5 # 子夜天明

    因為太平公主在李隆基當了皇帝之後,權勢越來越大,朝中的大多數官員都出自於太平公主門下,李隆基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不可能允許自己已經做了皇帝,而旁邊卻還有一個女人可以對朝政指手畫腳。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武則天說她有自己年輕時的樣子,武則天是將太平公主當做接班人來看待的,所以,太平公主在母親的薰陶下,她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

    而當神龍政變之後,李顯做了皇帝,李顯是一個懦弱之人,所以,這時候他的皇后,韋皇后和他的女兒安樂公主開始把持朝政。

    而這個時候有兩個人都很不開心,一個是太平公主,一個是李隆基,太平公主是想成為武則天這樣的人的,而李隆基也是想做皇帝的。

    而這個時候,兩個人就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但是這個時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地位是不對等的。

    李隆基當時是什麼身份?他是李旦的庶子,他不是嫡長子,即便以後自己老爹做了皇帝,他也繼承不了皇位。

    而太平公主為什麼選擇李隆基合作一起對抗韋氏家族?就是因為李隆基身份低微,即便除掉了韋氏家族,這功勞和利益,大多數都要給到自己而不是李隆基,而這時候,精明的李隆基當然是知道這一點的。

    而後,除掉韋氏家族的大好時機來了,因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做了一件傻事,她們合謀將李顯給毒死了,就這樣,倒黴催的李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兒害死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趁機用這件事發動了政變,將韋氏一族全部殺光了。

    在誅殺韋氏一族時,李隆基還做了一件事情,他順道將太平公主當時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兒一起給殺死了。也就是說,李隆基在和太平公主合作的時候,他就已經做了長遠考慮,他一定會有和太平公主交鋒的一天,所以,他很果斷的除掉了上官婉兒。

    而李顯死了,韋氏家族也除掉了,這個時候,李隆基他老爹就做了皇帝,李旦知道他這個皇帝是怎麼來的,於是,他將李隆基封為了太子。

    而這個時候,誰最不開心?是太平公主,以前的李隆基是個小嘍嘍,是自己的棋子,但現在不一樣了,李隆基做了太子,也就是說,他以後是會做皇帝的。

    到了這個時候,太平公主已經將李隆基作為了自己最大的威脅,因為合作這麼久,她看清了李隆基的野心。若是李隆基做了皇帝,他是一定會除掉自己的。

    所以,這個時候,太平公主已經轉移了矛頭,她已經開始暗中想要除掉李隆基,她讓大臣們上書,請求皇帝廢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因為李隆基不是嫡長子,當然,最後李旦沒有這麼做。

    而太平公主想要暗中除掉自己,李隆基自然知道了,所以,這時候的兩人就已經處於了明爭暗鬥之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到了這個時候,李隆基還是幹不過太平公主,在李旦做了皇帝后,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權勢達到了頂峰。

    而李旦和李顯基本一個樣,你說他韜光養晦也好,說他懦弱也好,反正,他就是不管事,不作為,任憑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鬥個你死我活。

    但是,到了最後,李旦的一個決定卻讓的太平公主有些措手不及,李旦不幹了,他要退休,他要做太上皇,於是,李隆基就這樣成了皇帝。

    而當了皇帝的李隆基自然不一樣了,他已經有了和太平公主對抗的資本。而太平公主顯然也知道了這一點,於是,她秘密造反。

    而這個時候,就是看誰快的時候,而結果顯然是李隆基要更快,他派御林軍將太平公主的勢力一網打盡,而最後,太平公主被賜死於家中。

    這就是整個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糾葛了,一山不容二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所以,不是李隆基死就死太平公主死。

  • 6 # 歷史清單

    唐玄宗李隆基幹掉太平公主,表面上是國君除掉了開國君臣,實際上不過是皇帝收回自己的權力罷了。至於二人的關係,還需進一步瞭解。

    武則天在位

    武則天登基以後,對於權力的渴望達到了空前的地步,至於唐朝的皇族,他更是大力打壓。當時的李隆基還只是個楚王,受到武則天各方面的監視,更是被幽禁在宮中數十年,數十年的生活讓他對武則天是無比的痛恨。

    李隆基從小就受到了權勢的薰陶,對於權力的渴望也是一步步提高。他見證了宰相張柬之等人趁武則天病入膏肓發動“神龍政變”恢復大唐,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這也為以後的政變提供了很多的經驗。後來他也是從潞州返回長安,一路上不僅結識了多位勇士,更是在軍中提高了威望。當時上位的皇帝是李顯,但是他太過於懦弱,權力被韋皇后還有她的黨羽奪取,這也為他順利奪取勢力起了一定的作用。

