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12801286615

    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透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透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無情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併入選了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的第14課。

  • 2 # 談骨說金

    安徒生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可不是童話故事,這是後人給他定的型、分的類。

    賣火柴的大姑娘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寫實文章。所謂的童話故事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多采用誇張、擬人、象徵等表現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是編造的逗小孩玩的故事,而《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根據在義大利看到的真實景現改編的,是一篇經過藝術加工的社會寫實,這篇文章因寫實而讓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它真的不適合當童話故事。

    睡前講這個故事,小孩會睡不著覺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童話故事的特徵。童話故事最大的特徵是用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動物、植物等物體人的感情。同時童話故事總是把惡和善極端化,通俗地說,就是壞人非常壞,好人非常好。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中,沒有明顯的壞人和好人,也沒有擬人的動物和植物,只有一個掙扎救生的可憐的小女孩。

    童話故事應該有個美滿的結局

    《賣火柴的小女孩》不是給小孩看的。一般來說,童話故事主要是寫給孩子的,但是這篇故事更適合成人去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境遇過於悲慘,天真爛漫的小孩子不應該過早接觸現實社會的殘忍。

    聽故事聽哭了多可憐

    童話故事就應該是美好的,現實的殘酷留給成年。

  • 3 # 元元的天下

    沒有暗黑的背景,看不到光明。如童話裡總是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地在一起了,又有多少女孩子,長大後對現實的婚姻感到失望?生活不總是美好,有悲有喜,有醜有惡,有聚有散,有生有死,……才是人生。

    童話故事,並不總是美好的結局。比如安徒生另一篇著名的童話,《海的女兒》中,最終小人魚化作了海上的泡沫。但她為愛犧牲的精神,其實挺符合現代人的闡釋:愛是成全,不是佔有,更不是傷害。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確很悲慘——在飛雪的聖誕節,本該幸福團圓的日子,又冷又餓的凍死街頭,但是作者仍然給了一個彩蛋,那就是她臨時的時候,劃亮了三根火柴,在幻覺中感受到了愛和溫暖:

    聖誕大餐美味的食物,慈祥的奶奶愛的回憶,溫暖的天堂,帶著憧憬離開這冰冷的人世間。

    從宗教意義上說,賣火柴的小女婚沒有痛苦地離開人世,靈魂得到了解脫就是幸福和圓滿的結局。

    實際上作為西方古典文學中的童話,有非常多的"黑料理",作為魔幻書寫現實的童話,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只不過對於三觀不正的童話,在傳播過程中,往往被剔除或美白了。

    在作為兒童課外讀物的童話中,"真善美"的教育是主要的。就發表於1846年《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講,"真"在於它描繪出了窮人的悲慘——有多少兒童,其實並沒有童年。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她期盼的美好幻想與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教育顯然比一律美化要好,起碼激起了起了今天孩子們的同情心,對比自己的生活,憶苦思甜之餘,提醒他們,歡樂的時候別忘了旁人的苦難,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的。

    當然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很多童話都不合格的,比如《小紅帽》,就有人說女孩子為什麼要單身去危險的森林,至於它早期的版本更是不忍卒讀的。

    最後要說,童話並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正如動畫片也不只是兒童的專屬。網路武俠小說亦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千與千尋》《姜子牙》等,熱門的動畫片,其實更適合大人看。

    最高的文學屬於童年並通向童年。每一個寫作者都感嘆自己的童年一去不返,這不僅僅是留戀青春,而是留戀曾經擁有的認識力、那個時期的單純、不顧一切指出真實的勇氣。

    安徒生也不例外,《唐吉訶德》正是塞萬提斯的童話。所以《賣火柴的小女孩》更是,雖然悲慘,安徒生便如那雨夜裡高喊,安得美好新世界,大庇天下窮童盡歡顏的大師了。

  • 4 # 海闊天空詩酒花

    說說個人的看法:

    1.童話是一種文學作品體裁,而不是題材。沒有規定童話不能寫悲劇主題。

    所謂童話,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意思是用兒童的視角和感受來寫故事。眾所周知孩子是富有幻想力的,所以幻想就成了童話的主要特徵。

    《賣火柴的小女孩》有幻想的筆觸嗎?當然有,比比皆是。小女孩從劃亮的火柴裡看到的種種幻象,不是幻想是什麼?所以這篇作品歸類為童話沒問題。

    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的外殼包裝下,其實寫的是一個悲慘的現實故事。這樣還算不算童話呢?

    我認為是算的。童話是體裁,不是題材。沒人規定童話故事的內容和主題必須是天真爛漫、充滿歡樂的。事實上經典童話裡還常常有明顯的好人壞人的對立呢。古典童話中,和美麗善良的王子公主並存的常見角色不就是壞壞的巫婆或惡魔嗎?可見童話從來不缺少暗黑元素,《賣火柴的小女孩》只是把故事背景移到了現實中而已。

    2.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有比較強的現實意義,童話也不例外。

    我一直認為,不管體裁和題材是什麼,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少不了現實意義的。哪怕是神話或童話或科幻或玄幻,只要人們感覺有現實中可以映照的影子存在,那就有現實意義。而這樣的作品,文學價值是遠高於那些糖水一樣的風花雪月的“美文”的。

