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非洲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裡上演一幕慘烈的動物廝殺,這場廝殺起因是黑猩猩群首領死亡。在貢貝國家公園中有幾個黑猩猩族群,它們互不打擾,但是在1970年的一天,卡薩克拉族群的首領“利基”死亡。
首領的死亡就意味著群龍無首,一場首領爭奪戰在族群內部打響,其中有一隻名為“漢佛萊”的雄性黑猩猩力壓群雄,成功接替了利基的位置。但是,讓漢佛萊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面對新的首領,族群中的兩隻名為“查理”和“休”的雄性黑猩猩並不順從,它們在暗地裡積蓄自己的力量,準備反撲。但是,這在漢佛萊的眼中是不允許的,所以戰爭一觸即發,在一場大戰後,落敗的休和查理帶著自己暗中拉攏的力量以及幾隻成年的雌性黑猩猩離開了族群,跑到了原族群領地南部去自立為王,建立了“卡哈馬族群”。
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到了1974年1月7日,在漢佛萊的授意下,卡薩克拉族群中的6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偷偷的摸進了卡哈馬族群,將一隻幼年的黑猩猩殘忍用撕咬以及石頭砸頭的方式殺害後逃離。
這次“暗殺”行動徹底讓兩個原本就摩擦不斷、火藥味十足的族群拉開了大戰的序幕,雙方都開始組織成年的雄性進行戰鬥,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兩個族群爆發了多次生死大戰。
到了1978年,卡馬哈族群中的所有雄性黑猩猩全部戰死(7只),3只成年雌性黑猩猩一死、一傷、一失蹤,而老族群卡薩克拉族群中只有一頭成年雄性被殺(數量優勢,成年個體是卡馬哈族群的2倍,分別有8雄、13雌)。最終卡馬哈族群覆滅,地盤被卡薩克拉族群接管。
這就是著名的“貢貝黑猩猩之戰”,由此可見,動物之間不但會發生戰爭,還會發生持續4年之久的滅族戰爭。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不能算是復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動物復仇的例子:
2021年11月開始,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比德地區的鄉村小鎮Majalgaon接連發生了離奇的事件,村子附近的猴群數次進村屠殺村裡的狗。被猴群殺死的狗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小狗,它們的獵殺方式也很簡單,將小狗夾著帶到房頂上,然後將小狗扔下去活活的摔死。
這場目標明確的獵殺整整持續了一個多月,截止到12月17日,已經至少有250只小狗死於猴群之手。那麼,猴群為何會對小狗下手呢?這還要從11月初的一次狗殺猴說起,根據當地的居民表示之前有幾隻流浪狗咬死了進入村子裡玩耍的一隻小猴子,也就是說猴群的這次行動是一次復仇行動。
它們之所以專挑小狗下手是因為成年狗的攻擊性可能會導致猴群成員受傷,而小狗既沒有攻擊性也容易帶到高處。
面對“殺紅眼”的猴子,小鎮的居民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與猴群鬥智鬥勇,搶救被猴群抓走的小狗,但是猴群並沒有因此收手,反而將怒火撒在了人身上,經過多次阻撓後,猴群甚至對放學落單的小孩下手。
最終,當地的官員不得已用陷阱捕捉了幾隻猴子,在“失去”幾員大將後,猴群主動地退到了森林之中,專家稱:誘捕的猴子中可能包含了“猴王”,群龍無首的猴群才會退去。
上面兩個動物復仇和戰爭的例子都是發生在靈長類動物身上,但是動物的戰爭絕不是靈長類動物的專屬。早在2016年,英國科學家們透過對非洲烏干達地區象群的觀察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發表在了2月份的《新科學家》雜誌上。
科學家們進入烏干達觀察象群的起因是有一個象群多次無故地攻擊一個村子的建築和村民。之所以說無故是因為科學家們沒有發現人與象群的衝突點,象群的棲息地也沒有被入侵的現象,人們的農田也離象群非常的遠。
經過多方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象群進攻的動機,因為這個象群成員大部分是被保護區收養的“孤兒”,它們的之所以成為了孤兒原因是父母在它們面前被偷獵者殺死了,而且這些小象父母被殺大都發生在20時期80/90年代。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象群對人的仇視極有可能是小時候看到父母被殺導致的,如今它們已經成年,並且成立了族群,有能力去“復仇”了。
