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月一牛
-
2 # 頂級星星L
農民以耕種為業,這多少年,化肥價格在漲,水費價格在漲,農藥價格在漲,所有東西價格在漲,就農產品價格很穩定,呵呵,你說農民能不破產?
-
3 # 開心農場主瑪益
每個村要有國家調控的集體企業,拉動農民回鄉創業的積極性,建造管道水利設施,打造全新的農業生態園,把旅遊觀光修閒娛樂,體會農村生活示範基地,吸引更多的城裡的人到美麗鄉村亨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的田園生活,拉動城鄉消費!開展長壽養老,中醫養生產業,發展農家樂,把產業鏈做長…,農村還是很有發展的,因為農村很多地方就像是未開墾的處女地,在等待有能力有發現眼光的人去發現!
-
4 # 財智書院
感謝邀請。從目前來講,農民四項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大約佔50%左右,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佔比有限。提高農民收入,首先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其次,實現農民增收,要透過各種途徑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最好,國家各種惠農政策不斷出臺,轉移性收入也會增加。另外,要積極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
5 # 雲南同春永科技
如何提高農民收入
農民增收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根本和核心問題。我鎮農業人口眾多,農民增收問題已經成為龍市鎮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證農民收入的持續提高和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面臨的兩大戰略任務。特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是關係到我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全域性性的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是實現小康目標的關鍵,也是農民發展經濟的首要目標。近幾年,隨著改革的深入,改革能量釋放的減弱及結構性矛盾的突出,農民收入的增長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千方百計解決好農民增收問題,始終是農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農民收入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收入增長變化呈現4個特徵。
1、從絕對量看,絕對額增加較多,幅度較大。
2、從相對量上看,農民收入增長落後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
3、從結構上看,存在兩個下降。一是隨著農民收入的多元化,農業純收入所佔比重下降。農民收入的多元化,非農業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對促進農民整體收入水平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農民實物性純收入所佔比重有所下降。隨著農業生產及農村多種經營的不斷髮展,農產品商品率不斷提高,農民實物性收入所佔比重逐步下降,貨幣收入比重上
升。
4、價格政策的作用,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從1979年起,國家大幅度提高了18種主要農副產品的收構價格,中國糧價呈現出一種全面上漲的趨勢。1978年1995年,5
種主要糧食品種價格指數都上升了5倍以上,並且在後10
年裡呈加速度上升。1978年1984年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提高了53.7%,年均增長7.4%,其中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了98.3%,年均提高了12.1%。同期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漲幅年均遞增2.7%。據測算,六年間農副產品提價直接給農民帶來的收入佔年純收入增長額的23.1%。1985年1989年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了75.9%,年均提高了12%。同期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也漲了25.7%。據測算,這一時期農民收入增長額中,有80%來自於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提高。1992年1996年國家連續三次提高糧食收構價格,這是農民收入仍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主要原因。總之,1978年至今,在政府提價政策的指導下,一方面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增加了農副產品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農民收入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提高。
二、農民增收面臨的困難
眾所周知,目前農村經濟的發展已從前幾年的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以注重效益為內涵的調整,再提高階段,繼之而來的是農民增收速度放慢和空間的狹小,農民增收仍面臨許
多挑戰。
1、增加產量對增加收入將不會帶來明顯作用。在短缺經濟時代,增產就能增收,因為在農產品供不應求的情形下,產量的增加不會對價格形成負面影響,但是在農產品相對過剩的情形下,供給增加會導致價格降低,增產就不能增收,由於農產品尤其是穀物類產品的需求彈性不足,供給增加會使價格降低的幅度超過供給,增產反而減收。可以預計,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隨著農產品以及整個經濟供求關係的持續改善,產量增加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帶動作用會繼續減少。
2、提高價格對增加收入的作用會越來越小。不可否認,國家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對農民收入的增加的確發揮了重
3、鄉鎮企業發展速度放慢將抑制農民收入的增加。8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對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最近幾年鄉鎮企業進入了調整期,其超常規增長的
