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798842977689
-
2 # 無良學生
楊門女將播放順序如下:
女兒當自強
天波府風波
女將初征
再戰金沙灘
四郎探母
昊天塔
八妹遊春
白馬賀壽
皇城驚變
巧奪鳳發
情定穆柯寨
戰地情緣
轅門斬子
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
-
3 # 石聚峰
楊門女將全集電視順序是1、《女兒當自強》2、《天波府風波》3、《女將初征》4、《再戰金沙灘》5、《四郎探母》6、《昊天塔》7、《八妹遊春》8、《白馬賀壽》9、《皇城驚變》10、《巧盜鳳發》11、《情定穆柯寨》12、《戰地情緣》13、《轅門斬子》14、《穆桂英掛帥》15、《大破天門陣》
-
4 # 西平希望
楊家將於穆桂英,在朝為官救了多少好官好人,根據歷史記載好多被楊家救過的人太多大多,他們為了感謝感恩楊家,給楊家立碑立墳墓,太多太多,楊家真正的墳墓地真正無法考證。
-
5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中國古代有四大巾幗英雄,分別是穆桂英、梁紅玉、花木蘭、樊梨花,穆桂英是北宋的,梁紅玉是南宋的,花木蘭是南北朝的、樊梨花是唐朝的。
按照出道時間先後順序,應該是花木蘭最早,穆桂英其次,梁紅玉第三和樊梨花最後。其中穆桂英和樊梨花是一個師父的,她們的師父就是大名鼎鼎的神仙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是誰?相信都看過《西遊記》吧,有一集四聖試禪心:
這個寡婦就是黎山老母,她化作一個寡婦,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化作她的三個美豔女兒,試圖透過美色誘惑師徒四人,以檢驗師徒四人意志力堅定與否,結果老豬不幸中招。
也就是說,黎山老母與菩薩是閨蜜,四人經常一起鬥地主,知道她有多厲害了吧!
自古名師出高徒,穆桂英師從黎山老母,其武功自然出神入化,凡人莫及,那麼穆桂英到底多厲害呢?看看她驕人的戰績吧!
一招敗孟良,兩招劈死白天龍,五招砍死熊貴主,二十合擊敗楊宗保,挺個大肚子照樣與黃鳳仙打個平手,坐月子時還能擊敗老道顏容……
這只是武藝。穆桂英的本事遠不止這些,人家還會破陣,破了別人的陣法,自己還能擺個更厲害的陣,能破還能立。
當時遼國侵犯大宋邊境,蕭太后親自上陣,她找來了神奇老道耶律浩南,擺下了天下第一陣—天門陣,此陣有一百零八陣,大陣之中暗含小陣,縱橫交錯、變化無窮,陰風陣陣,鬼哭狼嚎,人一旦入內,必死無疑。
穆桂英在黎山老母的指點下,獲得破解天門陣金鑰,這個金鑰便是降龍木,降龍木有驅魔辟邪之妙用,她令入陣士兵人人手持降龍木,然後又透過六丁六甲之術,找到了天門陣的生門,最終成功破解天門陣。
穆桂英真是了得,不僅武藝高,會破陣,而且顏值高。當然要有顏值,如果長得像鳳姐,一下子就把楊宗保嚇跑了,那麼戲就演不下去了呀!
然而,如此完美如此美麗的穆桂英結局卻十分悽慘,實在令人扼腕嘆息,那麼,穆桂英是怎麼死的呢?
戰死的!
宋朝與西夏交戰,當時楊家男丁全都為國捐軀,只剩下十三個寡婦了,佘老太君一聲斷喝,沒男人咱們女人上,誰說女子不如男?
結果穆桂英率領十二個寡婦出征西夏,然而他們在虎狼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穆桂英為了刺探軍情,帶著三個姐妹,穿過荊棘小道,悄悄地來到了一座山頭,站在山頭向峽口眺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都是西夏兵,不好,中了埋伏。
四人正待退出。這時候,只聽嗖嗖嗖,一陣暴雨般密集的飛箭襲來,四人被穿成了篩子,當場斃命。留在崖下的九個姐妹眼見四個姐妹中了埋伏,於是一起攀上懸崖企圖救援四姐妹。
然而,為時已晚,九個姐妹遭到了重重包圍,最後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這結局確實慘了點!哎,還是不知道結局比較好!
