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2820628381851
-
2 # 遊馬先生料理日常
由於中國的文物政策為:對於歷史人物或封建皇家陵冢不主動開掘。除非已經被盜墓分子非法盜挖的陵墓,政府相關文物部門才會有限度的保護性挖掘開發,也就是開放。十三陵中1、定陵被挖掘了,故而對外開放定陵的地下宮殿;2、長陵:由於其是地面建築儲存最完整的一個陵,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工藝用料最考究、原建築保護最完整,有很大的歷史價值,故而開放其地面宮殿群——金絲楠木大殿3、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修繕完畢就可以對外開放了。
-
3 # 龔小胖子
小談一下,定陵的發掘,開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是由吳某最先提出,並且夥同郭某某和夏某一起上書。而最先發掘的目標,並非定陵,而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發掘的目的,郭某某說是提高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實踐經驗和尋找明朝的秘密等。但實際是滿足一己之私,尋找永樂大典。天可憐見,就在一群人尋找長陵地宮入口時,北京昌平地區下起了大雪,大地一片白。夏某上書郭某某,希望把目標改為離長陵不遠的明仁宗的獻陵,但是郭某某則建議發掘更大定陵,至此,定陵進入考古隊的視野。十三陵中,長陵(永樂)永陵(嘉靖)定陵(萬曆),這三個是最大的。可以說,定陵是代人受過,或者說是,早就被人盯上了。十三陵的陵區分佈中,長陵是最大,而且居中的。定陵就在長陵的左邊,也很大。加上神宗皇帝傳奇的一生,萬曆新政,三大徵和不上朝等,使這個皇帝相比於其他的皇陵更具吸引力。所以,定陵就成了第一個發掘的明朝皇陵了。
為什麼後續沒有發掘其它的皇陵,其實很簡單。發掘定陵,損失很大,很失敗。首先,定陵發掘,前後兩年的時間,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頭骨被帶到中科院進行修補,還差點出國展覽。修補完成後,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變成了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放在定陵門口展覽。其次,由於技術有限和人為的無知。定陵中的金屬製品和絲織品,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長時間的和氧氣接觸。發黑,變硬。甚至有些無知的工作人員,隨意的將文物實驗和拆卸,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最後,由於定陵發掘的訊息傳遍中國,很多省份都上書,希望發掘本省的皇陵。為了抑制這種風氣,周總理下令,停止陵墓的發掘。
無恥文人之首的郭某某,在環境平穩以後還希望發掘其他皇陵,面對定陵發掘的惡果,周總理做出,皇陵不主動發掘,除非搶救性質的。五十年不考慮,一百年不動搖。
-
4 # 歷史茶坊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物件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考古專家們開始尋找長陵墓道,然而在尋找墓道的過程中,卻意外的發現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存在坍塌現象,於是考古專家們決定先發掘定陵作為試驗場,待積累一定的經驗後再挖長陵。
之後考古專家組織考古隊,由趙其昌擔任考古發掘隊隊長,安派民工挖掘到定陵墓道口,隨後進入地宮。挖掘過程中也發明了一些特殊的工具,比如拐釘鑰匙,用來移開墓門後面的自來石。考古隊在地宮裡找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棺槨並對帝后棺槨進行了發掘。定陵出土了大量明代絲錦和帝后冠冕等3000餘件珍貴文物。1958年中國政府向世界公開發布訊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開啟……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個訊息一經公佈,引發海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落後以及儲存方法的失當,定陵出土的成匹的明代絲織錦緞以及帝后冠服,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導致如今我們能看到各類布料殘片。更為嚴重的是,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革命小將們將萬曆及兩位皇后的遺骸拖出來進行批鬥,並放火焚燒,化為灰燼。定陵中的金絲楠木棺槨也被丟棄在野外,最後不知所終。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定陵地宮文物大多都是仿製品。
令人可恥的是,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在定陵發掘遭受如此慘痛的教訓之後,還向國務院上書,要求發掘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周恩來總理予以駁回並做出重要批示,今後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50年不變,100年不動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帝王陵墓以及中國各地的其它帝王陵墓由此而得到妥善保護,做為中華文明的瑰寶而流傳於世。
-
5 # 歷史雜貨鋪