情況不會再現,進入90年代後鄉鎮企業的增長速度開始明顯回落,增長速度的降低會使鄉鎮企業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降低,從而使其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增長速度受到明顯限制。所以,進入新階段後,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收入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4、進城務工對增加收入的推動亦將趨緩。80年代後期以來,農民跨區流動,大量進入城市擇業,常年在城鎮打工,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但近幾年來,隨著城鎮下崗職工增加,城鎮失業出現並日趨嚴重。毫無疑問,城鎮失業人數的增加以及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將會減少農民在城鎮就業的機會,對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形成了直接抑制,農民收入的提高將會受到直接影響。
5、國際化會給增加收入施加負面影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必然推動中國經濟的國際化。從長期看,國際化將會給農民帶來實惠,但短期內則有負面影響。按照中美已達成的協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農產品關稅將從現在的45%,到2004年平均降到17%,重點農產品降至14.5%,美方因此會增加300萬噸的小麥對華出口。初步估算,僅此一項就使中國農民損失50多億元人民幣。除小麥外,玉米、柑桔和肉類等產品的市場準入配額也將增加,外中中國產品的進入,勢必使我市農產品市場賣難現象更加突出,農民增收更加困難。
6、收入結構不盡合理。
三、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和對策
農民增收是一項事關全域性的大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始終是我黨在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五大把它擺到了關係改革成敗和現代化程序的重要
位置,而目前農村社會的穩定,擴大內需的啟動,都需要以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為前題。因此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已成為當前促進農民增收的現實選擇。具體說在新的形勢下,保持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關鍵是適應農業發展階段性變化的要求,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轉到以質量為中心的軌道,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的領域,為農民收入增長開闢新的來源。
1、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品質。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這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調整結構的重點是改善農產品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一是要抓住當前農產品供給充足的時機,加快調整糧食品種結構。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業在農業生產中處於“前拉後帶”的重要環節,搞好了可以促進種植業、帶動加工業,實現農產品轉化增值。三是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種養業傳統優勢,發展農林牧漁業和名、特、優、新產品,農產品也要提高品牌意識,靠品牌開拓市場。
2、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當前增收困
難的情況下,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民的支出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現在,對於發揮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各方面是比較重視的,也採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但還必須看到,對於發揮科技作用,節約生產和流通成本,從而提高農業的效益研究還不夠。目前,由於技術相對落後,中國農業資源的利用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特別是農民在用水、用電、用油、用地等很多方面,缺乏科學指導,浪費比較嚴重。不少地方,農產品產量很高,但秋後算帳,收入卻增加不多,關鍵是生產成本過高。據測算,從1988年1996年糧食、棉花、油料畝產分別增長了27.6%、14.7%和23%,收購價格指數分別增長了172.9%、203.9%和79.6%,而同期總成本卻增長了274.3%、309.9%和229.3%,遠遠高於畝產量和收購價格指數的增長幅度。這說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推動農業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3、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有利於農民增收的產業體系和利益機制。推進農業產業化,當前應突出抓好建設農產品基地,培育龍頭企業、建立利益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幾個關鍵環節。這當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這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活力、有生命力的關鍵。農業產業化實際解決了兩個利益機制問題:一是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二是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龍
頭企業和家庭經營兩個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這兩個機制確保了經營農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還要注意把握好兩點:一是從當地的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出發,不能一哄而起,盲目鋪攤子上專案,搞重複建設;二是要尊重農民的自主權,不能用計劃經濟的思路和辦法搞產業化經營。
4、增加農業投入,降低“兩個”風險。各級政府應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增加農業投入,治理河流、興修農田水利,改造中低產田,保護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科研攻關和適用技術推廣,以此來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減少農業自然風險。同時,應將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向流通領域延伸,加強以批發市場為重點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資訊網路體系