-
6 # 情報總動員
根據衛聚賢先生在《楊家將及其考證》一文中所說,穆桂英的"穆"姓是"慕容"的論傳。歐陽修《楊琪墓誌》寫到:"楊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楊琪正是楊文廣的堂兄。翦伯贊在《楊家將故事與楊業父子》中指出,楊琪娶穆容氏,楊文廣與穆容氏聯姻,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穆桂英”真名也許叫“慕容桂英”。
在《楊家將演義》中,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痛殲遼國主力,她活著的時候遼軍再也不敢犯境;穆桂英又率12寡婦徵西,西夏臣服;平廣西儂智高叛亂,戰功卓著,被封為渾天侯。
大破天門陣之後,西夏對大宋又是虎視眈眈,屢屢進犯邊境。穆桂英率十二名楊門女將奉命出征西夏,十二寡婦是楊宣娘、滿堂春(楊滿堂)、鄒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楊秋菊、耿氏女、馬伕人、白夫人、劉八姐、殷九娘。在虎狼峽(今古浪峽)遭到西夏的阻擊。
穆桂英見正面難以奪關,便帶著幾個親兵去虎狼峽邊一個懸崖上觀察敵情,可是當她們爬上懸崖,正在觀察時,崖上早就埋伏了一支西夏兵。見穆桂英等人上來,便一陣亂箭,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趕緊上來救援。由於寡不敵眾,這幾位女將全部犧牲。穆桂英等人的首級被西夏人割去號令。無頭屍體則拋到滴淚崖下。
楊家後來將穆桂英等人的無頭屍體收殮安葬,埋葬之處就是今天的楊家將墳。佘太君趕來祭奠,哭聲震山嶽,山崖聞之也滴淚,後來,此處被人們叫做“滴淚崖”。
“瓦罐難離井沿破,大將難免陣前亡。”穆桂英徵西夏時已經五十三歲,多年沒有出征過,按照古人的壽命和身體狀況來說,並不是非常合適再次出征。只不過宋朝無能,朝中無人,這才迫不得已帶著一幫寡婦們上陣殺敵。
穆桂英徵西夏時已經五十三歲,多年沒有出征過,按照古人的壽命和身體狀況來說,並不是非常合適再次出征。只不過宋朝無能,朝中無人,這才迫不得已帶著一幫寡婦們上陣殺敵。
西夏當時的實力應該在大宋之上,又是主場作戰,狡猾的西夏人利用有利地形狙擊宋軍,設下包圍圈,穆桂英戰死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自古名將多以戰死沙場為榮,穆桂英為了國家和人民,馬革裹屍,絲毫不影響她的巾幗英雄的地位。
穆桂英犧牲後,楊家將還是攻破了西夏,以一場大勝告慰了穆桂英的在天之靈。
-
7 # 孤城影隨
楊家一門忠烈,男人戰死,寡婦披掛出征,連家裡的燒火丫頭也是訓練有素,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其中穆桂英與花木蘭、樊梨花、梁紅玉同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
穆桂英是楊家孫輩楊宗保的妻子,傳說師從黎山老母,黎山老母是誰?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其中有一節是四聖試禪心,黎山老母化身老寡婦,文殊、普賢、觀音化身三個貌美的女兒,誘惑唐僧師徒四人。最後老豬中招,被羞辱了一番。
黎山老母能和眾菩薩做閨蜜也是個厲害的人物,教出的徒弟有樊梨花、穆桂英,樊梨花就不多做贅述了,穆桂英一招拜孟良,兩招劈白龍,五招砍死熊貴主,二十回合收服楊宗保,挺個大肚子還能和黃鳳仙鬥法,做個月子順便擊敗了老道顏容.......不光只能和人武鬥,還能和人智鬥,能破人家的陣法,順道自己再擺個更厲害的。
這樣智勇雙全的人,最後還是敗在了西夏的手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宋與西夏戰,楊家男丁均已悉數交代在了戰場,只剩下老老少少十三個寡婦,國家危難,無人簪纓,佘老太君帶領十二寡婦臨危受命,出征西夏。本來已經頻傳捷報,穆桂英帶三個姐妹去荊棘叢刺探軍情,入目的是密密麻麻等待埋伏的西夏兵。