萬曆可能是最悲劇的皇帝之一了,墓沒被盜墓賊給盜了,卻偏偏碰上了大文豪郭沫若。萬曆之墓能夠被挖開,這一切都是因為郭沫若。郭沫若不僅僅是個大文學家,同時還是一個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非常的喜歡歷史,而且他的主張是考古必須得挖開古墓,他的目標就是讓那些歷史中出名的寶貝重見天日。
郭沫若一開始並沒有打算開啟萬曆之墓,他的目標是武則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還有朱元璋墓,武則天墓裡面可是葬著兩個帝王,並且武則天死的時候正是大唐盛世,裡面的寶貝有多少不言而喻。史書也曾記載裡面寶貝無數,歷史上想開啟武則天墓的人多的都數不清,僅史書記載的就有三次,這三次盜墓,每一次都出動了最少上萬人, 他們全都無功而返。
秦始皇墓不用過多的介紹,全世界人都想看看這位千古一帝的墓裡面有什麼寶貝,郭沫若曾經對人說過,武則天墓中可能有《蘭亭序》真跡,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目睹一下這件文物。於是乎郭沫若帶了一大批文人和考古學家們每天請求挖掘武則天墓,他們做出了詳細的計劃。
因為他想挖的墓實在太過珍貴,並沒有得到允許,郭沫若轉而求其次,他想著先挖其他皇帝的墓練練手,等練好了再去挖武則天墓,他選中了萬曆的墓。萬曆真的是太悲劇了,墓被挖開暫且不說,挖他墓的目的就是練練手,估計萬曆泉下有知能氣的冒煙。
最終他們還是打開了萬曆之墓,萬曆作為一代帝王,墓裡的文物肯定不少,當時記載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而且還有很多的絲織品,彷彿新的一樣,可是這些東西見到空氣之後,立馬就飛灰煙滅。這次挖掘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考古悲劇。因為這件事,國家規定,從此之後不允許挖任何帝王墓,考古界也從這裡開始,不在挖掘儲存完好的古墓,這一切都歸功於郭沫若。
-
6 # 孤客君
萬曆皇帝可能到死都想不到數百年後自己竟然會被當作練手物件給刨了個底朝天,萬曆皇帝在位年間所做出的事情是非常奇葩的,但是在他死後數百年,他的陵墓也遭遇了非常奇葩的事情。
自古以來,但凡皇帝陵寢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存在之外,很少有皇帝陵寢能逃過盜墓賊的魔爪,對很多盜墓賊來說,他們挖掘皇帝陵是全心全意的,是誓要搬空裡面所有金銀財寶都不罷休的。
但是萬曆皇帝的定陵就不一樣了,它之所以被髮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郭沫若等人對所想要挖掘的朱棣長陵瞭解得不夠深入,怕會對長陵裡面埋葬的珍貴文物造成損壞,所以就挑選了規模不如長陵宏大、但結構和長陵差不多相同的定陵下手,想透過挖掘定陵積攢一些開啟長陵的重要經驗。
死後難逃悲催的萬曆皇帝於是萬曆皇帝的屍骸就開始遭殃了,定陵在被開啟之後,因為儲存文物的技術不達標的原因,定陵中很多精美的陪葬衣物開始發生了氧化,許多精美的龍袍綢緞在這個過程中毀壞得破爛不堪,全然失去了精美的模樣。
而在數年之後,特殊時代降臨了世間,被擺在定陵博物館中的萬曆皇帝棺槨和他的兩具妃後棺槨被激憤的人們拉到了廣場之中,焚燒燬壞了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的文物也受到了毀滅,在重見天日沒幾年時間後,它們又開始塵歸、塵土歸土,失去了它們所有的光芒。
這次挖掘的行動是一次很大的錯誤,它給整個考古界帶來的改變並不是因為數年後的毀壞帶來的,而是在剛剛挖掘完沒多久之後,就被人們認定為了巨大的錯誤。郭沫若最感興趣的三座帝王陵墓雖然這次行動的主要牽頭者是當時北京的大佬、有著很深歷史背景的吳晗,但實際上的推動者卻是郭沫若本人,吳晗是在郭沫若的說服影響下,才和郭沫若一起加入發掘定陵的工作中的。
郭沫若是非常積極狂熱的皇陵挖掘人士,在他的想法中,每個皇帝陵墓中埋藏的文物都應當是與世人共享的,如果埋藏在地底下那這些文物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因此他一直在積極地推動著各種挖掘皇陵的工作。
其中他頭號想挖掘的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只不過這個工程太浩大、太困難了,他是暫時沒機會的,因此他退而求其次,把目標放在了朱棣的長陵和唐高宗、武則天的乾陵中。而他之所以對這兩處陵墓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處陵墓沒有受到任何盜墓賊的光顧,而且這兩處陵墓中分別可能埋葬著兩件很重要的文物。
唐高宗乾陵中很有可能埋葬著蘭亭集序,雖然無法確定,但即便只有一絲的機會,那也是能讓郭沫若感到狂熱的,因為蘭亭集序對文人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他做夢都想象著能在有生之日親手觀摩一眼蘭亭集序。長陵中永樂大典對郭沫若的影響而長陵之中則埋葬著意義非常重大的永樂大典,朱棣在位年間做出了兩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他動用無數國力派遣了鄭和七下西洋,這件事的耗資非常巨大,是朱棣炫耀國力的一種表現。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修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古代歷史中非常重要的百科全書,總部大典一共有1萬多冊、2萬多卷、3億七千萬字,幾乎涵蓋了當時的各個學科、各種知識,可以說得上是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瑰寶。但是流傳到現在的永樂大典卻是極度殘缺的,永樂大典流傳到乾隆時期的時候就已經缺少了一大部分。
最後在乾隆修撰四庫全書的時候又被乾隆皇帝修改的面目全非,在八國聯軍的時候丟失了一部分,溥儀在位的時候又被宮中的太監偷走了一部分,所以現存的永樂大典其實是非常殘缺不全,如果把原本的永樂大典比作一個人的話,那現存的永樂大典可能就只相當於一個人的手臂。而長陵之中雖然還不確定有沒有永樂大典,但因為是朱棣人生功績的一種表現,所以在他死後是很有可能被陪葬在長陵中的。