從上面這幾個實際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戰爭和復仇並不是人類的“專屬”,反而這種行為和主觀意識存在於大多數動物之中,這其實就是“利己行為”的最好的表達。
利己包括接受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和減少對自己不利的事物,前者讓不同的動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合作,比如一般不合群的“平頭哥”蜜獾與一種名為響蜜鴷的鳥就是如此,因為蜜獾和響蜜鴷都喜歡吃蜂蜜,但是蜜獾吃蜂蜜靠的是偶遇,而響蜜鴷能飛行可以在空中高效的發現蜂巢。
但是,響蜜鴷發現而來蜂巢卻沒有撕開蜂巢的能力,所以它就會跑到蜜獾身邊飛來飛去,而蜜獾也知道對方的意圖,就跟著響蜜鴷來到蜂巢處,憑藉著自己堅硬、密實的毛髮,蜜獾能無懼蜂群的攻擊,尖利的爪子和嘴巴很快就能把蜂巢撕碎。
此時,響蜜鴷就會來分一杯羹,而平時見了動物就懟得蜜獾也預設響蜜鴷的這一行為。
同樣的利己行為也會讓動物主動地去清除掉對自己不利的因素,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非洲大草原上,草原狒狒有眾多的天敵,其中獅子和花豹是主要的天敵。但是無論憑藉群體還是個體,草原狒狒都不可能殺死成年的獅子和花豹,於是,它們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繁殖期,趁獅子和花豹外出時偷偷進入它們的領地,將獅子和花豹的幼崽給偷走。
當然,被偷走的幼崽在被草原狒狒玩一會後就殺死,因此,草原狒狒才有了“偷娃狂魔”的稱號。
總結一下
動物之間會發生戰爭,而且相比較而言,智商越高的動物,戰爭的慘烈程度、持續時間越長,顯然在如今的地球上,人類是最聰明的,也是最容易發生戰爭的動物。
不過,在自然界中的動物發動戰鬥往往沒有什麼其他的思考,只要是對自己生存不利,那麼它們就會想辦法清理掉,至於復仇也是一樣的,看到同類被殺,自然就會聯想到自己被殺,為了不被殺,發動戰爭,這都是利己行為的表現。
別說大型的脊椎動物了,就是螞蟻打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滿地的螞蟻屍體,打的老激烈了,其實,要想看到這個容易了,在2波螞蟻的交界地方放食物,一會螞蟻就會打起來
1970年,非洲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裡上演一幕慘烈的動物廝殺,這場廝殺起因是黑猩猩群首領死亡。在貢貝國家公園中有幾個黑猩猩族群,它們互不打擾,但是在1970年的一天,卡薩克拉族群的首領“利基”死亡。
首領的死亡就意味著群龍無首,一場首領爭奪戰在族群內部打響,其中有一隻名為“漢佛萊”的雄性黑猩猩力壓群雄,成功接替了利基的位置。但是,讓漢佛萊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面對新的首領,族群中的兩隻名為“查理”和“休”的雄性黑猩猩並不順從,它們在暗地裡積蓄自己的力量,準備反撲。但是,這在漢佛萊的眼中是不允許的,所以戰爭一觸即發,在一場大戰後,落敗的休和查理帶著自己暗中拉攏的力量以及幾隻成年的雌性黑猩猩離開了族群,跑到了原族群領地南部去自立為王,建立了“卡哈馬族群”。
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到了1974年1月7日,在漢佛萊的授意下,卡薩克拉族群中的6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偷偷的摸進了卡哈馬族群,將一隻幼年的黑猩猩殘忍用撕咬以及石頭砸頭的方式殺害後逃離。
這次“暗殺”行動徹底讓兩個原本就摩擦不斷、火藥味十足的族群拉開了大戰的序幕,雙方都開始組織成年的雄性進行戰鬥,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兩個族群爆發了多次生死大戰。
到了1978年,卡馬哈族群中的所有雄性黑猩猩全部戰死(7只),3只成年雌性黑猩猩一死、一傷、一失蹤,而老族群卡薩克拉族群中只有一頭成年雄性被殺(數量優勢,成年個體是卡馬哈族群的2倍,分別有8雄、13雌)。最終卡馬哈族群覆滅,地盤被卡薩克拉族群接管。
這就是著名的“貢貝黑猩猩之戰”,由此可見,動物之間不但會發生戰爭,還會發生持續4年之久的滅族戰爭。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不能算是復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動物復仇的例子:
