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霸佔妳的所有
-
2 # 使用者4313451341246
加索、齊白石這種,都挺少見的。
席勒,梵高,阿迪裡阿尼,等都是在28-37歲之間離開人世。
記得當Janos Staker 聽到Du pré 的演奏時,他就說這麼拉琴一定會短命。Janos 活到70多歲,Du pré英年早逝,都是大藝術家、作品都能奪取人心、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力燃燒音樂,我想差別除了在懂得運用適度,就是所謂的生死有命的註定發生的因緣了。
-
3 # 6974中國紅
長期從事藝術類的工作是對精神的一種嚴重摧殘!
藝術,是一種需要將人的靈感發揮到極致的工作,長期處於這樣一種腦力勞動中而又不注重身體保護的話,那肯定會罹患精神疾病。
但這又不是絕對的,如果注意身體保護,藝術也就是一種一般的腦力勞動了。
-
4 # 使用者9847035776905
可能是因為而且大部分人生活不那麼如意,傷病纏身,死前寂寞,死後出名更是不乏其人,難道只有在磨難中才能觸發創作的靈感……
-
5 # 鄉村振興4
能夠愉悅身心的職業似乎並不多;但其中有一項,可讓幾乎所有人認同。
它不是餐飲和體育,也不是工廠和農村,更不是港口和天空。
而是讓人們——耳朵如同享受巧克力般絲滑的——音樂!
音樂能夠愉悅身心,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幾乎所有人的共識。
特別是在文學作品中喧染得非常厲害,比如金庸小說中有能夠治病的神曲。
但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似乎擺在我們的面前:
從事音樂創作的不少天才和大師,他們的壽命往往都不太長!
這個說法有依據嗎?
有!
這兒,彙集了最具天賦的10位近代作曲家的名單。
他們的壽命是這樣的——
有5位的壽命不足40歲
01舒伯特:生卒:1797年1月31-1828年11月19日【31歲】
02莫扎特:生卒: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35歲】
03喬治·比才:生卒:1838年10月25日—1875年)【37歲】(歌劇《卡門》)
04門德爾松:生卒: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38歲】
05肖邦:生卒: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39歲】
這真是傷心的名單,幾乎囊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天才!
【門德爾松肖像】
繼續往下看名單的後面——
有3位的壽命,只在40多到50多歲:
06舒曼:生卒: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46歲】
07柴可夫斯基:生卒: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53歲】
08貝多芬:生卒: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57歲】
囧……能夠愉悅身心的音樂,竟然讓創作天才們壽命不長!
難道、難道我們一開始就錯了,難道——音樂是高危職業麼?!
【貝多芬與背景】
為了不至於太過於悲傷,選擇2位鼓舞人心的長壽者(一定要耳熟能詳的)。
這2位在兒童時代發育不太早的音樂家,他們的壽命活到了60多、70多歲
09巴赫:生卒: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65歲】
10李斯特:生卒:1811年10月24日-1886年7月31日【75歲】
將上述10個人的壽命進行比較,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以下2個結論:
1、同一個時代的音樂家,其壽命雖然有長的,但大多數都比較短壽,特別是天才。
比如,壽辰75歲的李斯特,是19世紀的。但是,壽辰53歲的柴可夫斯基、壽辰46歲的舒曼、壽辰39歲的肖邦、壽辰38歲的門德爾松、壽辰37歲的喬治·比才,後面四位他們也都是19世紀的。
所以,對於音樂家的壽命,所處時代不是決定性的影響。
2、短壽者裡面,有窮困潦倒的,但也有富裕的。
窮困潦倒的典型,主要是壽辰31歲的舒伯特,他連心愛的姑娘也娶不回來,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穩定收入,所以姑娘被面包師娶走了。舒伯特太窮困,他也許死於窮苦。可是,有富裕的例子。富裕的典型是壽辰38歲的門德爾松,他沒有死於貧困,但他還是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所以,窮和富也不是壽辰長短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創造愉悅身心音樂的天才們,到底為什麼會早早的就去世了呢?
我們只能夠注意一下:他們音樂天賦表現的年齡了。
-
6 # 聶馮馮
這個沒科學根據呀,沒看到哪個鋼琴家長壽了,如果天天不運動光練手指想長壽不科學呀。倒是鋼琴家彈琴估計小腦萎縮的可能性要小些,估計患老年痴呆的應該少些吧!據說還有種可能的原因,樂器在演奏時會發生次聲波。次聲波對身體傷害極大
回覆列表
因為像這種大有成就的作家以及鋼琴家的話會一生奉獻於音樂當中,會比常人付出更加多的努力。所以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