被災難改變的規則所以懷揣著對這種缺失文化的狂熱追求,長陵自然就成為了郭沫若最想挖掘的皇陵之一,因此才會導致定陵成為了它的練手物件,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定陵的挖掘不僅是一次錯誤,與此同時它更是考古學界的一場災難,在此事發生過後,上面的大人物就立刻叫停了所有針對皇陵的工作,並定下了一個若非皇陵遭受到損壞需要搶救、無論如何都不得對皇陵主動挖掘的規定。在定陵事件發生後,郭沫若是還想著手挖掘長陵和乾陵的,不過前車之鑑不可忽略,為了防止同樣的災難再度出現,於是郭沫若的所有請求都最變得石牛入海,直接就被拒絕了。
所以說明十三陵中的萬曆皇陵之所以最先被開啟,是因為它和長陵有著相似性,被當作了練手物件,而因為定陵挖掘後沒有相應儲存技術儲存文物的原因,定陵中的文物受到了巨大的損壞,隨之而來的是考古學界的規則被改變,正是在挖掘定陵的影響下,其他所有的明皇陵以及沒被挖掘過的皇陵都避開了被主動挖掘的尷尬情況。 -
7 # 溫讀
說到萬曆皇帝陵墓的挖掘,首先要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歷史學家郭沫若。
郭沫若是個對文物研究特別執著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最為惋惜的事情就是在侵華戰爭之中,中國古代皇陵之中的寶物有太多流失到了國外。所以在他生前,對於推動古代皇陵的挖掘十分積極,能將中國大皇帝的陵墓都挖出來看一看就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
郭沫若此生最想要挖的三座陵墓,一是秦始皇陵,秦始皇的陵墓工程巨大,就是移開上面的山就要花費現在600億人民幣;二是乾陵,武則天的陵墓歷史上那麼多盜墓高手都不能炸開一個口子,郭沫若對其也沒有什麼信心。三就是明朝永樂皇帝的陵墓,思來想去只有永樂皇帝的似乎還比較簡單些。
1955年,郭沫若終於將自己的這個夢想付諸了行動,他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學家。開始計劃挖掘朱棣的陵墓。但是當時的挖掘技術和儲存技術都不好,很多人都對他提出的這項工程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郭沫若卻不死心,還是向上級繼續請示。
郭沫若一來出於對歷史文化的研究,二來是對流失文物的惋惜之情。說來說去,國家還是同意了。郭沫若興致沖沖得去挖朱棣的陵墓,但是挖掘工作比他想象之中困難許多,廢了很大的勁都沒有什麼進展。於是他改變目標,改去挖萬曆皇帝的陵墓。
萬曆皇帝和朱棣的陵墓總體構造相似,但是規模上要小上一圈。萬曆皇帝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竟然這麼倒黴,自己的墳墓都被當做小白鼠挖掘,而掘墓之人只是想要積累經驗去挖朱棣的陵墓而已。
萬曆皇帝陵墓的挖掘準備並不充分,在挖掘之時已經出現了坍塌現象,將裡面的文物毀壞了很多。最為可惜的就是那些陪葬品了,雖然沒有落到外華人的手上,但是當時的文物儲存技術還沒有達到可以將這麼多種類繁複的陪葬品全部完整儲存的程度。很多國寶級的文物都因為儲存不當而被氧化。比如皇帝皇后的龍袍鳳袍,最終都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殘破模樣,更何況是那些書籍和字畫了。
在後來的特殊時期,萬曆皇帝和其皇后的屍骨都沒有逃得過被批鬥的厄運。陵墓之中許多還留存著的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文物不過是後來為了重現陵墓之中的情景而仿製的贗品而已。
這次明朝帝陵的挖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最為沉重的教訓,從此以後中國對於皇陵的挖掘慎之又慎,再也沒有主動挖掘過皇陵,基本上都是在被盜挖之後的搶救性挖掘。
而郭沫若經過這件事之後,還沒有徹底吸收教訓,依然向上級繼續提出挖掘武則天的陵墓。只是現實條件在這裡,上級部門再也不會答應他這樣的請求了。周恩來總理下達批示,至此以後所有的帝王陵墓全部禁止主動發掘,除非是搶救性質的。
以上
-
8 # 西府趙王爺
定陵事件,一直都是中國考古學界最為慘痛的教訓,更是最大的恥辱。
1955年,明史專家、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向中央提交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明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寢,也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的第一座帝王陵墓,位列明十三陵之首。不僅營建時間最早,而且建築規模也是最大。再加上朱棣在明朝的歷史地位僅次於朱元璋。所以,發掘明長陵對於研究明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這也是吳晗致力於發掘明長陵的主要動機,畢竟他是當時中國最為資深的明史專家,一生都在研究明朝歷史。不得不說,吳晗先生這個動機一開始就不怎麼純。
不過,挖掘帝王陵墓茲事體大,尤其是明長陵這種規模巨大的帝王陵寢,放到國外都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功臣,更不要說當時各方面技術條件都不成熟的中國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就表示堅決反對,多次找到吳晗教授收回提議。
然而,允許挖掘的批覆還是很快就下來了。因為這份報告後面的落款處,寫的不僅僅是吳晗一個人的名字。還有郭沫若、沈雁冰、鄧拓、范文瀾、張蘇等等多位文化界大佬。尤其是郭沫若,乃是當時文化界第一人,在他的支援下,關於明長陵的發掘專案終於立項。
