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5613418202536
-
2 # 使用者870453339232032
植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分支,它也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環境多樣性。地球上的植物約有55萬種,其中有花植物為23.5萬種。植物種類多樣性是植物有機體與環境長期的相互作用下,透過遺傳和變異,適應和自然選擇而形成的。植物進化仍在繼續,新的植物種類還會出現。平原,高山,沙漠,戈壁灘,鹽鹼地,赤道,極地,江河湖海及大氣,無一處無植物生長。一滴水、生物體內外,都有可能是某些植物生活的場所。植物和動物、微生物與環境相結合,構成一個自我維持、自我更新、綜合協調的生物系統。絕大多數植物都具有葉綠素及類似的色素,能夠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料,他們被稱為自養植物或綠色植物。另外有一部分植物,其體內無葉綠素,不能自行製造養料,他們寄生在其他植物體上,從寄主身上吸取現成的養料而生活,如菟絲子,被稱為寄生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它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複雜的生態系統。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資訊的總和。一個物種所包含的基因越豐富,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基因的多樣性是生命進化和物種分化的基礎。狹義的遺傳多樣性主要是指生物種內基因的變化,包括種內顯著不同的種群之間以及同一種群內的遺傳變異。此外,遺傳多樣性可以表現在多個層次上,如分子、細胞、個體等。在自然界中,對於絕大多數有性生殖的物種而言,種群內的個體之間往往沒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種群就是由這些具有不同遺傳結構的多個個體組成的。
2、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物種多樣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區域內的物種豐富程度,可稱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其二是指生態學方面的物種分佈的均勻程度,可稱為生態多樣性或群落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衡量一定地區生物資源豐富程度的一個客觀指標。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物種是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擁有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存在著生殖隔離。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居群組成;物種是進化的單元,是生物系統線上的基本環節,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在分類學上,確定一個物種必須同時考慮形態的、地理的、遺傳學的特徵。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物種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①具有相對穩定的而一致的形態學特徵,以便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②以種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間內,佔據著一定的地理分佈區,並在該區域內生存和繁衍後代; ③每個物種具有特定的遺傳基因庫,同種的不同個體之間可以互相配對和繁殖後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配育或即使雜交也不同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3、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從結構上看,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是對地球上的各種化學元素進行迴圈和維持能量在各組分之間的正常流動。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系統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包括生境的多樣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等多個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基礎,生物群落的多樣化可以反映生態系統型別的多樣性。
從生物多樣性的社會屬性研究,森林或園林景觀多樣性應該作為生物多樣性的第四個層次。景觀是一種大尺度的空間,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觀要素組成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景觀要素是組成景觀的基本單元,相當於一個生態系統。景觀多樣性是指由不同型別的景觀要素或生態系統構成的景觀在空間結構、功能機制和時間動態方面的多樣化程度。
回覆列表
植物多樣性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植物。植物對人類的價值表現在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兩個方面。首先,植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如糧食、蔬菜、水果等),提供藥品,提供其它生產生活資料的原材料(如棉、麻、木材、纖維、天然澱粉、橡膠、油脂、天然氣及能源等),這些都依賴於植物多樣性。第二,植物保持人類生存環境,如調節氣候、保護環境、美化生活、防災減災等,植物多樣性在維持生態平穩和穩定環境方面起主導作用。植物多樣性為人類社會適應自然變化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原材料,維持生物物種和生態平衡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