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心流年
-
2 # 故事語文教室
題龍陽縣青草湖⑴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⑵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⑶,滿船清夢壓星河。
註釋
⑴題龍陽縣青草湖:一題作“過洞庭”。龍陽縣,即今湖南漢壽。青草湖,位於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兩水相連相通,詩中當成了“洞庭湖”。
⑵湘君: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後化為湘水女神。
⑶天在水:天上的銀河映在水中。
簡析
這是一首超然物外的記遊詩。
一二句悲秋,寫秋風颯颯而起,廣袤無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層層波浪,蕭瑟之秋景,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間愁成滿頭銀髮。三四句記夢,詩人酒醉之後,漸漸地進入了夢鄉。他彷彿覺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銀河之上蕩槳,船舷周圍見到的是一片星光燦爛的世界。
這首詩寫景敘夢,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筆調輕靈,超塵拔俗,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
3 # D東哥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句詩真的是很美,它出自中國元代詩人唐珙的詩《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
滿船清夢壓星河。
可以說,人們記住唐珙,恐怕就是因為這首詩,因為他存世的詩也僅有八首。
這首詩不是情詩,我們從詩的內容來看應該是一首遊記詩。這首詩描寫的竟境相當吸引人,讀起來也讓人稱奇。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意思是:我喝醉酒後,竟然不知這是天上的星星倒映在水中,在這清朗的夜夢裡,好像我就臥躺在光芒璀璨的星河之中。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的追憶與眼前的美景巧妙地聯絡了在一起,它運用傳說神話傳說的虛幻,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透過這兩句的描寫,把作者的追思所憶慢慢的拉近現實,由淺及深。你看,秋風颯颯而起的秋風,吹過這廣闊無邊的湖水,那一層層泛起波浪,讓人彷彿進入了虛無縹緲世界。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在這裡,詩人也對大自然的無情發出了內心的感慨。瑟瑟秋風使勁吹,吹老了洞庭湖水,而反僅一夜的愁思,就讓湘夫人也增添了許多白髮。無奈,這種自然規律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人也只能是順應天時。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兩句才是這首詩的重點。大自然的規律是無法改變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在這秋風吹拂的夜裡,望著眼前的美景,自己可以端起酒杯,喝它個忘乎所以,昏天黑地。忘記一切,不知天上是何年?洞庭湖裡那一閃一閃的光,早已分不清是天上的星還是湖裡的漁火,只知道自己彷彿就躺在這滿是星光的銀河中。
詩人此時沉醉於秋光美景中,酒醉了心,心醉了人,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一個奇幻的夢境。划著這一船清夢,什麼都可以不用管,什麼也不用想,就這樣無拘無束遊呀遊,這應該就是詩人理想的人生場景。
讀了這首詩,讓人不由得為詩人的想像力驚歎,這種把遊記寫的如此奇幻巧妙,讓人難以忘懷,也讓人記住了詩人唐珙,更讓人們從這首詩的字裡行間體驗了詩人充滿浪漫主義的情調。
-
4 # 華君尚
這句話不是情詩,是作者元末明初詩人唐珙唐溫如寫的《題龍陽縣青草湖》中的千古名句。而這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唐溫如借詩抒情生不逢時,有志難伸的感慨,表達了他在現實中的失意與失望,也所能體悟到的是唐溫如特有的精神風貌。
這一首詩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畫象,讀過之後,唐溫如的精神風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這一首也是極富浪漫主義藝術個性的紀遊詩,有著唐代李白李太白之風。