但是,當時的中國考古學界,對於明長陵這種規模的帝王陵墓,根本沒有發掘經驗,再加上技術條件的限制。大家圍著朱棣的墳墓勘探調查了幾個月,結果連個墓道門都找不到,更談不上進入陵墓內部了。
由於明長陵發掘工作遲遲沒有進展,委員會絕對先找個規模小一點的陵墓練練手。其首先選定的是明獻陵,那是朱棣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可是,折騰了半個月,依然是連門都沒找到。
大家無奈之下,又把目光放回明長陵身上,在經過了數月的史料研究之後,由發掘工作隊隊長趙其昌率隊,再探萬壽山,一方面尋找長陵入口,一方面看能否找到其他合適的陵墓練手。然而,趙其昌他們在長陵依舊毫無所獲。不過,趙其昌卻在定陵勘探時發現了定陵地下玄宮的入口。
由於之前的發掘工作一直沒有進展,考古委員會頂著不小的壓力。如今撞見了定陵,自然不會放過。雖然定陵的規模和價值遠不如明長陵甚至於獻陵,但是好歹是明十三陵之一,再加上萬歷這個奇葩皇帝,無疑是練手的上佳之選。
於是乎,定陵就這樣被誤打誤撞的開了光。
定陵地宮的開啟,在當時的考古界引發了軒然大波,畢竟是帝王陵墓,對於任何一個考古工作者來講,都是最具誘惑力的存在。據統計,明定陵出土的珍貴文物超過三千件,除了大量的陪葬物品以外,還包括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兩個皇后的遺體骨架,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然而,收穫的背後,是更加慘痛的損失。由於當時考古隊缺乏經驗,同時技術條件有限,沒能在文物出土後第一時間給予保護,導致大量的文物被氧化侵蝕。絲綢服飾破了洞,字畫書籍發了黴,就連萬曆皇帝棺槨中的陪葬木偶,也很快發黑變形。
當時主管發掘工作的夏鼐教授,看到這一幕都急得快哭出來了。作為一個考古人,沒有什麼比看著手裡的文物令人損壞更令人痛心的了。但是,沒辦法,當時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是半吊子,一點都不專業,沒有相關的業務知識。
就算是在被囑咐要注意文物的保護之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去做。當時沈從文先生也在場,他是專門研究古代服飾的。他發現工作人員對於服飾織品的裝裱和觀察都是一知半解,生氣的說道:
“囊括了中華紡織技藝精華的明代織錦遺產,如此輕率地對待,還做這樣不負責任的解釋,不是出於無知,就是有意欺騙”
總之,不專業導致了定陵文物的災難,大量的文物遭到損壞。
當然,定陵發掘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文物的損壞,更是開啟了一股發掘皇陵的不正之風。當時全國各地的都在申請效仿郭沫若他們,挖掘本地的帝王陵墓,唐朝的、漢朝的、宋朝的都有。
甚至於,一些根本沒有考古專家的外行,也跑來叫囂著試試。他們想挖乾陵來找《蘭亭序》,要挖秦陵來證實《史記》,說得好聽點叫“還原歷史真相”,說得難聽點就是“以學術的名義窺私”。
要知道,挖掘定陵可是集結了當時中國最為權威的考古專家以及最為專業的發掘團隊,最終都是這麼一個結果。那些地方部門甚至外行,如果參與進來,那無疑是中國歷史學界的一場災難。
於是乎,明十三陵的發掘工作被緊急叫停,相關的研究也被限制在對於定陵文物的修復和保護工作中來。
同時,基於定陵事件的慘痛教訓,國家對於帝王陵墓的發掘開始採取謹慎態度,多次強調暫不開啟帝陵發掘工作。1987年,國家出臺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相關規定,使其成為了考古界的鐵律,至今依然如此。
大家一直心心念唸的秦始皇陵,之所以至今沒人敢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項規定。
當然了,歸根結底,其本質原因就是因為技術所限,大家擔心挖了以後,損壞文物。
不過大家要注意,不主動發掘的意思在陵墓安全的情況下,保持其現狀。如果陵墓受到威脅,比如盜墓、地質災害、工程建設破壞等等,有關部門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是會進行搶救性發掘的。
-
9 # 西遊夢紅樓
十三陵中萬厲定陵被開啟純粹是運氣不好,定陵出土了巨量文物,也伴隨著巨大不可彌補的損失,沉痛的教訓阻止了學者發掘十三陵的步伐。
當時一批學者建議,為繁榮文化事業申請發掘十三陵,出土文物有助於研究明朝的歷史和文化,同時可以建立博物館,讓人們可以接受文化教育以及瞭解明朝歷史。
雖然考古專家夏鼐以考古專業人員、保護措施不足極力反對,但發掘十三陵的申請還是得到了批准。
考古專家為什麼反對?實際上,考古界當時的力量真的很寒酸!
1950年,中國科學院成立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業人員裴文中、賈蘭坡,主要從事限於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
中國科學院成立考古研究所,是國家級考古科研機構,導師四人,分別是梁思永,夏鼐,郭寶鈞,蘇秉琦;技術員有徐志銘、趙銓、魏善臣、白萬玉、鍾少林等八人。
也就是說,中國當時考古界專業人士班底僅僅只有十四人。
從成立到1956年發掘定陵,只經過了六年時間,培養出的考古新生力量有限,考古經驗明顯無法應對定陵這寵然大物。
這最終釀成了定陵發掘由“保護”變成了“破壞”,等同一場失敗的考古,文物的損失給學者上了一堂慘痛的教訓課。
長陵有幸,定陵無辜作為十三陵發掘的發起人之一的明史專家郭沫若首選目標是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有兩套,一套為原本,一套為嘉靖抄本,原本去向如同蒙娜麗莎的微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抄本在戰火中也失散了很多,殘本收錄於《四庫全書》中,所以《永樂大典》對於任何明史專家都是一個不可抵抗的誘惑。
如果在長陵中找到《永樂大典》,將是明朝最大的幸運,也將是後人的榮耀,還原出大明的本來面目,是每個研究或者喜歡明史的夢想。
所幸的是學者沒有參與和干預考古發掘工作!