    我們知道古往今來都有童話,但說起世界範圍內的童話名家,最著名的也就是安徒生了。我印象中,安徒生之前的那些童話,哪怕經典如格林童話等,都和現實隔著一層距離。唯有安徒生似乎熱衷於寫可以在現實中找到映照的作品,除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夜鶯》《海的女兒》《醜小鴨》《野天鵝》以及我最喜歡的《皇帝的新裝》等等,安徒生的名篇很多都蘊含著深刻的社會現實和“做人的道理”。

    為什麼舉世公認安徒生的童話作品成就很高?我認為這就是原因之一。除了著作等身的高產,他的作品更勝在質量超群。而最根本的表現,就是他寫了大量的具有現實意義的題材。這樣的童話,在文學上肯定是優於王子公主類的糖水式童話的。

    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我以前也回答過一個題目,就是為什麼喜歡這部書。我覺得,雖然歸類為“兒童文學作品”,但是《哈利波特》能夠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文學名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書探討的主題對於孩子來說足夠深刻。整部書講的不僅僅是善惡之爭,更有關於生死的討論,主人公最後是直面死亡並在心理上跨越了生死。我很喜歡一部“童書”能這樣不忌諱生死話題,能有這樣的深刻,這應該也是這部書比一般的“童書”優秀很多的原因之一。

    關於這部分個人觀點,可以看我以前回答的相關問題:

    《你覺得中國<四大名著>都有哪些深意?》

    《哈利波特普遍被認為是兒童文學,當作為成年人後,相比在童年時期讀過的哈利波特,有怎樣不同的見解和角度?》

    3.現實主義的題材中,悲劇是最高階的主題。

    個人認為,在現實題材的文學作品中,最高階的那一種,一般都是悲劇主題的。

    理由麼?因為這就是最真實的現實。這一點沒什麼好解釋,有足夠生活閱歷的人自然能懂,如果是年輕比較小或者一直都運氣比較好、生活在蜜糖裡的孩子,不願意接受這個觀點,那可以自行選擇繼續天真地相信幼齒型童話。反正很多事情的真偽,也不過取決於每個人心中的信與不信。

    《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僅是現實主義的童話,而且是悲劇主題的,這就奠定了它成為優秀文學作品,成為經典童話名篇的基礎。

    關於這部分觀點,可以看我以前回答的相關問題:

    《為什麼有些名著寫的都是些黑暗面呢?結局並不美好反而令人唏噓?》

    4.不要低估孩子們的領悟力,孩子可以接受現實,也可以接受悲劇式的童話。

    有一種觀點是要保護孩子們,不要讓他們過早接觸社會陰暗面。因為孩子們心智不足,缺乏分辨能力,這些負能量會給孩子們帶來不良影響。

    我個人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事實上孩子們跟成年人生活的時空是一樣的,並不是單獨生活在玻璃罩子隔絕起來的真空世界。現實是怎樣,成年人看得見,孩子們也一樣看得見。至於說孩子們心智不足,我覺得那是低估孩子們的領悟力了。事實就在那裡,孩子們自己會看見,自己會思考。倒不如大人坦誠相告,再正確引導,總比掩耳盜鈴地假裝孩子不知道要好。

    當然家長如何教導孩子,各家有各家的法度,我能看到的也只是自家孩子的情況,也不說那就能代表普遍情形。不過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有時也會有讓我驚訝的表現。

    比如最近孩子對我談論起一篇童話,就讓我發現孩子的腦袋瓜並沒有我以為的那麼脆弱和遲鈍。

    現在提倡大量閱讀,我經常從圖書館給孩子借回一大堆書。也不一定有時間陪著她,就讓她自己自由閱讀。

    不久前有一天,孩子以一副大驚小怪的語氣對我說,這個“好人國”太荒唐,太不可思議了,怎麼會這樣!無法理解啊!

    我點頭表示同意。

    孩子一邊想,一邊看,一邊念出來,一驚一乍的。一會說看著真不舒服,不想看了!一會又說還要看看,越看越想看。然後又說太荒誕了,現實中肯定沒有這樣的。

    我說現實中到處是這樣的。

    孩子聽了,倒也不覺得驚訝。反問一聲是嗎,然後繼續看,一副思考狀。

    這篇文章不長,孩子很快看完了,放在一邊,之後又去看了別的童話。

    過了幾天,我早忘掉這事了,打算把孩子讀完的一部分書籍還回圖書館去,孩子忽然說,把那一本留下來,她還想再看一看裡面這篇“好人國”的故事。

    我問為什麼,她說覺得這篇特別有意思。

    我從未見過她對其他童話印象這麼深。雖然啥都沒說,但我隱約覺得,孩子的領悟力,真不是大人以為的那麼次的。

    事實上,我給孩子借書的同時還給自己借了幾本名著。其中《月亮和六便士》這一本的名字讓孩子很感興趣,於是她就翻了起來。我隨她去,心想她看幾行就該徹底發懵了。沒想到她翻完之後對我說,等她把那幾本童話讀完了,她也要讀我的這本“大人書”。

    孩子現在上二年級,根本不可能讀懂。但她竟然有這份興趣,這已經讓我很驚訝。

    所以,不要小看小孩的腦袋瓜,那裡裝的東西不知道有多複雜。區區悲劇主題暗黑色彩的童話,算得了什麼呢?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的作品,讓孩子閱讀根本沒問題。

    對了,那篇“好人國”童話是作家金近寫於1947年的《“好”人國》。內容就不在這裡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搜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電磁學領域有貢獻的科學家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