“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唐溫如即把對歷史的追憶與對眼前壯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巧妙地結合了起來,以虛幻的神話,傳遞出真實的感情。兩句中一個“老”字不可輕易放過。秋風颯颯而起,廣袤無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層層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與春日中輕漾寧靜的碧水比較,給人一種深沉的逝川之感。詩人悲秋之情隱隱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說,而塑造了一個白髮湘君的形象,發人深思。傳說湘君聞帝舜死於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夠悲切的了。而此時蕭瑟之秋景,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間愁成滿頭銀髮。這種新奇的構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樣的觸目驚心了。客觀世界如此,詩人自己的遲暮之感、衰頹之意,自然盡在不言中了。一個“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謂達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入夜時分,風停了,波靜濤息,明亮的銀河倒映在湖中。湖邊客船上,唐溫如他從白天到晚上,手不釋杯,一觴一詠,怡然自樂,終至於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覺,漸漸地滲入了詩人的夢鄉。他彷彿覺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銀河之上蕩槳,船舷周圍見到的是一片星光燦爛的世界。
唐溫如將夢境寫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話般地誘人。然而,“此曲只應天上有”,夢醒時,留在心上的只是無邊的悵惘。“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寫悲秋,未必不伴隨著生不逢時、有志難伸的感慨。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記夢,寫出對夢境的留戀,正從反面流露出他在現實中的失意與失望。所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看似與“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情趣各別,內裡卻是一氣貫通、水乳交融的。
這兩句對夢境的描寫十分成功:夢境切合實境,船在天上與天在水中正相關合,顯得真實可信;夢無形體,卻說清夢滿船,夢無重量,卻用“壓”字來表現,把幻覺寫得如此真切;從夢境的清酣,不難覺察出詩人對於擺脫塵囂的愉悅,記夢而兼及感情,則又有暗中傳神之妙。古代寫夢的詩不少,但像這首詩這樣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卻是並不多見的。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筆調輕靈,無一筆粘著,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唐溫如著意於真情實感的表現而並不拘守於形貌之似,因而寫來不拘一格,超塵拔俗。無論寫景敘夢,都有虛有實,惝恍迷離,詩境之縹緲奇幻,構思之新穎獨特,為前人詩作所少見。
-
5 # 媛詞媛曲
意思是秋風勁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許多,一夜愁思,湘君也應多了白髮。醉後忘卻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夢中,我臥在天河上。
這首詩出自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
原文: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擴充套件資料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紀遊詩。“龍陽縣”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漢壽,在洞庭湖的東南面,因青草湖和洞庭湖是相連在一起的,所以出現了題目中“題青草湖”與詩歌內容寫洞庭湖的矛盾。
首聯“西風吹老洞庭波”點明瞭地點,透過“西風”二字也間接地道出時間為秋天。關鍵是一個“老”字使得蕭殺之感立現,同時這個字也極具時空感,將洞庭湖的淼淼微波推溯到了古老的從前。
緊接著第二聯引用了一個傳說典故,借湘君舜思念兩位妃子而一夜白髮的誇張表現來凸顯詩人的心境——愁。
湘君就是帝舜,死於蒼梧,葬於九嶷山。他的兩個妃子,也就是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前去奔喪,因久候不見,啼哭不止,竟將竹子染就斑斑淚痕,兩位妃子也因思念過度而死於湘江,被天帝封為湘水女神,號湘夫人,舜被封為湘水之神,號湘君。
《題龍陽縣青草湖》中並未像其他文學作品那樣從湘夫人的角度來表達思念之情,卻反其道而行之,從湘君的角度來表達,更體現出了相愛之深,相思之切。同時,一夜白髮多的誇張表現也極具李白“白髮三千丈”的藝術魅力。融情於景,化典成詩,讓讀者也深深體會到了詩人的衰頹失落之感。
最後兩聯將詩作從對客觀世界的描述上轉移到了詩人自己身上。面對洞庭湖的蕭瑟秋景,“我”手不釋杯,從白天喝到晚上,已經醺醺而醉了,醉後再看這淼淼洞庭,竟有“春水船如天上坐”的感覺。
夜色投入湖中,船槳攪動著滿天星辰,竟不知道自己是在天上,還是在水中。“我”已悄然睡去,小船載著沉沉酣夢,好似穿行在銀河,漂游在天上。
最後兩聯飽含童話般的奇妙幻想,卻又和現實的無奈水乳交融於一起。一個“滿”字,似乎看到了詩人懷著滿滿的夢想和希望,把無形的夢幻賦予了實體的形象,我們似乎看到了夢想的巨大,盡然能夠裝滿一艘船。
一個“壓”字,又滲透著沉重的無奈,把沒有重量的夢幻賦予了分量,我們似乎看到了夢幻的沉重壓力,盡然把船舷深深地壓進了水中。面對這深深的疲憊和失意,“我”多麼想擺脫塵囂,留在這美好的夢境中不願醒過來啊!
摘來的,請笑納!