01、長陵有幸
考古隊員從沒發掘過明陵,所以無法確定明代帝王陵形制,史書中少少資訊作用有限。
只有清楚皇陵形制,順利勘探出通往地宮的隧道,才能保證陵墓完整的情況下進入玄宮。
考古是保護,不是破壞,所以找不到墓道,那就沒法進行發掘,這是考古最基本的準則,任何強行發掘造成文物的損失都將是一場文化災難,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由於長陵面積過大,墓道又設定的很隱秘,幾個月的發掘工作毫無頭緒和進展,考古專家只好停下長陵的工作,尋求其他較小的陵墓“練手”,弄清楚了皇陵的形制,再來發掘長陵。
02、定陵無辜
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萬曆帝曾創下了三十年不上朝的神話,生前安靜死後卻沒得到安寧!
定陵開掘工程可謂一波三折。
當長陵發掘工作受阻,工作組發動挖掘人員去各個皇陵寶城上去尋找線索。
寶城,帝王陵墓完工後採取的封土方式,在地宮上修磚城,設定垛口和女牆,寶城如同雞蛋殼一樣保護著地宮。
考古隊長趙其昌發現在離地面三米多高的城牆上方有塌陷形成一個圓洞。
搭人梯上去檢視,此洞口像是個門券的上端,光照處可辨別磚砌的痕跡,聞訊趕來的夏鼐根據多年經驗認定這裡就是地下玄宮隧道入口,於是考古隊決定發掘定陵。
第一條溝
用人工下挖第一條溝,考古不同於挖地,來不得半點疏忽,考古隊還專門糾正過38名僱傭民工的挖土方式和方法。
很枯燥的挖土,除了土還是土!
孫憲寶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石條有字,經專家辯認為“隧道門”,工作組終於有了幹勁!
期間有日天降大雨,半夜雷電肆虐,把陵園明樓的坐獸給劈了,一些迷信的民工嚇壞了,說是皇帝發火責怪坐獸沒守好陵,甚至有的還磕頭不止。
工作組安慰了很久,講解科學常識才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施工得以繼續進行。
第二條溝
挖掘工作並不順利,沒有新的線索出現,民工不知挖什麼,考古人員心中也沒底。
直到九月,民工欒世海在第二條溝發現一塊石碑才有了突破,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有了此指示,範圍方向就明確了,因此小石碑被人稱為“開啟定陵大門的鑰匙。”
第三條溝
工作組開挖第三條溝,尋找通向寶頂中心地宮的墓牆——“金剛牆”。很快挖到了兩條東西走向、南北相隔8米的石牆,全長40米,而這條“石隧道”的盡頭便是“金剛牆”。
在金剛牆上出現了一個隱約的門,原本封口跟牆顏色一體的,但經過回填,受封土側壓力使封磚內傾暴露了封口的形狀。
斯間工地還有一中年婦女暈倒,口吐白沫,民工認為是撞邪;又有謠傳民工家人發瘋,很多人不敢挖了。
最後還是吳晗認為不能前功盡棄,找到了定陵的磚隧道,堅持下去一定能找到地宮入口,正是這一決定讓工作組堅持到了金剛牆前。
拆牆探路
金剛牆上磚並不結實,身為考古隊長的趙其昌順梯子爬上去很輕鬆拆掉了第一塊磚,當時就湧出一股黑煙,嚇得人不輕,所幸只是長年積存的腐氣。
隨後用繩子從開啟的缺口放下了一隻雞去試探是否有毒氣,這是民工王啟發提出的建議,確定無恙後,才用繩放下一個考古專家去探路。
當專家發回安全的資訊,眾人才翻過金剛牆,來到了一座漢白玉的大門——地宮真正的大門。
拐釘鑰匙
考古人員用手電從大門的門縫照進去,發現門後有石條頂死了大門,認定是傳說中的“自來石”。
不破壞宮門進入地宮難壞了考古人員,不得已只好去翻書找史料尋資訊,面對寶藏,也只有真正的考古人員才會想到去保護一道門。
最後從崇禎入葬田貴妃墓找到了線索,工匠曾用拐釘鑰匙開啟基門安葬了崇禎,所以開門的關鍵就在拐釘鑰匙上。
負責發掘的隊長趙其昌,摸索出了成品,鋼筋一頭彎成半個口型,套住條石,大力往前推,條石回原,大門再無阻擋。
眾人輕輕一推,玉門大開,沉睡的定陵迎來了第一批客人!
定陵之寶的悲與歡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令人很歡欣鼓舞,但有幾個人深深地後悔,他們是考古專家鄭振鐸、夏鼐、趙其昌等人。
宮門開啟,封閉的墓室桓定的環境被破壞,空氣溼度變化造成了不可逆地損壞!
考古人員眼睜睜地看著一些絲織品褪色,由五彩斑斕迅速變得烏黑暗淡,原本輕柔的質地變得生硬,甚至腐壞,包括嘉靖皇帝的龍袍,於是今日我們很傷心地看到了一件“乞丐衣”!
