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小祁說歷史

    鄧公:中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

    1982年9月下旬,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到中國訪問,她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和中國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

    而就在幾個月之前,英國和阿根廷剛剛就馬島的歸屬問題展開了一場大戰,最終英國大獲全勝。因此,撒切爾夫人如此迫不及待的來中國訪問的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要挾馬島戰爭勝利的餘威,在香港問題的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

    因此,在談判的一開始,撒切爾夫人就是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她表示可以把香港的主權還給中國,但是管理權還是英國的,她甚至以一種“威脅”的語氣說道,“如果離開英國的管理,香港就亂了。”

    鄧公面對撒切爾夫人的“威脅”不慌不忙,但是態度卻非常強硬,他斬釘截鐵的說:“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定要收回來的!”“如果到1997年還收不回香港,那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但是撒切爾夫人仍在不停的說著,試圖能夠保留對香港的控制權,為此她甚至以“考慮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脅。面對撒切爾夫人的不依不饒,鄧公接下來講了這麼一句話,“中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鄧公如此強硬的話語和態度,撒切爾夫人也是頗感意外,為此她還愣了好一段時間。

  • 2 # 焚劍煮酒

    1950年6月25日,北韓內戰爆發。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韓作戰,並組成了以美軍為主導的“聯合國軍”。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直接介入北韓戰爭。同時,美軍飛機多次入侵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至鴨綠江邊。

    彼時以美軍為主導的聯合國軍由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任總司令,麥克阿瑟無比猖狂的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並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38線),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戰火擴大至鴨綠江邊,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

    1950年10月8日,北韓政府向中國政府請求支援。毛主席在前蘇聯猶豫遲疑的情況下,毅然決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歷史性決策,迅速組成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北韓戰場,揭開了抗美援朝的戰爭序幕。

    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這首《志願軍戰歌》氣勢雄壯,節奏鏗鏘,充分體現了我志願軍和全中國人民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雖然沒有遠端炮火支援,雖然沒有空中火力掩護,雖然沒有地面叢集裝甲突擊,雖然武器落後於美軍,但是全國上下軍民眾志成城,憑藉絕不服輸的頑強鬥志,誓死也要保衛祖國的堅定信念,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抗美援朝戰爭是偉大的,也是壯烈的。據相關記載,僅上甘嶺一役中,美軍就調集了兵力約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在這次戰役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和英雄人物,如全軍掛象英模黃繼光、邱少雲;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胡修道等等。

    1953年7月,雙方簽訂《北韓停戰協議》,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很偉大的,讓世界懂得了中中國人民的決心是不可小覷的。

  • 3 # 燈下螢火

    今年是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抗戰70週年!

    這不禁讓我想起毛主席關於抗美援朝的霸氣講話:“時間要打多久,我看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1950年10月8日,偉大領袖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北韓作戰。

    作戰前夕,麥克阿瑟還信心滿滿的認為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還大言不慚的宣稱鴨綠江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經過三次戰役,於1951年1月,就把麥克阿瑟率領的聯合軍從鴨綠江趕回到了“三八線”附近,麥克阿瑟赤裸裸的被打臉。美國在北韓戰場節節敗退,為了挽回敗局,還揚言威脅要使用原子彈!

    向偉大領袖毛主席致敬!致敬那些最可愛的人!

  • 4 # 酒醉憶往昔

    歷史上耳熟能詳的狠話有很多,比如:“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等等。相比較而言,還是毛主席的話更霸氣,充滿正能量。

    抗美援朝:“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1950年美軍第10軍登陸北韓半島,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企圖佔領整個北韓,並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此時是否要和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帝開戰,這個決定很難下。經過周密的分析,毛主席最後說:“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歷史證明毛主席的決斷是英明的,雖然抗美援朝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目的也達到了,美帝被打怕了,新中國獲得了穩定的和平發展環境,也使得新中國的威望得到很大的提升。

