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胸心外科徐醫生

    原因很簡單,兒科醫生太少了。白班可能都不夠用的,夜班就不用想了,醫生也是要休息的啊。

    用一個數據說明情況:成年人差不多400個人配比一個醫生,兒童差不多2000個配比一個醫生!這個資料是很嚇人的,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兒童醫院永遠都是擠爆狀態,因為兒科醫生實在是少。我們國家兒科醫生缺口那麼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兒科醫生工作壓力太大了,勞動強度特別大,有的兒科醫生一天要看一百多個孩子,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現在醫療環境不太好,這點也很殘酷。孩子生病,家長著急,而兒童和成人不同,很多孩子主訴不清,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比成人難得多,有時候短時間內很難做出正確的診斷,但是家長不理解,很容易把怒氣發洩在醫生身上,醫生只能默默承受,這也導致了兒科醫生成為高危職業。醫患衝突嚴重已經是中國醫院無可爭議的事實,根據《中國醫生執業狀況白皮書》,截至2018年1月9日,中國有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衝突,其中經歷過語言暴力的佔51%。兒科因為兒童家長對孩子關注度高、醫生缺口大、小兒病情變化多端等因素,醫患衝突格外嚴重。

    第三,兒科醫生的待遇在醫生裡面相對較低的。大多數醫務人員的績效獎金是跟病區收入正相關的,兒童患者的重大疾病和疑難雜症的比例要比成人少很多,所以總體的醫療費用也比成人少得多。目前兒科的部分收費雖然高於成人醫院,但是每個患兒檢查時佔用的時間相較成人更長,家長陪護產生的損耗大等,產生的經濟效益遠不及成人醫院。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由來已久,從1999年到2015年,中國兒科醫生在15年間僅增加了約5000人。中國每年有80萬醫科生畢業,成為醫生的只有2.2萬人,而成為兒科醫生的只有300多人。在醫學生中流傳著一個順口溜,“金眼科,銀外科,打死不去小兒科”。這句話雖是玩笑話,但是在目前來看,願意選擇兒科的還是少數。根據我自己的情況,我們班最後選擇兒科的只有一個。這就是現實。

    第四,兒科醫生流失嚴重。根據《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資料顯示,2011-2014年,中國兒科醫師流失人數為14310人,佔比為10.7%。其中,35歲以下醫師的流失率為14.6%,這個年齡段是兒科醫生的主力軍,卻是流失率最高的年齡段。35歲-45歲醫師流失率為11%,45歲-60歲醫師流失率為6.8%。近年來,流失率更高,更多的兒科醫生離開了原來的崗位。

  • 2 # 藥師管藥事

    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醫院缺兒科醫生,醫生的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尤其是兒科,兒科醫生的收入更低,風險卻特別大,古時候兒科又稱啞科,診斷難度大。家屬不理解,打罵醫生護士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醫院晚上兒科不開診的原因。

  • 3 # 驚蟄未至

    某省級三級甲等醫院綜合兒科,工作十年來科室一線醫生最多的時候30個,現在只剩下14個,今年計劃招聘10人,結果只來了3個,其中還有一人一懷孕2個月。現實情況就這樣,也許是全國兒科處境的一個縮影吧。

  • 4 # Linda家庭育兒

    夜間不開設兒童門診,我猜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兒科醫生有所欠缺吧。

    現在的醫學院裡,願意從事兒科的醫學生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兒科工作量大、診治物件多且最易發生醫患糾紛等原因。

    兒科醫生數量銳減,很多醫院只能保證白天的兒科診室,畢竟醫生也是人,也需要有休息的時間。

    況且,會在夜間送醫的幼兒,幾乎都是急病或危重等情況。

    而此類病人,就醫時最好還是送往專門的兒童醫院診治最為合適。

    畢竟,全科醫院的一些搶救裝置、兒童藥品等,都不如專門的兒童醫院齊備。

  • 5 # 黃山首康兒科江醫生

    1、首先讀者們不要有錯覺,大部分綜合性醫院,無論公立還是社會資本辦醫兒科都24小時接診,大家不必恐慌。

    2、有些醫院因為人員配置及業務調整的原因,無法安排夜間急診,確實也是事實。但是大家可以選擇別的醫院就診。不會出現大家認為的孩子生病無醫院可看的地步。

    3、但是確實要引起重視,目前年輕醫生不願從事兒科的確是事實。我的科室連續4年招聘的年輕醫生走了2個,僅僅留下一個願意繼續從事兒科工作。

    4、現實雖然讓人沮喪,但是國家已經發現了問題,醫科大學恢復兒科學招生就是一個好的開端。我們繼續堅守,為這批年輕人樹立榜樣,讓師弟、師妹們感受到來自孩子們的溫馨。

    5、同時學習好兒科相關知識,為今後自己做個合格的家長打好基礎,做個育兒達人。

  • 6 # 櫻桃花開了嗎

    這個問題我才回答你,因為現在根本就招不到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很難招到,因為兒科醫生被打最多,因為兒童病情變化跟大人不一樣,兒童病情變化特別大,可能剛剛還好好的,只是有點發燒,但是轉眼間馬上就抽風了,但是家長不理解,因為無知就認為是醫生給治壞了,或者是不給治療耽誤了,然後就任意打罵醫院醫生,現在根本沒有人願意幹兒科,所以很多醫院乾脆關掉兒科門診,所以晚間沒有兒科門診是很正常的。過去一段時間,一報道醫院醫鬧的事情,網上一大堆噴子,就指責醫生,馬醫生被打被罵活該,沒有人同情醫生,反而都去同情醫鬧,現在惡果出來了,你任性打罵醫生可以看似沒有後果,自己打完出完氣就好了,但是醫生也不傻呀,現在大家都開始辭職轉行,首先顯現惡果的就是兒科,現在僅僅是剛開始,如果社會是風氣不改,還是肆無忌憚的對待醫生,等著你們的就是越來越多的科室關門,掛不上號,大家就別去看病了

  • 7 # 青澀醫生雨點

    部分醫院在夜間不接診兒童,為什麼呢?局外之人難以理解,第一,現在兒科醫生奇缺,一般的小型醫院兒科醫生更缺,他們還要堅守白班,如果再值夜班人手根本不夠用。第二,配套協作人員也得跟上,比如夜診接診了小孩,既然是夜診,必定情況緊急,小孩發燒的佔多數,一般需要打針輸液,就需要有臨床經驗的護士來完成,如果護士扎不上針,還怎麼能接診小孩。如果需要化驗血,夜班也不一定能完成啊,小孩血管細,白天都不好扎針,何況夜間呢,護士扎不上針,不是捱打就是捱罵的,哪家小醫院願意接受更大的風險呢。這也是那些打護士罵護士的人給鬧的,最後買單的還是患者,沒辦法夜間也去大醫院唄。

  • 8 # 一路東風

    第一接診範圍和資質要經過衛計委審批,這裡面有很多專業規範,沒有資質就是違法行醫,第二目前兒科醫生資源極其緊缺,不是隨便哪個醫生就能診斷的,小兒科涉及到很多輔助科室,沒有安全保證一般技術力量較弱的醫院會有選擇接診兒科患者,第三有的醫院根據自身醫務人員配置可能不會開設夜間門診!說白了不是不願意要麼是不行,要麼就是承擔不了醫療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老年,單身和再婚哪個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