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腐乾多少

    一、常規假期作業佈置的弊端  教師給小學生布置假期作業是慣例性的做法。寒暑假的時間相對比較長,給孩子們佈置一堆作業,可以避免孩子們一味貪玩,也算是“溫故而知新”。其實,這種做法只是形式主義而已。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做作業時也往往存在應付了事的心理,很多題目的解答錯漏百出;而家長在督查孩子做作業方面也是馬虎了事,只看孩子是否將作業做完,只要題目都做了解答,家長一般不會深究解答的對錯。這樣的作業收交上來,就成了老師的負擔。因為開學初的各項工作都比較緊,老師得安排新學期班級管理、備課、上課等事宜,還得耐著性子批改成堆的學生假期作業,當然會感到身心疲憊。  二、如何佈置小學生假期作業  (一)講求應有意義,宜精不宜多  首先,小學生假期作業的佈置,要突破以往題量過多、難度過低,題型古板、新意不足的短板,講求其“應有意義”。所謂“應有意義”,就是教師所佈置的作業,需由學生經過思考、揣摩後才能找到答案,做到“跳起來摘桃子”,真正達到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其次,學生假期作業不宜佈置太多。寒暑假是學生普遍期盼的假期,應該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度過,完全沒有必要將其變成孩子的“第三學期”。否則,孩子會有抱怨情緒,甚至產生厭學、棄學行為。當然,完全不給孩子們佈置假期作業也是不行的,會導致部分孩子在假期中茫然失措。因此,教師在佈置學生假期作業時,宜精不宜多。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出現敷衍應付的行為,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佈置假期作業的幾種思路  避免學生的牴觸情緒。教師在佈置假期作業時,不妨以下學期的預習任務或上學期遺留並且對新學期學習有幫助的內容為主,這樣的內容有新穎,學生會產生一定興趣,不會有太大的牴觸情緒。  分層次佈置相應的作業。在期末考試前,教師就把假期作業冊發到學生手裡,讓學生試做,教師進行批閱或評講。根據具體情況,將學生假期作業劃分A、B、C、D幾個不同檔次,不同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假期作業。  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為目的假期作業和命題作文已不受學生歡迎,而與學生平時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比如趣味性強的課外閱讀,以及先“學著做”後“試著寫”的實踐性作文、想象作文,就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  利於培養探究能力的作業。讓學生利用假期去參加各類實踐活動,用活動記錄冊來代替書面作業本。如蒐集自己喜歡的格言、歌曲、書籍,自己記錄養花的生長情況、家庭日常經濟開支情況等,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觀察能力及社會實踐能力,並學會交流和生活。  盧梭說過:“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必須提醒自己誤用時間比浪費時間的危害更大,而教育絕不是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絕不是完成作業,學習本應該是對探索之樂趣的享受,而當我們不顧學生的時間、精力、興趣時,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卻夭折在成人的‘好意’與面面俱到的作業中。”因此,我們在佈置假期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切身感受,以培養和鍛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目標,從而達到佈置假期作業應有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陀區。總價200-300萬,剛需首套房適合買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