    通俗一點來講,美帝就像一頭惡犬,對著中國虎視眈眈,與其日防夜防,不如主動出擊,把他打服了,我們才能放手建設自己的國家。

    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掃了它”

    中印邊界約兩千公里,可分為東、中、西三段,由於歷史原因,並沒有明確分界線,但一直有一條雙方都預設的邊界區域。

    從1951年起,印軍不斷擴張,越過邊界區域侵佔我們的領土。1959年還製造了郎久、空喀山口事件,造成中國邊防官兵多人傷亡。

    1962年,尼赫魯聲稱“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印度國防部長更囂張,宣稱“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中國政府遵照和平談判的一貫立場,無數次的警告,可換來的卻是印度日益膨脹的野心。實在是忍無可忍,毛主席對著地圖上印軍據點,大手一揮:“掃了它!”

    事實證明,對於侵略者,警告沒有用,只有以牙還牙,自印軍戰敗後,老實了幾十年。

    總之,歷史上留下來的狠話有很多,但比霸氣,有分量,首推毛主席。

  • 5 # 史學愛好者

    鄧小平同志: 小朋友有些不聽話了,該打屁股了!

    但胡志明同志去世後,黎筍集團卻窮兵黷武,悍然出兵鄰國,武裝入侵高棉。同時,對於曾全力支援其抗法抗美鬥爭的中國,也不放過。越南扣我邊關,侵我領土,殺我邊民。

    可以說,越南選錯物件了。這時候,具有豐富政治軍事鬥爭經驗的鄧小平同志已經復出,正在謀劃改革開放大局。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的新中國,我們自然不會任由越南對鄰國侵略,對中國邊民屠殺聽之任之,更不會讓對方破壞我們經濟建設的大局。

    我們在軍事上和外交上進行了全面部署,積極準備反擊越南的霸權主義行徑。軍事上,我們採取牛刀殺雞戰術,調集了等11軍、13軍、41軍、42君等50多萬大軍,集結中越邊境,並派出了著名戰將許世友和楊得志上將統領。外交上,積極揭露越南對中國、高棉等國侵略的真相,全力爭取世界輿論的支援。

  • 6 # 五月V雨

    1950年,北韓戰爭爆發,同時,美帝國主義派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阻撓我們解放臺灣,然後仁川登陸,武力干涉北韓內戰,其空軍部隊,越境轟炸,掃射中國東北地區,造成人員傷亡,戰火已燒到鴨綠江邊,當時我們的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發出警告【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中國絕不會置之不理】,美國方面,理都不理,緊接著,周總理發出警告【韓軍過線我們不管,美軍過線我們要管】,美國的回覆很快來了【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其實,當時根本沒人相信我們能管,因為我們以前從來沒有管過什麼事兒,以前我們都是縮在家裡被別人打的,他們還有的說,你拿什麼管?看看你們那個糟糕透頂的歷史,從來沒贏過一次對外戰爭,現在說要管,根本沒人相信,其實說到這,我們肯定要反駁說,抗日戰爭我們贏了,但是這點不但美中國人不相信,包括日本,甚至到現在都不承認當年是敗於中國,他們只承認敗於美國,所以當時美國有恃無恐,連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都向美國總統表示說,雖說中國在他們東北地區集結了三十萬部隊,在我看來,那只是虛聲恫嚇,他們不敢過來,如果他們敢越過鴨綠江,那將不是戰爭,而是一場屠殺,以至於1950年十月,美軍全線越過三八線,大舉北進,直撲平壤,而後我們的偉大領袖隨即下令,【著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北韓境內出動】,然後,中美兩軍,北韓半島,迎頭相撞,其實當時偉大領袖並不想和美國在北韓半島打仗,但是實在沒辦法,美國佬四處添亂,就是看你不順眼,就是要找你麻煩,就是要卡你的脖子,其實那時我們為了避免和美國打仗,也在儘量忍讓,周總理提出【韓軍過線不管】,說實話,美國聯軍仁川登陸以後,北韓方面,主力盡失,單就韓軍自己過三八線北進,也夠北韓受得,而美軍也跟著過線,誰敢保證你美國征服北韓以後,會不會繼續走日本侵華的老路,這實在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偉大領袖下決心,必須出兵,必須要跨過鴨綠江,再也不能等到別人打上門來再還手,主動出擊,出境作戰,把危險解除在國門之外。抗美援朝過後,美中國人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新中國說話是算數的,而且有了管事兒的能力。