    李隆基奪權

    韋皇后掌握權勢後,開始對恢復唐朝勢力的功臣們進行打壓,他們不是被貶,就是身死,就連太子李重俊都被殺死。 這個時候的韋皇后已經打算做第個“武則天”,這個時候李隆基知道機會來了,就聯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進行政變,韋后集團,包括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人相繼被殺。

    然後是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即位,而李隆基也是順利成為了太子。可是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因為本身就權勢大,再加上幫助皇帝登基,權力變得更大,因此開始參與政事。這讓李隆基看在眼裡,自然是不能允許他這麼做,而太平公主這個時候也是對這個阻礙自己的東宮太子很是不順眼,所以兩人也是展開了爭鬥。這一切李旦都看在眼裡,不過一邊是自己的姊妹,一邊是自己的親兒子,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沒辦法了,就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而李隆基順利登基。

    大結局

    登基後的李隆基雖然沒有自己的父親有威嚴,但是他的勢力也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太平公主知道自己的希望渺茫,就趁機發動政變,企圖奪取政權。可是最後卻失敗了,趕緊跑到了寺廟當中。可是李隆基怎麼會放過他,最後還是李旦出面,不過太平公主也是沒有逃過被賜死的結局。

    不得不說太平公主是一個能人,但是在歷史的舞臺上他畢竟是一個女子,完全不可能成為武則天。而她也無法和李隆基合作,最後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兩虎相爭必有一死,太平公主就是如此。

  • 7 # 秉燭讀春秋

    古人云:“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在後來殺死了曾幫助過自己的姑姑,都是爭權奪勢惹得禍。換言之,他姑姑太平公主也不是平白無故的幫助他,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權力。

    姑侄二人為了共同的利益,暫時結成了同盟,當外界環境打破平衡時,曾經的盟友瞬間變成了仇敵,不是你起就是我亡,政治這東西就是這麼殘酷。

    ▲李隆基

    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此女類母”。也就是說太平公主從小耳染目濡母親的所作所為,具備了武則天的政治野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所言不虛。

    太平公主掌握權力始於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第二次做皇帝時。李顯是太平公主的三哥,李顯這個皇帝做得有點窩囊。

    首先怕老婆,他的老婆韋后是個權力慾很強的女人,最要命的是她和李顯生了一個同樣是權力慾很強的女兒——唐朝最美公主「安樂公主」。

    有道是:“三個女人一齣戲”。一個窩囊皇帝,外有一個強勢的妹妹太平公主,內有強勢的老婆和女兒。李顯的權力被兩派女人瓜分。雙方都想掌握更高權力。

    ▲韋后

    首先“後黨”韋后出招了。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為了奪權,用毒酒毒死了唐中宗李顯。韋后立了一個傀儡皇帝——16歲的李顯小兒子李重茂。改年號為唐隆。韋后效仿婆婆武則天臨朝稱制。

    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的陰謀昭然若揭,這是想效仿武則天奪取李唐江山的節奏。

    此時太平公主不幹了,她聯絡當時小皇帝李重茂倚重的叔叔——太尉李旦,也是自己的四哥。

    李旦是李顯的弟弟,武則天的第四子,他也曾經做過皇帝,不過後來被武則天廢了。

    李旦有個兒子叫李隆基,他是李旦的次子。太平公主是他的姑姑。

    此時李隆基年方25歲,血氣方剛文武兼備,關鍵他在朝中結交了一些重要將領,也就是人脈很廣。姑姑太平公主就和李隆基結成了聯盟,二人聯手殺死了韋后和安樂公主。這就是歷史上了“唐隆政變”。

    ▲安樂公主

    李隆基為何要殺死姑姑太平公主?

    殺死了韋后和安樂公主後,小皇帝李重茂很知趣,他一看朝中都是李旦和李隆基的親信,這個皇帝自己做不長,於是把皇位讓給了叔叔李旦。李旦因此第二次稱帝,史稱唐睿宗。

    李旦和李顯能力不相上下,都是平庸之人,他的權力其實就是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奪來的。

