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獨的人獨闖天下
-
2 # 風生水起可撐船
這個問題不用想,當然回父母家,我都快三個月沒回去了,這次打算回去多待兩天,幫他們乾乾農活,也可以去集市買點好菜,用心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好好陪他們吃吃飯,聽聽他們說說這家長那家短的閒話,也聽他們的嘮叨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一輩子都在為兒女們操心,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沒父母在的地方那只是住所
小夥伴們,記得中秋節一定要回家哦,父母都在期盼著呢
-
3 # lala的毛小孩
我們這邊對中秋節看得沒那麼重,丈母孃家中秋節要提前去過,特別是新女婿,要早兩三個禮拜,老女婿呢,提前幾天就好。婆家麼,住在一起的就無所謂了,不住在一起還是得買點東西或者給點錢意思意思的。
過節按照風俗和心情來唄,沒什麼一定的,最重要的是小夫妻之間能和睦同心。
我們兩邊父母都很開明,不會說這個長那個短的,都很為對方家裡考慮的。
有一年我先生說在我孃家過年,陪陪他丈人和丈母孃的,結果下午我倆就讓他丈人丈母孃給趕走了,說大年三十必須回去陪你家爹媽……我婆家也經常讓我們回去陪陪我爹媽,還經常拿自家的農副產品給我們帶過去,我爹媽也不會讓我們空手回婆家。兩邊都特別的客氣和諧。
-
4 # 齊魯木齊
結婚快三十年了,每逢中秋節,從來都是先去父母家,然後再去丈母孃家。
結婚以後,丈母孃就有言在先,以後逢年過節,都要先看我父母,然後才去看他們。我出身於農村,一人在城市打拼生活。丈母孃說,爹媽是農村的,供你上學不容易,孝順他們是應當的。我們都有工資,不計較你東西,更不計較人先人後的。有丈母孃的理解和支援,所以,這些年從沒為先去誰家而苦惱過。
感恩,有這樣的丈母孃。
-
5 # 只說實話的瘋子
個人感覺,我們雙方的父母都不是太在乎這個節日,回哪家不回哪家也沒發生過什麼矛盾。
大部分的中秋節,一般都會有一方老人和我們一起住,因為我們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
雙方父母都很理解我們,知道我們工作累,假期短,所以極少向我們提出要求。
所以,我覺得,如果夫妻雙方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雙方共同承擔買房,結婚等所有費用) ,那一家過一年的比較合適。如果孃家把閨女潑出去了,什麼費用不出,還要了不少彩禮,那麼就少去丈母孃家吧,只要寄些錢回去就可以了,畢竟他們跟錢更親。
-
6 # 風景這邊讀好
中秋佳節,萬家團圓。看望父母,陪伴父母過節,是子女應該的禮節和孝心。至於是在父母家過節,還是在岳父母家過節,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矩,關鍵是過節時必須回來,帶上禮品或禮金看望、陪伴雙方父母,即使特殊情況回不來,也要打電話解釋清楚,節日禮金不能少,雙方的父母都會理解的。當然,有些父母和岳父母都希望後人與他們一起過節,吃上一頓飯,心裡才高興,不妨一年陪父母,下一年陪岳父母,或者中午陪岳父母,晚上陪父母,反正自己去定,跟雙方父母商量好,那是沒問題的。總之,做子女的,一定要理解父母、岳父母的心情,孝順長輩。
最後,祝中秋節快樂!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只能這樣回答不知是否正確,我認為這個要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來說,不過一般來說南方的習俗和北方的習俗正好是反著,我撿到說一下我們河北邢臺清河的習俗,我們清河是逢年過節(無論是哪種節日)必須在自己家過,媳婦結了婚婆家和你才是她的家裡人孃家屬於親戚,所以春節,中秋節,必須在自己家裡過,至於丈母孃家,那就是親戚了,我們那裡習俗是,我在這裡從過年開始說下來,就是我們那裡過年的話在自己家過了年正月初二走孃家(女兒)自己陪同媳婦孩子一起去,跟老丈人和丈母孃拜年,這叫(走親戚)正月十五過後還可以走親戚(也包括丈母孃家),再就是中秋節(回到本文重點)中秋節必須在自己家裡和父母一起過團圓節,八月十六再走親戚回孃家,孩子去姥姥家,我打的字有點多,不知提問者和大家是否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