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胖頭恆

    在孔子那個年代,奴隸制還沒有廢除,所以有很多窮苦人,戰敗者都會淪為奴隸!或者掛牌自賣自身!而子貢那天正好看到了一個魯國的奴隸,就把他救了,魯國國君為了表揚他,要給子貢錢財。子貢自認為救人不是為了錢財,就拒絕了,被他人知道後到處宣揚子貢的高貴品德。當孔子知道這事後,卻把子貢罵了一頓!

    原因其實簡單明瞭,如果子貢救了魯華人,回來後不拿賞金,那其他人會效仿他,也不去拿賞金!而得不得實際的利益,那麼誰還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誰還會去救那些被他國俘虜的魯華人呢?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子貢認為自己不缺錢財,拒絕之後,會有很多人認為救了人也得不到好處,那我救他幹嘛呢?子貢的愛是小愛,而孔子的仁愛才是大愛!所以把救人的子貢罵了一頓!

  • 2 # 摯守靜篤

    子貢救人卻被孔子罵的故事出自戰國時期呂不韋所著的《呂氏春秋·察微篇》中的《子貢贖人》的故事。孔子對子貢救人的方法加以責罵是非常正確的,這件事為我們民族的道德體系的養成起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讓每一個人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人、做有益社會的事,同時不影響自己的利益和生活質量的行為準則,才是道德。

    作小標題的這句話,朋友們聽起來可能有點繞。彆著急,我先來講一下《子貢贖人》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春秋時期的魯國有這樣一條法律,在國外的魯華人如果發現魯華人在其他諸侯國做了奴隸,有能力的人可以出錢把他(她)贖回來,贖金等回國後可以到國庫裡去領回來。子貢有一次就贖了魯人回來,但他非常高姿態的放棄了去領贖金。他滿以為老師孔子會讚揚他,但孔子罵了他。為什麼呢?孔子說:端木賜,你小夥子錯了。聖人做事,不是隻圖自己心安,而是要移風易俗,教導老百姓都能這樣做。現在我們魯國的像你這樣出了錢不要的富人少,大多數是窮人,你領了國家的錢並不影響你的高尚行為,但不領就會導致魯華人都不去贖人了。

    故事講完了,我們來看這個故事中孔子的意思。

    我們倡導的道德,是要讓老百姓都能這樣做的。隨意的撥高道德的標杆的後果是,人們都達不到要求,那乾脆就不做好事了。

    子貢有錢,贖了人後他不要錢了,這對他自己沒得損害,不會影響他的生活質量。可是,另外的窮人們就不敢再去贖人了。

    贖回了人,去國家領了錢,別人會說,你看人家子貢怎麼樣,怎麼樣,你太自私了,你的道德水平有問題。不去領錢吧,自己又確實沒得錢,對家裡影響非常大。那怎麼辦呢?乾脆在國外看到為奴的魯華人,就裝沒看到,不贖了。這樣的結果,是子貢間接的害了在國外做奴隸的魯華人了。

    今天,我們在教育和社會輿論中就有這樣的問題。我們老是宣揚做好事不求回報,媒體上的好人都會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利益。有這樣的英雄、道德楷模是社會的幸事,但無形中也會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這樣,而事實上大多數人只是平凡人,他們有良心,也想幫助別人,但自己付出的精力、時間、財產甚至生命也希望受助人或國家社會能加以補償。

    這些年,我們經常感嘆,人心不古了,熱心人少了,人們都變得冷漠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都還是善良的,遇到別人有困難時,心裡還是想幫助的,如果沒有幫助的話心裡也還是愧疚的。可是,我們大多數人真的遇到這樣的事時可能又會退縮。原因可能就在孔子的話裡吧。

    所以說,隨意的拔高針對大多數人的道德標杆,不但起不到豎榜樣的作用,反而會因為大多數人做不到而使道德失去它應有的激勵作用。

  • 3 # 蘇繼白

    “子貢贖人與子路救人”的故事。

    在《呂氏春秋·察微篇》中記載了關於孔子弟子的兩則故事,這就是“子貢贖人與子路救人”的故事。

    原文是這樣的: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這兩段主要講的是什麼呢。

    孔子說。

    在春秋時代,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華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華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而洋洋自得。孔子說::“賜(子貢的名,子貢全名叫端木賜),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以此為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你如果領取政府的賞金,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去領賞金,日後其他人贖了人回來,若去領取賞金,會有人說他做得不如子貢,受到別人的嘲笑,被當做貪財之人。這樣一來,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給他,子路沒有推辭收下了。孔子高興說:“魯華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在孔子看來。

    以一般人的觀念來說,子貢贖人而不受金,這叫做好事無私奉獻;子路救人而受其牛,這似乎有點“替人消災、拿人錢財”的嫌疑。但孔子的看法卻與眾不同。孔老夫子認為: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為,必須看它的流弊;不可只看現在,必須看事情的結果;不可只論個人的得失,需看對大眾的影響。若現行似善,而其結果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善。若現行雖然不善,而其結果有益於大眾,則雖非善而實是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從實事求是的角度講,這兩則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並非是要否定“無私奉獻做好事”的行為與品質,也不是要提倡行善助人一定要收取酬勞與錢財掛鉤的做法,而是說要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需要在具體問題面前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 4 # 荼蘼香晚

    真是服氣儒門自我貼金的臉皮。

    子貢救人,子路拯溺,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顯然是雜家編撰的一個政治寓言。並不是孔子真會如是想,並不是儒家有這麼個主張。

    子貢救人,子路拯溺的典故的真實意義是,有關事功的事,依法行事,賞功罰過不可姑息,跟道德無關。如果行事在法與道德之間有衝突時候,從法從利,不從道德。

    也就是說,儒家的仁義道德,對於事功沒有什麼意義,雜家要把儒家從治國政道排擠出去。事實上也是如此,秦國基本也沒有儒門的立錐之地。

    為什麼雜家會杜撰一個死對頭精神領袖的寓言?哈哈,都是套路。雜家透過這個故事告訴需要洗腦的人,我方死對頭在這個方面都是認可我方意見的,可見我方的主張是多麼高大上,多麼的正確,具有普世價值啊!

    在這個故事裡,孔子也好,子貢也好,子路也好,其實都是小明同學。哈哈!

  • 5 # 星羽石

    個人認為先了解歷史:子貢此事應為救贖人!魯國有法律,若魯華人在外國見同胞(遭遇不幸),淪陷為奴,只要能夠將此人贖回便可獲國家賞金!子貢贖回人後不要國家賞金!孔子得知後曰:賜,你只顧自己,忘了自已的境界了!榜樣,是眾生學習的標尺,不是你自已的行為!聖人是改民換俗的!向國家要賞,是告訴民眾!~~~此錢可拿!且利身無害!國家提倡的是道德!彼應守也。行之彼身為道德!你不取無所損,否則他人敢取否?道德在何方?自此,魯人不敢有下水矣!後,子路救一溺水者,那人感激後送一頭牛致謝!子路收,子高興曰:"魯華人自此一定會有人勇於救溺水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如何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