    李旦當皇帝后,把權力下放給了妹妹太平公主。自己當一個安穩的皇帝。這樣說吧,朝中十個官有八個是太平公主的人。太平公主成了實際掌權人。

    李旦做了兩年皇帝后,他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李隆基。

    其實李隆基沒資格接替皇位,因為他哥哥李成器是嫡長子,李成器才有資格接班。但是李旦考慮到李隆基奪權功勞最大,最終還是讓李隆基做了皇太子。

    ▲太平公主

    李旦說是退位,其實沒有全部交權,他當上了太上皇。(腦補清朝時期的乾隆和他的兒子嘉慶情況,兩者很相似)這就讓李隆基的地位很尷尬。李隆基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就要收回皇權。這就觸及了姑姑太平公主的利益。

    李隆基要權力,太平公主不放權力,兩者漸漸產生了矛盾,太平公主之前專橫跋扈慣了,這都是之前哥哥李旦縱容的結果。

    太平公主幹脆聯絡朝中宰相竇懷貞等人陰謀廢掉李隆基,李隆基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高力士等大臣擁護下,果斷髮動政變,殺死了宰相竇懷貞等人,最終沒有放過曾經幫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賜死了太平公主。這次政變史稱“先天政變”。因為這一年李旦退位,李隆基稱帝,改年號為先天。故此得名“先天政變”。

  • 8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一、太平公主其人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李顯、李旦之妹。史稱她:沈敏多權略,為武則天所寵愛。武則天曾說:’吾女類我’。太平曾參與張柬之等發動的‘神龍政變’,把武則天趕下臺;與李隆基合謀發動‘唐龍政變’一舉滅掉韋武一黨,是一個追逐權勢,心思縝密,膽大妄為之女人。

    二、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二人矛盾之演變

    (1)曾經的戰友

    在韋后與安樂公主母女倆,毒殺中宗李顯後,韋后令其韋氏親族分別把持軍政要職,準備臨朝稱制。

    在此千鈞一髮之際,李隆基與太平合謀,聯絡羽林軍,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氏一族。

    韋武既滅,朝廷易主,睿宗即位。因而太平公主更是立下不世之功,被晉封萬戶,成為大唐最有權勢的第一公主。太平因勢利導,權傾朝野,當時宰相共七人,有五人是出自其門下。睿宗對太平亦非常信任,封她為鎮國太平公主,還任其干涉朝政,文武百官多依附於她。睿宗也一直努力平衡兒子與妹妹之間的矛盾,但適得其反,導致了二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2)互為對手

    唐隆政變後,太平對年輕有為的李隆基,亦刮目相看,覺得他青年才俊,有魄力、有能力,會成為自己的強勁對手。同時李隆基也對其姑姑的膽大心細,謀略老道,心狠手辣也有了一個清醒的認知。雙方都把當時的盟友看作未來的對手來互相防範。

    (3)矛盾升級

    二人猜忌愈深,為板倒李隆基,太平竟然極盡挑撥離間、造謠之能事,讒間東宮,謀生內變。然睿宗到是個和事老,他雖放縱太平為惡,但最後還是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登基後,太平竟然一條道跑到黑,妄圖要把其拉下皇位。

    開元六月,太平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湜及奸僧慧範等一幫死黨,圖謀廢立,還與宮人元氏企圖下毒害死李隆基。

    (3)痛下殺手

    太平圖謀不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剛剛登基的李隆基的皇權。這時大權在握的李隆基,依然演出了唐隆政變先發制人的一幕好戲,面對舉起屠刀,亡命一搏的姑姑,他出其不意果斷下手,快刀斬亂麻,將太平黨羽一網打盡,賜死太平及諸子數人。惟薛崇簡多次勸諫太平交出權力,反被母親鞭撻,特免死,仍給原官,賜姓李。

    龍爭虎鬥,李隆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然開元盛世的序幕亦徐徐拉開!

  • 9 # 紅袖香

    生於皇家,追逐權利已然成了一種本能,親情也好,愛情也罷,在權欲面前變得似乎無足輕重了。在權利面前,昨日拔刀相向的二人,今日會成為肝膽相照的朋友。沒有永遠的親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也適用於皇室子弟。

    唐玄宗你父親李旦與太平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們都是武則天與李治的愛情結晶。由於太平公主是最小的女兒,所以自小父母寵著,兄長讓著,享受著眾星捧月的生活待遇,這一直持續到李旦登基稱帝。

    李旦對於自已的這位親妹妹自不必說,賞賜金銀財寶無數,良田肥土萬頃,朝中大事小情都要詢問過太平的意見,這位公主在朝中的勢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滿朝文武大臣,都要匍匐在她腳下,頂立膜派,除了一個人,他就是侄子李隆基。