    當時有個日本教授說,1949年,你們的毛主席講,中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本人包括身邊的人,一個相信的都沒有,看看你們那個糟糕的歷史,領袖一句話,就站起來了,誰信啊,沒人相信,然而1950年,你們竟然敢出兵北韓,真的把我嚇一跳,你們不但敢和美軍交手,而且把十六國聯軍從北部壓到南部去了,猛然間發現,中中國人和過去是不一樣了!

    後來的越南戰爭,我們偉大領袖發話了【不準美軍越過北緯十七度線】,這次美國老實了,一直到戰爭結束,始終沒敢越雷池一步,大國的國威,軍威,尊嚴,從來都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

  • 7 # 蕭蕭政語

    說到狠話,除了毛主席,沒有人敢說這樣的狠話。

    新中國建立以後,毛主席對於如何鞏固政權,防止國家變質,對腐敗現象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新中國剛建立毛主席就發出這樣的狠話:“誰要搞腐敗,我毛澤東就割他的腦袋,我毛澤東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

    看,這樣的話夠狠了嗎。除了毛主席,還有誰敢說這樣的狠話。

    這句狠話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對腐敗絕不手軟,零容忍。

    在毛主席領導的那個時代裡,毛主席公開向腐敗分子叫板,你敢做,我就敢為。新中國剛建立不久,曾經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子善、劉青山,因為搞腐敗,毛主席對他們毫不留情。毛主席對搞腐敗不分親疏遠近,只要你搞腐敗,就絕不手軟。由於毛主席對腐敗現象的零容忍,因此,新中國的前三十年,政府官員不敢貪,不能貪,沒有市場貪。形成了三十年風清氣正的局面。

    二是打鐵先得本身硬。

    毛主席在向腐敗叫板的同時,自覺把自己推向了反腐的最前沿,放到人民監督的位置上。“我毛澤東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因此,毛主席一生兩袖清風,艱苦樸素。生活上從來不搞特殊化。平時穿的衣服補丁疊補丁,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打了73個補丁。一塊還是別人送給他的手錶戴了一輩子………

    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同毛主席談話時,無意間發現毛主席的內褲腳的補丁,不禁對毛主席肅然起敬,由衷地讚歎毛主席是空前絕後的偉人。正因為毛主席的清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元首無不對他頂禮膜拜。

    也正因為毛主席廉潔,才換來了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清正廉潔。也正因為這樣,新中國的前30年,中國被世界公認為最清正廉潔的時期,很多西方國家也都極力稱讚那時的中國政府是最清正廉潔的政府。

    筆者認為,毛主席對腐敗現象說的這狠話,既有力地鎮住了腐敗現象的產生,也彰顯了毛主席清正廉潔的偉大人格。堪為世人的楷模。

  • 8 # 談兵論戰

    論霸氣,毛主席如果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比這更霸氣的是,在別人看來難以實現的甚至略帶誇張的事情,他總是說到做到!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毛主席少年時代、青年時代、晚年時代說過的三句狠話。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這首詩表面意思是,一隻青蛙獨自坐在池塘邊上,就像凶猛的老虎蹲著似的,在陰涼的樹下養精蓄銳;春天到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發出聲音來?毛主席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詩?

