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是諸葛亮對歷史的經驗的總結,雖說是為了規勸劉禪,但也充分證明了只有排除了感情上親疏遠近的影響,不感情用事,才能正確地處理問題。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開明皇帝,他在選賢才上將感情親疏與賢才的才能完全分開,他在政治上重用了魏徵、薛萬徹。魏徵是太子建成的親信,後為唐太宗所用,這是人們熟悉的,也樂於稱道的。薛萬徹是李建成屬下的一員猛將,後來他得到唐太宗的重用,身經百戰,為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說:“用人只問賢否,何論親疏遠近。”設想,如果李世民只在親近的原秦王府中選才,不重用魏徵、薛萬徹等人,怎麼能帶來大唐的興盛?李世民這種任人唯賢,舉不挾私的品質和胸懷,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透過唐太宗舉賢治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的認識之間不應該有任何關係,不能讓個人的感情影響我們對事物作出正確認識。安邦治國的大事是如此,個人處世不也是如此嗎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是諸葛亮對歷史的經驗的總結,雖說是為了規勸劉禪,但也充分證明了只有排除了感情上親疏遠近的影響,不感情用事,才能正確地處理問題。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開明皇帝,他在選賢才上將感情親疏與賢才的才能完全分開,他在政治上重用了魏徵、薛萬徹。魏徵是太子建成的親信,後為唐太宗所用,這是人們熟悉的,也樂於稱道的。薛萬徹是李建成屬下的一員猛將,後來他得到唐太宗的重用,身經百戰,為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說:“用人只問賢否,何論親疏遠近。”設想,如果李世民只在親近的原秦王府中選才,不重用魏徵、薛萬徹等人,怎麼能帶來大唐的興盛?李世民這種任人唯賢,舉不挾私的品質和胸懷,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透過唐太宗舉賢治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的認識之間不應該有任何關係,不能讓個人的感情影響我們對事物作出正確認識。安邦治國的大事是如此,個人處世不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