-
6 # 清歡雪香
我認為不是。
要想理解詩句的意思,必須把它放在全詩裡去。理解了全詩的意境,其中每個詩句才會體會的透徹。這兩句詩出自元朝唐珙的《題龍陽縣青草湖》,全詩如下。
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譯文:
洞庭湖被蕭瑟的秋風吹得皺起微瀾,如同蒼老的面容,恍若女神湘妃忽而一夜間增添了許多白髮。喝醉後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還是我在做著清朗的夢,夢中我在夢中躺臥在一葉扁舟上,舟隨意漂浮在滿目璀璨的星河中。
這是描寫喝醉後最浪漫的詩句了。不知道作者喝了多少酒,又是什麼讓作者成天醉生夢死,是生計無著?愛恨情愁?還是生不得志?國仇家恨?
在宋朝由於抑武揚文,讀書人的社會地位非常高。而到了元朝,漢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蒙古人“馬上得天下後”目空一切,覺得自己的成功很了不起,於是開始了摒棄了“文能安天下”的思想,開始了“馬上治天下”,統治者覺得讀書無用,這種思想就不會把讀書人放在眼裡的。再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自古文化底蘊強厚的漢人要想拼得一份功業非常不容易。
詩以言志,歌以詠情。這句話雖然很片面,但也說明了,我們賞析詩詞也要放在這樣的創作大前提下。詩詞表達的方式很婉轉,一般都不直接抒懷胸憶,通常借用典故,或者是傳說,文人軼事,還有借代來以古喻今,以事曉意,以景喻情,或者是借物書心,這樣的表達上體現在書面上就很隱晦。
比如唐代朱慶餘的《近試張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呈獻的這首詩獲得了張籍明確的回答,《酬朱慶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由於朱的贈詩用比體寫成,所以張的答詩也是如此。還有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樣的詩句都是以夫妻或男女愛情關係比擬君臣以及朋友、師生等其他社會關係,這樣的描寫手法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從《楚辭》就開始出現並在其後得到發展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
人們常常以“借酒消愁”,寫酒是為了寫自己內心的苦悶,一寫西風就知道是秋風,“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寫秋天就是落寞悲寂。這樣看起來貌似寫得秋景秋文,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秋天,那也就不一定了。同樣看似寫的兒女情長,也就不一定是愛恨情愁了,這樣寫都只是代表了作者當時內心的悵惘失落感。
體會詩景詩情詩意,透過延展思路後,從詩面結合創作背景、作者的經歷才能體會作者創作的心境。這樣說來這句詩是不是情詩,就顯而易見了。
-
7 # 沐夏花園
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 滿船清夢壓星河。
此篇是晚唐(又說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惟一的傳世之作。關於這位作者,歷史上沒有片言只
語的記載。這首詩倒很像是他的一幅自畫像,讀過之後,詩人的精神風貌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詩題中的“龍陽縣”,即今湖南漢壽。“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詩題中說“青草湖”,而詩中又寫“洞庭”,是因為兩水相連相通的緣故。
這是一首極富藝術個性的紀遊詩。一、二兩句,詩人即把對歷史的追憶與對眼前壯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巧妙地結合了起來,以虛幻的神話,傳遞出真實的感情。“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兩句中一個“老”字不可輕易放過。秋風颯颯而起,廣袤無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層層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與春日中輕漾寧靜的碧水比較,不給人一種深沉的逝川之感嗎?詩人悲秋之情隱隱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說,而塑造了一個白髮湘君的形象,發人深思。
傳說湘君聞帝舜死於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夠悲切的了。而今日蕭瑟之秋景,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間愁成滿頭銀髮。這種新奇的構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樣的觸目驚心了。客觀世界如此,詩人自己的遲暮之感、衰頹之意,自然盡在不言中了。一個“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謂達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入夜時分,風停了,波靜濤息,明亮的銀河倒映在湖中。湖邊客船上,詩人從白天到晚上,手不釋杯,一觴一詠,怡然自樂,終於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覺,漸漸地滲入了詩人的夢鄉。他彷彿覺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銀河之上蕩槳,船舷周圍見到的是一片星光燦爛的世界。詩人將夢境寫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話般地誘人。然而“,此曲只應天上有”,夢醒時,留在心上的只是無邊的悵惘。
一、二句寫悲秋,未必不伴隨著生不逢時、有志難伸的感慨,這兩句記夢,寫出對夢境的留戀,正從反面流露出他在現實中的失意與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與一、二句情趣各別,內裡卻是一氣貫通、水乳交融的。
詩中兩句對夢境的描寫十分成功:夢境切合實境,船在天上與天在水中正相關合,顯得真實可信;夢無形體,卻說清夢滿船,夢無重量,卻用“壓”字來表現,把幻覺寫得如此真切;從夢境的清酣,不難覺察出詩人對於擺脫塵囂的愉悅,記夢而兼及感情,則又有暗中傳神之妙。古代寫夢的詩不少,但像這首詩這樣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卻是並不多見的。
詩人著意於真情實感的表現而並不拘泥於形貌之似,因而寫來不拘一格,超塵拔俗。無論寫景敘夢,都有虛有實,惝恍迷離,詩境之縹緲奇幻,構思之新穎獨特,為前人詩作所少見。
-
8 # 元氣穗
吟詠一遍整首詩,感覺很奇幻。尤其這後兩句,作者醉酒,天水成一體了,夢和現實也分不清了,虛實不定、縹緲而分明。
神奇的境界,讓人也想醉酒一回!哈哈,說笑的!
