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林之木

    反而劉邦作用最大,接觸民眾政治而延續大漢政權數千年,被廣眾認可。以漢族自居,才有了地域一統的保證。毛主席詩詞中沒提到他,說明也是沒被貶的皇帝之一。

  • 2 # 純鈞RHGL

    嚴格來說,三皇五帝不止八個人,其實是一大堆上古領袖的統稱。

    一般而言,三皇包括:

    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神農氏、黃帝、炎帝、伏羲(大昊)、女媧、渾沌。

    五帝包括:

    炎帝、黃帝(姬元)、伏羲(大昊)、蚩皇氏(不是 蚩尤)、少昊(玄囂)、蟜極(姬蟜)、帝嚳(帝俊)、顓頊、勾芒、祝融(閼伯)、后土、蓐收、玄冥、唐堯、虞舜、夏禹,以及慶都、靈恝、夸父、翳逸、倉頡、善卷、尹壽氏。

    人文上常見的三皇為燧人氏、神農氏、伏羲氏;五帝為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又或三皇為天皇氏、地皇氏、秦皇氏(人皇氏),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三皇五帝在不同體系裡的叫法有很多,如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先天五帝、後天五帝等。

    以傳統人文來說,地位最高、貢獻最大的是第一位秦皇氏,又稱泰皇,也就是人皇氏,又叫居方氏。

    其次是第一任天皇氏,也叫成鳩氏,與第一任地皇氏,以及他的老婆鉅靈氏。

    然後,貢獻第二大的二人,既不屬三皇也不屬五帝。

    一個是人皇氏之子提挺氏,一個是人皇氏之孫,提挺氏的兒子通姓氏。

    他們接連搞定了中央氏,奠定了未來稱“中國”這個基礎。

    然後,繼續生育,生下了第二任天皇氏,也就是燧人氏。

    先天人祖燧人氏與華胥氏生後天人祖伏羲、女媧。

    從第二任天皇氏,也就是燧人氏開始,方有伏羲氏、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大庭氏)、柏皇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沌渾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亡懷氏(無懷氏)、東扈氏、帝鴻氏。

    這些人,在《帝王世紀輯存》裡,除伏羲、女媧、渾沌外,全部都屬於後天前中後五帝。

    正因為上古歷史太亂了,一團亂麻,所以導致三黃五帝各有說法。

    所以才有前中後三皇,先天前中後五帝、後天前中後五帝、五帝五佐五配五精君這些說法。

    而從我們來看,那當然還是黃帝和炎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最大。

    黃帝部落最初以射獵為生,東進中原,與朱襄氏第九任炎帝,在太昊之虛(陳都),在這個地方打了一仗,黃帝吃了敗仗,閃了。

    注:炎帝領地名“漢”,這也就是我們“漢族”的由來。

    獲勝後的炎帝錯用了分正上卿蚩尤,蚩尤發動了叛亂,趕走了正牌炎帝,自立為炎帝,史稱“炎皇”。

    正牌炎帝跑到了山東曲阜博望之山,找到了曾經的手下敗將黃帝,兩人聯合起來,練兵三年。

    也就是《帝王世紀》裡說的“炎帝自陳遷都於曲阜”,《漢書》裡說的“蚩尤叛父,黃帝涉江”,馬王堆帛書《十六經·五政》裡說的“黃帝上於博望之山,談臥三年”。

    三年以後,炎黃聯軍兵精糧足,與蚩尤三戰於阪泉,做掉了反骨仔,並將阪泉命名為“絕亂之野”。

    然後,炎黃聯軍建立了新的政權,黃帝改稱“大帝”,炎帝改稱“上帝”,自此,部落生存方式,從黃帝時期的射獵,正式轉變為以炎帝為首的農耕。

    最後一個注:炎帝也因此被稱為神農,不過到了姜姓第九任炎帝時,神農也已經是很多任了,具體多少任不清楚,但是從前三皇算起,到炎帝時大概第三十多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隋朝大運河地位?