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天安

    古代戰爭用火攻?請看諸葛亮的拿手好戲!

    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諸葛亮使用火攻,可謂滅門屠城絕戶計!

    請看諸葛亮火燒新野城的部署……趙雲引軍三千,分為四隊,自領一隊伏於東門外,其三隊分伏西,南,北三門。

    先於人家房屋上,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但看風起,便令西,南,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射入城去!

    曹洪親率十萬人馬,攻入新野空城,作夢也沒想到,這是諸葛亮佈置的火葬場!

    古代的民居,皆多為草房,即諸葛亮居住的茅廬!

    茅廬草房,遇火就著。新野城內的民房內,住滿曹仁的十萬兵馬!

    諸葛亮佈置下滅門絕門火葬場,恨不得一把火,將曹兵燒成滿漢全席,怎麼會控制火勢蔓延呢?!

    諸葛亮一把火,將新野城化為一片灰燼!

    試想一下,抗Zan時期,長沙城一把,撲滅了嗎?

    澳zhou山林失火,燒了多少天?xian代化飛ji滅,都無能為力,何談古代,一旦火起,豈是人力能控制得了?!

    諸葛亮新野城一把火,造成十萬難民無家可歸!

    劉玄德攜民渡江,是他仁慈嗎?非也,是其裹脅!

    劉玄德攜民……脅民!

    諸葛亮佈置火燒新野城,釋出告示,讓百姓們背井離鄉,逃難去樊城!

    試想一下,諸葛亮將新野化為一片灰燼,百姓們無家可歸,被迫無奈,唯有被裹脅去樊城,難道他們還有選擇嗎?!

    古代戰爭,經常用火攻,是最殘酷手段!

    使用最殘酷的手段,對付對手,引發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惡果,是滅絕人性的!

    俗話說…水火無情,人為地製造水災……水淹七軍,人為地製造火災……火燒連營七百里,更是絕情!

    製造絕情的戰爭,始作甬者,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根本不會考慮控制火攻,水攻的規模,因為水,火,是古代人類無法控制的!

  • 2 # 真正鱷魚不哭

    古代戰爭中成功的火攻其實不算很多。

    說明一下,我這裡指的是狹義火攻,即針對敵人堅固堡壘或有生力量,以焚燒手段攻擊殺傷。燒殺搶掠不在其中。

    雖說防火防盜防XX人人有責,可要在戰爭中成功放火併不容易。火攻的條件其實蠻苛刻的:

    1.天時。天乾物燥是必備條件,要是碰上淫雨霏霏或者大雪紛飛你就別想了。此外,正所謂火借風勢,你還得先掌握風向,風小了火燒不大,風向若不穩定則有反噬自身危險。

    2.地利。你要放火的地方得天然存在大量可燃物,這就要求有大量灌木雜草,而在沙漠中就沒有條件玩(古人常用的硫磺硝石猛火油之類,燃燒效率遠不能與現代化工燃料相比,不可能靠人工搬運完成一場火攻);所以從來沒人想放火燒垮一座城垣(根本沒那麼多可燃物)。

    3.人和。你的對手要足夠蠢,能被你引誘進入放火地;或者說對你放火準備視而不見……

    因此,《孫子兵法·火攻篇》雲——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孫子兵法基本上是講戰略問題,唯有《火攻篇》是專門一章講具體戰術要旨,可見火攻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容易玩。

  • 3 # 兵夏333

    古代戰爭經常使用火攻,尤其是三國時期,縱觀整個三國的歷史:火燒烏巢,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火燒連營,火燒藤甲兵……,火攻的戰役可以說一抓就是一大把。

    古代戰爭為什麼經常使用火攻?

    因為成本實在是低啊!

    古代放火容易蔓延失控嗎?

    當然!放火是不受控制的。

    火攻形式共有五種,一是火燒敵軍人馬,二是焚燒敵軍糧草,三是焚燒敵軍輜重,四是焚燒敵軍倉庫,五是火燒敵軍運輸設施。

    實施火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火攻器材必須隨時準備。二是火攻要看準天時,放火要選好日子,必須選擇氣候乾燥的日子進行,放火的風向必須朝向敵人。火攻器材很容易準備,但是放火的風向和放火的日子難以把握,也不受人的控制,這就導致火攻容易蔓延失控!輕則不能造成殺傷敵人的效果,操作不當的話還容易燒到自己人,造成不應該的損失。

    如:諸葛亮火燒上方谷,孔明在山上看見魏延誘司馬懿入谷,一霎時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為司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來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這就是火攻失控的例子。

  • 4 # 愛聰小築

    古代兵法中有火攻,也有不少使用火攻成功戰例。三國時期最著名就有兩次。一次是赤壁之戰,一次是彝陵之戰。大家知道,用火攻必須有兩個必要條件,其一是適合放火,其二是有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風向。赤壁之戰中,曹操為了方便作戰,把所有戰船用鐵鏈聯結在一起,這就為孫劉用火提供了條件。同樣道理,彝陵之戰中,劉備為了軍士避暑,把軍營結在草木茂盛的叢林地帶,並且沿江連綿數十里,為陸遜用火功提供了可能。

    第二個條件必須有利己不利敵之風向。赤壁之戰中,孫劉軍在南,曹軍在北,當時是冬天盛行東北風,故曹操不擔心對方用火攻,所以敢於鐵索鏈船。但人算不如天算,孰料突起南風,讓孫劉一把火把曹軍燒個精光,曹操從些喪失了南進的力量。彝陵之戰中,陸遜也是利用了風向和地形一把火把劉備這個世之梟雄燒得從此一蹶不振,最後白帝託孤。可見用火攻具備了這兩個必要條件,風助火勢,火借火威,蔓延開去,達到理想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有哪些大的地震斷裂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