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美國確定了向日本執行一筆230億美元的軍售,其中包括了63架F-35A戰鬥機和43架F-35B,以及相關的發動機和配套裝置。所以日本實質上已經跨過了利用他們的直升機航母“出雲”來部署固定翼艦載機的一個門檻,終於是在二戰之後又一次的擁有了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但固定翼戰鬥機和航母是一個需要緊密配合的綜合體。尤其是航母,如果要使用直升機載艦來起降垂直起降戰鬥機實際上是一個相當的牽強的方案,比在貨輪上起降的方案來說強不到哪裡去。
這並不是一艘具有一塊巨大的平坦飛行甲板、上面帶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大船就可以稱之為航母的原因。當然了,如果你願意這樣叫也可以,否則伊朗怎麼也有“航母”了呢?
展開說這個問題,咱們先得看看日本現在的最大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
雖然在2017年開始日本就試圖在出雲號上起降F-35B戰鬥機,但是這些起降的過程其實都美軍的人員在測試和實施的。
注意上圖飛機駕駛下方的機徽
這個測試僅僅是驗證了F-35B戰鬥機可以從出雲號上起飛和降落,並不能認為F-35B是可以在出雲號上起飛執行作戰任務的。
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在出雲號上起飛的F-35B戰機本身是不帶有任何負載的,如果真的帶上了武器,其作戰航程在這種垂直起飛的狀態下會大打折扣。
第二個原因是出雲號本身的問題,這是一艘排水量僅僅為27000噸的直升機航母,如果去攜帶F-35B戰機最多可以攜帶18架。這麼少的戰機很難支援一艘航母本身的作戰。利用出雲號所形成的航母防衛圈和打擊梯隊只能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很難讓艦載機有效地覆蓋航母的防禦範圍。如果說美國的航母防禦範圍是700海里,到出雲號這裡,F-35的航程被削弱,本身載機數量嚴重不足,那麼日本的出雲號僅僅能在150海里的半徑上作出有效防禦。這其實在遠端反艦導彈的面前就是一個活靶子。
第三還是出雲號本身的問題,出雲號本身是一艘直升機運輸艦,所有的設計都是以搭載直升機為主要的設計目的。
直升機的油料、武器彈藥的需求要遠小於固定翼艦載機,這就需要出雲號提供大量的空間用來做彈藥和儲存和輸送。出雲號先天的基因就決定了這項任務很難完成。在航母或者美國的兩棲突擊艦內機庫的高度要遠遠高於直升機航母的機庫高度。
主要的原因是用天車軌道來吊裝輸送彈藥。這樣才可以在相對密集的機庫內為艦載機掛裝武器。而出雲號的機庫,根本沒有這樣子的設計。就直接導致了,如果在出雲號內部署F-35B戰鬥機的話,載滿彈藥的運輸車需要在密集的戰機中穿過。掛裝效率極低。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出雲號出動F-35B的速度要遠遠的小於大黃蜂號這樣的兩棲突擊艦,也更比不了航母的出動速度。
其實,航母在作為艦載機投送和回收平臺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內部物流的規劃,這一點是航母作戰能力的最終體現。一艘航母當然越大越有優勢,但這種大並不是因為要起降的戰機需要更長的跑道,更多的把航母做大,就是為了規劃航母的內部武器裝備物流效率。
有多少升降機,有多少條無阻礙的武器輸送路徑,有多少條燃料輸送通道……這些航母上的“裡子活”遠比紙面上大一兩萬噸排水量重要得多。
所以無論怎麼改出雲號的可改裝空間太小了,就有點像一個兩室一廳的民宅硬要改一改做一個休閒會所使用一樣,基礎上的結構不合理,即便裡面放了卡拉ok機和服務生,客人也會覺得彆扭吧?
