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sryd16344

    詩的頭兩句,描繪出一派春天景象:垂柳曳地,楊花漫天。詩人用比興手法,借垂柳喻自己,指楊花為對方。詩中竭力渲染抒情女主人公懷念與怨恚之深。首句寫青翠的柳條低垂於地面,儼似沉思之婦,其意象是何等柔順;次句寫迷濛的楊花飄飛於天際,儼似其遠遊之夫,其意象是何等輕狂。這兩句當是追溯春天分別時的情況。末兩句寫春已歸去而人未歸來。折柳,本意在贈別;今柳條折盡,則意味著離別已久,睹舊物而懷遠人。飛花,本意指春暮;今楊花飛盡,則意味著春歸已久,覺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題旨,問夫歸否;說明她已憂思滿懷,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湧而出。其氣度韻味,自不尋常。 這首詩的格律,已完全符合近體的要求。其興象,也和唐人的作品接近。比照王昌齡所作《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我們會覺得這兩首詩在興象方面確有近似之處。所不同的只是:隋詩衰颯,很有點“亡國之音哀以思”的味道;隋代詩人既沒有盛唐詩人那般昂揚的意興,也缺少盛唐人那般大膽追求的生活熱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df閱讀器畫圖工具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