死後還被西夏割了頭顱,懸掛在崖頂,屍體拋到崖底。從另一路進攻的女將楊滿堂將眾人屍體收斂,安葬。佘老太君趕來祭奠,悲慟大哭,追悼英烈,山神聞聲落淚不止,此崖得名落淚崖。
-
8 # 大國布衣
穆桂英在歷史上並無此人,她是演義虛構人物,奇怪的是,她的生年在演義上有明確記載,卒年卻並沒有記載,而且穆桂英的結局版本不少,她的結局最後到底如何,各種演義也是有各種說法。
(穆桂英與楊宗保不打不相識)
穆桂英是演義虛構人物,最早在明代小說家熊大木所著小說《楊家將演義》和明代戲曲作家紀振倫所著小說《楊家府演義》中出現,是楊家將小說人物中的重要角色。隨著有關楊家將的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這一小說人物形象也走入千家萬戶,成為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
穆桂英是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兒,穆羽原是北漢的一個寨主頭領。宋太宗北伐,遼軍擺下天門陣,想破此陣,必須要藉助穆柯寨的降龍木,楊宗保攻打穆柯寨卻被穆桂英生擒,兩人至此相識並互生好感,最後成親成就一段佳話。北宋與北漢是宿敵,楊宗保卻與敵方寨主之女成親,把他父親楊延昭氣的差點親手斬了他,最後還是穆桂英主動獻上降龍木才救下了楊宗保。
穆桂英與楊宗保合力大破天門陣,痛殲遼國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之母)親率的遼軍侵宋主力。身為將門之女,穆桂英英勇敢拼,嫁給楊宗保後更是展現出了她卓越的軍事才能。洪州之戰大破遼軍,掛帥出徵收復瓦橋三關,遼軍經此一戰再也不敢南侵。宋夏戰爭,年僅二十四歲的楊宗保戰死沙場,佘太君率領穆桂英等十二寡婦西征復仇,大破夏軍,迫使西夏與宋議和(然事實是宋夏戰爭宋軍敗多勝少,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狀態。)
穆桂英有一子一女,女兒楊金花同樣好武,曾女扮男裝以假名瞞過深受宋仁宗信任的開封府尹包拯,在校場與諸武士比武,與大太保狄龍比箭。“宋朝卿”一戰揚名,楊金花奪印。狄家父子惱羞成怒派人追蹤,楊金花因此誤殺了平西王狄青之子狄蛟、狄象,憤怒的狄青率兵圍困天波府,佘太君怒打平西王,使得狄楊兩氏勢同水火,宋仁宗一氣之下差點滅了楊門,幸虧包拯出面做保,楊家才得到皇帝赦免。南唐後裔李青起兵謀反,穆桂英奉旨南征,平定了叛亂。
作為楊家將中最著名的巾幗英雄之一,穆桂英文武雙全,戰功赫赫,因功被宋廷封為渾天侯。她以為軍功為兒子楊文廣鋪平仕宦道理,晚年,穆桂英急流勇退,將楊家將的精神衣缽傳給下一代,但是關於她的結局,卻存在著多種說法。
楊家將的故事最早在北宋末期便廣泛流傳於民間,經南宋和元代,至明朝,始由明代戲曲家第一次系統的敘述楊家將故事,結成小說《楊家府演義》。只不過,在此書中,十二寡婦西征西夏裡並沒有穆桂英,而且對穆桂英的去世細節並無具體情節。而且在“十二寡婦西征”回合故事中有“時穆夫人已死,魏老夫人還在”的記載,可以得到穆桂英早在十二寡婦西征前就已經去世。
但在民間傳說中,穆桂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穆桂英不僅參與了十二寡婦西征西夏,而且虎狼關之戰中率領楊家女將浴血奮戰,戰至最後楊家女將全部戰死,穆桂英強忍悲痛,帶領剩下的部眾繞道向古浪峽北,倒取虎狼關,在此與佘太君主力會師,大破西夏軍,迎來了難得的大勝。還有說法中,穆桂英最後在這一場慘烈的戰役中英勇戰死。而更神奇的是,民間還傳說穆桂英師父是黎山老母,她最後完成師父交代的任務,回到黎山修煉成仙。
穆桂英是楊家將的靈魂人物,在民間影響很大,是中國通俗文學中典型的巾幗英雄形象。關於穆桂英的結局,民間說法不一,或說是戰死於西征西夏之戰,或說因病去世,或說跟隨師父黎山老母修道成仙,但不管哪一種說法,穆桂英在民間的形象都是正面和高大的,是北宋著名的的女中豪傑,與花木蘭、樊梨花、梁紅玉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
-
9 # 聽說森林有糖果屋