日本如果真的做要用固定翼艦載機的決定,那麼唯一真正可以形成戰事戰鬥力的方法就是建造一艘真正的航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日本建立一艘類似於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航母,在20-30年的時間內也真的無法完成。
2020年7月10日,美國確定了向日本執行一筆230億美元的軍售,其中包括了63架F-35A戰鬥機和43架F-35B,以及相關的發動機和配套裝置。所以日本實質上已經跨過了利用他們的直升機航母“出雲”來部署固定翼艦載機的一個門檻,終於是在二戰之後又一次的擁有了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但固定翼戰鬥機和航母是一個需要緊密配合的綜合體。尤其是航母,如果要使用直升機載艦來起降垂直起降戰鬥機實際上是一個相當的牽強的方案,比在貨輪上起降的方案來說強不到哪裡去。
這並不是一艘具有一塊巨大的平坦飛行甲板、上面帶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大船就可以稱之為航母的原因。當然了,如果你願意這樣叫也可以,否則伊朗怎麼也有“航母”了呢?
展開說這個問題,咱們先得看看日本現在的最大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
雖然在2017年開始日本就試圖在出雲號上起降F-35B戰鬥機,但是這些起降的過程其實都美軍的人員在測試和實施的。
注意上圖飛機駕駛下方的機徽
這個測試僅僅是驗證了F-35B戰鬥機可以從出雲號上起飛和降落,並不能認為F-35B是可以在出雲號上起飛執行作戰任務的。
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在出雲號上起飛的F-35B戰機本身是不帶有任何負載的,如果真的帶上了武器,其作戰航程在這種垂直起飛的狀態下會大打折扣。
第二個原因是出雲號本身的問題,這是一艘排水量僅僅為27000噸的直升機航母,如果去攜帶F-35B戰機最多可以攜帶18架。這麼少的戰機很難支援一艘航母本身的作戰。利用出雲號所形成的航母防衛圈和打擊梯隊只能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很難讓艦載機有效地覆蓋航母的防禦範圍。如果說美國的航母防禦範圍是700海里,到出雲號這裡,F-35的航程被削弱,本身載機數量嚴重不足,那麼日本的出雲號僅僅能在150海里的半徑上作出有效防禦。這其實在遠端反艦導彈的面前就是一個活靶子。
第三還是出雲號本身的問題,出雲號本身是一艘直升機運輸艦,所有的設計都是以搭載直升機為主要的設計目的。
直升機的油料、武器彈藥的需求要遠小於固定翼艦載機,這就需要出雲號提供大量的空間用來做彈藥和儲存和輸送。出雲號先天的基因就決定了這項任務很難完成。在航母或者美國的兩棲突擊艦內機庫的高度要遠遠高於直升機航母的機庫高度。
主要的原因是用天車軌道來吊裝輸送彈藥。這樣才可以在相對密集的機庫內為艦載機掛裝武器。而出雲號的機庫,根本沒有這樣子的設計。就直接導致了,如果在出雲號內部署F-35B戰鬥機的話,載滿彈藥的運輸車需要在密集的戰機中穿過。掛裝效率極低。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出雲號出動F-35B的速度要遠遠的小於大黃蜂號這樣的兩棲突擊艦,也更比不了航母的出動速度。
其實,航母在作為艦載機投送和回收平臺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內部物流的規劃,這一點是航母作戰能力的最終體現。一艘航母當然越大越有優勢,但這種大並不是因為要起降的戰機需要更長的跑道,更多的把航母做大,就是為了規劃航母的內部武器裝備物流效率。
有多少升降機,有多少條無阻礙的武器輸送路徑,有多少條燃料輸送通道……這些航母上的“裡子活”遠比紙面上大一兩萬噸排水量重要得多。
所以無論怎麼改出雲號的可改裝空間太小了,就有點像一個兩室一廳的民宅硬要改一改做一個休閒會所使用一樣,基礎上的結構不合理,即便裡面放了卡拉ok機和服務生,客人也會覺得彆扭吧?
日本如果真的做要用固定翼艦載機的決定,那麼唯一真正可以形成戰事戰鬥力的方法就是建造一艘真正的航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日本建立一艘類似於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航母,在20-30年的時間內也真的無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