更惡劣的是對於這些已經變壞的文物沒有更多的保護措施,只能草草處理,給它們換了個專門貯藏的倉庫,一所沒有任何做桓溫桓溼的小平房,一擱置六十年。
這真的成了考古界一個最沉痛的惡夢,無所不知的學者,對文物保護一無所知,罔顧當時的保護條件進行發掘,最終讓考古界背上了一個惡名。
為此當初贊成挖掘定陵的趙其昌很恨,“現在我哪一個帝王陵都不贊成挖!”
定陵還有很多讓考古界很悲傷的事。
1、專業人員不專業
織錦匹料進行技術處理和保護,非常得不專業。
有人建議絲織匹料可以像古畫一樣進行託裱,在糨糊內加入防腐劑,以便長久儲存,這就是當時受條件所限做出的保護指施。
沈從文先生來了,他用放大鏡觀察裱品,發現有些裝裱成品顯露的是織品反面,有工作人員以“研究織品的結構看反面”作為辯解。
沈從文說“研究織品結構,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整匹反面,我看是裝裱的錯誤。”
輕率對待囊括了中華紡織技藝精華的明代織錦遺產,是多麼得不專業,要知道在定陵發掘之前,民間儲存的明代絲織品簡直就是鳳毛麟角,這就是考古力量薄弱到連專業人員都缺乏常識的地步。
2、棺槨失蹤
萬曆皇帝等人的三具棺槨因為尺寸過大放不進倉庫,在把屍骨換進小棺木後,棺槨被人抬到寶城上,往下扔進了山溝了事。
聞之訊息氣得臉色煞白的夏鼐趕到時,棺槨早被人揀走了。
有人說被人劈成了煮飯的木柴,帝棺的價值僅是煮上幾餐飯菜,可悲也可嘆。
3、屍身被毀
以現在的科技技術,完全可以檢測出萬曆屍骨的一些成分,對於找出死因、當時所謂的“煉丹”成份都有一定的幫助。
後來夏鼐為首的考古學家們被迫離開了崗位,定陵失去了最後一批懂行的衛護者,只能在風雨中靜默,出土的文物黯然神傷。
定陵教訓:皇陵不可再掘當定陵開掘出來,考古人員正處於短暫欣喜後的悲痛時,而各地正踴躍準備開發帝皇陵,漢陵、唐陵、清陵都成為了目標。
1960年乾陵地宮墓道被發現,陝西地方準備發掘乾陵。
聞之訊息的郭沫若對發掘乾陵非常興奮,以文化部名義提交了《乾陵發掘計劃》,聲稱如果發現武則天的《垂拱集》、王羲之的《蘭亭序》,將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鑑於定陵的經驗教訓,鄭振鐸、夏鼐等專業考古人員極力反對再開皇陵,最終制止了跟風定陵發掘的各種計劃,郭沫若“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的開掘乾陵的夢想也成空。
憑心而論,發掘定陵的本意是好的,可以從出土文物瞭解明朝萬曆時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特徵,還原當時的社會全景。考古存在的意義就是保護文物,經過考古專業人員的努力,將文物無損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既可以瞭解歷史,也可以得到文化的薰陶。但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保證文物無損,有任何的損失那都是一場文化傳承上災難。
學者發掘定陵本意沒錯,但不顧當時保護條件,不聽取考古專業人員意見,最終造成定陵文物巨大損失,證明這是一場失敗的考古。
定陵給了世人一個沉痛的教訓,也讓有良心的考古界形成了一個共識:地下的文物能不動就不要動,這才是最好的保護。
是的,讓文物伴他們的主人長眠地下吧,出不出土,它們都在;見與不見,它們都在,只要它們在,便是我們華夏兒女永遠的財富,知道它們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傳承就行了。
花開了,並不是要摘在手裡才美,是吧?
-
10 # 淺陽如畫
萬曆定陵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被被考古學家開啟的皇陵,也是考古史上悲劇的見證。
北京明十三陵,埋著大明王朝的十三位皇帝,也埋藏著大明200多年的歷史,萬曆定陵就在這兒。
萬曆皇帝當初建造定陵時,是仿照他祖父世宗永陵的樣式建造,耗時6年,共花費白銀800萬兩。本想在死後繼續享受齊天之福的萬曆,怎麼也沒想到300年後,他竟死骨無存。
這麼多的陵墓,為啥要獨獨地開啟萬曆的陵墓?其實最初“十三陵考古計劃”準備挖的是長陵。
上個世紀50年代,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明史學家吳晗作為發起者,與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名向國務院寫了一封請求發掘明長陵的報告,理由是尋找永樂年間編撰的《永樂大典》,它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珍品,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這份請示很快獲得批准。
由於考古隊員們缺乏發挖掘明陵的技術,所以雖經一番折騰卻找不到長陵地宮的入口。
於是,他們就另闢蹊徑,覺得不如先找一個小陵墓來練練手,等有了經驗之後再挖長陵,考慮來考慮去,他們選擇了朱棣的長子明獻陵,由於依舊不得要領,挖了半個月仍然一無所獲。
但他們仍然沒有“氣餒”,在既不反思也不回去補課的情況下,反而經過研究決定後,將目光放在了萬曆的定陵。
