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昳萍文
-
2 # 使用者8256004090017
漢代把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日新疆及其以西地區,稱為西域(包括中亞以至更遠的許多地方)。
漢武帝時,西域有三十六國,以後分為五十餘國。
各國語言不一,互不統屬,人口最多的龜茲國僅八萬人,一般每國數千至二、三萬人。
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南、北二道。
月氏原是河西遊牧民族,被匈奴所攻,西遷蔥嶺以外。
武帝聞大月氏有報復匈奴之意,而河西及其西為匈奴所隔,所以募使者通使大月氏,欲聯合他們夾攻匈奴。
漢中人張騫以郎應募前往,於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率眾一百餘人向西域進發。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回到長安,張騫雖未完成聯絡月氏夾攻匈奴的目的,但是他的西行,傳播了漢朝的情況,獲得了大量前所無聞的西域資料,故被稱為“鑿空”,從此開始了中原與西域的來往。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軍擊敗匈奴,取得了河西地帶,從此,“自鹽澤以東,空無匈奴,道可通”。
於是,武帝於元狩四年(前119)以張騫為中郎將,派他再次出使西域,欲招烏孫東遷回到河西故地,並聯絡西域各國。
此行率將士三百人,每人備馬兩匹,並帶牛羊以萬數,金幣絲帛鉅萬。
張騫到達烏孫國,傳達漢朝旨意。
此時烏孫已分為三國,又畏懼匈奴,不願東徙,只派譯員送張騫歸國。
張騫分別派出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闐及諸旁國,其中不少國家陸續派人隨漢朝副使到長安,開啟了西域各國與漢朝頻繁交往的時代。
元封年間,漢朝遣宗室女細君公主妻烏孫國君。
之後為與匈奴爭奪西域控制權,武帝派王恢、趙破奴擊敗西域通道上助匈奴與漢使為敵的Murano、姑師。
因欲打破匈奴對大宛的控制和獲得大宛的汗血馬,於太初年間兩次派貳師將軍李廣利遠道出軍擊大宛。
終於擊敗大宛。
此後,西域各國震懼,主動交好漢朝。
武帝之後,原與漢朝平等交往的烏孫逐漸從屬於漢朝。
漢繼續與匈奴爭奪西域控制權。
匈奴為漢所敗,加上內亂,在西域影響力大減。
宣帝時,漢在西域設定西域都護府,之後又設戊己校尉。
西域各國歸屬漢朝管轄控制。
王莽篡漢,實施了不正確的民族政策。
西域與漢隔絕。
東漢初年,西域各國多次請求漢朝重設都護,光武帝不允。
西域各國重新歸屬匈奴。
東漢明帝時期,漢與北匈奴進行戰爭,東漢恢復了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
同時,漢朝竇固派遣假司馬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
班超通西域,中斷了六十多年的漢朝和西域的交通,得到恢復。
班超經營西域,在軍事壓力和政治安撫下,三地皆降服,北道遂通,至此“西域五十餘國悉皆納質內屬”。
班超他平定西域城郭諸國的內亂,抵禦了強敵,恢復了祖國的統一和開闢了中西交通,使漢和西域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得以繼續發展。
班超東歸以後,繼任的都護任尚失和於西域各國,受到各國的攻擊,接著隴西羌人與東漢發生戰爭,隴道斷絕。
班超之子班勇再通西域。
東漢時西域三通三絕,班勇繼承其父遺志,以西域長史身份重平西域,自此遂不復絕。
直到東漢末年,漢朝政治腐敗,戰爭不斷,國力衰退,逐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西域道通以後,天山南北地區第一次與內地聯成一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同時,中原同西域以至更遠地區,經濟、文化聯絡日益密切。
西域的各種物產向東移植。
此後,佛教及佛教文化也經此傳入東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的絲織品、科技和農業先進技術傳到西域。
這種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
3 # 使用者254724502459592
西漢對外交往有 主要是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也有生產技術方面的交流。 張騫的兩次出使,雖然都未達到結盟的目的,但打開了人們的視野,建立了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廣泛的經濟文化的聯絡,發展了中西交通,獲得了西域和中亞的社會、經濟、地理交通的大量資訊,也對漢武帝開發大西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一歷史事件,史稱“張騫鑿空”。雖然絲綢之路在漢代以前已有數百千年的發展歷史,但張騫作為一個偉大的先行者,在開拓絲綢之路發展中西交流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恢復漢朝在西域的統治。班超出使西域30年,恢復了東漢朝廷對西域的統治和中西交通,使東漢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得以繼續發展。班超在出使西域期間,曾於永元九年(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雖然沒有成功,但為以後打通歐亞交通做出了貢獻。班超的功業將永載史冊。
回覆列表
一,中原與西域的首次交流; 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是漢武帝時張騫歷經千辛萬苦才開闢出來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西周周穆王曾經駕車去過西域,但西周時代,無論是道路、交通工具,還是邊疆的民族關係等等,都無法使這位穆天子到達荒遠的西域。司馬遷記穆王西巡狩事於《秦本紀》和《趙世家》,而獨於穆王自家的《周本紀》中卻隻字不提,這恐怕不是無意的疏漏。二,出使西域的目的;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線中亞細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三,“絲綢之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絡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