穆桂英是民間極為敬重的巾幗女英雄,楊門女將特別是穆桂英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極為廣泛。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稱《楊家將傳》中的人物。本來關於穆桂英的故事就被百姓廣為熟知,後來在改編成戲劇和影視劇之後,穆桂英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可謂是家喻戶曉。
穆桂英的結局:
穆桂英的故事存於小說之中,但是因為版本的不同,以及完整程度的不同,不同的書籍中具有不同的結局。
最普遍的結局便是,五十多歲的時候,穆桂英在征戰西夏的時候,前往探查敵情,最終中了西夏軍的埋伏。單薄的穆桂英一方,在密密麻麻的西夏軍的包圍下,被箭射死。死後不算,還將其頭顱割下示威。佘老太君帶人將她們的屍體收斂,悲痛哭嚎,聽著傷心,聞者落淚,就連山神都有感,落下石淚。此後這座山崖便呼為滴淚崖,祭奠穆桂英。
還有一種結局是,穆桂英其實並沒有參加那場西征的戰爭。早在西征之前,穆桂英就已經戰死了。十二寡婦西征,其實說的是楊宣娘、滿堂春、鄒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楊秋菊、耿氏女、馬伕人、白夫人、劉八姐、殷九娘,因為書中中間銜接的地方不連貫,穆桂英的死很有可能在這部分缺失。
-
10 # 熱河老林45139611
穆桂英是一個虛構人物,他也是一個英雄。現在普遍的一個版本中穆桂英的結局是戰死沙場。句說在楊門女將大破天門陣穆桂英等奉命出征西夏後在狼虎俠穀道西夏軍隊阻擊穆桂英偵察敵情被敵射死身亡了。穆桂英死後她和她幾個女將的首級被西夏人割去頭號令無頭施策泡到滴水崖下。後來楊家從另一條路進宮女將楊滿堂率領援兵趕來將穆桂英等人的無頭屍收斂安娜。這就是楊家將墳。佘太君聞訊趕來祭奠追悼亡靈悲慘而哭。深圳山河感動鷹嘴山崖山神流淚,不止。淚滴化作山崖時巖崖滾下了。這就是英雄死的傳說。
-
11 # 薩沙
穆桂英死於小說《楊家將演義》裡。
歷史上,沒有穆桂英這個人物。
她的原型是楊家將楊文廣的妻子。
楊文廣是楊家將的第三代。
他的祖父叫做楊業,是楊家將第一代。
楊業是北宋初期名將,多次擊敗契丹遼國大軍。
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契丹大軍10萬人攻打雁門。北宋大將潘美率領主力正面迎擊,楊業則冒險率領數千鐵騎從西陘繞道雁門關後,從背後突襲契丹人。
遼軍遭到前後夾擊,頓時出現潰敗。此戰契丹大軍損失慘重,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被殺,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被活捉,這就是楊業的雁門關之戰。
類似的作戰還有不少,這都是楊業對抗契丹人的戰功。
遼軍對能征善戰的楊業頗為恐懼,軍隊看到楊業的旗號就儘量避免交戰。
然而,在北征遼國時期,楊業被監軍王侁強迫命令出擊,結果被遼國主將耶律斜軫伏擊後受傷被俘。
楊業拒絕投降,最終自殺而死,他的二子楊延玉也戰死了。
有意思的是,契丹人也頗為尊敬楊業,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祭祀楊業。
楊延昭則是楊業的兒子,鎮守北方對抗契丹人長達20多年。
早在999年,楊延昭第一次和契丹作戰,是在遂城。當時遂城是個小地方,壓根沒有什麼軍隊駐守。遂城率領全城青壯年男人,手持武器自發守城。他們在城牆上澆水,結果寒冬中全部凍結。
契丹人趕到以後,發現城裡有人守衛,攻城期間又爬不上去,只能撤走。
隨後,楊延昭一直和契丹人打仗,直到57歲病死在邊疆。
契丹人很畏懼他,稱他為“楊六郎”。
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他也是對抗契丹的名將,也是在邊疆和西夏党項人、契丹人作戰長達30年。
最終在1074年,楊文廣再次要求反攻燕雲十六州後,75歲高齡病死在軍中。
楊文廣的功績不如爺爺和父親,但也是嘔心瀝血,一生為國為民用盡了全力。
有意思的是,楊文廣有一個妻子是鮮卑人。
在宋代,鮮卑人早已和漢人溶血,比漢人還漢人了。