    東山高等小學堂相當於一所貴族學校,很多富家子弟都在那裡上學,他們大都穿著綢緞,有轎子接送,而毛主席當時不但年齡比較大,而且總是穿著粗布破舊的衣衫,口音和他們也不一樣,這樣的一個外鄉人,受到很多同學冷落。

    毛主席通過青蛙,以物言志,不僅展現出少年時期已經胸懷遠大抱負,探尋成才之道和救國之路的求學精神,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封建那一套的不屑一顧,以及領導群雄的英雄氣概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膽識。他當時的國文老師譚永春評價他:“視似君身有仙骨,寰觀氣宇,似黃河之水,一瀉千里!”後來的一切證明,他確實做到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以林彪為代表的一些人,對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前途充滿悲觀情緒,提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

    毛主席用超凡的智慧、超遠的眼光和超俗的辯證法,科學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充分肯定了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中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1965年5月,毛主席再次來到闊別了30多年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主席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了14個月,一路走來,經歷了數不清的艱難,克服了數不清的困苦,打敗了數不清的敵人。這次重上井岡山,已是72歲高齡的古稀老人,豪情滿懷,寫下一首《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從這首詞中,我們能夠領略到毛主席的雄奇、瀟灑和凌雲壯志。主席已經年逾古稀,他勸導人們要有敢上九天攬月的激情、敢下五洋捉鱉的鬥志,而且相信中中國人也一定能夠做到!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距離毛主席寫下這首詞只有5年時間,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紅方紅一號”便發射成功;同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下水。如今神州上天、蛟龍入海的事實也都已經擺在眼前,主席的話霸氣側漏,卻並沒有誇大!

  • 9 # 淺唱歷史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在看電影《戰狼1》時,相信這句激動人心的話,深深地烙在了不少人腦子裡,久久不能忘懷。影片中,戰狼中旅長(扮演者石兆琪)是這樣說的:“因為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境線,是我們必須用生命和鮮血誓死捍衛的地方。現在,讓我們以軍人的尊嚴宣誓: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然而這句話不是在殺單于之前說的,而是在殺單于後說的。當時,由於遭受漢武帝幾十年如一日的打擊,匈奴元氣大傷,後來又是內鬥不止,誰都不服從誰,從而安靜了幾十年,哪怕是整個漢宣帝期間,都基本沒惹過什麼大事。

    郅支單于是韓邪單于的哥哥,但是韓邪單于打不過他哥,於是想辦法抱上了漢朝的大腿。弟弟抱大腿了,哥哥肯定不能坐以待斃啊,於是就找上了康居王國,兩人合夥把西域的另一個政權烏孫國給解決了,然後內心無比膨脹,畢竟稱霸了西域,所以覺得自己實力強大,三番兩次侮辱漢使。

    於是陳湯幹了兩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一是矯詔出兵,即假傳聖旨,徵調各路大軍,另外一個是越過自己的上司甘延壽。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出兵,然後抱著只許勝不許敗的決心,冒著被殺以及被誅族的風險,陳湯最終走向了成功,成功斬殺郅支單于。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

  • 10 # 瘋狂青史

    這句話一旦發出,潛臺詞就是:沒有99%把握打不贏你我都不會告訴你!

    比如新中國剛剛誕生時候的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對於新中國來說,是關乎國運的一場戰爭,畢竟對手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個國家擁有的後勤和炮火是當時新中國可望不可及的高度。

    比如新中國和蘇修之間的珍寶島爭奪戰,當時的新中國面對著世界第二大無賴蘇修也是一句話沒說,就突然受到了板磚攻擊。

    又比如1988年的中越海上摩擦,面對被我方反覆摩擦的東南亞小霸王越南,人民日報社論還沒寫完就打完了。

    第一次是1962年的9月,當時的《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論。“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但印度當時沒有聽懂這句話,還是一意孤行,結果被中國一掌拍在了喜馬拉雅的山谷,從此記恨在心中50年。

    第二次是1978年12月,《人民日報》發表《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們要嚴正警告越南當局,如果你們仗恃有蘇聯的支援,得寸進尺,繼續恣意妄為,必將受到應得的懲罰。我們把話說在前面,勿謂言之不預。”

    而最近,這句話又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主席年代國家有糧棉油生產指標,還有生豬出欄量指標。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