建設,改善農產品保鮮、儲藏等流通設施,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減少農業的市場風險。這樣農民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兩個風險”,對自己的收入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預期。
5、加強小城鎮建設,加快農業人口向非農轉移速度。發展小城鎮可以引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連片發展,促進鄉鎮企業的結構調整和合理佈局,可以更大規模地轉移剩餘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規模效益,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住房建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對擴大國內需求,開拓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民負擔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農民承擔的稅費負擔。其次是生產費用負擔。近年來在主要農產品價格提高幅度不大的情況下,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一路攀升,給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增加了很大負擔。如1993、1994和1995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分別上漲了11.7%、21.5%和28.7%,而同期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增長了3.9%、1.6%和下降了4%。此外農民負擔加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幾年傳統封建活動的復歸,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費用日漲。為此應逐步減少農業稅以外的農村各種收費專案和數額,把真正應由農民承但的合理性收費專案用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特別是要用法律形式把分別由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承擔的各種經濟義務嚴格區別開來,使減輕農民負擔的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規化的軌道。同時還要狠抓基層政府及幹部的廉政建設,消除向農民亂攤派、亂收費的各種隱患,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農民健康消費,樹立新風尚。
-
6 # 勇53960971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要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村的交通不比城裡差,學校不比城裡差,醫院不比城裡差。
第二,提高農民養老金,不能低於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
第三,土地,宅基地要私有化,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
第四,提高農產品價格。
-
7 # 斜風細雨bxg
如何提高農民收入一直以來是個老大難問題。華人口眾多,人均土地少,而且農產品價格無法滿足農民的收入需求。在日本南韓食物價格貴是因為政府出於對農民利益的保護,控制進口。中國提倡全球貿易自然不能採用這種方法。在我看來,農村和城鄉地區的未來靠微小企業,幾個人的小公司,經營特色農產品,依靠技術和網上營銷。只有在農村出現成千上萬的小企業才能解決問題。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日本90%以上都是小公司,所以整個中國經濟的未來也是依靠中小企業的發展,政府應該減稅加以扶持
-
8 # 老農大黎
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國家扶植,農業才能發展,農民才能致富。我個人認為國家的政策扶貧力度已經夠大了。主要還是社會發展太快了,農業上的主力還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所以思想靠後,沒有向前的動力。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思想靠後。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法。
所以,我認為先要從思想上轉變,先把思想扶起來。樹立起可行先進的以種殖帶動養殖,又以養殖支援種殖。迴圈利用的先進標兵。才能帶動其他人。一點帶片,以片帶面。才能全面發展起了。農村才可能有出路。
-
9 # 關注民生服務三農
歷朝歷代不變的法則,財不吝不富,不殺窮人不富,財不吝不聚 所謂天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人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農民就是弱勢群體
-
10 # 小叮噹81593
農民如何實現增收?依我看唯一出路就是降低農產品成本,因為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農民說了不算。如何降成本呢?一個是提升科技含量,以提高產量或品質;另一個是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
-
11 # 聽月
要想切實提高農民收入,關鍵是要抓好兩點:第一,確保農民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優良,這是擴大銷售、保持較高價格的關鍵。要從種子、肥料、澆水、管理等各個環節保證最終的農產品質量。也就是說確保“好貨”。
其次,是大力疏通銷售的資訊渠道。利用線上線下各種渠道,使農民的優質農產品資訊廣泛傳播到各個地方和潛在的消費者耳中甚至心中,打開了各種銷售渠道,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若能切實落實、做好這兩點,農民就可以增收
回覆列表
我說提高糧價能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發展,可專家說不行,專家說糧食提高一倍,其他物品就會漲五倍,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農民,我說農民受傷害也不是一次了,你就再傷害一次試一試吧,萬一農民受益了呢?可專家說,這個絕對不能試,萬一試錯了,讓農民受到了傷害,我怎能對得起我的良心?
可我說漲糧價,農民都同意,但是專家不同意,我也就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