    年少的李隆基頗為英明神武,韋氏集團的覆滅,可謂是他一手策劃的,有謀略,有手段,是當皇帝的料。在韋氏集團掌權時,太平公主過得步履維艱,惶惶不可終日,生怕韋氏會突然拿她開刀。萬般無奈之下,太平決定聯播侄子他隆基,消滅韋氏一族。

    韋氏被滅後,李旦被扶上位,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太平公主與皇帝哥哥,平起平做,共享國事。隨著侄子勢力的不斷壯大,太平敏銳地預感到,李隆基不是個任人拿捏的主兒。為了可以繼續掌握大權,享受無上榮耀,太平公主開始與侄子“鬥法”。

    再次稱讚下年少的李隆基,頗有當年李世民的風範,他先下手為強,包圍了太平公主一行人,走投無路的太平,不得不俯首稱臣。李隆臣一紙詔書下來,太平公主便在家中自行了斷。

    堂堂的大唐公主,最終還是淪為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生在皇家的悲哀啊。

  • 10 # 南言舊事

    唐玄宗殺掉太平公主的原因無外乎是“權力”二字,任何一個朝代的宮鬥戲,可以說都是圍繞著“權力”展開的。一旦對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有了威脅,什麼親情、感情都要往後靠了。我們普通人也不例外,親人之間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例子太多了,何況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之間發生的是你死我活的“皇權”爭奪戰。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在幼年的時候,曾因為替她的外祖母祈福的原因,出家成為道士,“太平”就是她的道號,她只是名義上出家,實際上仍然住在宮中。後來,由於吐蕃點名要太平公主和親,而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自己的女兒遠嫁,就修建了太平觀,讓太平公主正式出家,以迴避吐蕃提出的和親,但這只是避免和親的權宜之計。

    在武則天當政期間,武則天因為太平公主的長相和性格都非常像自己,所以對她也是比其他子女要寵愛的多,很多朝廷政事,武則天都和太平公主商量,但卻不允許對外說,只是母女二人私下行為。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誅殺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讓位給太子李顯。而太平公主因為參與政變有功,被封“鎮國太平公主”。在唐中宗李顯繼位後,太平公主參與政事的事也從幕後走到了臺前,正式參與對朝廷大事的處理。

    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氏與女兒安樂公主,也同樣貪戀權力,也許唐朝的女人都多多少少受到武則天的影響吧。由於太平公主為人多謀善斷,性格強勢,所以皇后韋氏與女兒安樂公主,唯獨害怕太平公主。但是權力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為了效仿武則天,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被權力迷昏了頭的韋后與安樂公主,竟然將唐中宗李顯毒死了。她們也不想一想,將自己的丈夫、父親毒死,對她們自己有什麼好處?想效仿武則天登基?有點太自不量力了。

    太平公主隨即擁立溫王李重茂登基,即唐少帝,讓韋皇后和相王李旦參與政事,但是韋皇后卻想拋開李旦,由自己獨自掌權。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公主讓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等人,和相王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一起密謀除掉亂政的韋皇后,李隆基在大將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支援下,最終一舉成功除掉了韋皇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隨後,太平公主將剛剛登基不到一個月的唐少帝李重茂拉下皇帝的寶座,復為溫王。太平公主等人又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太平公主也因為擁立有功,晉封萬戶,成為唐朝公主中封賞和地位最高的。

    唐玄宗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對擁立有功的人員進行封賞,將功勞最大的兒子李隆基立為太子。而太平公主,也認為是自己給了唐睿宗再次做皇帝的機會,所以頗為居功自傲,對朝中的大事參與度非常高。再一個,由於她多年參與處理政事,其議政理事的能力也的確比唐睿宗要強的多。隨著太平公主逐漸掌握了大權,甚至將唐睿宗都架空了,太平公主在朝中也培養了一大批心腹,當時有七位宰相,有五個都是太平公主的心腹。

    隨著權力越來越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也有了效仿母親武則天的打算,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第二位女皇。太平公主認為她成為女皇最大的障礙,就是素有大志、做事果斷的侄子太子李隆基。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尋找機會實現自己的皇帝夢,太平公主決定想辦法廢掉李隆基,先換一個懦弱、聽話的太子。

    太平公主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大量的耳目,暗中監視李隆基,隨時掌握他的一舉一動。另外,太平公主經常在哥哥唐睿宗李旦面前搬弄是非,挑撥他們父子關係。時間久了,唐睿宗也有點相信太平公主的話了,就對李隆基有了些許懷疑。但這個唐睿宗本身性格非常懦弱,也許是在其母親多年的高壓下養成的軟弱難以改變了,他雖然對兒子李隆基有點懷疑,但也沒有對其採取什麼行動。

