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宣天下一山一水

    首先,咱農村人更應明白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就提出了鄉村振興三個階段戰略構想,明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可以認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年多以來,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試點和重大行動計劃也在積極有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得到較好實現。但與脫貧攻堅相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間更長、範圍更廣、難度更大,必須採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打贏這場持久戰。

    “中央一號檔案”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作為政府來說,在宣告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同時,把鄉村振興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的戰略位置,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要完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並旗幟鮮明指出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其次,咱農村人更應明白鄉村振興的主體就是咱自己。“中央一號檔案”明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同時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最佳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援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充分說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從國家把扶貧辦改組為鄉村振興局的意圖看,目前頂層設計上一是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變為重要任務,“十四五”期間還是延續這一思路的。二是把脫貧攻堅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繼承下來,例如沿用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方式將依然延續,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從整體區域上看,未來東部地區將更多依賴省市級財政的地方性資源,中央推進鄉村振興資源更多集中在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完成與原有扶貧辦工作上的內在繼承和銜接。

    從組織形式上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中我們廣泛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扶貧體系。甚至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熱情參與,匯聚起了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然而,作為鄉村振興這一持久戰來說,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社會組織,都不能替代農民建設鄉村的主體地位,鄉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鄉村村民的幸福,因此要關注鄉村主體本身的需求,鄉村振興只有靠農民來建設,文化才能傳承,產業才能興旺,鄉村發展才能可持續。

    第三,國家舉全力,咱農村人更應著力抓住這波紅利。“中央一號檔案”強調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為此:

    一是切實把咱農村人的智慧和力量發揮出來。國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充分發揮農業產品供給、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把咱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牢固樹立“寧願乾死、不願熬死”的觀念,絕對不能吃飽穿暖了坐著等死,儘快讓心熱起來、行動起來,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命運,既富口袋也富腦袋更富萬代。

    二是切實讓咱農村人的鄉村生活活躍起來。一方面,隨著城市化、工業化、資訊化、老齡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未來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發生比較大的產業分化,扶貧車間、幫扶企業落地,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鄉村人口流失不可避免。就像白居易曾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另一方面,隨著諸多“城市病”的出現和城裡人“避霧霾、避忙碌”的需求,咱鄉村是最佳選擇。況且,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與個性,傳統賓館、酒店等標準化住宿,因為其呈現出的空間和服務與當下個性化的期待相違和,與人們本性的滿足日漸疏遠,鄉村民宿正是基於這一原因而被關注!在山野之地為人們打造一個鄉村家,讓人們可以去體驗那種“晨興而起、荷鋤而歸”的生活狀態,去感受那份“低頭種菜、抬頭賞花”的鄉土情懷,是多麼的愜意。這就需要透過鄉村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方位的繁榮振興來支撐,需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體、康養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只要用心琢磨,這些方面都有商機,都可以大有作為。

    三是切實增強咱農村人的內生髮展能力。內生活力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動力源泉。現在國家政策好,只要咱們不等待、不觀望,發揚‘讓我來’的精神,不會咱就學,走出去看、請進來學,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定能過上好日子。“生活改變我,我也改變生活。”立足鄉村各類資源,實施產業富村、商貿活村、生態立村、旅遊興村、科技強村,努力把家鄉建成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發展示範區,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確需要人才,既要吸引更要就地培養,關鍵是咱農村人自己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咱農村人擺脫貧困的實踐充分證明,咱農村人也很了不起,也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