不過,他們仍然留下了以前的姓氏。楊文廣的妻子姓慕容,據《保德州志》載,“楊文廣娶慕容氏,善戰。”
這就是穆桂英的原型了,她平時也會騎馬射箭的,不過沒有作戰的記錄。
楊家將一門英烈,三代為國為民,抵抗外敵。
-
12 # 一覽眾河小
穆桂英死在哪呢,她死在自己手上,是自己老死的。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楊家將演義》是一部塑造女性英雄形象的文學作品。
一般說起古代來,咱一般都會說夫權思想,男尊女卑,但是穆桂英這個故事,女人的地位非但不低,而且要比男人高的多,也許有些時候真的女人掌握更高的權力?還是說這是說書人故意製造的反差萌,來吸引人們的眼球?關於穆桂英的歷史,儘管有零碎的說法,但是如果說北宋真的有這麼本領高超,位高權重的巾幗英雄,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個人更傾向於穆桂英的故事僅僅就是故事。她的故事代表了一種突破:即使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人們對於這種聰明勇敢,勇於擔當的女性角色仍然是十分嚮往的。女人一旦給了她們施展自己的舞臺,仍然是大有可為的。當然了,穆桂英這個人物的出現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諷刺,因為宋朝開始重文輕武,導致宋朝在對外戰爭方面都表現的不夠強硬,經常受辱,所以後世索性就塑造了一個女英雄的形象,來諷刺宋朝的重文輕武,來諷刺宋朝的男人不行。
說起穆桂英來,先看看她的出身。穆桂英如此厲害,當然不是尋常人家兒女,穆桂英的老爹是穆柯寨的寨主,這個穆柯寨說白了其實就算個土匪窩,穆桂英算是土匪窩裡長大的。從小穆桂英是舞槍弄棒,無所不精,脾性也跟個男孩子沒啥兩樣。開始穆老爺子還高興呢,覺得女兒繼承了自己的特點,可是後來就著急了,原來穆桂英這個性子,年紀很大了,依舊沒有找到婆家。本來穆柯寨手下也有不少小夥子,可是穆桂英對他們打小就熟了,而且那些都是些粗魯漢子,穆桂英都不怎麼看得上。不找婆家的穆桂英一心放在經營穆家寨上,穆桂英聰明果敢,又熟讀兵書,頗有謀略,穆柯寨在她帶領下是蒸蒸日上,連穆老爺子後來也得聽她的,這樣一來,周邊的人就更不敢打穆桂英主意了。
就在這個時候,朝廷派人攻打穆柯寨,這時候楊宗保出現了,那時候楊家正是得勢的時候,作為楊家的獨苗,楊宗保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訓練,文韜武略,十分精通,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對於穆柯寨,楊宗保本來是不屑一顧的,在他眼中那不過是個小小的土匪山寨,只要自己出馬,那肯定是手到擒來。所以楊宗保自信滿滿的前去攻打穆柯寨,正好與穆桂英交上手了,看到對方只出了一員女將,楊宗保還很生氣,覺得對方瞧不起自己,他準備速戰速決,快快斬了這員女將,也好挫挫這幫土匪的銳氣。不想著女土匪十分厲害,自己非但斬不了她,反而被捉了。
穆桂英捉了楊宗保很高興,平日裡她看到的都是粗魯的漢子,一個個凶神惡煞的,楊宗保雖然是將門之後,但是楊家頗重禮儀,何況那時候重文輕武,因此楊宗保頗有幾分儒雅公子氣度。穆桂英何曾見過這等人物,當即心生愛慕,覺得找新郎就得找這樣的。何況穆桂英知道,自己雖然取得一時勝利,但是朝廷如果真的下決心剿滅,自己小小穆柯寨絕對抵擋不住。倒不如趁此機會講和,藉機被招安,省的以後死無葬身之地。穆桂英不是那種扭捏的小女生,當即詢問楊宗保是否娶妻,楊宗保那時候尚無婚配,穆桂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楊宗保一聽大吃一驚,本來他對自己被一個女流之輩捉住感到羞愧憤怒,現在這女子居然說要嫁給自己,簡直是荒謬。何況穆桂英雖然長得不難看,但是武功練得如此厲害,身體自然強壯,絕對不是自己以前想象的嬌小可愛的溫柔嬌妻形象。所以楊宗保當即拒絕,不僅拒絕還大罵穆桂英,穆桂英縱然是土匪之女,也是個女孩子,自己鼓起勇氣求婚反而遭到對方辱罵,怎能不憤怒,氣的穆桂英馬上就想把楊宗保殺了。