由於挖掘工作量大,考古隊特意僱傭了38名當地百姓,這些老百姓就拿著家裡幹活用的鐵鍬、鋤頭等農具來配合考古隊挖掘。
這次運氣不錯,用了一年時間他們就找到了金剛牆,也順勢打開了地宮。
挖開定陵以後,在裡面發現了許多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其中包括珍貴的金、銀、玉、瓷器等器皿,以及成批的色澤豔麗的絲織品。
“明十三陵中定陵已開啟……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些錦緞時經三百餘年,有的還金光閃閃……”
為何不繼續發掘?讓人們痛心的是,由於考古隊人員缺乏保護文物的技術和意識,除了皇帝的金冠等一部分金銀玉外,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終年深埋地下的眾多名貴字畫、絲織品遇見空氣後迅速氧化卻束手無策,造成了文物的不可逆轉的破壞。
還有一些考古隊員,為了保護絲織文物竟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膠)加入軟化劑,塗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致使文物變得又黑又脆。
面對此種情況,周恩來總理發話,如果沒有完備的儲存文物的技術手段,不再挖掘帝王陵墓。這就是著名的“禁挖令”:百年之內,中國所有帝陵一律不主動發掘。
但在1959年9月定陵博物館宣佈成立的這一天,一位博物館主任竟命令人把萬曆皇帝與兩位皇后的上等楠木棺槨扔下山溝,被兩位村民撿走。
後來,又因為一些原因,定陵被毀壞的破敗不堪,萬曆皇帝與兩位皇后的遺骸也被焚燬,最終帝后落了個死骨無存。
長陵終究躲過了那場劫難。定陵挖掘事件發生後,先前的那位學者不去反思反又猜測蘭亭序集的真跡可能在乾陵,再次提議挖掘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幸好遭到了周總理的反對,歷史的悲劇才沒有再次降臨到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身上。
-
11 # 御指點江山
定陵是建國後第一座也是唯一由考古學家主動挖掘的帝王陵。起初郭沫若等人想挖明十三陵中的另兩座——朱棣的長陵和嘉靖皇帝的永陵,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定陵。
為何要率先開挖定陵朱棣作為明朝第三位皇帝,一生充滿傳奇。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成功奪得皇位的藩王,他當初只帶了800人就敢殺出被朱允炆監視的燕王府,並只用了4年打到了南京然後奪取了皇位。因為早年一直呆在北京,他深知北京對明朝有很深的戰略意義,於是他下令將明朝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大明上百萬工匠便開始了營建宮殿的大型工程。
然而到了永樂五年,宮殿還沒有修好,朱棣的結髮妻子徐皇后卻病逝了。失去摯愛的朱棣非常傷心,他不想將亡妻葬在南京,便派術士料均卿等人去北京選擇陵地。
廖均卿等人前後去了多次北京,最終選擇了北京昌平縣的黃土山。到了永樂七年,朱棣親自去了兩次黃土山,然後定下了長陵的位置,並改黃土山為天壽山。
陵地位置選好後,朱棣便圈地八十里為陵地禁區,下令當地百姓必須限時遷居外鄉。一時間,不願意離開家鄉的百姓哭成一片,還受到了官兵的責打。
朱棣的手段向來殘酷,但人非草木,誰能無情。有個叫李煥的老人,因為不願意離開祖屋,他嚎啕大哭,最終在屋內口吐鮮血而死,朱棣感其真情,就將他埋葬在天壽山旁,畢竟在封建社會,這對普通百姓來說是至高的禮遇。而且陵墓在建造過程中,工匠們發現了一座元代墓,墓主叫康老,按理說此墓該被牽走,但是朱棣忽生善念,就將此墓留下了,還規定每年為墓主送上祭品。
一切安頓妥當後,就開始了修建工作,到了永樂十一年,地宮終於修好了,朱棣將停放了6年的徐皇后屍骨安葬了進去,並將陵墓命名為“長陵”。到了永樂二十二年,朱棣也去世了,他終於能和摯愛團聚了。
從修建長陵開始,截止到崇禎皇帝下葬,除了景帝朱祁鈺外,明朝的所有皇帝的陵墓都在天壽山附近,共十三座,所以稱作“明十三陵”。
此後的日子裡,明十三陵靜靜地被安置在天壽山一帶,還起到了守護北京的用途,無論是俺答、瓦剌還是努爾哈赤甚至是李自成,都很難突破明十三陵進入北京,足以證明朱棣當年的用心良苦和遠見卓識,也讓這座陵墓充滿了神奇的色彩。時間到了1955年,吳晗還有郭沫若等人便向有關部門請求挖掘十三陵中最大、儲存最好的長陵。
起初,吳晗的昔日同窗夏鼐堅決反對,但經過多次爭執後吳晗和郭沫若等人還是決定對長陵進行挖掘。
誰知眾人圍著長陵繞了好幾圈,也沒找到地宮的入口,考古性挖掘不同於孫殿英式的盜墓者,考古學家不能採用粗魯的方式開啟陵墓,於是同年11月,吳晗向有關部門彙報時寫道:
鑑於長陵已有600餘年歷史,很可能地層已發生變化,土壤產生淤積等情況,建議正式發掘前,進行一次科學勘測。根據勘測結果和我們所掌握的資料,先在永陵進行部分試掘,以便積累經驗,擬定開發長陵的詳細計劃。
也就是說,為了積累經驗好好挖掘長陵,吳晗等人提議再此之前挖掘永陵。然而永陵也很難發掘,於是大家將目標轉向了定陵。