2021年11月開始,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比德地區的鄉村小鎮Majalgaon接連發生了離奇的事件,村子附近的猴群數次進村屠殺村裡的狗。被猴群殺死的狗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小狗,它們的獵殺方式也很簡單,將小狗夾著帶到房頂上,然後將小狗扔下去活活的摔死。
這場目標明確的獵殺整整持續了一個多月,截止到12月17日,已經至少有250只小狗死於猴群之手。那麼,猴群為何會對小狗下手呢?這還要從11月初的一次狗殺猴說起,根據當地的居民表示之前有幾隻流浪狗咬死了進入村子裡玩耍的一隻小猴子,也就是說猴群的這次行動是一次復仇行動。
它們之所以專挑小狗下手是因為成年狗的攻擊性可能會導致猴群成員受傷,而小狗既沒有攻擊性也容易帶到高處。
面對“殺紅眼”的猴子,小鎮的居民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與猴群鬥智鬥勇,搶救被猴群抓走的小狗,但是猴群並沒有因此收手,反而將怒火撒在了人身上,經過多次阻撓後,猴群甚至對放學落單的小孩下手。
最終,當地的官員不得已用陷阱捕捉了幾隻猴子,在“失去”幾員大將後,猴群主動地退到了森林之中,專家稱:誘捕的猴子中可能包含了“猴王”,群龍無首的猴群才會退去。
上面兩個動物復仇和戰爭的例子都是發生在靈長類動物身上,但是動物的戰爭絕不是靈長類動物的專屬。早在2016年,英國科學家們透過對非洲烏干達地區象群的觀察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發表在了2月份的《新科學家》雜誌上。
科學家們進入烏干達觀察象群的起因是有一個象群多次無故地攻擊一個村子的建築和村民。之所以說無故是因為科學家們沒有發現人與象群的衝突點,象群的棲息地也沒有被入侵的現象,人們的農田也離象群非常的遠。
經過多方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象群進攻的動機,因為這個象群成員大部分是被保護區收養的“孤兒”,它們的之所以成為了孤兒原因是父母在它們面前被偷獵者殺死了,而且這些小象父母被殺大都發生在20時期80/90年代。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象群對人的仇視極有可能是小時候看到父母被殺導致的,如今它們已經成年,並且成立了族群,有能力去“復仇”了。
從上面這幾個實際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戰爭和復仇並不是人類的“專屬”,反而這種行為和主觀意識存在於大多數動物之中,這其實就是“利己行為”的最好的表達。
利己包括接受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和減少對自己不利的事物,前者讓不同的動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合作,比如一般不合群的“平頭哥”蜜獾與一種名為響蜜鴷的鳥就是如此,因為蜜獾和響蜜鴷都喜歡吃蜂蜜,但是蜜獾吃蜂蜜靠的是偶遇,而響蜜鴷能飛行可以在空中高效的發現蜂巢。
但是,響蜜鴷發現而來蜂巢卻沒有撕開蜂巢的能力,所以它就會跑到蜜獾身邊飛來飛去,而蜜獾也知道對方的意圖,就跟著響蜜鴷來到蜂巢處,憑藉著自己堅硬、密實的毛髮,蜜獾能無懼蜂群的攻擊,尖利的爪子和嘴巴很快就能把蜂巢撕碎。
此時,響蜜鴷就會來分一杯羹,而平時見了動物就懟得蜜獾也預設響蜜鴷的這一行為。
同樣的利己行為也會讓動物主動地去清除掉對自己不利的因素,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非洲大草原上,草原狒狒有眾多的天敵,其中獅子和花豹是主要的天敵。但是無論憑藉群體還是個體,草原狒狒都不可能殺死成年的獅子和花豹,於是,它們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繁殖期,趁獅子和花豹外出時偷偷進入它們的領地,將獅子和花豹的幼崽給偷走。
當然,被偷走的幼崽在被草原狒狒玩一會後就殺死,因此,草原狒狒才有了“偷娃狂魔”的稱號。
總結一下
動物之間會發生戰爭,而且相比較而言,智商越高的動物,戰爭的慘烈程度、持續時間越長,顯然在如今的地球上,人類是最聰明的,也是最容易發生戰爭的動物。
不過,在自然界中的動物發動戰鬥往往沒有什麼其他的思考,只要是對自己生存不利,那麼它們就會想辦法清理掉,至於復仇也是一樣的,看到同類被殺,自然就會聯想到自己被殺,為了不被殺,發動戰爭,這都是利己行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