然而穆桂英畢竟是一個懂輕重識大體的姑娘,她知道楊宗保一旦被殺,自己整個穆柯寨絕對要面臨滅頂之災,倒不如忍一時之氣,反正楊宗保就在自己手裡,就跟他耗唄。就這樣穆桂英非但沒有責罰楊宗保,反而對他笑臉相迎,時間久了,楊宗保也就沒有那麼氣了。後來在穆桂英的軟磨硬泡之下,兩人真的拜堂成了親。
成親以後,楊宗保就獲得了自由身,他覺得自己是穆桂英的男人,終於不用再被她壓制了,卻沒想到穆桂英成親以後依舊十分強硬,絲毫不願佔下風,而且表示要跟楊宗保回家拜見楊家長輩。楊宗保知道早晚要有這麼一天,只得答應了。楊家在朝廷中也算是名門望族,絕對的有頭有臉,作為楊家的獨苗居然娶了一個土匪的女兒,而且還是被逼的,這可真是個大笑話。所以一開始楊家對穆桂英是懷有敵意的,但是很快發現穆桂英這個媳婦性格直爽,快言快語,而且十分識大體,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家長裡短,都能夠侃侃而談,對她也就沒有那麼反感了。特別是楊家的當家人佘太君,佘太君年輕的時候也不是一般人物,她在這個孫媳婦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沒過幾天,就表示接納了穆桂英這個媳婦。楊家上下看佘太君表態了,而且穆桂英確實很優秀,也就都默認了。
很快,穆桂英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她跟佘太君和公公楊六郎討論起戰事來,絲毫不露怯,而且頗有個人想法和見地,這一點連楊宗保都做不到。在隨後應對遼軍天門陣的戰事中,穆桂英獨挑大樑,掛帥出征,大獲全勝,從此穆桂英名聲大噪。在這期間,楊宗保覺得自己媳婦處處壓自己一頭,很不服氣,故意違抗軍紀,結果穆桂英毫不手軟,直接當著全軍的面責罰楊宗保。其他人一看這個女元帥如此不講情面,十分敬畏,一個個都很聽話。
楊家一門,男丁不興,穆桂英跟楊宗保生有一子,孩子還未降生,楊宗保就戰死沙場。而穆桂英的叔伯輩呢,只有楊六郎這個老公公在,其他六個兄弟全都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干嬸嬸伯母。這些女人個個都不是一般人物,個個都身懷絕技,武功高強,包括佘太君,那也是一個老當益壯的女中豪傑。男人雖然不在了,但是楊家的威名不能墜。從此佘太君和穆桂英就挑起了楊家的大梁,佘太君年事已高,很多事務都落在穆桂英身上。不管是家事還是國事,穆桂英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遊刃有餘。後來更是多次率領楊家眾多女將戰場殺敵,保家衛國,留下了不朽傳奇。
整個楊家,可以說是典型的陰盛陽衰。穆桂英後半生會如何,基本上就是另一個佘太君,成為楊家的核心股,最後壽終正寢。
-
13 # 郭璽清
穆桂英死在誰手?穆桂英傳說死在古浪峽,就是烏梢嶺翻過去走可西走廊的那個大峽谷。據說大將犯了地名很忌諱的一一一一
古浪而狼,揚家則羊。做為揚宗保的媳婦自然命歸有宿,不過虛語言說,且無考證。
穆桂英的巾幗英雄事蹟人們敬仰,首先不可能天年病死,歸屬應當在兩軍撕殺的戰場上。一說穆桂英偵察敵情時中了流箭,無論怎麼說是個說。
-
14 # 山高你為峰
首先要明確正史上沒有穆桂英此人,不過,在小說裡面穆桂英的結局相當的悲慘。是由51歲的她帶著12個寡婦在和西夏軍對戰的時候,被西夏軍射殺而亡。最後西夏軍割掉她們的頭顱,將屍身丟到虎跳峽的山崖下,可以說身首異處,死得相當悲慘。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穆桂英最大的事蹟是大破天門陣。
大破天門陣之後,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奉命出征西夏,在虎狼峽(今古浪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為了探測敵情,穆桂英帶了兩名女將,沿一條小道爬過一座山頭,穆桂英向峽口瞭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到處都是西夏的兵馬。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陣密集的冷箭射來,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趕緊一起上來救援,但是懸崖實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楊門功夫最好的女將爬了上去。由於寡不敵眾,女將們最後全部犧牲在崖頂。