對定陵幾經勘測後,勘測隊隊長趙其昌突然發現離地3米多高的城牆上方,有個缺口,從缺口處往下口,隊員們驚喜地發現了三個大字:“隧道門”。
既然發現了隧道門,考古隊員就著手進行挖掘工作,然而大家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挖掘到了陵墓的“金剛牆”。
所謂“金剛牆”,就是陵墓地宮的墓牆,那就意味著離地宮的大門也越來越近了,可是發現了地宮大門後,考古人員又犯難了,因為大門根本就打不開。透過門縫向內看,發現大門被一塊兒大石條給擋住了。
既然考古工作不能強行地宮大門,考古人員只好另尋辦法,後來他們在清代文獻《肅松錄》中找到了方法,那就是利用一種叫“拐釘鑰匙”的東西可以開啟大門。
可是誰也沒見過“拐釘鑰匙”,就在大家犯難的時候,隊長趙其昌找來了一根一米多長的8號鐵絲,將前端彎成鉤狀,然後將其伸入門縫,勾住石條就可以將大門打開了。
當考古人員推開大門後,發現石條上有一行字,那就是:
玄宮七座門自來石俱未驗。
此時考古人員才明白原來這種石條叫做“自來石”。
至此,萬曆皇帝的地宮終於暴露在了人們的面前,出土各類殉葬品近3000件還有萬曆和他兩個皇后的木棺。
剩餘的陵墓為何不再開發了定陵發掘完畢後,發生了一系列悽慘的事情,陵墓中的文物受損很嚴重,這是考古學者意想不到的,於是明十三陵的挖掘工作也停止了,準確地說,考古學界自此有了一個規定:那就是不主動挖掘古代墓葬。
起初考古人員勘測定陵時曾考慮過,如果定陵像長陵和永陵一樣難挖掘的話,就去勘測朱高熾的獻陵,然而獻陵卻有幸躲過了一劫。
其實定陵從開始修建時就風波不斷,並歷史上還遭受過3次人為的大火,可以說是明十三陵中被損壞最嚴重的一座帝陵了。更有意思的是,當初定陵選址的時候,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地方“不吉利”。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正月的一天,也就是距離萬曆皇帝收拾完張居正及他的後人沒多久後,沒了束縛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向群臣表示,自己要去天壽山一帶給自己選擇陵墓。
到了閏二月,朱翊鈞對欽天監選擇的幾處位置不太滿意,然後八月的時候,大學士申時行和一些官員又去天壽山一帶選擇吉地,他們選擇了形龍山和大峪山,然後朱翊鈞與兩宮太后拍板選擇了大峪山。
同年十一月便開始動工,誰知在棺床的位置竟然挖出了一塊兒巨石。古代風水理論認為,挖到水和石頭都是不吉利的象徵,於是大臣們紛紛上書請求朱翊鈞另擇吉地。
按理說古代的皇帝都非常迷信,都想給自己選擇一處吉利的地方,可朱翊鈞卻是個另類,他不僅不換地方,還把所有反對的人都降職了,他自己是這樣解釋的:
祖宗山陵既卜於天壽山,聖子神孫,千秋萬歲,皆當歸葬此山。
有學者分析,朱翊鈞之所以這麼叛逆,是因為他在位的前十年一直受制於張居正等人,如今自由了,他不願意再聽別人的話了,逆反心理嚴重的他就偏偏要把陵墓選在大峪山。
當然,朱翊鈞當年的想法已無從得知了,地址不好不代表他不在乎自己的寢陵,據《明史》記載,定陵建造得很奢侈:
及神宗葬定陵,給事中惠世揚、御史薛貞巡視陵工,費至八百餘萬雲。
朱翊鈞花錢花得很開心,陵墓建造期間還曾帶著後宮嬪妃去地宮飲酒作樂,可是大臣們卻一直對此憂心忡忡。到了萬曆二十三年,定陵早已建成,劉伯溫的後人劉世廷仍上疏奏稱“大峪山壽宮龍穴非真”,但是朱翊鈞卻置之不理。
朱翊鈞死後,大明的運勢急劇下降,24年後,明朝便土崩瓦解。一些清代學者認為“明實亡於萬曆”,當然了,明朝的滅亡肯定不會是因為一個所謂“不吉利”的帝陵造成的,朱翊鈞在位48年,前10年在張居正的輔佐下勵精圖治,使明王朝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在江南地區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中間10年由勤變懶,最後近30年開始不理朝政,明朝由盛轉衰。
然而他再有錯,也不該死後屍骨無存。上個世紀60年代,有些憤怒的人們把他和他的兩個皇后當成“地主階級”,於是把他們的屍骨全都給燒了。
1958年,定陵博物館開館時,博物館主任嫌萬曆和兩個皇后的金絲楠木棺槨礙事,便讓工作人員都給扔了。夏鼐知道此事後氣得渾身發抖。
此外,還有800多匹明代最高規格的絲織品也因為儲存不當而毀掉了。
結語正因為挖掘定陵而產生的悲劇,考古界便決定不再主動挖古墓,但這次的考古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它解決了許多考古難題,也為後來的考古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回覆列表
半音階口琴,一般都是12孔、14孔、16孔三種規格。半音階口琴的吹口下面都裝有一個彈條,在吹奏時把彈條一按,它的發音就會升高半度,再把彈條一放,又恢復到原來的音高。這樣就可以半音變調來吹奏不同調性的口琴曲。由於這種口琴是單音的,發音簧體積很小,發音量不大,一般獨奏希望有擴音,演奏時一般也應與其它樂器伴奏才能發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