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是一道光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個人籠統認為:所謂形成了比較文學的學派只是主觀意識的結果,比如:法國曾認為自己的國家是全世界第一文化輸出國。當然就有文學優越感,所謂比較文學也是最早從法國提出,恰恰符合比較文學思辨邏輯。德國的文學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有時候甚至德華人有文學自卑感。而美國的比較文學則是移民文化和新地位環境思辨的結果。這裡我簡單說下對於中國的比較文學的看法:其實中國的文學在歷史長河中的角色一直是變換的有事主角有時配角有時甚至被“焚書坑儒”思辨比西方要複雜的過。只是沒有形成法國文人得所謂學派。或者不屑於所謂的比較。畢竟比較文學是後來的概念,如果讓法華人比較論證道德經和論語的的話,我估計他們就原地打轉了!愚見

  • 2 # 楊早講史

    討論比較文學的學派形成,首先要說明比較文學的概念產生。比較文學這一概念的產生,本身是和時代轉型、民族獨立相聯絡的,說早期的比較文學是民族語言、民族文化自我認同的重要工具之一也不為過,而語言的地位則直接和民族地位及其所攜帶的民族文化在區域和世界中的地位相關。

    1835年,沙勒在雅典娜學會的演講上說:“法國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國家……歐洲之於世界的意義,正如法國之於歐洲的意義。”雖然沙勒的意見十分狹隘,帶著法蘭西民族的優越感,和民族歧視,但也說明了法國在歐洲文化中的中心性。畢竟比較文學的起點正是以法國影響學派開端,而影響學派的影響研究主要是研究法國如何像“給予禮物”一般影響著鄰國文學的過程。

    (拿破崙帝國時期地圖)

    而德國雖然現在在各方面看起來都是比法國毫不遜色的歐洲兩大經濟體,但一百多年以前的情形完全不同。法國大革命之後在拿破崙治下的法國,產業飛速發展,殖民地遍佈全世界,財富強大無可比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識和優越感之高也是無可比的。彼時的德國只是一個小國家的聯合體,四分五裂,產業落後,經濟滯緩,尚在為政治上的統一而掙扎。

    因此比較文學在德國的發展轉向了另一種方向,就是“儘管民俗學本身已經成為一門學科,但民謠和詩歌的比較研究仍然是比較文學的基礎”。這一觀點剛好和法國學派相反,法國學派要求民俗學被清除出比較文學,因為民俗學是民間創作而不是文學史,法國學派傾向於研究寫作所呈現出的人類思想史。但德國所處的時代境遇是趨勢他們在民俗文化中尋找自我的認同感。

    希特勒的上臺使德國比較文學走向了沙文主義,甚至可說是毀滅性打擊,正是威斯坦因所說的:“如果在這個國家中,莎士比亞、莫里哀和奧尼爾的戲劇被禁止搬上舞臺,一些偉大的法國和俄羅斯作家的小說不能流通,那麼比較文學又如何在這個國家生存和發展呢?”

    (18世紀中期的德國街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解決win10系統提示應用程式無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