穆桂英等女將戰死後,西夏兵剝去她們的衣甲,砍下穆桂英的頭顱和其他女將的首級挑在旗杆上去號令三軍。無頭屍體則拋到滴淚崖下。後來楊家從另一路進攻的女將楊滿堂率領援兵趕來將穆桂英等人的無頭屍體收殮安葬。由於沒有了腦袋和衣甲,女將們的嬌軀從崖頂拋落又摔得血肉模糊,支離破碎,屍體的身份已經無從辨認,只好把她們合葬在一起。這就是楊家將墳。佘太君聞訊趕來祭奠,追悼亡靈,悲慟而哭,聲震山嶽,感動了鷹嘴山崖,山神流淚不止,淚滴化作山崖石子沿崖滾下。後來,此崖就被人們叫做“滴淚崖”。現在當地還有滴淚崖,楊家將墳等等古蹟。
-
15 # 無名老律師陳維國
宋朝的穆桂英是一個文學形象,與具體的真實的人物有著極大的差別。題主詢問他到底死於誰手,恐怕誰也沒有辦法回答 。創作楊家將的作者如能夠活到今天,也許他可能會創作出穆桂英最後死亡的結局。所以我們在閱讀古典文學的時候,不要過於求真文學,文學和客觀事實要有著極大的差別。
-
16 # 中國美6220
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那時,穆桂英和楊宗保配合默契,宋軍集中主力和西夏決戰,由於戰略戰術得當,才得以打贏勝仗。《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足可以看見穆桂英是帥才。穆桂英掛帥,年富力強,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武藝高強才能打勝仗。反之,餘太君,餘賽花百歲掛帥,率12寡婦西征。由於驕傲輕敵,誤入險境。不知不覺中了敵人的陷阱圈套。穆桂英左衝西突,不能突圍。穆桂英身陷埋伏包圍,想憑武功高強殺敗敵人,無奈敵人太狡猾兇殘,敵人居高臨下,用亂箭射死穆桂英。穆桂英無處躲藏,身中數箭,死得十分悲慘。餘太君掛帥,人老嘍!兩眼昏花,怎麼能從軍,還指揮打仗?何況,餘太君的聰明智慧,能力都不如穆桂英。餘太君犯了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才遭致宋軍慘敗,穆桂英被殺身亡。戰場上場面宏大,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要小心認為是。小心駛得萬年萬年船。不小心陰溝翻船。人們三思而後行,慎言慎行,要制定詳盡的戰略計劃,三都計劃要絕對保密,不能走漏一點訊息。人們要戒驕戒躁,戒掉不良的風氣和習慣。決不能粗心大意害死人。要細心,要小心,心細如髮才能打勝仗。打仗要有頭腦,不能憑面板之勇。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肯定會打敗仗。在戰場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特別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容易遭受伏擊的地方,以後千萬小心,派偵察兵前年去偵察,派加強點去試探敵人作戰意圖。當兵的在前方衝鋒陷陣,當將領的在後面指揮作戰。人們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兵必敗,士兵驕傲了,目中無人,會輕易中敵人埋伏,會輕易打敗仗,會輕易逼的人消磨,會輕易犯低階錯誤和兵家大忌。穆桂英死於誰手?黃常成,重慶人,中國美,坦白直率地告訴人們,穆桂英驕傲輕敵,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小看敵人陰謀詭計和毒計,一不小心陰溝翻船,誤入險地,誤入險境,陷阱,誤中埋伏,小看敵人的智商,結果死得很悲慘。血和淚告訴人們,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是多麼正確。在戰場上,任何輕敵,疏忽大意,就會死人,要人命。戰爭是殘酷無情的。你猶豫不決向敵人開槍,敵人一眼不眨地一槍打死你。對敵人同情就是對自己殘忍。戰場上炮火連天,血肉橫飛,寸草不生,充滿你死我活,魚死網破的殘酷戰鬥。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熱愛和平,保衛和平。