-
9 # 夏天的雨969
這段詩不是情詩,好像像一段油詩。以喝醉為題目,在夜空撐船這夜裡的風景孕成。詩意一班的夜空裡,陶醉在天和水的交接間。蒼茫湖水靜靜的出奇,映畫一班的天河相接融洽。引列作者的詩性大發。以湖水為背景以天河相映的畫面表出自己內心陶醉在這夜空景下,內心容存這遍夜景,觀出詩境,詩雅,詩逸軒羅的境界來。
回覆列表
這句詩出自元代詩人唐珙
《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詩名又叫《過洞庭》,唐珙,字溫如,元未明初人,資料甚少,僅知“珙豪於詩”,存世詩僅八首,人們熟悉的便是這兩句詩,卻不知詩人是誰,唐珙太不出名了。
由題目便知是首記遊詩,非愛情詩,竟境很美。
龍陽縣:今湖南漢壽。
青草湖: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一脈相連,是洞庭湖一部分。
湘君: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後化為湘水女神。 李白有詩“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天在水:天上的銀河,星星點點映入水中。
秋風吹起,洞庭湖水多了些皺紋,湘水女神多了些白髮。 醉後不知水中的星辰只是天上銀河倒影,滿載一船清夢徜徉在星河。
1 一二句,好奇一“老”字形容洞庭湖。
洞庭已老,為何?秋風蕭瑟,漣漪泛起,而不是春水如鏡,恐怕是湘君惹得禍,傳說湘君聽聞夫君舜死於蒼梧之野,欲殉情卻追隨不及,只能湘江邊上,淚水啼竹成斑,又是秋風起,那斷腸愁,離人恨,怎能不一夜白頭!
一個“老”字,詩人筆下的洞庭不是“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的洶湧蕩激,而是秋風颯颯,湖水不平,白波連連,蒼茫一片。那景象,卻是“秋風秋雨愁煞人”,深沉而厚重,彷彿湖也感知到,又是秋風起,老了容顏,滄桑了歲月。詩人刻意突出“老”字,是移情於物,見秋風而生遲暮感,伴孤舟而生漂泊情,是在感慨亂世個人遭遇多艱。
2 三四句醉臥星河,滿船清夢,看似逍遙的背後是詩人逃離現實,自我尋醉的短暫解脫。
這兩句真的很夢幻唯美,星河,清夢,秋波,洞庭湖上泛舟,遊洞庭,莫過於如此歡愉尋樂。
任誰看到這兩句,都心神嚮往,“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撐一隻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詩情畫意,心靜如水,或許這就是詩句魅力。
然而一個“醉”字,點破了詩人的心事。既有美景,何必尋醉?不過是美景抵不過酒醉後的快感,一醉解愁,唯醉後才覺身在天,滿載清夢蕩星河,片刻有解脫。對夢境越留戀,夢境中越歡愉,越反襯出詩人現實中的失意與悵惘,落寞與憂傷。夢醒醉解後,依舊失意落魄,依舊有浩如洞庭般的惆悵。
靜幽唯美的詩句後,藏著詩人於世不滿,不為人知的憂愁。
越千年,依舊被這兩句詩所動心,所向往,或許也有我們逃避凡塵俗事,身心疲累,尋求解脫的一份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