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4232488297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恆:恆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恆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 2 # 嘟000

    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顧圖河《任運》

    解釋: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2、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荀子·修身》

    解釋: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3、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荀子《荀子·不苟》

    解釋: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4、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朱之瑜《誠誠二首》
    解釋: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係,唯一靠的真誠。

  • 3 # 使用者9566923891067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 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恆:恆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恆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 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11.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


    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12.誠之所感,觸處皆通。


    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


    真誠能感動一切。 13.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儲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15.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16.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18.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 竊:謙指個人的意見

  • 4 # 繽紛風箏LM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3、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4、馬先馴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漢)劉安《準南子》


    5、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6、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唐·白居易


    7、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樂府詩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