-
17 # 閒庭信步6911
她死於誰手還真不好說,一個虛構的人物,怎麼來的,怎麼去的,始作俑者的最終目地,就是答案。女英雄她不是第一個,美化她們,諷刺他們,從古至今,究其原因,可不是一句因為所以就能說清楚的。
-
18 # 三悟頻道
歷史上並無穆桂英,關於她的死,就像一個謎一樣,眾說紛紜。
在小說戲曲中,是這樣描述穆桂英的。
她是穆羽的女兒,從小練得一身好武藝,尤其是箭術高超,百發百中,與其父一起佔據穆柯寨為生。
長大之後,她更是有將帥之才,不僅具備衝鋒陷陣、勢不可擋的勇氣,更是具有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大將之風。
至於楊宗保,是楊六郎的兒子,不過,他並不是歷史人物,只是小說家虛構的英雄猛將。
宋仁宗年間,楊六郎率兵抵抗遼兵南侵,被遼兵的“天門陣”所困。
想破掉“天門陣”,必須用“降龍木”做成的斧把子才行,而這“降龍木”只有穆柯寨生長的兩棵。
楊六郎的偏將孟良和焦贊前往穆柯寨討取降龍木,不料,他們遇到了穆桂英,討取降龍木不成,反被穆桂英打得落荒而逃。
無奈之下,孟良和焦贊搬來了楊宗保,希望楊宗保能為自己出一口氣。
未曾想,初次見到長相帥氣的楊宗保,穆桂英竟會犯起了花痴,她笑著對楊宗保說道:“汝要求木,勝得我手中寶刀,莫說一根,兩根具奉。”
楊宗保是將門之後,武藝嫻熟,膽略驚人,自然不會把“山野丫頭”穆桂英放在眼裡。
就在兩人交鋒數合時,穆桂英卻玩起了欲擒故縱。
她先賣個破綻,拍馬佯敗,引得楊宗保趁勢追來。
此時,穆桂英瞅準機會,暗地裡張弓搭箭,只聽“嗖”得一聲,楊宗保落下馬來,被穆桂英捉了去。
押到山寨後,穆桂英頻送秋波,讓人將楊宗保帶到了自己的閨房中,她不僅盡顯女性溫柔,而且還迫不及待地將生米煮成熟飯,當場洞房花燭。
兩人私定終身後,楊宗保回到自己的營中,不料,被他父親楊六郎綁在了轅門外,甚至,還要斬殺問罪。
穆桂英得知後,立即率兵前來相救,她認為“夫之不幸,即妾之不幸。夫為我囚,彼即我也。”
面對楊六郎怒氣衝衝地挑戰,穆桂英毫不示弱,她用同樣的方法,拈弓搭箭,將楊六郎射下馬來。
可是,穆桂英畢竟是山野之人,與功勳顯赫的將門之後楊宗保相比,門不當戶不對,縱然打得過楊六郎,也無法在楊家立足。
這一點,穆桂英非常明白。
為此,她必須透過更大的實戰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她主動將穆柯寨積攢的基業,諸如兵馬糧草、鎮山之寶“降龍木”送下山來,助楊六郎父子為破天門陣一臂之力。
就這樣,楊家沒有花費一分錢的彩禮,就迎來了穆桂英這麼多的“嫁妝”,但是,這還沒有算完。
大破天門陣時,穆桂英更是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在天門陣中,鐵門金鎖陣是首當其衝的“咽喉之地”,穆桂英奮勇前進,衝進陣中,大喝一聲,將敵將馬榮的人頭砍落在地,然後,她又風馳電掣般地前去幫助柴郡主破青龍陣,當鐵頭太歲化為金光逃跑時,穆桂英手起刀落,將其斬於陣中。
之後,她看到楊六郎被困於白虎陣,果斷射去一箭,將守陣敵將蘇何慶射翻在地。
可以說,七十二座天門陣,陣陣離不開穆桂英。
從此,穆桂英在楊家站住了腳跟,贏得了佘太君、楊六郎和幾位大娘、嬸嬸的青睞。
可見,穆桂英武功很高,頗有本領。
至於穆桂英死於誰手?那就是眾說紛紜了。
有的人說,穆桂英是生老病死,自然老去的;有的說,是在“十二寡婦徵西”中,因浴血奮戰,壯烈犧牲的。
更有民間傳說,穆桂英的師傅是梨山老母,大功告成之後,穆桂英回到師傅身邊修煉成仙。
回覆列表
女兒當自強、天波府風波、女將初征、再戰金沙灘、四郎探母、昊天塔、八妹遊春、白馬賀壽、皇城驚變、巧盜鳳發、情定穆柯寨、戰地情緣、轅門斬子、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