    一直等著唐睿宗廢除李隆基太子之位的太平公主,見唐睿宗並沒有要廢太子的打算,就想再刺激唐睿宗一下,將他激怒。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天空出現彗星,太平公主就安排親信心腹向唐睿宗說:“從天象看,皇太子是要當天子了。”太平公主的本意是希望激怒唐睿宗,挑撥唐睿宗和太子李隆基的關係,也許唐睿宗一生氣,就將李隆基的太子之位給廢了。

    誰知道,窩囊慣了的唐睿宗,對皇位也沒有多留戀,竟然立即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這一下,太平公主就弄巧成拙了,李隆基竟然順利登基了,即唐玄宗。在李隆基登基後,太平公主依然不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可是李隆基和他那個窩囊老爹可不一樣。

    太平公主認為只有繼續參與政事,掌握權力,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女皇夢。於是,太平公主就決定動用屢試不爽的“政變”了,她串通宰相竇懷貞、肖至忠等人,密謀廢掉唐玄宗李隆基,另立新君。同時,太平公主又收買宮女,準備在進獻給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又密謀發動兵變,事先得到訊息的李隆基,親率太僕少卿李令問、王守一、內侍高力士、李守德等親信十多人,命王毛仲率武裝家兵三百餘人,將預謀兵變的太平公主黨羽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宰相岑羲、蕭至忠殺死,尚書右僕射竇懷貞也在亂中自殺。

    見大勢已去的太平公主逃入寺廟,直到事發三天以後才出來。太上皇李旦對這個妹妹還是非常寬大的,他出面請求兒子李隆基赦免太平公主的死罪,但遭到了李隆基的拒絕。隨即,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將太平公主賜死在她自己的家中。

    也正是因為宦官高力士等人,在這次處置太平公主的政變中立了大功,讓唐玄宗對宦官更加信任,也開啟了唐朝宦官權勢盛於朝堂和後宮的局面。

  • 11 # 使用者崑崙

    尾大不掉。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不除,後患無窮。古時政治不講什麼宗室。李世民就是實踐者,挑戰底線,古今不可。

  • 12 # 棲鴻看紅樓

    權力之巔的空間太小,容不下兩個人並立。

    說人話:就是為了奪權。

    唐玄宗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曾經是戰友加盟友。不過那是在對付韋后的時候:當時唐中宗李顯已死,繼位的是李顯的庶子,韋后以太后身份掌握國家權力,很可能會發展成下一個武則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兩個姓李的看不過,聯手幹掉韋后,扶李旦登基。

    李旦是太平公主的的哥哥,是李隆基的父親。這個人性格軟弱,對權力的慾望不強烈。所以他當皇帝,很多事情都聽妹妹和兒子做主。據說每當有大臣奏事,他就會問:公主(太平)知道嗎?大臣回答:公主同意。他就會再問:三郎(李隆基)知道嗎?大臣再回答:太子同意。於是李旦就同意了。

    換句話說,雖然皇帝是李旦,但國家權力,實際是掌握在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手裡。

    嘿,你聽過共享單車,聽說過共享權力嗎?到這時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早已不是“政治同盟”,而是“敵我矛盾”了。

    也不光是李隆基不放過太平公主。反過來說,太平公主也很想幹掉李隆基的。

    兩強相鬥,勇者勝。如此而已。

  • 13 # 滄海一粟7528

    很簡單因為權力。

    確實沒有太平公主的勢力,李隆基就算有力量殺死韋后一黨,也沒有本事收拾韋后死後的政治勢力。從這個角度確實是太平公主幫了唐玄宗。

    但是,無情最是帝王家,太平公主幫李隆基平定局勢,並不是她有多麼的看得起侄子李隆基,而是種種跡象表明,韋后想做武則天第二,推翻李唐王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作為大唐鎮國公主,如果唐王朝都不存在了,她也不可能存活。因此,太平公主幫李隆基完全是自保,更是為了權力。

    所以,在推翻韋后的政治勢力劃分中,太平公主一方面繼續培植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極力阻止李隆基成為太子。就是覺得李隆基英明神武,不好控制。

    沒阻止李隆基成為太子,就處處限制李隆基的權力,阻止李旦禪位給李隆基。

    可以說太平公主早早的與李隆基接下了樑子。李隆基登基後,太平公主的權力已經大到嚴重威脅李隆基的皇位了。

    太平公主因為權力與唐玄宗結仇,唐玄宗又因為權力不得不除掉太平公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同學畢業論文沒過怎麼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