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拼搏何男
-
2 # 劉春雄論壇
便利店是大都市中產社會標配,美日韓和中國臺灣已經證明。隨著中國中產階層快速增長,便利店將快速度發展。
1,大都市消滅了傳統市民生態,單身一族的早晚餐和上班族的午餐需要解決方案,中國便利店以熟食為主的品類結構解決了這個問題。
2,中國中產對生鮮的需求強盛,便利店的生鮮品類解決了這個問題。
3,中產對中高階產品有需求,便利店的產品整體品質和價格與中產需求吻合。
中國便利店從一線大都市起步,正快速向二三線城市滲透。但是,便利店的投資回收期較長,賺快錢宜慎重。
-
3 # 創業英雄謌
便利店到處都是,一條街上會有好幾家便利店,所以在人流量上交錢了,人流量已經被分到其他家便利店,到自己的便利店的客戶就少了,生意就越來越難做了。
-
4 # 品格派
現在的便利店都在做品牌連鎖,針對於加盟上來說無論有無行業經驗,都可以做的很輕鬆!
從配貨到物流都是現成的,只要按照系統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基本屬於傻瓜型創業領域!
社群經濟的時代,便利店的線下交易也都是區域性的,最大輻射面也就是一個社群,輻射人口幾千人~
-
5 # 夢中翔之夢B
現如今便利店的發展趨勢如何?
上海1000餘家標準化菜場,18000餘家各品牌超市、自營、加盟便利店,這是居民出社群500米有一家標準化菜場或超市,步行:5分鐘內有二家便利店的城市商業佈局。
標準化菜場與標準化菜場相間距離1000米,超市與超市的相間距離1000米,標準化菜場與超市相間距離,各品牌自營,加盟便利店不受距離的限制。在超市標化崛起的年代裡,1994年10月在"亞美""向榮"超市的基礎上,創辦了上海市農工商超市總公司,1995年1月8日,農工商超市第1店開張,確立了以"生鮮"為主的業態定位。
1996年,4月21日,農工商第23店開張,生鮮"四分利"定價策略,引起了上海超市行業,果蔬副食品市場的價格大戰。這是政府"菜籃子工程" ,市場保持"公益性"的一大舉措。網路社會,上海標準化菜場正在推進2.0版3.0版"超市樣式"的升級改造,各品牌超市正在"試水"便利店,網際網路大佬正在跑步進場,生鮮"加盟"便利店,4.0版"生鮮商城"。一個新的"商業業態",新的"商業生態圈" 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商機,跟上新"商業生態圈"的節奏→傳統便利店進行升級改造 ,加盟店升級改造為生鮮"社群中心便利店" ,自營店升級改造為社群 "生鮮分銷便利店",大眾創業首選專案果蔬副食品 "社群便利店"。
-
6 # 楊悅說實體門店
現在的便利店貼近民生,目前的大多便利店以品種齊全,方便居民的商品結構來定向,下一步應該著重從規範化,智慧化啊,品牌化,體驗方面去完善,還有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
7 # 李政權
要談便利店的發展趨勢,就有必要結合新零售的時代背景來看。
挑重點說,新零售時代的便利店將會主要呈現出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一、繼續“雙快”增長。便利店在最近幾年的實體店業態當中,不僅是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業態,同時也是門店數量增長最快的業態——目前 ,全國的便利店數量已經超過了10萬家,在2017年一年當中就增加了1.2萬家店,這個增幅是2016年同期的4倍。
二、泡沫化加重,淘汰率加大。從長期的趨勢來看,網上零售額高速增長分流+消費者購物消費渠道日趨多元化分散等等原因,我們在實體店的需求上,實際上越來越不需要那麼多。但是,在新零售的鼓譟之下,各路人馬都往便利店領域殺,店卻越開越多,這勢必會加速催生便利店泡沫,提高風險與淘汰率——最近一兩中,有統計顯示,25%的便利店門店實際上都處在了虧損狀態。
三、連鎖率提高。除了紅旗、美宜佳、全家、快客、可的、喜士多、好鄰居、天福、羅森、蘇果等老牌便利店連鎖企業之外,阿里、京東、蘇寧等新零售大玩家,都在透過自開或“翻牌”已經存在的實體店等,瓜分著這個業態——這勢必會提高便利店的連鎖率。
四、社群生鮮化、餐飲及服務化最亮。社群便利店是發力重點,幾乎成為了各大玩家的共識,而在社群便利店中,生鮮比例加重、加大是個典型的品類調整趨勢;與此同時,便利店的服務輸出比重加重,比如生鮮+商品零售+餐飲(極簡早餐、便當、飲料等)將會成為愈發普遍的業務配置,而關於到家配送等服務也更會受到大家的重視 。
五、新零售化。便利店將會在未來幾年走向全面新零售化,透過數字化、線上化等努力,線上訂單比重也將會加大。
-
8 # 李飛虎
門檻低沒有壁壘,未來任何事物沒有這兩樣東西都是耍流氓。目前的便利店所謂新零售,大家再進去只是呵呵…當然你的資本足夠多另當別論。
-
9 # pangpan2017
回答者沒有一個是開店的……
-
10 # 整點消費
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便利店形態也在不斷的改變。
根據凱度消費的資料,全國約有230多萬家便利店。
從店主端來看,除了傳統的夫妻店之外,以全家、7-11、全時等精品便利店也在逐漸流行開,這與消費升級有很大關係,業態也逐漸豐富。並且,在新零售的推動下,店主進貨渠道有了很多選擇,平均每個店主手機裡裝有1.5個eB2B平臺app,而不再單純的依託經銷商來鋪貨,同時,店主也更希望廠家業務上門提供服務。
從消費端來看,便利店選擇超級多,那些擁有更豐富的業態、更多消費場景的便利店往往更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因此,從長遠來看,線上+線下的便利店會成為未來趨勢,成功的機率會更高。
回覆列表
便利店前途還是很好的!是網路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